美国经济尚无“大萧条”之虞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7月底新公布的数据对2001年以来GDP表现作了全面修订,这些数据真实反映了近一年半来美国经济的主要脉络(表1)。首先,数据将2001年4个季度的GDP分别从1.3%,0.3%,-1.3%和1.7%调整为-0.6%,-1.6%,-0.3%和2.7%,其中第一到第三季度为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表明美国经济确曹进入过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面衰退。其次,数据将2001年全年GDP增长率从1.2%下调至0.3%,显示此次美国战后第10次衰退(也是21世纪首次衰退),不仅时间比原来预期的长,而且程度也更严重。
表1:2001年以来美国GDP数据(年率,%)
01Q101Q201Q301Q402Q102Q2
实际-0.6-1.6-0.32.75.01.1
名义3.00.91.92.26.52.2
价格缩减指数3.72.52.2-0.51.31.2
消费2.41.41.56.03.11.9
非居民固定投资-5.4-14.5-6.0-10.9-5.8-1.6
出口-6.1-12.4-17.2-9.63.511.7
进口-7.9-6.8-11.8-5.38.523.5
政府支出5.75.6-1.110.55.61.8
资料来源:Economy.com,2002年7月31日,转摘自《纽约》2002年第7期。
尤其重要的是,与一季度形成鲜明对比,二季度美国经济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首先,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曾数次上调直到6.1%,这个数据在7月31日被下调至5.0%,仍是较快的增速,但二季度GDP较一季度明显回落,实际增长率仅为1.1%,只有市场原来预期的一半,这一数字使得市场对今年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期大打折扣。其次,失业率持续高企。美国失业率在去年12月份达到5.8%的近7年最高点后,今年初曾有所回落,前三个月分别为5.6%、5.5%和5.7%,但进入二季度后又再入升轨,4月、5月和6月的失业率分别达到6.0%、5.8%和5.9%,7月和8月分别为5.9%和5.7%,均处于较高水平。再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今年前5个月美国贸易逆差为18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31亿美元又有增加,并且从动态过程看,贸易逆差呈逐月扩大趋势,前5个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335亿美元、364亿美元、366亿美元、402亿美元和415亿美元。最后,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加大。受科技股泡沫破灭和大型公司丑闻事件影响,美国股市和汇市在二季度均出现大幅波动,其中二季度末道琼斯、标准普尔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比一季度末下跌了11.1%、13.8%和21.3%。
从GDP构成看,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减慢的直接原因在于:
1.消费者支出增速回落。过去一年半支撑美国经济免于更严重衰退的消费者支出在二季度开始明显失去动力,从去年第四季度的6.0%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1%后又进一步降至二季度的1.9%,其中耐用品消费支出由一季度下降6.3%转为增长2.4%,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由一季度增长7.9%转为下降0.6%,服务消费支出增长0.1%。房地产支出在二季度成为消费者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仍无法扭转消费支出下降的整体趋势。
2.投资支出与制造业再次显示下滑趋势。一季度美国投资和制造业都曾有过明显的好转趋势,市场曾以此作为预期经济前景的主要指标,但二季度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二季度国内投资增长8.1%,比一季度的18.2%大幅回落了10.1个百分点。制造业受投资支出下降影响,在二季度开始出现波折,芝加哥和ISM采购经理指数从第一季度的稳定上升到二季度开始波动,到7月份更是大幅下滑,其中ISM指数中的新订单一项降幅最大,从6月的60.8降到50.4,而未交付订单则降到50以下。与制造业同步,非制造业也出现减速趋势,8月份数据显示非制造业指数已下降至50.9的今年以来最低点,反映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疲软和服务业增长迟滞的情况。
3.政府支出增速回落。二季度美国政府支出增长1.8%,比一季度5.6%的增长速度回落了3.8个百分点,其中联邦政府支出增长7.4%,与一季度持平;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下降1.1%,而一季度为增长4.6%。
4.外需进一步减弱。二季度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11.7%,比一季度加快8.2个百分点;但同期进口增长23.5%,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出口的增长。受此影响,二季度进出口差额比一季度扩大了509亿美元,仅此一项即使二季度GDP增长减少1.8个百分点。
综合看,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3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了0.92个百分点;国内投资的贡献为1.19个百分点,回落1.34个百分点;政府支出的贡献为0.33个百分点,回落0.71个百分点;商品和服务净出口贡献为-1.77个百分点,一季度为-0.75个百分点。以上均反映出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大幅回落的情况。当然,除以上直接原因外,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基本因素,如对IT等高科技产业的过度投资,科技股泡沫的膨胀和破灭,以及9.11事件的冲击等,仍是影响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
二、美国经济险象环生再次引起对其走势的忧虑
在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出现强劲复苏后,国际社会大多认为今年将是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并有力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年。然而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的险象环生,特别是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再次增加了人们对美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状况的忧虑。目前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短期走势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美国经济仍处于复苏之中,今年增长率将达到3%甚至4%,明年将达到3.5%以上;二是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暗淡,将出现两次负增长的双底现象,甚至可能会出现类似30年代的“大萧条”。
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的主要是政府决策部门和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归纳其理由主要有:(1)美国生产今年连续6个月出现增长,其中6月份工业产值比上月增长0.8%,5月份工业产值亦从早先公布的0.2%增幅修正为0.4%,同时消费依然平稳增长,显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健康;(2)经过连续11次降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至40年来的最低点,和个人节省借贷成本500多亿美元,降息对经济复苏的滞后效果陆续显现,扩张性财政政策亦将继续发挥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有利经济回升;(3)美国股市已降到5年前的水平,股市市值下跌一半以上,市盈率已接近长期平均水平,股市泡沫基本挤干,加之大公司财务丑闻的大量集中揭露和处理,有利于问题的及早解决,投资者信心将得到较快恢复。
对美国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和部分经济研究机构,他们认为美国正在为前十年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聚的大量泡沫付出昂贵的代价,一年内将出现再次负增长的双底现象,其理由主要在于:(1)失业率居高不下,企业盈利下降,投资意愿减弱,消费增长岌岌可危,均显示美国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尚没有改善;(2)假帐丑闻的直接后果是大公司出现破产倒闭,也使投资者失去了对上市公司、会计公司和证券机构的信任,沉重打击了公众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3)布什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财政赤字连年加大,而利率水平已处于40年来最低点,美元贬值导致美国进口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国将面临升息压力,从而使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后劲不足。由于二季度后公布的经济数据再次引起市场忧虑,因此对美国经济走势持悲观态度的也在增加。
三、美国经济会出现“大萧条”吗?
从理论上讲,一国经济的短期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该国当期的有效需求,即从短期看,只要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利润和收入的预期好转,需求增加,处于衰退中的该国经济就能恢复增长。问题在于,不同经济指标往往提供不回的经济信息,经济指标的公布又是滞后的,因此我们只能从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综合看,我们对美国经济短期走势持谨慎的态度,认为出现“大萧条”的可能不大,但仅以低速增长为主,同时经济发展还将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第一,消费者支出增速趋缓是影响美国经济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如前所述,私人消费的强劲增长是促使美国经济在2001年恢复正增长的关键,而私人消费的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住房抵押贷款再融资、零息汽车贷款、减税退税以及处于低位的利息率等因素。但是,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未来消费者支出的增长带来压力。首先,房屋消费的大量支出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建设热近11年的持续,这不仅是正常周期的两倍多,也是自二战以来最长的,去年美国新房和旧房的销售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6%和2.7%。但房地产的销售热潮也大大刺激了房价的上涨,最近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触顶回落,到今年6月,新屋动工总量较2月份的峰值已减少约6.5%。由于目前的房地产消费热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受低利率政策刺激而提前入市,并带有一定的投资成分,所以价格膨胀中的泡沫成分是存在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其过程将是漫长的,加之股市泡沫破灭的双重“负财富效应”,其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其次,由于美国储蓄率很低,消费者过度的消费能力主要来源于不真实的私人房产和财产的资本利得,家庭贷款占GDP的比例高达75%,消费者负债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加之油价上涨等可能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未来购买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93.5的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准,显示未来私人消费增长趋缓的隐忧不可忽视。
第二,企业扩大投资支出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力度。在GDP计量中,存货变化是最敏感的指标,它往往决定GDP的增长水平。美国商务都数据显示5月和6月企业库存均增加0.2%,中断了始于去年4月开始的企业库存下滑趋势,对制造业恢复增长有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企业投资支出和新订单疲软,以及生产价格指数PPI的下降,又使整个制造业前景面临障碍。加之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现象和问题,如股市的下跌、企业利润的下降,以及企业财务假案频繁暴露引起的诚信危机等,均严重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愿望和投资信心,也使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可能继续放慢。
第三,巨额财政赤字对政府支出的压力是影响美国经济走势的另一重要因素。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与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国库创下的2370亿美元盈余(2000财年)相比,美国布什政府的财政预算在2002年将亏损1570亿美元,2003年将亏损1450亿美元。巨额财政赤字问题已引起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激烈争辩,美国也可能通过打击伊拉克扩大政府支出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无论如何,财政赤字的恶化,终将使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极大的制肘。
第四,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和外资流入下降对经济走势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一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庞大,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贸易赤字再创新高,达到1300亿美元,远高于第一季度1125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或购买股票与债券投资,一直是美国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手段,但近期受到公司丑闻、油价波动和战争疑云等利空消息影响,美国资本市场开始受到打击,二季度外商净直接资本投资已暴跌至86亿美元,为1995年来的最低值;而上半年外商直接资本投资仅为196亿美元,与2001年的1080亿美元和2000年的2460亿美元相比大相径庭。在泡沫经济时期因大量公司合并收购而涌入美国市场的大量资金纷纷离去,加之日本和欧洲等投资大户在全球经济不佳和美国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不愿继续追加在美的投资,均导致美国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亦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障碍。
有一种观点对照上几次大的危机,发现美国经济近年的表现有相似的特征:如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一个主要的热点行业,股票价格的狂涨暴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过剩,以及社会舆论的盲目乐观等。由此认为美国经济将可能出现类似30年代的“大萧条”。但研究后我们认为,虽然此次美国战后第10次衰退具有一般衰退的共同点,如生产下降、市场萎缩、股市狂跌、利润下降、倒闭和失业大增等,但这次衰退又是在IT革命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与过去衰退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萧条”的发生。
第一,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并非完全同步。二战后美国股市共经历了15个波动周期,其中1995年以前经历的14个波动周期中,有8个波动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6个波动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无关。从波动幅度看,这14个周期中收缩期最长的为37个月,股市下落幅度最大的1973-1974年时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共下跌43.4%,而本次股市波动从2000年3月股市从高峰下落开始到现在已有30个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落幅度已超过73%,是以往历次股市波动周期中没有见过的。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单纯凭借弹性较大的股市的起落证明经济周期的走势,股市泡沫破灭会加重衰退的程度,但与“大萧条”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第二,美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快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年一季度美国劳动生产率猛增8.6%,大大高于1996-2001年平均年增长2.43%的水平,也带动了当季经济的快速增长;二季度劳动生产率虽然按年率仅上升1.1%,显示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但与大萧条仍相距较远(前9次衰退期间生产率平均下降0.6%)。一般认为,当前美国企业盈利改善的潜在状况正处于90年代以来的较佳状态,生产率的提高也已超过1970年以来任何一次经济复苏的水平,并且具有继续改善的潜力。
第三,IT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减缓衰退的程度。IT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使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控经济运行,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进行实时调控,提高经济调解效力;同时信息技术又具有升级换代快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信息技术的投资有望恢复增长,从而可以缓解企业资本投资软弱乏力的问题。
第四,美国经济的实力与活力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它不仅具有世界经济强国转嫁危机的优势,同时无论在实体经济领域还是在信用领域,其自身应付危机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其经济活力与韧性不会因为某些周期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冲击而消失,这些也决定了短期内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目前尚未有经济数据或NBER报告宣布衰退结束,因此美国此次经济衰退将持续多长时间现仍是未知数。与战后历次衰退相比,此次衰退具有持续时间长、程度较深、复苏前景迷茫的特点。从持续时间看,迄至今年6月,衰退已持续16个月,多于前9次平均时间(11个月);从严重性看,去年GDP曾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GDP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降3.1%,高于战后衰退期平均下降2.2%的水平(失业率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失业率6.2%)(表2)。同时,此次衰退与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调整相关,衰退率先由高科技产业开始,经济减速和衰退是由供给而非需求问题所带动,因此由衰退到复苏的调整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和艰巨,调整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表2:战后美国经济10次衰退的长度与程度对比
衰退时间持续月数从最高点到谷底GDP下降的衰退期间最高
GDP下降%季度数月份失业率%
1948.11-1949.10113.637.9
1953.7-1954.5102.635.9
1957.8-1958.483.227.4
1960.4-1961.2100.526.9
1969.12-1970.11110.136.1
1973.11-1975.3163.458.6
1980.1-1980.762.227.8
1981.7-1982.11162.8410.8
1990.7-1991.381.336.8
2001.3-3.1*36.0
注:*为今年第1季度数值除以去年第2季度数值的结果。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与劳工部网页关于GDP和失业率的相关数值。另参见《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
美国经济短期内出现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也不大。在美国经济史上,出现双底衰退的情况很少,最近一次是1980年1月和1981年7月的双底衰退。当时的原因主要是,刚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胀,为了应付通胀,美联储一再提高利率,从而扼杀了经济复苏的势头。今天的形势与20年前大不一样,通胀迹象不显著,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美联储货币政策也趋向于将经济复苏作为首要目标;同时目前尚无明显迹象会出现“资金外逃—美元贬值—物价上升—美联储加息—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因此估计短期内暂时不会出现所谓的“双底现象”。多数经济学家也不相信美国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低迷,因为美国企业竞争淘汰机制远比日本有效,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和空间也大于日本。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美国经济短期走势的判断简短归纳为:(1)短期内美国经济将受到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体趋势以低速温和增长为主,GDP增长率仍将反复波动,但出现“大萧条”或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不大;(2)此次衰退同时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难题,调整的复杂性相对较大,纠正泡沫经济后遗症所需的时间将会较长,同时与战后前几次衰退后的复苏相比(复苏头一年的增速一般超过6%),即使复苏也将是比较温和的;(3)美国政府会充分利用其在、经济和等方面所拥有的大国优势,摆脱目前所处的经济困境,因此我们在对其经济走势持谨慎态度的同时,还应对其短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发展动向给予高度的关注。
四、美国经济低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趋势日益增强。美国此次经济衰退不仅导致2001年美日德三大经济体出现20世纪70年代中以来首次同步性衰退,也使东亚一些国家和拉美国家相继陷入衰退,可见美Y国在全球化中仍居主导地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规模和程度均超过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在今年8月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下调,其中将美国2002年和200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调降0.1和0.8个百分点至2.2%和2.6%,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调降至1.1%和2.5%,将日本今年经济增长率调整为萎缩0.5%。当然,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不同步,一般在繁荣期别国的得益小于美国,而在衰退期别国仍有机会获得发展的空间。
我国出口贸易在2001年曾因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而出现下滑,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贸易并未受到美国经济持续衰退的拖累,贸易总额比一年前增长了14.1%。尽管如此,两国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即在个人收入增长减速和对经济增长预期下降的情况下,美国市场对海外产品的需求更多转向廉价日用商品。美国经济的低速增长和复苏的不确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中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同时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或美元贬值等措施降低贸易逆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另外,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点,也将使中美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微妙,对此我国外贸行业必须及早制订应对措施。
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的减缓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吸引外资带来了机遇,因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使我国市场成为外商规避风险和获取回报的有利选择。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吸引外资总额较去年增长34.9%。今后我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另一方面,对于国际资本在当前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短期大规模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警惕,以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上一篇:印度经济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分析
下一篇: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