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企业的战略走向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一、新经济不是取代旧经济,而是“融合”
近年来,全球企业新经济发展加快。然而,经济和企业界有识之士认为,旧经济的传统产业仍具有很强的市场生命力,新经济不能取代旧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寻求两者“融合发展”。
美国是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力于新经济、更得力于用高新科技融合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近年来。美国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投入高达3000亿美元,高于日本、德国等6个发达国家的投入总和。美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融合了传统产业,推动了新的技术革命、其作出的经济贡献率高达33%以上。福特公司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融合新经济,现已逐步成长为光电机一体化产业企业,显示出新的生命力。
新旧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以上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育成长为新的产业,而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新旧经济不是对立的,新经济应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动力。传统产业应成为新经济的市场。新旧经济与产业融合是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至1999年末,美国以来的发明专利已达600万个,其中第一个100万个发明专利花了85年日十间、而发明专利从500万增至600万个仅花8年时间,可见科技创新已是产业融合的重大力量。网结经济是新经济的组成部分,传统产业创新与运用。对于加快科技提升显得非常迫切,应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新旧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创新。要通过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激励创新人才,投进新旧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
二、知识不等于“知本”,需要“催化”
随着新经济快速发展、知识资本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与企业的不懈追求。但知识并不等于“知本”,要使知识真正形成资本并不断增值,需要注重寻求“知本催化器”,加速知识变“知本”。
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创立风险投资机制催生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新经济,加快了知识资本的形成与发展。美国风险投资从1992年的50亿美元快速增加到去年的1000亿美元以上。
全美去年有3619家中小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投资,比上年增长24%,已有25%的风险投资达到了100%的盈利。一位经济学家说:“如果说技术是推动新经济的引擎,那么,风险资本就是燃料”。事实上,风险资本使许多企业走向资不市场成为可能、也使许多高新技术和拥有知识和科技实业家迅速成为“知本家”。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等知名企业家都是风险资本的受益者。从这个方面看,风险资本就是使知识成为“知本”的“催化器”。
在没有风险资本的地方,知识只能靠贸易换取有限的利益。因此,高新科技产业与企业家们要高度重视寻求风险资本的帮助,探索发展“知本催化器”的路径,催生新经济。
三、网络不可背离商务,需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形成了新的商务模式。必须看到,电子商务仍遵循传统商务法则,迫切需要构建地面“支撑系统”。
海尔公司是开展电子商务较好的企业,“网络定制”销售已成为海尔开展B2B等商务经营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要求,梅尔公司建立了集团物流ERP系统,建立了企业产品基础技术与开发的物流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与B2B等电子商务对接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流程的数据共亭,以确保企业电子商物订单的顺利实施。同时。海尔还在近千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和销售中心,推行销售代理制,建立了通畅的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支撑系统”、有力地推动着企业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则是提供了最快的交流手段。电子商务的成功需要有信息、配送和支付等三大基础设施支持,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才能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在这之中,电子网络只完成了商流(所有权转移)、货币流(付款)、信息流(广告与订货)等,而物流则不能由网络未完成。发达国家企业的物流等支撑系统比较完善,又有银行支付系统的配套、企业电子商务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而我国企业的市场运行不完善,许多企业没有物流配送系统,电子商务订货不能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使得不少用户由此放弃了电子商务,重新选择传统的商务形式。因此,构建企业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应尽快摆上经营的重要位置。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在各地的办事机构、销售中心、连锁商店等完成电子商务物流任务、还可以以特许经营、代理派送等多种方式,寻求合作。共同建立起企业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从而把电子商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经营不再单兵突击,需要“集成”。
面对新,不少知务家跳出传统 的自我封闭的经营领域,提出并实践由单兵突击转向“集成经营”的辩证理念。美国苹果公司较早地提出“集成经营”新的概念,史蒂文乔布斯为苹果公司制定的面向新世纪企业转向战略,就一再强调建立“苹果主志联盟系统”,提出要像生态链那样集成企业产销群体。IBM公司则推出以个入电脑为中心的集成产销共同体。微软公司通过进入从事卫星等航天航空为基础的电信公司投资,联手唐卡斯特公司进入家庭宽频带娱乐与信息服务,以及联合主要经销商等举措,使“微软集成经营”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世界著名经济战略伙伴研究专家詹姆斯•穆尔,在他的《竞争的消亡》一书中认为:企业竞争管理不是要击败竞争对手,而是要集成经警,联合广泛的共同力量创造新的优势、分享市场。企业“集成经营”就是强调整合聚变,突出协同与创新、“集成经营”打破了亚当斯密的传统分工理论界限,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和整体分析,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了集成。企业市场经营是一个集成多方竞争优势。联合多方力量、建立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内的“生态系统”,这一创新思维是企业经营取胜的根本。
五、技术不能打败市场,需要“合一”
一位企业家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但打造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技术往往由市场所决定。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寻求“科市一体”,加速市场融合科技已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自1992年以来,美国戴尔机公司平均每年销售额增长达54%以上、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的现个人财产已达165亿美元,公司股票10年来收益87000%。戴尔公司实现神奇发展的“超增长”、主要靠“科技与市场融为一体”战略、靠市场意识加技术领先的营销方式创新。戴尔经营模式是运用商务并根据顾客需求,突出技术创新和定制产品,注重产品供应、技术、服务与信誉的整合效率,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使消费者群体快速扩大、市场快速裂变与发展。
对许多传统企业来说、成功的 言是经久不变的技术创新优势。而新经济企业仍未改变商业模式和市场法则、依靠市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创新、快速走上了经营的高峰。久负盛名的梭罗教授说“在社会的竞争中,技术往往不是决定竞争力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尔 盖茨不是专业化技术的领先者,使他成为世界首富的WINDOWS系统也并不是他的发明,但他以强大的营销宣传与手段占领了市场、把此项技术发明者的苹果公司远远抛在了后面。戴尔公司没有自己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但在市场与顾客需求、零部件的配套厂商等方面“整合与创新”能力极强。这些企业家们的技术反转理念与实践创新、结我们开拓新经济发展是颇有教益的。
美国思科公司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说“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这是市场与技术之间的辩证统一。最好的技术不一定就能转化为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却迫切要求技术不断创新。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善于“科市一体”,把最佳的科技创新与最佳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商机与财富。
六、所有权不一定与经营权分离,需要“CEO”
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传统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主要方文。在新经济发展中,新的管理思维已经不再追求两权分离,而是寻求“新的两权结合”,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近年来,国外企业出现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理念与实践、其中主要一条就是不再强调董事长与总经理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己成为过去。CEO的产生与普遍实行、大大推进了企业法人结构优化。CEO即企业首席执行官、并不是总经理的换名词、首席执行官拥有的权利40%-50%是董事长的权利、这是总经理所不能比拟的,目的就是为加强企业治理结构功能。与此同时,企业的产权结构、产权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内部普通推行认股权利,扩了经营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企业出资的原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推出资谁就拥有企业产权的传统做法、技术、人力资本等都已成为企业产权的重要构成。
上一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21个着力点
下一篇:不能忽视的“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