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希克斯的经济史观与研究方法——希克斯《经济史理论》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宋士云 时间:2010-06-25

    [摘  要]希克斯是当代西方世界著名的学家,他的《经济史理论》不是一般的经济史著作,而是作者积多年经济史教学和研究之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他本人的经济史見解的集中概括与经济史现和研究方法的精炼凝结。

[关键词]希克斯:经济史现;研究方法 
  
  
  
    约翰·希克斯(1904—1989),英国人,当代西方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1972年,他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在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方面作出了首创性的贡献。希克斯一生著述很多,除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以外,还涉及货币理论、价值理论、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周期理论、市场理论、核算理论、创新理论,甚至经济史理论等广泛领域。众所周知,《价值与资本》(1939年)一书被认为是希克斯在西方经济学界学术地位得以确立的重要著作。而本文所论及的《经济史理论》(1969年)一书,在希克斯本人看来,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而在后人看来,这是用经济学研究制度演进的第一本书。[1]
《经济史理论》不是一般的经济史著作,它是希克斯积多年经济史教学和研究以及知识积累的理论升华,是他本人的经济史见解的集中概括与经济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的精炼凝结。这种借经济史而阐述其理论的著作,在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是比较罕见的。本文拟从该著作所体现的经济史观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加以解读。
 
一、《经济史理论》中希克斯的经济史观
 
    希克斯的经济史观主要体现在《经济史理论》的前言和第一章中。
1.经济史是一种专门化的过程,是一个由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是可认识的
    希克斯认为,经济史的理论是一个“重大主题”,“它不仅涉及整个世界而且囊括了整个人类的历史”[2](p4)。但是,他并不要求经济史包括历史的全部,他说:“经济史经常表现为和直接表现为一种专门化的过程;但专门化不仅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专门化,也是经济活动(正在变成经济活动的事物)由其它各种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专门化。这是一种尚未完成也绝不会完成的专门化;但它已有长足的进展足以使我们在研究中仿效它。”[2](p4)即在希克斯看来,经济史的各种专门化完全可以分别加以考察,这是“因为我们学术上的专门化符合‘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着的某种情况”[2](p4)。同时,他也很清楚,“生活中发生着的情况不是全部如此”,因为相距历史太远,今天的经济理论和观念,在历史的某一时期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希克斯研究经济史理论,是为了验证其关于有组织的市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状况假说的。因此,《经济史理论》一书的主题就是考察市场形式和类型的。围绕这一主题,他设计了沿专门化方向发展的商业进化的主线索。他把世界经济史看成“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具有一个可以认识的趋势(至少到目前为止)的过程”[2](p9),也就是一个由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市场经济起源和演进的过程。他认为,经济史只不过是作为一种综合的结果在演进着,虽然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原因。
    对于经济史的功能,希克斯说:“在我看来,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历史学家——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2](p4—5)他希望在该书中所做的事能够促进这种对话活动。这说明希克斯已把经济史视为一个学术上进行跨学科交流的平台,而且进行跨学科的交流正是他所推崇的,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2.历史研究应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不应把经济理论与经济演进的历史对立起来,理论与历史是可以统一的
    希克斯主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不应把理论和历史对立起来,理论与历史是可以统一的。他说:“许多人说理论与历史是对立的,情况最好也不能兼而有之;一个历史学家的本行不是以理论术语来进行思考。或者顶多承认他可以利用某些不相连贯的理论作为前提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历史过程,仅此而已。我以为我是理解这种怀疑论的并对它表示某种程度的赞同。我对这种怀疑论的赞同超过了对汤因比或斯宾格勒的宏伟构想的赞同,汤因比和斯宾格勒创制的历史模式,就其感染力而言,在其吸引力之上。”他接着说:“我的‘历史理论’肯定不会是他们那种意义的历史理论,而与马克思试图制定的理论更为相近”。对此,他写道:“马克思从他的学中确曾得出某些总的概念,他把这种概念应用于历史,因此他在历史中发现的模式在历史以外得到了某种支持。这更是我要努力去做的事。”[2](p5)这些话表明,希克斯本人也是从自己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得出了某种对经济史的概念,然后又把这种概念应用于经济史的研究。这种方法既使其经济理论得到某种历史的验证,也使其在经济史研究中发现的经济演进的历史模式能够得到经济理论的某种支持。希克斯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他自己的理论与历史的统一。或许就是从这一层面出发,他把此书取名为《经济史理论》吧。
3.经济史理论所要关注的是一般现象,而不是个别历史事实
    希克斯认为,理论所要关注的是一般现象。即能够根据统计学上一致性这个概念进行有益讨论的现象,经济史和其他历史的区别就在于它注意的是一般现象还是个别历史事实。他说:“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把能够根据统计上一致性这个概念进行有益讨论的历史问题与不能那么做的历史问题区分开来。”[2](p6)“凡是可以应用一种历史理论的历史现象,在我们的心目中都可以看作具有这种统计学的特点。经济史上大多数现象(不论考虑得多么广泛)确实具有这一特征;经济史上我们要讨论的那些问题大都涉及可以被认为具有这种特征的群体。但这种区别原则上不是经济史与其他历史的那种区别。”其“区别在于我们注意的是一般现象还是个别历史事实。当我们注意的是一般现象时,理论(经济理论或其它社会理论)便可能是合适的,反之则往往不合适”[2](p6—7)。他还说:“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必须以概括的方式进行,越概括越好。我们要对社会状况、社会的经济状况进行分类,要找出使一种状况让位于另一种状况的明白易懂的原因。”[2](p8—9)
    但是,希克斯并不认为一种理论就能适用于整个历史。他说:“一种历史理论,比如我所试图创立的历史理论,必须涉及到这类一般现象。它必须适用于按那种方法表达出来的历史。这种历史决不是整个历史。我已设法澄清这点,即我并不认为理论应适用于整个历史。”[2](p8)他还说:“我们正在寻找的是一种正常的,所以不必适用于全部事实;我们应当乐于承认例外,不过应当设法说明这些例外。”[2](p9)
4.市场的出现、交易经济的兴起是经济史研究的起点
研究经济史应从何处着手呢?希克斯说:“有一个转变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兴起的前提。按经济学的看法,这一转变似乎更加重要。这就是市场的出现,交易经济的兴起。它把我们带回到历史上的一个早得多的阶段,至少是向着它的初始阶段。”[2](p9)而对于市场和交易经济的兴起,希克斯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转变也不是就出现一次,有些社会在成为交换经济之后倒退回去,而在倒退以后又将这同一的故事从头经历一次。有一些欠发展的国家只是在最近期间才经历了转变,有一些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转变。希克斯就是从这一转变人手,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做出解释,展开他的论述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希克斯所讲的经济史也就是市场发展的历史。
 
二、《史理论》中希克斯的研究方法
 
    1.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于其开阔的研究视野
    希克斯研究问题的视野很开阔,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讲:“我试图把经济史与其他联系起来考察,把经济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联系起来考察。至少在我看来,我没有超越经济史的界限,但我试图直接达到这些界限,要做到这一点,我就不能不注意经济史以外的情况。”[2](p2)尽管如此,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他始终没有脱离他研究经济史的主线。他研究经济史的主线就是探讨“自由放任”和“集中干涉”在市场经济起源与演进中的关系。他不仅把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区分为这两种类型,而且还把这种看法具体体现在对各专题的阐述之中。具体讲,希克斯认为,由习俗经济、命令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是渐进的,这种转变的起点是商业的专门化,即专业商人的出现(第二、三章)。商人要求保护财产权和维护合同,而这是旧制度无能为力的,于是,重商主义时期在欧洲出现了城邦制度。城邦和商业竞争,导致殖民主义扩张(第四章)。接下去,就是“市场渗透”阶段。对于这种“渗透”,希克斯在书中从四个方面作了详述。即适应市场经济的货币、、信用制度的确立;政府财政和行政管理的改造;领主制的破坏、货币地租和农业的商业化;自由劳动代替奴隶劳动、劳动力市场的出现。而这一切又导致了革命(第五、六、七、八章)。同时,希克斯还认为、市场经济的演化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家的介入。在向市场经济缓慢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只有在国家认同并出面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即法律和货币制度)之后,这种“自发秩序”的扩展过程才可能持续不断。而且,市场经济在近代欧洲的形成,同时就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民族国家借助市场经济力量才能成型,并要依赖于市场经济行使统治权,所以国家意识到必须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加大了对市场经济的控制。正是从以上意义上,吴承明先生说,希克斯是在经济史理论上首先全面论述市场经济的。[3]
    希克斯研究经济史理论时,尽管是立足于欧洲,但他也时常涉及亚洲、非洲以及美洲,在该著作中谈到和论述问题的地方就不下十余处。虽然他不要求经济史包含全部历史,但是他也反对缩小经济学的范围来对经济史作狭义的理解,他希望能从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角度理解其研究工作的普遍意义。他说:“料想我们可以从社会科学中,不仅从经济学中,得出某些可供历史学家用以整理其资料的总概念,看来是不无道理的。我想大多数历史学家会逐渐承认这确是如此的。”[2](p4)
    2.借鉴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希克斯认为,经济学的理论与经济的历史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发展的历史开展研究,在经济发展史中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验证。他说他自己的这种研究方法得益于马克思,也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古典传统。他在第一章介绍了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后,说道“这更是我要努力去做的那种事。”[2](p5)他还列举了自己比马克思更为有利地运用这种方法的条件。他说:“令人惊异的是,《资本论》问世后的一百年里,社会科学有了巨大发展的一个世纪之后,竟然没有出现什么别的形式。确实就马克思看到逻辑进程在历史上起着作用这一点面言,他可能是对的;但是我们拥有他所没有的关于事实和社会逻辑的许多知识以及可供我们利用的另一个世纪的经验,理应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想象上述进程的本来面貌。”[2](p5—6)他甚至还提到运用这种方法所关注的现象的一般性,是符合统计上的一致性原则,而不是包罗全部现象和例外在内。
    希克斯认为,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同亚当·斯密、威廉·配第那些古典经济理论大师们用过的方法是一样的。因此,在书的最后,他说:“我已设法以十八世纪的大作家们用过的方法将经济史展示为被人们看得广阔得多的社会演进的一部分。我已设法指出将经济生活与我们通常视为经济生活以外的那些事情联系起来的各种线索。”[2](p151)
    3.在史研究领域中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
    希克斯把西方经济学分析中普遍运用的模型分析方法运用于经济史研究,从而构造一种“希克斯式”的经济史模型,即一种以“经济人”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的模型。在书中除去第一章对其经济史观和方法作出说明,第十章引出结论之外,全部构成了他的宏大经济史模型。如果说他的市场兴起和纯商业发展的理论为其经济史模型勾勒了粗线条轮廓的话,那么,他的市场和商业经济向各方面渗透的理论就是他对其模型各部分运转机制的验证。这种模型化分析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是希克斯的贡献和独到之处。当然,希克斯的模型分析方法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他在具体研究每一历史时期和阶段时,都是采甩模型分析法的。在研究市场体制时,他把非市场体制作为参照,采用两种模型的对照分析。在研究城邦经济时,他又把城邦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模型。他说:“它将是一个‘模型’,像经济学家为了阐明经济制度的运行而用的其他模型那样。”[2](p40)在分析时,他采用了两城邦模型的办法。他说:“按照模型建立者的惯例,我们还是从简单的例子也许是最简单的例子着手。(比如说)有两个‘外界’地区,一个地区缺乏粮食但盛产油类,而另一个地区正好相反。”[2](p41)这样,整部经济史就可以通过各种模型的说明和分析演示出来。[4](p364~365)
    同时,希克斯也深知模型分析的利弊,因此,对模型分析方法,他强调要运用有度和把握分寸,它仅是一个分析工具而已。他说:“经济学家非常容易忘记,他的模式中的‘行动者’(如果这些模式实际上是有用的)至少应该具有现实人的一种特征。即他们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因此他们必须按照看来好像可以实现的那些可能性来作出决策,但这些可能性(如我们现在根据事后的认识所了解的)并不会被实现。”[2](p8)他认为,“我们在应用这种模型时,并不认为它说明的是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实际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模型只是一个‘代表性的’范例,那些特殊的情况由于特殊的原因可以与之不同。但是当我们发现与模型相异时,模型将启示我们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它是一个好模型,这个‘为什么?’(至少有时)会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2](p40)。
    4.历史演进的叙述方法与结构分析的方法相结合
  在经济史研究中,希克斯把历史演进的叙述方法同经济理论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为经济理论提供验证,因而,他的历史演进的叙述,首先是服从于他的经济理论需要的,与此关系不大的则被舍弃掉。在书中,希克斯集中力量进行其市场和商业经济的历史演进,而把其它因素放置一边。在书的最后,他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已设法指出将经济生活与我们通常视为经济生活以外的那些事情联系起来的各种线索。但是人们一旦意识到这些联系,他们就会明白,认识是不够的。有许多线从经济学贯串到其它社会领域,贯串到学、宗教、以及工艺等方面,它们在那些领域发展起来而后再回到经济学方面来。我没有试图对这些线作深入的研究,但我也不想否认它们的存在。”[2](p151)从这个角度看,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只是某种角度或某种方面的经济史,尽管他曾经声称,“不是按狭义来解释经济史的”[2](p4)。其经济史显然不同于其它经济史,正如前面所述,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市场发展史的著作。
    结构分析的方法是希克斯后期在经济学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他经济理论之所以具有特色的原因之一。在书中,希克斯几乎到处都注意运用了结构分析:市场结构与非市场结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决策结构和执行结构;制度结构和结构;货币结构与资本技术结构等等。结构分析使希克斯能够更好地把模型分析方法在不同层次上结合起来。不过结构分析在书中并未显示出明确的特征,它是同历史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4](p366)
论及至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对希克斯《史理论》中所体现的主要经济史观和研究方法的概述,就是说,希克斯的经济史观和他对经济史分析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些内容。我们知道,希克斯后期研究方向有所变化,着重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史的考察,他后来出版的《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1974年)、《经济学展望》(1977年)等著作都有这方面的内容,甚至在某些层面还有进一步的阐述和。只是这些内容不屑本文研究的范围,在此也就不赘。
 

[1]何帆.市场经济的起源[J].国际经济评论,1997,(1—2).
[2][英]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J].经济史研究,1995,(1).
[4]王志伟.希克斯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