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 米 就 是 生 命
稻米就是生命。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是稻米。在亚洲,约20 亿人口的生活所需的能量中,60~ 70% 来自稻米和它的副产品。人口的增殖史也就是水稻的史,两者犹如形影相随,亦步亦趋。对中国人来说,稻就是生命,一点也不夸张,稻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间,脱颖而出,具有特别的优势,并非偶然,真是说来话长。
一, 稻从那里来?神的赐予还是人的驯化?
稻从那里来?人当然知道稻是从野生稻驯化而成。可是,近万年来百分之百的古人心目中都认为稻是神和祖先的赐予,无论中外,都不例外。而且稻神的传说至今还保留下来,成为民间的节日活动呢。
这种原始的思路是有共性的,所以亚洲种稻的国家和地区,每到收获时,必先祭祀谷神和祖宗。由于稻种的驯化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时期,所以人们想象中的稻神也都是女性。如印度的女性稻神是 Anna Lakshmi,泰国的女性稻神是Mae Posop,印尼西爪哇的女性稻神是Dewi Sri。可是中国的五谷之神~神农氏却是男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很早就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又早已发明使用文字,所以中国正统的父系记载,五谷之神变成了男性的神农氏。可是民间还保留女性谷神的传统,如浙中和浙东地区的一些,在1950 年代之前还普遍流行女性稻神的崇拜,并建立靑秧庙,庙神称秧姑娘和稻花仙姑,每逢节日,有复杂的祭祀祈求活动。有趣的是菲律宾吕宋岛流行的稻神 Bulul ,是一男一女两个木雕神像,神的身体象人,头面却象猴子,女神已怀孕,象征丰收。海南省的黎族人信奉的稻神也是双性的,称稻公稻母,每年农历九月水稻收获后,全村人集合一起,祭祀稻公稻母,敲锣打鼓,喝酒跳舞,为稻神招魂。黎族的稻公稻母和菲律宾的 Bulul 神像,似乎反映了稻神正从女性向男性过渡?女神还没有被男神完全取代的过渡时期? (附稻神图)
先民们把稻视为神和祖先的恩赐,每逢收获时,必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表示感谢。汉字“年”在甲骨文里本来作“人”下从“禾”(南方方言禾即稻),意指人背着收割下来的禾穗。这个“年”的初义,还保留在土家族庆祝丰收的“茅古斯”舞蹈仪式里,参加“茅古斯”舞的人,身穿稻草编的草衣,头戴稻草帽,浑身是个稻草人,载歌载舞,感谢谷神和场上摆放着的先祖灵位,生动地重演了“年”字的含义。(附茅古斯图)
二,野生稻是怎样变成栽培稻的?
第一个要问的问题是,在大这个花花世界的植物王国里,到处有可以采食的植物,先民们为什么偏偏选中野生稻?这是因为野生稻米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它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亚于动物蛋白质。打个比方,如果把一批孩子们分作两组,一组专门吃芋艿和甘薯,一组专门吃野生稻米,几个月下来,吃芋艿和甘薯一组的孩子,体重增加得慢,吃野稻米一组的孩子体重增加得快。这是因为芋艿和甘薯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不能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虽然单吃野生稻米,却并不妨碍长身体。先民们是通过实践,吃食过各种各样的食物,从比较中会获得野生稻好吃的印象,好的印象又转变为刻意追求,人们通过不断反复地的选择,繁殖和试种,终于把野生稻驯化成人工栽培的稻种。
第二个要问的问题是,自然界里的野生稻一共有多少种类呢?是否凡是野生稻都可以驯化成栽培稻呢?答案是,现在全世界的稻“种”(species)约有20 余种,其中栽培稻只占两种,一个是亚洲栽培稻,另一个是非洲栽培稻,其余的都是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各有各的野生稻祖先,彼此没有血缘关系。除了亚洲和非洲栽培稻以外,其余的野生稻分布在热带亚洲、非洲和澳洲,它们至今还是野生状态,没有得到驯化,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急速改变,自然界的野生稻资源正越来越少。美洲和欧洲都没有野生稻分布,现在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少量的栽培稻,他们的稻种都是有史以后从亚洲传过去的。
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叫多年生野生稻,又称普通野生稻,简称“普野”。中国普野的布范围很广,南起海南省崖县(N 18 0 09’),北至江西东乡(N 28 o14’),西自云南盈江(E 97 0 56’),东至桃园(E1210 15’)。南北跨纬度10 0 05’,东西跨经度24019’。这是现代的分布情况,在历史上根据古籍记载,普野的分布范围要较现在更北些,约延申到北纬300 以北,但因气候关系,不能分布到淮河流域。
三,野生稻、栽培稻、杂交稻和转基因稻有什么不同?它们彼此是什么关系?
栽培稻既然从普野驯化而来,那末栽培稻和普野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普野,它的谷粒细小,芒长,壳硬,脱壳困难,成熟参差不齐,要分次采收,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虽然高,但产量很低。种子的休眠期很长,发芽不整齐。这是因为普野的茎秆再生能力很强,它并不完全依赖种子繁殖…等。请注意,这些缺点都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所作的评价;就野生稻本身而言,这些所谓的“缺点”,恰恰是野生稻在自然生存竞争里立于不败之地的突出优点呢。
经过驯化的栽培稻,谷粒变大,芒变短甚至无芒,茎秆再生能力弱,甚至丧失了再生能力。种子没有休眠期,成熟整齐,播种期伸缩性大,发芽率高,成熟后可以一次收割,产量更高,米饭容易消化,营养和食味更好…等的优点。这些都是按照人类的要求,培育而成。但是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栽培稻获得了这么多的优点,也同时丧失了抗病虫害的能力,丧失了与杂草斗争的能力,必须依赖人力的施肥、除草、灌溉、防除病虫害等的不断照顾。而野生稻在自然界里是完全自力更生、独立生活,没有任何外加力量照顾的。栽培稻和它的祖先普野的差异变得如此之大,以至它们在分类上已经成为“稻属”(Oryza)下面两个不同的“种”(species)。普野的学名是Oryza perennis ,栽培稻的学名是Oryza sativa 。
栽培稻在农民的辛勤劳动照顾下,经历了几千年的播种~收获~播种的反复生命周期,选择、累积起数以万计的品种,成为极其宝贵的遗传资源(详后), 这是传统农业的伟大成就。但是随着革命的到来,新兴的城市和工厂,需要大量的工、商、文各业人员。他们只能从农民中转移出来,把农民从农田转移到城市里,就得用机械化武装农业,代替短缺了的人力劳动。机械化大面积栽培的农业需要划一的水稻品种,才便于统一的播种、管理和收获,而传统的水稻品种恰恰是以品种多样化取胜(详后)。在单一化和多样化的较量中,多样化被击败了,让位给单一化,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开始时人们都为单一化的效益歌功颂德,称赞不已,随着品种单一化的弊端不断显示出来,引起人们反思,孰是孰非,还得由历史老人说了算吧。
技术是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在水稻品种培育方面出现了全新的杂交育种科学。传统农业一个新品种的诞生,依赖有经验的农民长期在田间劳动中的观察和选拔,需要世世代代的积累和付出。杂交育种则是预先设定目标,只要设计合理周密,化十年八载,便可以培育出一个新品种来。譬如,甲品种高产,但不抗病;乙品种低产,但抗病。通过甲和乙品种的杂交,从众多的后代中可以找到高产和抗病的遗传基因结合在一起的、既高产又抗病的新品种。当然,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低产又不抗病的组合,那是被淘汰的对象。
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和“杂交稻”是不同的概念。杂交稻当然也属于杂交的范畴,但在观念和内涵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杂交稻是利用水稻(其他作物也一样)杂交第一代种子的“杂交优势”进行生产,杂交育种走上杂交优势利用的途径,好比如虎添翼,增产效果十分突出,产量特别地高,通常的杂交育种品种,亩产约400公斤,杂交稻的亩产可达600多公斤。
需要指出的是,种植杂交稻收获的种子,不宜再用来播种,因为已经失去了杂交优势。所以杂交稻每年都要专门配制种子,提供给农民生产之用,农民自己并不留种,更没有条件自己制种。
杂交稻的制种既然如此麻烦,种子的纯度不高就会影响产量,于是出现了基因工程的新途径。
什么叫基因工程呢?所有生物的 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这些遗传基因通俗地说,就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对遗传基因加以修改,就可以改变有机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特征。譬如把生物甲 DNA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剪下来”,连接到生物乙的DNA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便可以获得新的遗传物质,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实现人的预定目标,这就叫基因工程,又名遗传工程。
从这个简单的解释可以想象得到,基因工程和上面提到的杂交育种、杂交稻等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DNA 分子是很小的,它的直径只有五百万分之一厘米,对 DNA进行切割、缝合与转运,都必须在实验室里使用形形色色的“分子剪刀”和“分子针线”进行工作。对 DNA的切割、缝合与转运的“手术”,与外科手术室里的肉眼开刀完全是两码事,它是难以想象的复杂,因此基因工程被称为“超级显微工程”。
回到转基因稻上,就可以很容易理解,所谓转基因稻,就是把某种水稻缺乏的性能,如抗杂草的基因引入水稻体内,种植以后,不必施用除草剂,就天然能抗杂草的水稻。最近的报道,科学家还采用“共转化”的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构建两个质粒,导入水稻,并通过花药培养育种,产生了抗虫型、抗除草剂型和兼抗型的种质。螟虫吃食这种杂交稻的茎叶以后,就会死亡,同时田间的杂草也被抑制生长。这意味着,有了这种杂交稻,以后将不必防治水稻螟虫,也不必喷施农药除草了。
正如人们常说的,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必须有不断的相应条件配合,如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了,导致土壤环境和作物体内的污染也增加了,最后富集到人体内,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下降。科学技术又马不停蹄地进一步向基因工程进军,产生了新一轮的“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新颖的“转基因稻”,以及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蕃茄…。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是否不变?食用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目前是美国人消费的转基因食品最多,欧洲则有限制地进口转基因食品,我国已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棉花等。
基因工程创造出来的这些新作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种群、生态等的影响如何?对人体的营养健康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总的安全性如何评价?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一直没有取得共识,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是否永远没有副作用,或许只有等待长期的实践和自然界的反应才会豁然开朗吧。
四, 栽培稻的名称很多,它们各有什么不同?
栽培稻经历了数以千年计的不断种植和选择,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水稻品种资源,它们的通俗名称很多,如水稻、陆稻、籼稻、粳稻、糯稻、香稻、紫稻、红稻、深水稻…,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异?正如以上指出过的,稻的名称不管那么多,它们在分类上都分属籼和粳两个亚种(sub species)。
籼米和粳米的淀粉都有糯性和非糯性之别,所以笼统地说糯米,其实还有籼糯和粳糯之分,非糯性的米便简称籼米或粳米。糯米吃起来富有粘性、柔性,特别适宜于酿酒和制作各式糕点;籼米吃起来感觉干燥、不粘、较硬,不宜酿酒;粳米吃起来柔软性和颗粒性都好,不太粘,也不太干,胀性适中,也不宜酿酒,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如此不同?这都与稻米淀粉的分子结构有关,稻米的淀粉分子有直链和枝链之分。糯米几乎百分之一百是枝链淀粉。籼米则含有20%左右的直链淀粉;粳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 以下。直链淀粉越少,食味越趋向粘性。
糯稻是值得专门一提的,因为只有糯米(及糯黍、糯高粱)可以酿酒,而祭祀稻神和祖先决不可少的是酒,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诗经》说:“丰年多黍多稌”(稌即糯),“为酒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礼。”是说丰收了,要酿酒和醴(一种含甜味的清酒),祭祀祖宗和先农先社。糯米饭和各种糯米糕点,最初也是用于祭祀,当然最后都是人吃了。
古代糯米的栽培面积远比现在来得大,是因为古代的糯米除食用、酿酒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是籼、粳和其他谷物都无法替代的。用糯米调和石灰,再加栎树叶,捣烂以后,层层包涂在棺材和椁(棺的外壳)的四周上下,顶部特别加厚,其硬度不亚于水泥。1994年上海打浦路基建工地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主是一对夫妇,四百多年过去了,男子的尸体皮肤还有弹性,整体没有腐烂,原因即在棺和椁之间用糯米浆掺石灰及沙子浇灌,然后整个墓的外边包上厚厚一层糯米浆,不透水,不开开裂,隔绝空气,因而能保存尸体不腐烂。明朝皇帝朱元璋亲自监督南京城墙的建造,每块城砖都要用糯米粥“固其外”,至今南京城墙的砖依然不变形。安徽某地农村一座清代建筑大院,客堂地面用糯米加工铺成,两百年下来,仍旧光洁平滑,不裂不破,引起参观者和记者们的啧啧称奇。这还只是举例而言,可见糯米在古代的重要性之一斑。在工业产品污染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谁能否认会有一天,我们重新考虑使用糯米以代替这些污染环境的工业产品呢。
香稻的最早记载,见诸汉代,魏文帝曹丕形容香稻“上风吹之,五里闻香。”唐诗中咏香稻的更多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夜过江西上饶农村沿途的一番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现在城市里的人只好从想象中体会了。现代人只知道香稻的米香,不会知道香稻的根、茎、叶和花也都有香气。不过,香米的香味很浓,如果象普通米那样煮饭,香味太浓反而不好闻也不好吃,只需用少许香米掺入普通米里,煮出来的饭就够香了。
紫稻、红稻、黄稻等无非是品种的名称,取它们谷壳的颜色带紫、红或黄而言。深水稻则是一种适宜于经常淹大水的地方,这种稻的茎节会随水位升高而伸长它的茎秆,不怕水淹。各种各样品种的特性多着呢,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五,北方的水稻起源于什么时候?南北水稻有什么不同?
近半个世纪以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址,它们的时间跨度距今四千至万年以前,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址,其年代距今只有今四五千年,说明北方的水稻是在新石器晚期从南方北上传入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晚期的北方年平均温度约较现在高2C0,雨水和湖泊也较现今为多,所以水稻很快在北方水源充足的地方落脚生根。进入有史以后,北方气候的总趋势是向干旱方向,雨量逐渐减少,湖泊河流渐渐萎缩,水稻面积也跟着缩小。北方的水稻虽然至今仍旧有栽培,但其特点是没有成大范围种植,现在的分布情况是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河套地区、宁夏引黄灌区是一片;陕北、晋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是一片;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部分地区是一片。其中绝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粳稻。
籼稻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大地区,到长江流域就不再北上了;粳稻则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这是什么原因?从水稻驯化的过程来看,最先驯化的是籼稻,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野生稻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籼稻继承野生稻的特性,是天生的喜暖不耐寒。下面试把华南和华北的气候差异,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作一个对比,可以加深我们对籼粳问题的理解。
华南气候的特点是温度最高,热量最富,雨水最充沛,稻作时间最长。华南全年的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年雨量平均1500~2000毫米以上。稻作期间平均气温在22~26℃,昼和夜的温度相差只有5~8℃,一年可以种植早晚两季水稻。华北如京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稻作期间的平均气温为19~21℃,昼夜温差高达12至15℃,月平均温度在10℃ 以上的时间只有六个多月,年雨量平均500毫米以上,容许水稻生长的时间只有五个月左右(东北稻区更短),所以只能种植一年一熟的早稻类型。
从华南向华北推进,温度渐次降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籼稻推进到长江流域便产生出粳型的水稻,这一带成了籼粳共存的地带,再继续北上,籼稻便被粳稻完全取代,因为籼稻不耐低温,而粳稻生育期较短,又远比籼稻耐寒。那末,粳稻是怎样产生的呢?
野生稻的群体是由许多变异很大的植株构成,所谓变异大,是指有的植株喜温暖,有的耐低温,有的生育期长(如晚稻),有的生育期短(如早稻)。在华南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只有适合于华南当地气候的植株(基因),得到大量充分的生长繁殖,表现为典型的籼稻。而那些耐寒的、早熟的植株,与当地的气候格格不入,便处于潜伏的极少数的地位。同样的道理,随着把群体逐渐向北方推进,则是那些耐寒的、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生育期短的植株(基因),获得发展的机会,而那些喜温暖的、不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生育期很长的晚稻类型,便遭到压制和淘汰。慢慢地,人们终于从中选择出粳型的水稻来。这话说来轻松简单,完成籼粳的分化,是要化很长很长的时间,是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初步完成,以后又一直不间断地接受人们的选择,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粳稻类型。至于个中的细节,还并不都完全肯定,还充满了争鸣,学术就是靠这样发展前进的吧。
附带要指出的是,一个地区的海拔高度上升,则温度相应下降,这是与纬度向北方推进,温度相应下降同样的道理。所以象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海拔高的地方,如2000米以上,水稻便只能种粳稻,500米以下可种籼稻,500~1500米是中间地带,籼和粳都都可以种植。
籼和粳因受气候的影响,不光是分布地区的不同,也因而带来营养和食味的差异。通常,人们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炭和从土壤吸收的矿物质,转化成炭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等营养,贮藏到稻谷里。但常常忘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和动物一样,必须进行不停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炭。动物的呼吸作用要靠吃进食物来维持,植物的呼吸作用只能靠自身光合作用的产物维持。所以正确的说。贮藏到稻谷里和遗留在茎秆里的光合产物,是减去了呼吸作用消耗后的剩余,并非光合产物的全部。
水稻在夜间是不营光合作用的,但夜晚的呼吸作用照样进行。上面提到过,南方的昼夜温差很小,夜晚的温度居高不下,这就表明南方水稻白天光合产物的开支大,影响到谷粒的组织比较疏松,粒重也比较轻。反之,北方昼夜温差很大,夜晚的低温,稻株的呼吸强度减弱,用于呼吸消耗的同化产物也少得多,稻谷的组织就比较紧密,谷粒也比较重。最后导致籼米和粳米的食味、饱满感等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吃惯粳米的人,改吃同样份量的籼米,觉得不耐饥;而吃惯籼米的人,改口吃同样份量的粳米觉得难消化。可是老天爺是不偏心的,籼米不耐饥,但南方的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单位产量很高,足以弥补上述的缺点。北方的水稻只能一年一熟,种植面积不大,限制了生产更多的粳稻。
六,稻的营养价值及其对人的素质有那些影响?
稻米的营养价值是很不错的。如果以鸡蛋的营养价值(蛋白价)为100,普通稻米的蛋白价是 77,大豆的蛋白价是 55,富强粉是 48,马铃薯是47。牛肉的蛋白价是79,鱼肉是 62,稻米仅次于牛肉,在鱼肉之上。
稻米的贡献不光是填饱人们的肚子,缓和人口压力。稻米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它对于人才孕育的影响。汉魏以前,南方没有充分开发,全国的文化重心都在黄河流域,人民的主要粮食是粟和麦,杰出的人才也都出于北方。唐朝是个转折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虽然仍在北方,南方的稻作农业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口增加了,孕育了不少的人才。试举诗人为例,《全唐诗》收录诗人共 2625 名,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多产生在北方,到晚唐便偏向了东南方。宋以后,南方水稻大发展,人才辈出,《宋诗纪事》所收录的宋代诗人共 3812 人,集中分佈于东南沿海的江、浙、闽,和中南的赣、湘及四川盆地。明代诗人共 3005人,他们也都集中出生于东南,北方少而分散。再以宰相及进士为例,北宋末的宋神宗时,全国宰相七人中,六人出身于南方。明代洪武 至崇祯的近三百年里,共录取进士 24 , 687 名,绝大部分分佈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中游的两湖和上游的四川盆地。这种人才转移的现象与稻米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分的。 陈正祥的《文化图冊》中对上述人才的地理分佈,作了量化的地图标示,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附图)
上述的人才历史演变和分佈,一直延续到,与历史上完全类似,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笔者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 16,726 位教授的统计(1993),按照他们的出生籍贯,将其归纳为四大区域, 各大区的教授人数及其所占 % 是:
长江流域: 9100 名, 占54.40 %; 黄河流域: 3586 名, 占 21.43 %
华南及西南: 2429 名, 占 14.52 %; 东北及西北: 1611 名, 占9.63 %
南方合计 : 11,529 名, 占 68.98 %; 北方合計: 5197 名, 占31.08 %
以上可以看出,不论是长江流域对黄河流域,或南方对北方,优势转向南方十分明显。这种转移现象与地理环境、气候变迁、农业结构、城市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交流等都有关系,但稻米作为基本生活营养物质,在其中所起的潜在影响,不可轻估。
七,稻对民俗民风及中华文化的潜在影响
比人才影响范围更大的是民间传统的稻文化情结。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交流中融合而成,史前的氏族都有各自信仰的动物图腾,如东夷族的鸟图腾,羌族的羊图腾,越族的蛇图腾等。天安门和各地华表上缠绕着的龙,绘画雕塑中的龙,在自然界里没有这种动物。龙是多民族的图腾隨着民族的融合而形成的综合图腾,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龙头长吻,身披鳞片,四足,冬眠,卵生,是水陆两栖爬行动物鰐的前身;无四肢,有鳞片,冬眠,卵生,身体弯曲前进,是蛇的代表;头上有角,下颌有鬚,是牛羊的代表;不少龙的尾巴画成凤尾,是鸟的代表。
传说中的龙是雨水之神,冬季潜渊(冬眠),开春上天司降雨之职。不论南方北方,雨水都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求雨祈雨,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是祭龙迎龙的盛大活动,以后演变为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南方水稻区的賽龙舟、与吃糯米粽子不可分,说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还是后起的,更早的吃糯米粽已经存在了。龙舟登上陆地,便成为舞龙灯,龙灯面前,必有一个人手持球形的龙珠,在龙的面前做出各种戏逗的动作,龙则张开大口要把珠吞了下去,叫龙戏珠。其意义在祈求人丁兴旺,因为龙是从珠(卵)里孵化出来的,元宵节吃糯米汤圆,便是龙戏珠向人间的转移,象征人丁兴旺,稻米总是这样同龙紧密结伴。
龙文化是不分贵贱、不论男女老少,上起天子,下迄庶民,全民性的活动。龙文化把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团结起来,形成一股看不见却非常巨大的团结力量。中华儿女无论移居到世界那个地方,龙舟和龙灯总是不声不响地紧随着移民到新居地,形成了与祖国看不见、割不断、精神联系的纽带,粽子和汤圆也随同传遍世界。这是与同样种植水稻的亚洲其他国家的最大不同。
脱去谷壳的米粒,称糙米,糙米营养好,但比较难消化,还需要再加工碾成白米。在加工过程中,因米粒的碾研程度不同,古代分为四级:粝、毇、粲、御;它们的关系是:“粝米三十,毇米二十七,粲米二十四,御米二十一。”就是说粝米(即糙米)三十的九折为毇米;八折为粲米;七折为御米。御米是专供皇帝吃的,所以特别的白,虽然好吃,却丢失了大量营养物质,皇帝若是知道这种损失,恐怕也不要吃御米了。
碾米过程中还产生一些碎粒、还有混在米中的杂草种子、砂子等杂质,需要人工挑拣,这个过程是无法定量的。经过仔细挑拣的米,称“精”,挑拣后不含任何杂质的米,叫“粹”,精是从米粒中选好米,粹是从米粒中去除杂质,这样选择下来,便是最好的、最纯正的精粹之米。
在选择过程中汰除掉的米,是精粹的对立面,也有相应的字表示。如粗是粝的同义字,与精对立。糙指未舂的粗米,所以粗糙是同义连称。不饱满的米称粃,粞是舂碎了的碎米。
稻米加工的另一种方式是磨成粉,从而产生了如粉、糊、粘等字。稻米酿酒后剩下的滓,叫糟和粕,或糟粕连称,是精华的对立面。
上面说的都是稻米加工的实体,即物质的层面,可以翻译成相应的外文。如糙米(粝)即相当于的brown rice ,白米(毇)即相当于 milled rice,精米(粲)即相当于 head rice ,精白米(御)相当于polished rice。粞即相当于 broken polished grain 。
但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人们思维逻辑的展开,往往借助于具体的物,转而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感受,丰富了日常用语,以及写作中的遣词造句,这是中国特有的把稻米向精神文化转化的现象。
精和粹从实指的加工之米,经过抽象,就产生了诸如精英、精彩、精炼、精髓、精深、精密、…
以及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神抖擞、精疲力竭、精兵简政…等一系列的词汇词组。同样,粲的实义指米粒外形洁白,引伸出鲜明、光洁的义:“西人之子,衣服粲粲”(《诗经·小雅》)。粗和粃是精和粹的反义词,同样也引伸出如粗放、粗糙、粗活、粗鲁、粗暴…和成语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制滥造…等。从稻米磨成的粉和糊,引伸出粉身碎骨、粉饰太平、粉墨登场等成语。从米粉煮成的粉糊,引伸出形容头脑不清人的叫糊塗虫,欺骗的行为叫糊弄人,帐目不清叫糊塗帐…。物价飞涨叫“米珠薪桂”…。总之,中国人从稻米引发的抽象思维和遣词造句,实在不胜枚举。其他的作物如粟、麦、豆等则很少类似的事例可举。试想,如果中国人不是以稻米为主食,那末,所有的抽象思维和遣词造句,将会是另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情况。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英语的 head rice(精米) milled rice(白米)都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与汉语一致,不可能转化出如中国的抽象思维来。中文的粉红、粉饰、粉身碎骨等,无形中有一根与稻米联系的思路,若翻译成英语,如 pink (粉红)、 gloss over (粉饰)、 have ones body smashed to pieces (粉身碎骨)便成了与稻米完全不相干的另外的词。
八,中国稻米的未来
水稻对中国人的贡献这么大,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又有这么密切深远的关系,当然稻米今后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将与时共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她今后面临的负担将更为繁重。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的步伐马不停蹄,施加在水稻身上的压力也不断加码,必须引起国人的共同关注。
过去几年里,我国粮食生产一直连年丰收,各地的稻米过剩,农民卖不出去,粮仓满了拒绝收购粮食等的报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我们的粮食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以后再也不必为粮食担心了。市场上有的是廉价的稻米,以后不是吃得饱的问题,而是要吃得好的问题。
这就给当局和开发商一个错误的信息,有恃无恐地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园、开发区、高速公路、高尔夫球场、大学城、高级公寓等大型项目,整片整片宝贵的农田、湿地从此一去不复返。
1998 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9000万公顷,到2003年下降为7600公顷,净减1400万公顷(2.1亿亩),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过去五年粮食产量直线下降,减少了7000万吨,这个数字超过了加拿大全年粮食的产量。下降的原因是:农业灌溉用水减少;沙漠化趋势加剧;大量粮田改种经济作物和基建用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原来一年两熟、三熟的复种制,倒退为一年一熟,甚至于抛荒;按人平均的粮食消费虽然减少,但每年净增1100万人口,还是增加了粮食的总需求量。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78~1997年累计净减少耕地465万公顷,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净减少最快的省份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市;其次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但主要都是种稻的省份。
根据“中国粮食白皮书”的意见,我国今后粮食供应的方针是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但不是要坚持100%的自给率,要求正常年份的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也就是说粮食的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的5%。具体的措施无非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两大方面。粮食播种面积方面,要求稳定在1.1亿公顷 ;提高单产方面,要求在1996-2010年之间每年递增 l%,2010-2030年之间每年递增0.7%。但是考虑到国民经济建设还在快速发展,基建项目占用耕地的需求仍将继续,耕地不可能维持现状不变,所以粮食承受的压力都将加在提高单位产量上,粮食之中当然又以水稻承受的压力最大,因为水稻的增产潜力最高。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的任务,也是每个国人对稻米的重要性应该有的认识。
清末时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地主在城里开店经商,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他的儿子读书,店里伙计的一个儿子,以及在店里帮工的农民的一个儿子一起陪读。一天,先生问孩子们,大家每天吃的米饭是从那里来的?地主的儿子说,是从米仓里来的;店伙计的孩子说,不,是从街上米铺里来的;农民的儿子说,不,是从田里种出来的。这个笑话似乎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城市化快速进展,许多人都象笑话里的两个孩子,认为只要有钱,稻米就可以从仓库里提,到市场上买,根本忘记了稻米是要从田里千辛万苦种植出来的。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让人人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不过时,实在是太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