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之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货币 物价 有效需求
一、引言
市场经济中时常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并困扰经济的运行。这时,学者和官员会对其原因提出多种解释,其中代表性的是货币原因和结构原因的解释,往往是当时结构派的观点更占上风。远的如大萧条时争论,近的如对日本近几年经济萧条的解释,以及对当前欧元区经济不振的解释。近几年,我国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提出多种解释,如结构说、体制说、货币说、周期说、通货紧缩①论等,甚至有学者会采用鸡尾酒式的解释,不分主次地说几种解释都是原因之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鱼龙混杂,真伪莫辩,特别是结构派的观点更有市场,也影响了对症下药。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同时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但由于货币增长率在相对的低位徘徊,对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调查显示,1998——2002年间,供大于求的商品种类年年增加,到2002年已有86.3%的商品供大于求,供求基本平衡的年年减少,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不仅没有什么好转,而是在加重。从2002年末开始,随着外汇储备超常增加、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及其货币乘数,货币增长率显著提高,供大于求的矛盾终于开始有所缓解,供大于求的百分比止升转降,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现在,甚至需要担心经济过热了,事实雄辩地说明我国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应在货币供给方面。本文围绕货币的媒介功能,依据交易方程MV=PT(而不是收入法方程MV=PY)展开分析,结合对大萧条、滞胀及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错误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辨析,充分地、无可置疑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并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一些反思。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原因解释的其他观点进行辨析,来说明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第六部分对宏观经济学提出一些反思。
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的理论分析
我们知道,如果商品都免费供给、不用掏钱,且不是计划配给,而是按需所取,以目前的生产能力或再扩大十倍,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供不应求,不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如果当前人们的钱无限多,同样几乎所有的商品也都会供不应求,哪怕同时也有许多人一贫如洗,由此可以明白,有效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货币不足和过量。
或许会有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时可能并不是货币总量不足造成的,而是货币(社会购买力)结构性不足造成的。如果是货币总量充足的情况下货币存在结构性不足,那么,对称地应存在货币结构性过量,否则,所谓的结构性不足就是总量不足。但是,在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我们找不到那些方存在相应的货币过量。即使找得到,政府也无法有效地把过剩地方的货币挪到不足的地方,只能从增加总量上解决问题。比如,有人认为需求不足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倾向降低,把钱都储蓄了起来。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在于,一来,政府不能通过强制手段或说教来改变人们的消费倾向,根据收入决定消费的原理,只有通过较快地增加货币来增加总收入才能增加总消费;二来,谁也无法认定多高的消费倾向就是应该的合理标准;第三,人的需求欲望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总是高于收入增长的,总是觉得钱不够花,只有在即期和预期的购买力(货币)及其增长不足时,才不得不抑制自己的需求欲望,降低消费、投资倾向,消费倾向降低往往是货币不足的造成的。再如,有人认为需求不足是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我们知道,如果贫富、购买力绝对平均,价格高于平均购买力水平的商品就会一件也卖不出去,并不利于有效需求,即商品价格、数量的差距需要购买力、贫富存在差距,且我们也不知道怎样的贫富差距是最有利于有效需求的;特别是政府没有办法迅速有效地调整贫富差距(购买力结构),比如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一年比一年嗓门高,一年比一年问题重,因为没有“多余的东墙”可让政府去拆补西墙,累进税、转移支付等均贫富制度措施只能起到有限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程度的作用,并不能避免和扭转贫富差距拉大、过大。它们的设置是为了兼顾公平,而不是为了提高效率,更不是为了调控供求关系,也没有哪个国家把调整贫富差距作为有效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根本手段。所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只能把有效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归咎于货币总量不足和过量,而不能归咎于贫富差距过大和过小。
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的说法也值得商榷。前面已说过,人的需求欲望是无限的,就普遍而言,富人花钱更大手大脚,甚至于奢侈,价格问题考虑得少,穷人花钱则犹犹豫豫、缩手缩脚,价格问题考虑得多,能省则省,不存在富人需求欲望(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道理,而且富人的投资倾向高于穷人,这有利于增加总需求。信贷消费也主要存在于富人领域,穷人是不敢、不会进行信贷消费的,信贷消费的不断增长说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社会也总是提倡富人们应多进行资本积累、而不是奢侈地生活,这反过来也说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的说法是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为依托的,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证实,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例如美国的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家,在我国,收入较低的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刘建国,1999);另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经济繁荣时,收入增长快,消费、投资倾向也高;经济萧条时,收入增长慢,消费、投资倾向也低,这也说明不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或许有人用某种统计方法得出“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结论,这很可能是由于他的统计方法、理论有问题。在现实的社会中,有些国家的贫富差距很悬殊,但有效需求并不见得一定不足,比如和我们水平差不多的印度,所以不能把贫富差距过大作为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的确,在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贫富差距往往明显拉大了,容易使人误以为需求不足是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实际上,不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生物学中有一个优势原理:在水肥不充足的麦地里,原来长得壮的麦苗,因根系发达,吸收水肥的竞争力强,会越长越壮,竞争力也越强;而原来长得弱的,因竞争力差,在水肥不足的环境下就得不到足够的养分维持生长,则越长越弱,越弱竞争力也越差,最后枯死。水肥越不足,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多、越明显,水肥越充足,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少、越不明显。同样,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在货币不足特别是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就普遍而言,失业率上升,低收入阶层收入大幅度下降,越来越穷,许多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通过投资赚钱了,富有的、有实力的和个人,对财富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通过投资获得更多的财富,竞争力也相对越来越强,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比如现在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使他们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已接近47倍;大萧条时,随着萧条的加重,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虽然贫富差异的变化对总需求肯定有影响,但不会成为有效需求不足或过量的根本原因。
因此,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货币总量问题,而不是货币结构问题。我们不能只认识到有效需求过量的原因是货币过量,而认识不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为了更详细具体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下面我们依据交易方程MV=PT进行数理分析。
有效需求不足即总需求不足②,总需求则由国内总需求和净出口构成,由于净出口难以有效调控, 而内需则可以有效调控,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且扩大出口的努力又不能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时,政府只能当成内需不足去对待,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内需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是必须直接用货币实现的。国内总需求不足时, 名义总需求和实际总需求都是不足的。名义总需求和实际总需求不完全是一回事, 但名义总需求不足和实际总需求不足却是一体的,不可能出现实际总需求不足而名义总需求充足的情况,也不可能出现名义总需求不足而实际总需求充足的情况。一定时期内的名义总需求就是这一段时期内的货币总量乘以这一段时期内的货币流通(交易)次数,即MV③,所以国内总需求不足即MV不足,实际总需求量T也就不足了。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难以有效控制,政府也难以迅速相应地降低总物价水平,而货币总量能够较好调控,所以,MV不足无论是货币不足造成的,还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造成的,都只能当成货币不足去对待,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扭转MV不足的局面,即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也就需要通过相应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
或许人们会有疑问,货币的增加会不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而被抵消呢?弗里德曼(2000)发现,货币量在紧缩期下降或增长率低,在扩张期增长率高。赛尔登发现,在各循环周期中,流通速度在紧缩期间下降,在扩张期间上升(弗里德曼,2000)。所以实证表明,货币的相应增加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说法是错误的。总之,随着货币(购买力)的相应增加,需求总是要增加的,只要足够规模地增加货币量,肯定能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虽然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不可控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即使有效需求不足是结构问题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消费、投资倾向)下降造成的,也必须通过相应增加货币来扭转需求不足的局面。因为,在需求不足、流通迟滞、经济紧缩的压力下,经济结构不仅难以快而有效地合理调整,反而更容易扭曲,如我国现在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了,而不是越来越小了。所以, 解决结构问题首先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快而有效的办法是相应增加货币总量。在货币不足局面未根本扭转之前, 政府在某些具体领域为解决需求和失业问题而进行的结构性努力,很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上对宏观学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两个:大萧条和滞胀。前者产生了凯恩斯主义, 后者使凯恩斯主义被怀疑,导致学派林立、莫衷一是。正确地解释大萧条和滞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走上正确道路的方向标。如果对大萧条、滞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效需求不足(滞)的根本原因的确是货币不足。
货币服务于整个经济领域内所有的商品交易和流通,包括虚拟经济中的商品交易。经济各部分是不均衡和不成固定比例的,经济增长、消费物价的商品统计范围很小,不能准确代表总商品供给(能力)和总物价水平及其增长,即收入法方程MV=PY是不恰当的,不能机械地用指数套用公式。把经济指数套入MV=PY时,大多也得不出经济问题的货币原因,后面将进一步说明指数的不可机械套用性。至于货币的非交易需求,可归纳于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上,即货币的非交易需求比例增加,则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之则上升。
3·1 大萧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大萧条。对它的原因,到今天仍众说纷纭。虽然弗里德曼的货币解释成为主流解释,但并未让大多数人信服,在西方只有1/3的经济学家认可它的说法,而且许多人认为只在大萧条的中后期货币才是主要原因。这里,我们以美国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来说明大萧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
1928年初,为了制止股市的过分投机,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紧缩银根,限制货币供给。在1929年的头三个季度里继续紧缩银根,这种紧缩政策几乎已连续了二年,使货币供给总量减少,1929-1930年货币总量减少了4%。货币总量减少必然导致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我们知道,随着商品供给(能力)增长、物价上涨,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都会造成货币不足、经济衰退,不用说货币总量减少了。开始时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局势已十分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都大幅度减产,实体经济出现衰退、萧条。但由于当时股市的过分投机性,在货币开始不足时,继续吸引更多的货币流入股市,支持股市,紧缩政策所要制止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受到什么明显压力,继续保持牛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货币不足的程度。随着紧缩政策的继续,实体经济萧条程度加重、经营业绩进一步恶化,利润和预期利润不断降低,实际收入急剧下降已越来越明显。人们知道股票的前景不妙,逐渐对股市失去信心,加上支持股市的货币也逐渐不足,到9月份,证券市场趋于下跌,接着信心崩溃,产生雪崩效应,人们不计价格地抛出股票,10月29日出现黑色“星期二”,证券市场崩溃。对于大萧条最初衰退阶段起因的研究,必须抓住衰退产生之前的长时间货币政策紧缩并导致货币总量下降这一重要事实。
货币不足时,经济萧条、前景低迷,人们的购买力不足,收入、赚钱盈利预期下降,消费、投资倾向随之相应下降,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相应下降,即货币不足时,货币流通速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MV下降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了。所以,总需求下降的幅度要大于货币量下降的幅度。(1929-1932年间,美国货币M2 的流通速度下降近30%)。
那么,美国经济为什么会从萧条走向大萧条呢?因为经济萧条、需求不足使企业亏损增加,许多贷款还不了;股票价格的暴跌使许多贷款炒股者还不了贷款。这样,银行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风险大大增加了。而当时美国有25000家独立的银行,因规模小,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小。1930年因玉米地带歉收出现的地方性金融危机作为导火索,挤兑风潮迅速波及全国,许多银行开始倒闭,出现第一次金融危机。货币乘数以银行的相应存在为前提,大量银行倒闭导致货币乘数相应降低,银行为应付挤兑而强制清理贷款和证券的抽紧银根行为也降低着货币乘数,货币总量继续迅速内生性减少,货币总量的继续迅速减少又不断加剧着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危机、银行倒闭风潮。罗斯福上台前的美国政府对金融、货币体系的内生性崩溃听之任之,到1933年发生三次金融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有10500家银行倒闭,还有许多银行歇业,许多人不是失去了自己的金钱,就是长期无法动用它们(流通速度为0的货币),货币供给减少了 1/3,货币流通速度相应较大幅度下降。基于交易公式MV=PT,总需求大幅度下降,萧条的程度也就大大加重了。如果不是罗斯福总统宣布全国银行歇业, 坚决外生地制止了银行倒闭风潮、货币崩溃,而是任由货币内生地继续自动大幅度减少下去,大萧条还要更严重。银行倒闭风潮、货币大幅度减少被制止之后,大萧条不再大下去,也说明货币问题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C.罗默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1933年后美国经济中产出的奇迹般的恢复是由货币的扩张带来的,货币的扩张是由1933年开始的贬值和黄金的大量涌入共同导致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斯诺登和文,2000)。但货币增长的速度仍不足以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战争爆发后,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大力度扩张,财政大量借债,国债总额达到GNP的130%,美联储则大量买进国债(赤字货币化),货币更迅速地增长,美国就迅速地走出了经济危机,并造成短缺,不得不进行物价管制和计划配给。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大萧条的原因是货币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必须相应增加货币供给。
有人会有疑问,到底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导致经济萧条,还是经济萧条导致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呢?货币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货币供给不足会导致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又会降低货币乘数下降,加剧货币不足。但政府可以外生地调控货币供给,把货币作为调控经济的工具,让货币适应经济的运行,或矫正经济的运行,而不能反过来把经济作为调控货币的工具,让经济去适应货币或矫正货币供给,因此,我们只能把货币不足作为萧条的原因,而不能反过来。
人们常把证券市场的崩溃说成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证券市场的崩溃对货币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是先出现了实体经济的萧条,后出现了证券市场的崩溃。而且在大萧条之前之后,美国证券市场经历过多次大规模急剧下跌,但都并未引起大萧条或萧条。如1987年10月9日,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22.6%,一天之内损失了5000亿美元的股市财富,使得1929年的那次大跌只是小巫见大巫,(1929年10月29日下跌12.8%),但随后的两年内就没有产生经济衰退。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变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相当温和的,尽管平均股价的确对总支出有影响,但股市并非经济衰退或通胀的主要原因(麦克康耐尔和布鲁伊 2000)。杰拉尔德·冈德森(1994)研究表明,证券市场的崩溃不足以成为大萧条的根源,并对包括“贫富差距过大论”在内的结构派的观点给以了充分否定,特别简洁地指出:“他们的论点与其他许多结构派学者的论点一样,还有另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时间的选择,相对于前面提出来的那些原因而言,这场大萧条来得太突然了。”结构的变化是逐步、缓慢发生的,“它的全部影响似乎不会突然地在1929年第三季度第一次表现出来”。
凯恩斯指出大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但对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他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个心理。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而这三个心理规律应是一直存在的,这样,在没有政府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就应一直是不足的。但是,在大萧条发生以前,没有宏观调控的情况下,西方经济是在萧条和高涨之间波动的,美国经济在大萧条之前的二十年代曾长期繁荣;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才在英国爆发;有效需求并不是一直不足的,所以,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解释并不正确。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大萧条的出现是总需求急剧下降导致的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斯诺登和文,2000)。基于文章开头的分析,毫无疑问,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单单只强调货币一种原因的确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但我们必须牢记:需求是必须直接用货币来实现的,其他所谓的非货币因素原因解释如果是有道理的,可以也应该归纳于对货币供求量(包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上,先成为货币不足的原因,再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不能直接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因为,如果某一因素对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供给(能力)、物价均无影响,即对货币供求量没有影响,就不可能影响供求关系而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美国大萧条货币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外生性紧缩政策及其引致的金融系统内生性崩溃,其他因素如果是原因之一,也是次要原因,且可能是货币不足引致的内生性副产品。
3·2 滞胀中“滞”(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
3·2·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出现了两次典型的“滞胀”,我们以1973-1975年的滞胀为例进行分析。1973年10月,欧佩克对石油限产提价,使油价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上涨了3倍,由于石油在当时经济中的作用分量很大,对西方石油进口国形成猛烈的成本冲击,推动物价普遍持续上涨(1974年春,发达国家的消费物价上涨率达15% ),基于MV=PT,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相应增加了货币需求。为了消除物价上涨,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大力度紧缩政策,使货币供给不能相应增长,(1973年,发达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从1972年的14%下降到1973年的 8%, 1974年更加紧缩),导致货币不足、交易量T不足(实际总需求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失业增加,即出现了“滞”的情况。(经济增长从1973年上半年的8%下降到下半年的3%;美国等1974年出现负增长)。货币不足、需求不足对物价有下拉的作用力,但不能立即消除物价上涨,因高物价上涨率使物价具有巨大的上涨惯性,(加上成本推动作用的持续性),物价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要继续上涨一段时间,即出现了滞胀。胀的原因是石油涨价,滞的原因是紧缩货币对胀的治理。美国在石油危机之前就已产生了需求拉动的物价上涨,并采取了紧缩政策,但因石油(和进口粮食)猛烈涨价的成本推动作用,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率不降反升。
对于滞胀的原因,西方学者有多种解释。如劳动市场技术结构说,认为社会中,由于工会和大公司两大垄断力量的存在和对抗,使工资和物价易涨不易跌且螺旋上升;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的差异造成失业与职位空缺(空穴)并存,引发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演化为滞胀。但这种理论所说的那些原因因素不是仅存在于1973-1975、1979-1981年间,而是在之前之后的其他年代和年份也一直相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这种解释正确,那么,在其他年代、年份也应存在着滞胀且是长期的,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其他许多解释也存在相同的不足之处:用一直长期相同存在的那些因素来解释偶发、少见的滞胀现象,虽然这些因素在滞胀的形成中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3·2·2 还有一种不太典型的滞胀,即货币膨胀、需求拉动出现高物价上涨局面后,采取紧缩政策治理高物价上涨而出现的滞胀。在货币膨胀导致高物价上涨局面后,采取紧缩政策进行治理时,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增加着对货币的需求,而紧缩政策使货币供给不能相应增加。这样,一段时间后,货币过量就得到矫正而不再过量,但物价上涨却不会嘎然而止,因其惯性还要继续上涨,(上游商品涨价惯性源于心理预期,下游商品涨价源于成本推动,还有时滞的原因)。和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一样,在紧缩政策导致货币不能相应膨胀的情况下,惯性的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同样会造成货币不足,(矫枉过正)。且货币不足对物价下拉作用力也不能一下子就消除高物价上涨惯性,物价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还要继续上涨一段时间,即滞胀。不过开始时,货币不足的程度较小,滞的情况并不严重,随着物价的继续上涨、商品供给能力继续增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紧缩政策的继续,货币不足的程度将越来越严重,“滞”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而物价上涨率则逐渐下降。当物价上涨率降为0时,经济运行决不是处于货币既充足又不过量的恰到好处状态,而是处于最大或较大货币不足状态。 “滞”是用紧缩货币手段治理“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可能在货币相应膨胀的情况下,有效地治理高物价上涨,除非进行物价管制或其他强制性手段。美国在1969-1972年间的滞胀、我国从1995开始的滞胀(陈宗胜和向静,1995)就是这样的。这种不典型的滞胀说明:凯恩斯开出的药是良药,但良药也是不可以滥用的。
如果以货币过量和不足来定义通货膨胀和紧缩,成本推动、惯性的通货膨胀实质是一种通货紧缩。
紧缩政策把物价上涨率降为0之后,货币不足的下拉作用使物价开始下降。基于交易公式MV=PT,物价下降对货币不足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因为物价下降具有较大刚性④(因成本加利润锁定和供应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倾向,使物价上涨容易下降难),下降幅度相对货币不足的程度非常有限,不可能完全消除货币不足,更不可能矫枉过正,反向冲入货币过量状态。且货币增值也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持币待购),进一步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部分抵消了物价下降对货币不足的缓解。若宏观政策不能有效扩张且没有有利的外来冲击,则经济将长期处于货币不足、需求不足状态。这是我国从1997——2002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情况。
3·3 造成货币不足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货币供给量的绝对下降。这种情况下衰退、萧条的程度会很严重,如大萧条。因为,在没有战争等破坏的情况下,商品供给能力总是在增长的,(加上物价上涨),货币增长不足都会造成需求不足,货币供给绝对下降则货币不足的程度会更严重。二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即货币供给增长小于货币需求增长造成的货币不足。二战以来出现的货币不足、经济萧条,主要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造成的,如滞胀。在货币不足、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且货币增长幅度又不能扭转货币不足局面时,总需求在增长,经济也在增长,甚至是较高地增长,但却不是充分增长,即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不等于经济景气,比如,1934-1937年间的美国⑤和近几年的我国。 四、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
4·1 针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有多种解释,鱼龙混杂,混淆了认识,也妨害了对症下药,因此,需要对不太正确的解释进行一些必要的辨析:
1、有学者把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该观点所说的有效供给不是经济学中与有效需求相对应的有效供给一词,既不是指总供给,也不是指有供给能力的供给,而是指:产品品质上适应市场需求,价格上与购买者的购买力和现实购买欲望相适应的商品。即好而不贵、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商品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就普遍而言,好的商品总是要价格高的,成本和利润卡着呢,越是高科技产品,价格越高。如果现在大屏幕背投卖成21吋彩电的价格,21吋彩电卖成收音机的价格,当然会成为有效供给且供不应求,问题是可能吗?在购买力水平与商品价格水平不相适应时,是让微观的去慢慢地、艰难而痛苦地降价以增加有效供给正确呢?还是政府在宏观上总体相应增加货币以增加人们的购买力正确呢?已进入微利阶段,不能指望通过迅速大幅度降价的结构调整来扭转需求不足局面,降低物价水平本来就是艰难而痛苦的,通货紧缩是许多人不能接受的。的确,有一些落后伪劣商品价格很低大家也不想要,但这不是主要问题,如果需求不足的主要是落后伪劣商品,而其他商品需求基本充足,那是好事儿而不是坏事儿,就不用为有效需求不足发愁了,(是否是落后商品,不能完全和发达国家比,那样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落后的,的各阶段不是可以任意不经而过的)。我国现在远未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生活水平还很低, 任何一种合格商品都未多到再便宜或者白送也没人要的程度,正是由于购买力不足,使得质次价低的商品也有不小的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的观点是一个时髦但不切实际的观点,把普遍性供大于求主要归咎于重复建设、供给刚性等结构问题是欠性的,限产、压缩无助于解决总需求不足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
有结构派学者以家电过剩为例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他们把家电过剩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基础设施的提供严重不足。这种观点实际是站不住脚的,难道现阶段农民就不想拥有(高档)家电?如果这些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话,农村就能大量购买家电并扭转家电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也是需要钱的,有没有多余的这一大笔资金?谁来投资?谁肯投资?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是否能较普遍接受投资者提供的有偿服务,使投资者正常运营赢利、收回投资并足以诱使投资者投资?这一切不都是钱的问题?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许多所谓的结构问题更深层的其实是货币问题。农村家电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购买力不足,农村的购买力不足并不是建立在城市购买力相应过剩的基础上的,不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家电供大于求是因为大多家电的档次太低。我们以彩电为例来说明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彩电年生产能力4000万台,生产3000万台,销售2000万台,那么年3000万台都生产大屏幕背投、液晶、等离子体就行了?真那样的话,恐怕连1000万台都卖不出去,而再次被批评为重复建设。结构说中也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生产力发展扩大内需,扭转需求不足局面。其实,在货币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高恰恰是需求不足的原因。假如保持现在的购买力水平,而让技术、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倒退五十年、一百年,有效需求还会不足吗?
结构说中还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短缺与过剩共存,需求不足主要是结构性的,不是总量性的。这种认识似是而非,因为,结构问题任何时候都存在,总需求再不足,也会有短缺、紧俏的商品,总需求再过量,也会有过剩的商品,所以,不能因两者都存在,便认定需求不足(或过量)一定就主要是结构性的。在货币(及其增长)充足、总需求(增长)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因结构问题导致供求错位,使经济出现结构性需求不足,则产生相应的货币购买力挤出,把挤出的货币购买力挤入到经济的其他部分,相应地应出现结构性需求过量,且需求不足和需求过量应是基本对称的。所以,区分供求失衡主要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要看短缺与过剩是否基本对称均衡,那个是主要矛盾。我国现在的供大于求是普遍性的,大部分商品都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商品很少。经贸委2001年7月15日发布的调查显示,从总的情况看,603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有103种,供过于求的达500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结构派学者认为,这 603种主要商品没有包括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瓶颈制约已经基本缓解,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比,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如1997年我国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人均只有0.2千瓦,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公路密度,即使在发达的沿海地区,每平方公里也只有0.3公里,赶不上印度0.5平方公里的水平,因此认为需求不足是结构性的。要知道,平均水平低不等于需求大于供给,与发达国家或某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那种商品的平均水平都很低)。1997——2002年间,即使是过去长期短缺的一些能源、原材料等瓶颈行业也开始过剩了。用报纸上的话说:“中国绝大部分想得到的新产品、新行业,都投资过度了,可以有高利润的新行业越来越难找了,这以后企业还朝哪儿发展?”,如此,怎么增加有效供给?有人以一些产品需要进口为由来说明需求不足是结构性的,这更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商品生产也存在着国际分工,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有不少商品需要进口,何况我国现在还是顺差。总之,当前需求不足主要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总量问题。
从通过宏观调控解决问题的实践上说,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否则就是对市场经济原则的违背;政府过去用强制手段进行“关停并转”、“限产压缩” 来进行结构调整,但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因此而有所好转,却往往发生“拉郎配”和遭到明里暗里的抵制。至于有人主张,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结构调整,试想,行政强制手段都会因遭到抵制而难以有效落实,“说教式的指导”又能有多大作为、产生多大效果?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商品很少的局面,使企业对如何进行结构调整感到茫然,难道政府就不茫然?现实中人们对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只有面上的提法、没有具体的办法。总之,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经济结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需要指出的是,大萧条时也有学者和政府官员把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结构问题,而许多年后的研究表明,货币是主要原因。
2、有人把需求不足主要归咎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完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在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在萧条和繁荣之间的波动,绝不是说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完善到某种程度就可以避免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的出现,正确的宏观调控也只能减小经济波动的幅度,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不恰当的宏观调控则会加剧经济的波动。经济萧条是完备的且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的痼疾(吴军,2001),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备的早期(1825年以前)不存在经济萧条的现象。我们也知道,我国过去的体制、机制更不合理,如果这种观点正确,过去就应一直是需求不足的,但过去却是供不应求,近的如1992-1993年,远的如1988年以前。或许有人会说,过去是短缺经济,现在是过剩经济。要知道,供求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是否平衡和商品供给能力的绝对水平没有必然的正负因果关系,总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是一回事儿。象西方国家,生产力水平比我们高许多,但有效需求并不见得就一定不足。过去之所以短缺,是因为货币供给远大于需求,只是由于凭票供应和物价管制的计划经济,才未引起过度需求、物价高涨,有人称之为隐性的通货膨胀,如果当时也是货币不足或者干脆没有货币,而又不免费供应,同样会过剩的。1987、1988年,物价放开、票证取消,货币过量压力释放,1988、1989年物价猛涨,1989年开始的治理整顿、政策紧缩,很快矫正了货币过量,并矫枉过正,造成货币不足,迅速由短缺变为过剩,1990年出现市场疲软。1992年货币相对快速增长,经济又迅速从过剩进入短缺。而后政策紧缩,很快又进入过剩。谁也不能说这期间经济体制、机制时好时坏或越改革越坏,所以,体制、机制问题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道理,归咎于消费观念落后的观点也不正确,因过去的观念更落后。也没有理据证明过去的经济结构比现在更合理,在所谓的短缺年代,商品更加单一,经济结构更不合理;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是有很大改善的,谁也不能说我国的经济结构越改革越坏了。总之,我们不能把过去需求充足时就已经存在且更严重的那些问题作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也因此,诸如主要归咎于供给刚性、农村城市化不够的观点也都是不正确的。不过,随着体制的改革、结构的调整,市场化、货币化范围不断扩大,的确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如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的改革等。而体制的改革、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则制约了货币盲目地内生性增长,但这些只能说成是合理化的结果,而不能说成是不合理的结果。
联系到我国在1988-1989年的抢购风、1990-1992年间的市场疲软、1992-1994年间的经济高涨以及随后的有效需求不足,更能充分说明体制说、结构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结构和体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变得很好和变得很坏。如果说短缺是体制或结构造成的,过剩也是体制或结构造成的,那么,体制和结构到底是要造成短缺呢?还是过剩呢?最后还得落到货币上。结构、体制问题任何时候都存在,在货币充足又不过量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或体制再不合理,也不可能出现大部分商品都供大于求或都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是结构、体制问题导致了普遍性需求问题,而是普遍性需求问题加剧、凸现了结构、体制问题,并使人们混淆了对根本因果关系的认识。体制、结构不合理对总需求肯定有一定影响,但绝对不是内需总量不足(或过量)的根本原因,而且必要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矫正或适应结构和体制等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
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而不是结构、体制问题。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同时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但由于货币增长率在相对的低位徘徊,对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调查显示,1998——2002年间,供大于求的商品种类年年增加,供求基本平衡的年年减少,到2002年已有86.3%的商品供大于求,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不仅没有什么好转,而是在加重。2003年开始,随着货币增长率的明显提高,供大于求的矛盾终于开始缓解,供大于求的百分比止升转降,事实雄辩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应是出在货币供给方面。
货币不足、总需求不足、就业形势严峻,也严重制约着结构的调整、体制的改革。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破产效益差的企业,面对的拦路虎是: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如投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前面是需求不足导致的前景渺茫、风险没底儿,不敢投资,后面是货币不足导致的资金匮乏、贷款难找,无力投资,货币不足、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由于需求不足,利润高的行业(商品)少,企业的投资选择面很窄,一旦某一商品比较畅销、利润较高,大家会蜂拥而上,也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破坏了原有的供求结构,如《经济日报》连篇批判的39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重复建设;至于扩大第三产业,需求不足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商业等服务业,怎么扩大?能扩大到哪里?农村税费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农村基层哪儿都缺钱、哪儿又都需要钱;苏皖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出现反弹,根本难点在于财政缺口无法弥补(葛如江和汤涧,2003),县乡村级财政本来就普遍困难。前面已说过,在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局面未根本扭转之前, 政府在某些具体领域进行的努力,很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力不少出、活儿没多干,事倍功半。税费改革是应该的,但不能指望它能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需求不足或过量是短期问题,体制、结构不合理是长期问题,不能通过解决长期问题来解决短期问题。当前,货币、需求的短期问题和结构、体制等长期问题交错扣连,应以货币为主切入口,先解决货币问题,扭转(至少是大幅度缓解)需求不足局面,使经济运转畅通,进入有效循环,为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背景,在畅通的运转中(而不是迟滞中)优化结构、体制,解决结构、体制问题才能事半功倍,而不能是先解决体制、结构等长期问题,通过解决长期问题来解决总需求(货币)不足等短期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前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就不重要)。没有正确的宏观政策措施或有利的外来冲击,短期问题会长期不能解决的,如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长期萧条,美国在1929-1941年间也长期萧条。
3、有人把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归咎于亚洲金融危机。我们知道,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已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所以,这种解释对不上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并未在我国登陆,只是减少了我国随后一段时间内的出口增长,加剧了内需不足的程度。后来出口增长基本恢复之后,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好转,也说明亚洲金融危机不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阿根廷开始衰退,1995年出现4%的负增长,经济萧条初期,部分人士也将其归咎于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4、有人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所谓的通货紧缩,认为人们买涨不买落,扭转价格形势已成为扭转宏观经济的关键。这种观点颠倒了因果关系,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物价下降,而不是物价下降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是从1997年10月份以后才开始下降的,而我国在1995、1996年就已出现了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如果物价持续下降前总需求充足,物价怎么会普遍持续下降呢?对这种观点的另一个否定是,我们硬性地把所有物价都持续提高几倍,有效需求就增加了?可以肯定,那样人们更买不起东西了,需求会更不足了。反过来,如果真能让全部物价降低一大半或更多,内需不足的局面肯定会全面扭转,又一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供应商之所以降价正是为了增加销售量,如果真是越降价越没人买,供应商们再愚蠢也不会去降价的。正是由于货币不足时,物价不能相应下降以矫正货币不足,需求才持续不足的,如果物价能绝对灵活,就不会出现有效需求过量或不足。需要指出的是,2000-2001年物价指数由负变正,而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扭转,也说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货紧缩是经济问题(总需求不足)的结果表现,而不是该问题本身及原因。把通货紧缩(膨胀)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是不科学的,本末倒置。物价的涨落对货币流通速度(消费、投资倾向)有一定影响,物价上涨对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提升作用,但若货币不能相应膨胀,实际购买力会降低,能买的起的商品和能买的起商品的人(和企业)会越来越少,这样,通货膨胀对总需求的正效应小于其负效应,如滞胀。反过来,物价持续下降中,的确会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能买的起的商品和能买的起商品的人(和企业)会越来越多,对总需求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如2002年汽车大幅度降价造成需求爆发性增长(张伯顺,2002)。通过物价上涨预期来刺激总需求即使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上也属于饮鸩止渴。有人把物价指数由负变正当成经济出现转机的一个表现,那是错误的,在货币(总需求)不足局面未扭转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是坏事儿而不是好事儿。
5、还有经济周期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几个阶段,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繁荣之后,这段时间恰处于萧条和不景气阶段。这种观点并未说明经济周期的内在原因,似乎这一切都是的,与宏观政策无关。然而,经济的运行不同于日月星辰变换,恰恰是由人的经济行为来实现和决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会给经济波动造成影响,在政府对经济进行强大干预的今天,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无疑是最有决定作用力和影响力的。而且,经济的波动是不规则的,并不存在固定的周期,不是到某一个时间点就一定是什么样的态势,如我国1988年出现高涨,1990-1991年出现市场疲软,1992年,货币供给相对快速增长,当年经济迅速复苏并进入高涨。而后的有效需求不足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已经8年了。经济波动也不必然是复苏、高涨、衰退、萧条依次出现,如1937年8月,正在走向复苏的美国经济在并未出现高涨的情况下,由于政策错误紧缩导致货币供给量再次绝对下降,又一次陷入急剧衰退和经济危机。所以,没有正确的宏观政策调控或有利的外来冲击,经济是不能自动较快地走出萧条的,这种经济周期的观点无助于对宏观调控进行指导。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运行出现高涨、衰退、萧条、复苏的波动,是由于货币供大于求和求大于供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转换造成的,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则是实际冲击与货币冲击共同且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上分析,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结构、体制等问题。基于文章开头的分析,毫无疑问我国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对于其他有一定道理所谓的非货币因素原因解释,重复前面的一句话,可以也应该归纳于对货币供求量的影响上,先成为货币不足的原因,再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不能直接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造成我国货币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紧缩政策,具体原因过程在“滞胀”一章中已论述。
2·2 人们总是用“货币供给增长率同经济增长率和零售物价上涨率之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衡量货币供给是否充足,并得出结论: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充足的。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一比较方法有许多不妥之处:
1、货币服务于整个经济领域内所有的商品交易和流通,任何商品供给增长和物价上涨,都增加对货币的需求,经济各部分是不均衡和不成固定比例的。经济增长、零售、消费物价的商品统计范围很小,不能准确代表总商品供给(增长)和总物价(上涨)。比如,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31342亿元,增长13.1%,而同期商品供给中仅总产值就52692亿元,增长28%;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7%,而消费物价上涨14.7%;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44918亿元,增长11.6%,而同期仅工业总产值就76909亿元,增长26%。并且,货币需求量不仅要考虑现实的商品供给(增长),还要考虑商品的供给能力(增长),失业增加、商品供给能力闲置(增加)时,经济增长指数对此没有任何反映。这两个指数仅属于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没有反映,而股票和债券的二级市场也需要且占用着大量货币,即购买力分流。从1996年连续降息以来,股市火爆,股票数量猛增,价格猛涨,如上证指数,1996年550点,2000年上升到2000点左右,这需要大量的货币流入进行支持,大幅度增加着对货币的需求,相应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供给增长,是造成实体经济货币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货币从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后,很难再从虚拟经济撤回实体经济,因为赚了钱的想继续赚钱,赔钱的想捞回来,即使股市回落低迷,大多也不肯把资金撤出去。
另外,我国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逐步改革,市场化、货币化范围迅速扩展,也大幅度增加着货币需求量,如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改革等,都大量增加着对货币量(购买力)的需求。货币化的过程不但应包括物质产品的货币化与市场化,还应包括服务产品的货币化与市场化,既包括流量资产的货币化与市场化,也包括存量资产的货币化与市场化。因此货币化在中国的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孙健 辛然 2002)。经济增长、零售物价指数对此没有什么反映。象大学大幅度扩招和学费猛涨,大量地增加了对货币(购买力)的需求。
2、未考虑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我国近些年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和货币增长不足有很大关系),从1992年的1.049下降到1998年的0.761,相应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当然,GDP在整个货币经济中比重很小,用GDP/M2来V是不准确的,但经济萧条时消费倾向、投资倾向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3、货币需求增长率也不宜由需要交易商品量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简单相加,因△(PT)= △P+△T+△P·△T, 当△P和△T都不小于10%时,△P·△T就不能忽略不计。
4、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不等于货币供给增长额一定大于货币需求的增长额,还要看基数大小; 货币供给增长额大于货币需求增长额不等于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也要看基数大小。
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与零售物价上涨率之和,就是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那么,这好几年累积下来,货币供给应严重过量,就应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了。所以,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与零售物价上涨率(或消费物价指数)之和,并不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及货币供给增长额大于货币需求增长额,更不等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 五 结论及建议
既然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那么,扭转需求不足局面就要主要通过相应适当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有人总担心增加货币供给会引起通货膨胀,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如果有非货币手段能有效增加有效需求、扭转需求不足局面,会有相同的通胀风险的,(计划中的强制降价除外)。在由需求来拉动经济较快速增长时,完全避免物价上涨也是不可能的 。对物价上涨,既要允许其适度存在,又要防止其肆虐,要把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明显提高,但这主要并不是宏观政策措施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外汇储备超常增加、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及其货币乘数导致的。现在,的确要适当控制货币增长率,防止货币增长率过高,但不宜转入紧缩政策。这种较高的货币增长率应保持、观察一段时间。要注意贷款增长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要避免货币增长率、贷款增长率的大起大落;也要注意贷款增长在结构上的均衡性,避免贷款增长集中在某些局部而产生结构型通红膨胀,并引致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同时要高度关注物价的涨落,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物价管制,本文已分析说明,物价上涨从根本上说是有效需求的大敌。美国肯尼迪年代经济长期繁荣经验告诉我们,较高的货币增长和恰当的物价管制是保持长期强劲需求的有效方法。
六、对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反思
1、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有效需求不足或过量的原因是货币不足或过量,商品供求总量均衡和货币供求均衡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的。货币供求均衡则商品供求总量上必然均衡,商品供求总量上均衡则必须货币供求均衡。不可能出現商品供求总量不均衡而货币供求均衡的情况,或相反。所以,宏观经济学教程中的IS—LM模型是错误的,因在这个模型中两者是分离的,这个模型实际上重建了两分法。
2、菲利普斯曲线是错误的。基于交易方程式MV=PT,物价P和有效需求量T是反比关系,在MV增长一定时,物价上涨的多了,商品交易量T的增长就少了,甚至会下降;进而,需求对增加就业、商品供给(能力)增长、经济增长的拉动就少了,甚至会产生反向拉动力。所以,物价上涨对就业增加、商品供给增长产生的确实是负效应,物价上涨率越高,负作用越大。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物价上涨不存在正相关的逻辑关系,而是负相关逻辑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当然是错误的。只是在需求过量拉动经济增长时,需求对物价也有向上的拉动力,必然有物价上涨这一副产品,使就业增长和物价上涨成为一对孪生兄弟,虽然他们天生是敌人。在明显的成本推动或惯性的物价上涨中,这对兄弟就不能共存了。这就是为什么货币快速增长且进行物价管制时可以实现低失业率,如二战时的美国和短缺时代的我国,这一事实和滞胀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达的那种逻辑关系。
3、对宏观经济管理而言,货币不是唯一重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货币、货币流通速度、物价、商品供给(能力)等几个变量中,对政府而言,货币最具有可控性,虽然控制它仍是有难度的,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货币量来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及整个经济。当然,本文并不说明政府在其他领域就完全应无所作为,比如通过收入政策对工资物价进行必要的干预,来辅助制止通货膨胀;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但对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而言,结构调整只能作为辅助药物,不能替代货币的主药作用。
注释:
①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两个名词,理论界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当前较流行的定义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和持续下降;本文也尽量避免使用这两个名词。
②凯恩斯在《一般均衡理论》一书中,明确将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厂商的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等四种需求加总,称为全社会需求或有效需求。
③凯恩斯(1983)认为有效需求D=MV。
④对于物价下降刚性较大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物价下降比物价上涨刚性大的事实是公认的,即物价上涨容易下降难。也因此,货币过量很容易被物价上涨所矫正而不再过量,甚至造成货币不足,而货币不足却很难通过物价下降被矫正,在货币不能相应膨胀的情况下,使需求长期不足。
⑤美国1933-1937年间,经济增长年均高达9%,但远未走出经济危机。
⑥ 如果通过足够规模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扩张货币政策,则不需扩张财政为先导,因央行买进政府公债等同于赤字货币化。
:
布赖恩·斯诺登和霍华德·文 ,2000:《与经济学大师对话》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19页 、 第13-14页
陈宗胜和向静 ,1995 :《走出滞胀的困境》, 北京:经济出版社 , 第92页
杰拉尔德·冈德森 ,1994: 《美国经济史新编》,杨宇广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647-650页
坎贝尔·麦克康耐尔和斯坦利·布鲁伊,2000:《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陈晓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206页
凯恩斯 ,198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徐毓枬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 第262页
葛如江和汤涧 2003 《刚减下的“包袱”又重了》,《石家庄日报》2003年2月13日第4版 石家庄:石家庄日报出版社
刘建国,1999:《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经济研究》第3期,第52-54页
米尔顿·弗里德曼 ,2000: 《弗里德曼文萃》 , 胡雪峰 、 武玉宁译。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 第356页、 第324页
孙健 辛然 ,2002,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asp?keyno=333
吴 军,2001:《紧缩与扩张》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97页
张伯顺,2002:《降价造成汽车市场“井喷”》,《经济日报》2002年7月27日第11版,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上一篇:个私经济――化解就业难题的突破口
下一篇:“劳动雇佣资本”的现实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