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与民族复兴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晓曼 时间:2010-06-25
摘 要 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对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坚持不懈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 民族复兴

  科学发展与传统发展的重要区别是“科学”二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人与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 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
  辩证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坚持经济、、文化各要素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之中。经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是“五个统筹”揭示的发展道路。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包括物质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卫生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三者互相依赖,不可或缺。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是“五个统筹”的显著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2 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一条主线
  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立足点。按照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标准来衡量客观现实,我们在很多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由于资源环境禀赋不同,原有基础迥异以及改革开放力度不尽一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许多地区长期采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掠夺式发展方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五个统筹”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点,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个统筹”旨在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3 均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因此,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驱动东西互动“两个轮子”,逐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选择梯度转移的路径,通过东部向中部、西部转移和扩散资源、产业,发挥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努力构建东部领跑、中部崛起、西部提速、东北振兴的发展态势。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东部与中西部均衡协调发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不同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主要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发展比例关系的重大举措,它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布局科学化、收入分配公平化。新形势下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就是就是要继续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基地,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4 可持续是“五个统筹”的重要支撑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对坚持“五个统筹”、深化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坚持“五个统筹”之策,我们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五个统筹”。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走新型化道路,是我党在工业化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潮的必然选择,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五个统筹”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的含义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完善体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着眼于满足人的经济、、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摒弃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唯一尺度,倡导把人的精神、文化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是“五个统筹”的根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五个统筹”的根基。我们党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这是坚持“五个统筹”的根本所在。
  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之处,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客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按科学发展观办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方向,就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来有效应对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正确把握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反对任何头脑发热的盲目举措,使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措施、政策,都符合于客观规律的要求。只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坚持不懈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