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从奇迹到衰退的警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心舜 时间:2010-06-25
摘 要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经济环境变化、政府管制、创新体系和主导产业选择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关键在于“追赶战略”任务完成之后各项发展机制未能及时调整,导致不合理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并提出对于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日本国 创新体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后起国家经济快速成长很大程度就是依赖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全面转换,日本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陷入了长期的低迷和萧条状态,这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于土地价值的虚高导致泡沫最终破灭的结果,抑或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但从深层次的分析看,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是“失去的十年”更为重要的原因。笔者从日本战后几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实现日本经济飞跃的同时产生的潜在风险入手,分析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问题,以汲取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
1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战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致力于重建产业以奠定经济自立发展的基础,依靠“倾斜生产方式”,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以煤炭、钢铁、电力、造船为重点产业,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投入到重点产业,再以重点投入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的回升,到1959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水平。
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全面、大量地引进重化工业技术,加大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1956~1973年的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其中,1959~1970年的12年间,有10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滞胀”局面。究其原因,60年代的高速发展是以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和保障产品顺利出口的国际机制为前提的。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导产业是汽车和电器机械。
  最近一次的结构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重点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1997年5月,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中确立了15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领域、环境、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国际化、住宅等,并测算出与上述15个产业相关的领域从1995~2010年可以提供700万个就业机会。15个产业中除新制造技术与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制造产业有关以外,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化的特征。
比较而言,前三次产业结构转变都是在原有主导产业渐趋成熟过程中,由新的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的更迭特征明显。但是新一轮至今仍在继续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则显得特征模糊,与前三次相比出现了周期长、成效微等特点,既定目标迟迟不能实现。
2 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分析
战后日本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得力功不可没,首先是日本政府用动态比较利益的方法制定产业政策,在不同时期迅速地转换产业结构,确定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主导产业;其次是对引进技术充分的消化、吸收、创新,实现本国经济技术的飞跃,据统计,从1950~1975年的20年中,日本共引进了26 000项左右的先进技术,所付代价仅为国外研究和开发这些技术成本费用的1/30。再次,以强势带弱势争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反映出的一个新特点,正因为如此,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一蹶不振、在新经济的发展中起步迟缓,但根据洛桑国际管院(IMD)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排序,日本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技术大国。
但是,一向以政策调整见长的日本政府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却始终无能为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问题,既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也有日本产业结构自身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2.1 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从日本国自身角度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追赶型化”任务基本完成,原先追赶者的结构调整变为“被追赶者”的结构调整,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产业的吸纳和扩充为基本特征,而后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产业淘汰。也说是说,原先以追赶欧美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和机制,从总体上说已经失灵。而被追赶型产业结构调整在资源转移过程中将不得不放弃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倒闭和失业增多将不可避免,因此调整的难度更大、问题更多,而且还要面对旧模式的惯性作用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这正是战后日本经济经历十几次衰退后均能顺利度过,而90年代以来的经济衰退却持续十几年仍无起色的根源所在。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冷战结束后,经济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世界各国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美国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仍然遥遥领先,日本竞争不过美国,甚至在某些方面受到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威胁;另一方面,在纺织、服装、家电等大众消费品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具备了与日本竞争的条件,日本自身的发展没有退步,但产业竞争力优势在相对下降。
2.2 浓厚规制色彩的产业结构
日本是一个成功地实现经济追赶战略的后工业化国家,在实施“追赶战略”的过程中,频繁而大量地制定实施产业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规制体系。在经济复苏和高速增长时期,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良好,为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矛盾。一是严重的国内外价格差,因为日本实行规制的产业较多,规制产业的价格由于缺少竞争,往往不受市场实际发展状况影响。二是行业进入规制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行政保护弊端日益显著。
2.3 基础研究不足,创新乏力
日本战后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大部分产业领域消除了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在钢铁、化工、汽车、半导体、家电等产业的生产技术甚至超过了欧美国家,达到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在20世纪的80年代这个差距又重新拉大,突出的标志是日本在信息和生物技术上的落后。长期以来日本的科技投入要高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不亚于对方,这种结果只能说明其创新体制存在缺陷。一是从创新主体看,政府投资地位不突出,企业投资占绝大比例。二是从创新动力看,日本的市场需求与政策驱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大主要动力。三是从创新模式看,日本的技术创新主要在企业群体内进行,精髓是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一般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标准化成果而最终达到效果最大化。
2.4 主导产业调整滞后
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指出,任何特定时期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由于若干个“关键部门”迅速扩张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效果。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与其主导产业的顺利更迭紧密相联,前几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多是在原有产业结构渐趋成熟过程中,又有新的主导产业发展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日本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都已接近成熟,并且在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追赶下,它们已很难继续保持原来的竞争优势,而下一代的主导产业尚处在形成之中,还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信息产业下成功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因制造业对外投资而释放出来的就业人口很快被高度增长的信息服务业所吸收,制造业的实际生产力也获得相应提升,但是在日本,作为世界性投资和经济增长热点的信息产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制造业生产大量外移的情况下,“产业空洞化”成为日本社会的热门话题。
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支柱产业在泡沫经济时期的过度投资,而且这些投资都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阻碍了主导产业的更替。日本集团化发展和纵向一体化的结构,以及企业管理中实行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体系使得企业投资不仅在实体资产上表现出很强的专用性,而且人力资源也有很强的专用性,这给企业转换行业带来极高的成本,成为企业退出的最大障碍。
3 从奇迹到衰退的警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推动乏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在完成追赶战略任务之后,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由“赶”到“超”的转变遇到阻碍。这说明,“追赶型”战略是有局限性的,是阶段性的发展战略,因此,伴随着发展差距的缩小,需要大力加强对“创新”的投入,及时对服务于追赶的经济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以求实现从赶到超的较为顺利的转变。结构与发展不相适应就成为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力,这应该是日本长达10余年的经济衰退给予我们的最大教训。
3.1 保持与经济环境相一致的调整视角
日本新一轮结构调整遇到的困难,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困境,都与其不能及时转变“追赶型”发展战略,不能打破冷战时期形成的全能型产业结构直接相关,对照现在的发展,仍处于化的初期,依靠加大投入以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在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增长方式的转变,让结构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发展,同时,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业分工早已跨越国界,对中国来说,立足国内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必须从世界看中国,立足东亚,有机地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建立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
3.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适时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
适当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日本在国家干预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走过的路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市场,多余的管制只能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时放松管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办法。如不然,就可能出现日本那样,受政府管制保护的产业成为结构调整的“瓶颈”。
3.3 明确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主导产业
  经济发展过程是主导产业交替和更新的过程,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深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实现产业结构跃迁的机遇。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结构升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整合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就极有可能被动地受制于外部安排而阻碍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的产业,代表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方向,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产业竞争力。不可忽视的是第二产业始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发挥高技术产业主导作用的关键是有效协调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将取得应用水平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时、切实地导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系统,在工业制造业内实现技术的升级,牵引和带动其他产业的结构升级。
3.4 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渐进创新模式下实现科技发展的飞跃,而不需要逐一经历产业结构演变的每一个阶段。但是,渐进创新可以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却不能创造新的产业,创造新产业的活动必需在良好的国内研究基础上由激进创新完成,因此,基础科学研究对于实现总体上的技术超越并保持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经济完成追赶任务后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国内基础科学研究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追赶初期就应在战略上对此高度重视。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强产、学、研三方联合攻关,突出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实现自主技术开发,保持创新动力的保障。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而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背景、水平与日本有很大差异,不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但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一定的内在,分析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以为警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少走弯路,及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利因素。

1 孙景超,张舒英.冷战后的日本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 白雪洁.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2)
3 黄先智.战后日本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变迁[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殷晓红,程春梅.日本政府规制缓和的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5)
5 余红娟.日本的技术政策及其启示[J]. 经济,2004(13)
6 王晓蓉.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