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才”到“财”的跨越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一、事在人为,事靠人为,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完成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迫切需要五大类人才提供坚强支撑。
首先,迫切需要能够进行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的智囊型人才。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立足本地与人文资源,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突破传统“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集中连片布局,发挥聚集效应,进而向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迈进。面对这种大变局,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经验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民茫然:谁能告诉我来年种什么?),迫切需要大批懂得市场机制,熟悉地理环境,善于分析市场的智囊型人才。智囊型人才分两类,一类是能从区域特点出发,在总体上为区域发展进行策划设计的专家,另一类是针对农户、农场、畜牧场的不同特点,进行产业策划和经营指导的人才。目前,区域发展的智囊人才主要由政府主管担任,针对微观主体的智囊人才严重缺位。这是指导针对性不强,甚至导致“一轰而上”的重要原因。
其次,迫切需要能够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人才。科技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国正处在用科技改造、装备传统农业的关键阶段。所谓现代农业科技,就是在掌握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物知识和技术原理,进行人与作物、畜禽等生命体的对话,使品种、农艺与生态环境融洽、协调,实现生产最大化。农业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是知识与技术的“双重转化”。仅仅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局面。我国农户规模狭小,而生物科技又奥秘、复杂,让众多农民完全掌握,要求太高,成本太大,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农民迫切需要大批掌握本地信息,能够与作物和畜禽生命过程对话,能够与农户和市场对话的科技人才。
第三,迫切需要能够促进产销衔接的市场经纪人才。分散农户生产的产品,通过经销商进入大市场。一方面,分散的农户与强势的经销商进行交易,会因为双边关系“不对称”,使农户利益遭受损失。另一方面,经销商掌握生产基地、生产农户以及每批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高、难度大,经销商与分散的农户进行交易,也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谈判、履约、监督的成本过高而中断交易过程。这是出现农产品买难,好产品买不出好价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和经销商迫切需要懂得市场交易规则,了解产品质量,掌握市场行情,能够同时与农户和经销商对话的交易中介人——市场经纪人才,居中进行撮合,提高交易效率。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最短缺的人才就是市场经纪人才。
第四,迫切需要能够聚合经济要素的经营人才。市场是经济要素的组织方式,企业也是经济要素的组织方式。那种方式更有效率,取决于资产专用性,取决于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比较。一般认为,用企业化方式整合农业要素资源,用化理念改造、经营农业,是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企业化方式和工业化理念的一种市场表达。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不仅需要大企业,更需要大批中小企业,形成与产业相适应的企业群。不仅需要农产品行业协会,更需要农户的专业合作社。农村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大批扎根于乡土经济、乡土文化,又具有企业家才能,能聚集各类发展资源,推动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的企业经营人才。
第五,迫切需要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指导人才。21世纪上半叶,将有5亿人口从农村搬进城市,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劳动力和人口由山区向平原转移,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腹地城市向海滨城市转移,是人类地理空间运动的大趋势。与沿海、城市相比,农村、内陆缺少高经济效率的地理空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内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只有到城市、沿海去,才能寻找更多就业机会,谋求更好创造财富之路。劳动力转移是一系列复杂的交易过程,涉及工作调整、工作搜寻和空间迁徙。农民要负担转业成本、搜寻成本、迁徙成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不仅成本构成复杂,而且具有较高风险性。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社会化的服务,迫切需要开发就业技能,开展就业指导的人才队伍。
二、治理市场失灵,完善市场体系,提高人才市场效率
(一)“农字号”人才市场机制失灵的解释。
在农村,人才普遍短缺,农民迫切需要的人才服务难以满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人才,工作量严重不足,人才资源浪费,以至新毕业的大专学生就业极为困难。此所谓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现象并存。人才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缺陷所导致的“人才市场机制失灵”。“农字号”人才市场机制失灵,是由我国农村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所致。
人才需求的基本单元是农户。我国的农户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对人才的需求也就相应细小,一般农户只有几亩作物和几头家畜,又分为不同类的作物和家畜。加上不同农户的生产活动不能集中连片,对人才的需求在空间上分散,时间上不同步。农户对人才需求的细小、分散和不同步,给人才有效供给带来困难,增加了人才供给成本,降低了人才服务效率。
人才供给的基本单元是个人。一般而言,在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空间连片的情况下,一个人才可以为万余亩作物、上千头家畜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农户对人才需求细小、分散和不同步,形成人才“空间缩水”现象:同样一个人才,受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空间分散的影响,所能提供的有效服务大大折扣,大为减少。无形之中,人才服务的成本上升了,价格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规模越小,空间越分散,人才服务的效率越低,市场价格越高,需求越难以满足。在偏远的贫困山区,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空间更分散,时间差异更大,人才供给成本更高,服务效率更低,问题则会更突出。
按照上述市场机制调节人才供求,农民得到的人才服务必然是高成本、高价格。当价格过高,农民难以从人才服务中得到必要经济利益时,人才市场就难以为继。由此,人才需求变成无效需求,人才供给变成无效供给,供给与需求无法完成市场对接,以至短缺的“农字号”人才“怀才不遇”,弃农进城。这是对“农字号”人才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经济学解释。
(二)增加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有效性,促进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对接。
从根本上改变只重视人才供给而不重视人才需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下决心整合人才需求,降低人才供给成本,促进人才需求与供给衔接,推动人才市场高效率运转。
1、整合人才需求。一是收集整理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开展农村人才需求的调查工作,对相同区域、相同类型的人才需求进行合并、整理,积少成多,形成规模,通过一定渠道,发布农村人才需求信息,便于人才供给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才工作的机构)组织人才供给。二是推进农民合作事业。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现生产合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人才需求的合作,细小、分散、无效的人才需求合并为规模、集中、有效的人才需求,有利于人才供给和供求对接。三是调整生产布局。组织农民集中连片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加人才需求的空间密度,压缩人才需求的地理空间,降低人才供给成本,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率。
2、增加“傻瓜”产品供给。农村人才供给带有公共产品性质。要增加政府投资,支持“人”与“才” 能够分离的技术“人”、“才”分离,把科学技术“傻瓜化”,通过“明白纸”、“科技卡”、“技术周年历”以及跟会赶集“上大课”等农民能够接受形式和价格水平,低成本向农民供给实用生产技术和经营指导服务,解决农户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
3、加快人才信息化。按区域、按行业开展农业和农村人才信息网和人才数据库建设,把每个人才的学历、专业、特长、业绩、服务方式、信誉度,以及所在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经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后,面向市场公布。便于人才需求方了解、联系,使人才供求双方能够低成本密切接触,降低人才交易成本,提高人才市场效率。
4、建立人才流动工作站。建立人才流动工作站,让人才在农村开展流动性服务,是农事活动季节性特点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加上农事活动季节性强,不利于人才全面发展和人才效益最大化。因此,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推广单位成为人才的固定阵地。与此同时,应当在优势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立“人才流动工作站”,在生产经营活动最需要的时候,请人才到生产“一线”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人才流动工作站的工作,是人才一部分工作。宝鸡市创造的“农业专家大院”,就是人才流动工作站的一种具体形式。
5、建立人才个体从业者组织。支持农产品市场经纪人、兽医工作者、庄稼医生等以个体名义为农户开展服务的人才,自主创办社团组织,聚合服务力量,提高服务水平,维护自身权益。
6、改革国有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国有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集中了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各种农业事业单位其实就是农业人才工作站(所)、中心。但国有事业单位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的体制,人才单位所有,薪酬与业绩分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给人才松绑,鼓励人才以多种形式发挥作用。 三、实行“招才”与“招商”并举,实现“才力”与“财力”双增
新理论认为,经济有四大类要素:资源,物质资本,知识资本(人才资本)和劳动力。在四大要素中,除不可流动的自然资源外,其他要素是流动性要素。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流动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整合、重组。在流动性要素中,我国劳动力剩余,而物质资本(财力)和人才资本(才力)严重短缺。经济发展既会受到“财力”短板的约束,也会受到“才力”短板的束缚。不少农村难以做强做大,主要是受到“才力”不足的限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快转移富余的劳动力,大力引进短缺的物质资本和人才资本,使经济要素得到优化配置。
资本流动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选择目的地。选择投资地点时,物质资本投资者把人才资本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环境条件。在人才贫乏地区投资,难以得到预期回报。因此,人才贫乏地区是缺乏投资竞争力地区。改善人才状况,提升人才水平,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有时候,人才跟着项目走,在引进项目的同时,也就引进了人才。因此,有了项目就不愁人才,引进了项目也就引进了人才。此谓以“财”养“才”。这类投资项目多是资源开发性项目。有时候,项目跟着人才走,那里人才充足项目往那里走。因此,有了人才不愁项目,引进人才就为引进项目奠定了基础。此谓以“才”引“财”。这类投资项目多是人才需求量大的项目。
目前,“见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既是物质资本贫乏地区,也是人才资本贫乏地区。但人们一般对物质资本比较重视,大举进行“招商引资”,对人才资本重视不够,“招才生财”明显乏力;对改善“招商”的基础设施比较重视,“招才”投资不足,抓手不多。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坚持“两种资本”(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并重,实行招才引财与招商引资并举,切实重视人才作用,加大“招才”工作力度,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与世界级大师、帅才开展对话。邀请世界级大师、帅才前来访问、演讲,让本地人才与世界级大师、帅才面对面交流,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吸引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激励本地人才成长,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2、设立国家级人才“大腕”流动工作站。采取合同形式,预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进驻本地人才流动工作站,进行季节性、阶段性工作。或进行课题研究,或进行人才培训,或开展技术服务,通过不同形式向本地人才传授知识和技术,为本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3、吸引国内外“大牌”人才扎根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高端人才,要通过事业聚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途径,吸引人才在本地扎根发展,与本地人才优势互补,并肩战斗,形成合理的人才团队。
4、人才集会,聚贤敛才。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或在进行有关重大决策时,组织国内外资深专家聚会,尤其要聚集能够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的智囊型人才,聚贤敛才,集思广益,共商大计。所以高成本决策,是为降低纠偏成本。
5、“走出去”也是“引进来”。落后地区对缺乏人才吸引力。在做好外阜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要把本土人才送出去,到人才聚集地考察学习,与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开阔视野,经见世面,增长才干,从而提升本土人才价值。
四、突出重点,多元化培训,加快本土人才资源开发
只有本土人才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才有活力源头和不竭动力。加快培养本土人才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本土人才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虽然人才的流动很大,但农村经济活动空间分散,人居和创业环境远比城市差,在吸引流动性人才上处于劣势。加之,农村人才天然具有“乡土气息”——农村人才的“才”具有资产专用性——地域、专业的专门知识、专用技术。大多数农村人才是在当地长期磨砺成才,大量吸收了地理信息、人文信息,是当地经济社会中的人才。如果跨地域、跨专业流动,必然要支付较高的“沉淀成本”。好比仪器设备改型,需要重新构件,再安装、调试、运行。因此,农业和农村发展所依靠的主流人才必然是本土人才。必须正确处理“本土型人才”与“迁徙型人才”的关系,把人才建设的基本功放在开发和利用本土人才资源上。
(二)优先开发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富余,但各方面的人才全面“吃紧”。要提高依靠人才推动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强村”、“人才强乡”、“人才强企”、“人才强农”思想意识,形成大批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造就众多的“土专家”、“田博士”、“牛大王”,农民科学家、农民企业家,优秀乡村“管家”。 这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期任务。
简单地说,人才资源开发就是开发“人脑”。“人脑”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具有无限升值能力。但“人脑”开发是一个投资过程,是从“财”到“才”再到“财”循环过程的开端。在农村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下,要集中财力,优先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形成与之配套、协调发展的人才群、人才团队。比如,依靠蔬菜产业立县的,就要集中力量开发蔬菜产业化方面的各类人才,形成蔬菜产业人才群;以果业立县的,就要集中力量开发果业产业化方面的各类人才,形成果业产业人才群;以乳品产业立县的,就应当通过人才开发,在饲料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乳品产业化方面形成人才群等等。有些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任务繁重,要下决心培养为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各类人才,并形成相应的人才团队。
(三)实施多元化梯度开发人才战略。人才是社会共享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是公共事业。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人才开发的规划、引导、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实施人才开发规划和人才价值链条开发的要求,组织、农业、劳动等部门,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继续发挥有关专业培训机构积极性,科学整合优势培训资源,建设综合性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推广单位发挥优势,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上有所作为,其在农村设立的示范农场、实验基地以及中间试验机构,可以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可以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村人才。支持各种民间力量按照市场效益原则,投资兴办职业技术培训事业。有关部门要开展技术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与培训质量评估,表彰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做出显著贡献的知名教师和知名机构。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著名机构、驰名品牌。
(四)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之开端、之根本,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基础教育是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投资主要应由中央财政负担,以鼓励地方财政更多投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五、人才强农,关键是建立由“才”到“财”的激励机制
(一)“人才强农”战略的涵义。所谓人才强农战略,就是通过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发挥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经济市场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兴“人才”,强“三农”, 靠“才”生“财”,兴“才”强“农”,推进“才”到“财”的跨越,实现“才力”与“财力”双增长。
(二)“强农”先“兴才”。“才力”的增长比“财力”的增长更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必先“振兴人才”,实现“才”与“财”双增长。在市场经济中,人才之“才”为投资所成,由“财”所生。生“才”之“财”因何而来?先有“才”能生“财”,方有生“才”之“财”;先有人才“财源茂盛”,方有社会“人才辈出”。若无人才之小“财”,“才”源枯竭,“财”无“才”源,断无企业、团体和社会之大“财”。
(三)建立“三大”激励机制。一是物质利益激励机制。物质利益是人才生存发展的基本利益要求。提倡人才按“才”取酬,建立相应的薪酬机制。凡人“才”可通过量化转化为“产权”的,都要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优厚待遇,给予重奖。由此衍生“待遇留人”政策。二是精神利益激励机制。称号、位阶、声誉、权威等社会荣誉、社会资源,是无形资产,是物质利益的升华,可以带动人才全面升值,为人才带来若干相关利益。给人才以社会荣誉,当然是莫大的激励。可以通过编发年度《人才红榜》、《突出贡献人才目录》,宣传人才事迹等办法,为人才扬名,给人才以激励。由此衍生“感情留人”政策。三是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人才是活的、有生命的“资本”。人才之“才”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长才干,否则“不进则退”,老化、贬值。因此,人才需要与事业共进。不断改善创业条件、成才环境,是对人才的又一重要激励。由此衍生“事业留人”政策。
(四)解放和发展人才。人们通常讲,通过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人,核心是解放和发展人才。解放和发展人才,根本在于拆除束缚人才的思想、体制和机制障碍。当前,人才面临的最大束缚是,重“财”轻“才”的思想障碍,依“才”生“财”的机制障碍,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流动的体制障碍,以及人才评价体系严重缺陷,人才市场发育滞后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要防止“理念在天上飘,机制在地上爬”。通过人才体制和机制创新,排除人才市场障碍,开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五)建立“才力”监测与评价体系。把人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加人才建设投资。建立“才力”动态监测网络,形成科学的“才力”评价体系。把“才力”与“财力”一并列入绩效考核目标,推动由“才”到“财”的跨越,实现“才力”与“财力”双丰收。
下一篇:对价值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