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离制造业”现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富胜 时间:2010-06-25

摘要:产业演进表明,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易出现“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从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达不到应有规模和吸收就业人数有限,中国的竞争能力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距离。避免“离制造业”现象,促进制造业,政府必须注意制度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舆论的引导。

关键词:离制造业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一、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产业空心化
    1、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大量统计资料的整理,以劳动力为指标考察了伴随经济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克拉克这一经验,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证实,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而且迄今为止经济结构的转变还没有出现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可以不经过工业化道路而直接过渡到服务业劳动力占主要比重的国家实例。因而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
    克拉克所归纳的经验性的经济规律,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国家走上工业化的过程,勾画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演变的大致轮廓,表明工业在人类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因此近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与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史表明,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本身的内部结构也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发生阶段性演变:第一阶段为重、化工业阶段,即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阶段,在重、化工业后期,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演进;第三阶段为技术密集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度加工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超高级的技术,工艺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高新技术工业蓬勃发展。
    2、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产业空心化惯性
    一个国家要获得经济发展,要获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非常关键的一环是要具有适时适宜地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能力。在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由于受各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种经济结构向更高的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如果新旧产业衔接工作做得不好,一般都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己有产业处于衰退阶段,为了生存而大量向后进国家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程,而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新的产业发展的不够充分不能弥补己有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而导致的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收入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缩的现象。
    “产业空心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产业渐渐衰退首先造成经济结构的“离制造业”化或趋服务化,如果新的产业未能迅速形成,替代传统产业衰退留下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张,那么最终造成整个“产业空心化”。
    从世界经济史上看,既有实现了成功的工业结构演进而始终保持在世界经济中领先地位的国家如美国,也有由于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而造成本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地位不断下降的国家如英国和现在的日本。
    20世纪10 年代,英国处在工业化演进的第一阶段,但是由于英国产业资本外移,如1914年累计达65亿美元,占发达国家总额的45.5%,导致了本国制造业在产值和就业方面的绝对下降,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二战后美国面临着工业化演进的第三阶段,产业资本外移迅速增长,1960年累计达319亿美元,占发达国家总额的48.3%,制造业在世界GDP中份额不断下降,不少领域被日本、德国超过,20世纪90年代后,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完成了工业结构向“高新技术化”方向发展,1992-1997年美国GDP增长的29%来自制造业,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年均增长3.1%,而制造业的年均递增率高达5.2%,使制造业重新成为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也就是工业化面临“高加工度化”向“高新技术化转换”阶段。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形成了庞大的资本,同时使日本国内生产成本尤其是职工工资提高,大批民间资本涌向海外,在海外设厂或收购当地企业。由于日本舆论惊呼“产业空洞化”,大多数资本依然留在国内投资在证券和不动产方面,导致泡沫经济不断膨胀。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持续了10年的不景气,劳动密集型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同时日本在高新技术竞争力方面落后于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落后,导致日本就业状况恶化,本土产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空洞。最近日本经济结构审议会估算说,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下去,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大幅度减少,到2006至2010年期间,本来可望达到3%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停留在0.5%的水平,失业率将达到5%以上。

二、存在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

    20世纪末,随着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人均GDP比1980年翻了两番,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从温饱需求向享受需求转变。适应这种变化,产业结构应该向高度化方向演进,那些主要提供满足人们温饱生活需要产品的传统产业,应逐步被淘汰,或利用新技术加以改造,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的产业则应被大力发展起来。我国结构处于向“高加工度化”过渡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8页、第112页。
    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我国经济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尤其在劳动力的质和量方面以及社会资本的流向上。如2002年上半年,来自广州、深圳、济南以及上海等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报道表明,即使月薪6000-10000元/月水平也难以招到高级技工。
    1、三次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状况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图1表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配置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但自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50%左右,1999年以来略有上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缓慢上升,1998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其中制造业1995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迅速,1994年超过第二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从主要化国家劳动力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是相当低的。如表1所示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4%、20.8%、17.7%、15.1%,都远远高于我国制造业的就业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863页
    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表2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生产率表明,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劳动生产率都是最高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30、33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50页、第407-409页有关数据。
    图2GDP的产值构成显示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迅速增加和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减少表明劳动力配置并不是按照工业化的轨迹运行,如果持续下去,就成为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动过程而不是工业化过程。
    如果以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作为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指标,图3表明,中国大部分高级的人力资本配置在第三产业。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2/3配置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仅占1/4,其中制造业约为1/6;2000年以来,配置在第二产业和制造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在相对比重和绝对数量上都出现了下降趋势。如果我们结合前面从业人员、产值(图2)在各产业间的构成和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来看,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它的人力资本构成以及从业人员构成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情况相比,其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很低的,我国近两年出现了劳动力的质和量向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三产业集中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存在“离制造业”现象。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136页、《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28页有关数据计算。
    2、从社会资本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
    从全社会投资总额来看,按管理渠道来分,投资可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其他投资。基本建设投资基本稳定在40%左右、更新改造投资基本稳定在15%左右,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却从1997年的12.74%上升到了15.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183页、《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57页有关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68页有关数据计算
    表4、表5显示: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从1997年一来,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上升了8.84 个百分点;制造业的更新改造投资从1997年以来下降了6.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更新改造投资从1997年以来上升了3个百分点。结合房地产投资在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那么制造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比重显然是下降的,而第三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却一直处于上升势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86页有关数据计算
    从全社会投资的来源构成来看,投资资金现在主要来自于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而实际上,企业自筹资金主要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靠企业自身的货币储蓄在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份额是很小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57页有关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4期第12-13页有关数据计算。
    从近几年机构存贷款情况看,金融机构存在明显的“惜贷”行为。图5显示了近年来存差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率,显然,这一比率1994年以后表现为正,1998年以后有加速上升的势头,企业从银行融资比较困难。
    从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来看,到2000年底,我国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含A、B股)有上市公司1088家。其中制造业为635家。从1991年到2000年底,所有上市公司共筹集资金6640.9亿元。考虑股票流通情况,2000年底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为16088亿元。那么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用于投资和投机的货币资本将近10000亿元,而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却只有2000多亿元。
    从衡量一国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看,尽管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以高于7%以上的速度增长,但这一比重却增长缓慢,从1996年0.6%增长到1%,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同期的韩国和印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682页、第898页
    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国外一般大中型企业这一比重为10%左右。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一比例达到25%时,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而达到5%时,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两年这一比重从1998年的1.28%增加到2000年的1.49%,离维持生存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科技投入不足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社会资本对工业或制造业的投入不足。
    在我国制造业资本显然不足的状况下,中国近几年还出现了另一个现象,即资本外逃越来越大。一般衡量资本外逃主要是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和遗漏项目,从1991年到1999年,这一项目下平均为100多亿美元,2000年达到了将近120亿美元。
    结合对投资构成、投资来源和科技经费支出以及资本外逃规模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资本确有对工业进而制造业投资比重减少的趋势,而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却存在逐年增加的势头。

三、出现“离制造业”现象的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的顺利演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不适合化内部结构的相互替代,演进的轨迹可能使“工业化”过程受阻,沿着“离制造业”的方向,最终演变成“产业空心化”,导致国民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全部过程而进入“经济结构服务化”,最终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就中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社会和政府政策对其产业结构转换有很大的影响,劳动力和社会资本的流向主要受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社会舆论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就是上述因素综述作用的结构。
    1、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别是中国出现“离制造业”现象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个产业之间的收入受需求、供给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而逐渐拉开差距,各产业之间的比较收益差别对于劳动力和资本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越来越起主要作用,劳动力和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下必然会趋向比较利益高的产业。
    (1)各产业之间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导致人力资本的“离制造业”现象除了农民在职业的选择上还存在较多的制度性障碍以外,市场上各产业之间相对收入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在择业时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就业中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收入高或比较高的产业部门。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就全国来说,制造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在2000年在全部行业中排在倒数第5位,与最高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相比,只是后两类行业的64%左右。分细行业来看,2000年,中国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最高的十大行业分别为机应用服务业(28333元)、航空运输业(23454元)、邮电通信业(16359元)、商业经纪与代理业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38页(16087元)、信息咨询服务业(15409元)、保险业(13884元)、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3620元)、银行业(13446元)、房地产开发(13342元)、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12830元)。十大最高职工工资收入的行业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产生的中介行业、风险大投机大的行业以及国家垄断性行业。最高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8750元)的3.24倍。如果考虑到各地区差别和上述十大行业存在着很大的工资外收入的可能,那么其实际差距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大。
    制造业和上述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别使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职业去向上将制造业放在最不理想的位置,而进入银行、保险、证券、信息、房地产则成为时尚。因此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别是近几年第三产业劳动力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制造业预期收益率较低导致社会资本的“离制造业”现象从社会资本的投向或投资来看,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当前利率和未来预期收益的比较成为投资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几年中国名义贷款利率不断降低,但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使得实际贷款利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图7可以看出,在1996年到1998年,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贷款利率,均高于同期独立核算工业的资产贡献率,1998年至1999年,不论是1年以内还是3年以内的实际贷款利率,都高于同期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产贡献率。如果考虑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因素和资产贡献率中包含的利息和税收因素,那么企业实际的利润率相对贷款利率可能更低。
    从工业内部分行业来看,图7中资产贡献率为全国平均数,而在工业内部37个行业中,2000年总资产贡献率超过平均资产贡献率水平的仅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显然都是一些垄断性行业和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第24期。其中实际贷款利率根据零售物价指数调整,名义贷款利率为加权利率,1998年以前资产贡献率为资金利税率。
轻工产品,众多的其他制造业部门资产贡献率相对低于贷款利率的状况降低了资本投资于这些行业的预期收益率。从而使得社会资本远离制造业,尽相流向收益率高的流通和投机领域。
    2、社会舆论都几乎都不看好制造业,认为是“夕阳产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横向渠道在全社会传递的,随着中国市场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各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也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以财经为重点内容的媒体逐步增多,这些媒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信息系统,通过对社会大众潜移默化的渗透,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意识形态、信仰系统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各种媒体等社会舆论系统所专注的焦点都是资本运营、金融、保险、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信息化、房地产和各种噱头的广告策划等等,很少有媒体专注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这些媒体背后根植着一种信念:即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制造业已经成为“日薄西山”的“夕阳产业”。尤其是在1998年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以后,很多媒体认为市场上什么东西都多了,卖不出去了,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所以制造业不能再搞了,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
    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出现了很多“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大都分布在第三产业各个领域,媒体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关注使这些人成为社会大众竟相模仿的对象,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用金钱与财富衡量社会地位高低的观念。在各种媒体等社会舆论的渗透下,社会大众对国内群体社会地位的判断越来越趋向从事第三产业的社会群体,表7是社会大众对收益最多最少群体判断的调查反映,收益最多的群体基本上都是从事第三产业的社会群体,而收益最少的群体事实上包括了从事第二和第一产业的社会群体。
    社会舆论对制造业无意识的边缘化无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就业时的选择和对自己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走向。即使中国社会大众意识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但是从自身考虑,从事流通领域和新兴产业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却是现实的,这种个人的理性与从国家角度考虑的集体无理性却也是今天中国存在“离制造业”现象的又一社会原因。

    3、市场化改革导致人力资本存量在三次产业间分布出现较大差异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离制造业”即劳动力和资本的脱制造业的现象,尤其是2/3以上的高级人力资本存量配置在第三产业部门,在利益诱导机制作用下,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近几年高等教育扩张更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异。从图8可以看出,我国高级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较大差异与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有较密切的联系,而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取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的招生规模与结构,高校的招生规模和结构在利益诱导机制的作用下,更多的倾向于“短线专业”,如财经、法学、理科等投资小,收益快的专业。如果考虑民办高校更偏向“短线专业”、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上述产业间相对收入差别等制度性因素,还产生许多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专业对口的求职或流动倾向,从而更加剧人力资本产业间配置的差异。
    从中国教育结构来看,由于高校扩招和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招聘行为,低学历的学生就业困难,导致近年来很多高校大量减少专科生的数量,甚至某些本科高校不再招收专生。与此同时,中国的中等技术学校的也受此影响,很多学校招生规模大幅度缩小,很多中等技术学校甚至采用不用即可入学和对新生采取奖励的措施也难以完成招生计划。
    教育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今年以来深圳出现月薪万元难以招到合格的高级技工就是市场对这种教育结构失衡的反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1年)有关数据计算这里我们认为,农林类大学毕业生主要分配在第一产业,工科类毕业生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而非农林工科类毕业生则主要分配在第三产业。
    4、从中国各级政府领导人的专注点来看,也存在远离制造业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于信息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现象,一些学者称之为“新经济”,并从美国工业向高技术化阶段过度来揭示其强劲增长原因。在试图加快经济发展和树立施政业绩的目标下,“新经济”概念在中国吸引了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关注,很多地方领导人认为原材料工业、冶金工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大部分产业是夕阳产业,发展制造业成为不思进取、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沿海一些城市,甚至内地许多不发达地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条件,提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转向制定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产业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发展知识经济,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结果浪费了大量资源却没有在这些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还抑制了制造业的更快发展。尽管国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发展高新技术。
    正是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尤其是某些工业城市政府领导人对制造业的发展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再加上宏观经济影响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以及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格局中对生产能力过剩的制造业的无所作为思想和畏难情绪,很多地方在发展规划中把三个产业比重排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竟相发展摆摊设点、餐饮娱乐等传统的第三产业,尽管这在安排就业上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见效快等特点,也容易保持地方社会稳定。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的绝对化理解和不顾实际条件的盲目赶超,使得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劳动力力和社会资本更加远离制造业,趋于服务业化,2000年,在中国分地区看的三次产业构成中,只有天津、江苏、山东三省市第二产业就业构成超过第三产业,其他省市第三产业构成已全部超过第二产业。

四、“离制造业”现象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1、“离制造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结构向“高加工度化”演进阶段出现的“离制造业”现象,即劳动和资本趋向第三产业的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人力资本配置差异导致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6配置在制造业部门,2/3配置在第三产业部门,科技资源配置严重向政府科研机构倾斜,科研与生产、与市场相脱节十分严重,使得我国生产的工业品低水平重复严重,出现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的局面。
    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大中型1180中主要生产设备中,按原值,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6.1%,属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属国内一般和落后水平的分别占33.4%和12.8%,即近一半的生产能力为低技术水平。占企业总数90%的小型企业技术水平一般更为落后。我国炼钢、轧钢、机床制造等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热轧薄板的生产能力缺口约为12%,冷轧薄板约为28%,镀锡钢板(卷)约49%,镀锡薄板(卷)约为40%,不锈钢材约为63%,其中大多数为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品种、规格无法适应市场需要。我国数控机床约95%、轻纺机械约70%~80%、折算为乙烯的石化产品约50%和部分轻工原料,目前仍然依靠进口。
    在近几年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大量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装配等工序,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并没有转移过来。如我国发展快速的工业,产品的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如大屏幕彩电显像管、DVD机芯、解码板、激光头技术完全依赖进口,缺少自主开发研制并拥有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其附加值很低,基本上处于 “打小工挣小钱”,事实上成为外国的“装备车间”或“组装工业”。
    (2)资本缺乏导致企业达不到应有规模、研发费用有限,吸收就业人数有限社会资本流向第三产业部门,远离制造业,导致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达不到应有规模。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我国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中,大型企业占63%,中小型企业占37%。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金额中大型企业占65%,中小型企业占35%,即便是国有大企业,生产规模也很少能达到当代技术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例如2000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的销售总额只相当于IBM销售额的1/5,中国所有汽车厂的产量只有通用公司产量的1/5。制造业企业资本的缺乏导致其用于研发的费用有限,例如我国机械工业的科研开发费用仅为美国的1/50,日本的1/40,韩国的1/3。资本缺乏导致的企业规模过小也限制了制造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出现了制造业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的巨大偏差。从图2和表1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38.84%,而吸收的劳动力比重仅仅为1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吸收从业人员的比重。
    劳动和资本趋于服务化或第三产业化导致的工业创新能力不足和企业规模过小,使我国尽管在全球制造业GDP中居第四位,但竞争能力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只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2、避免“离制造业”现象,促进制造业发展
    如果任由资本和劳动“离制造业”现象的发展,忽视制造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经济中的广泛影响,过早地进入后工业化或服务化阶段,那么不仅会制约经济发展和农业化进程,也会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育和高级化,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意愿,从长期来看会削弱了国家竞争力,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为保持这种转换的顺利进行,避免“离制造业”现象发展到“产业空心化”,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中国市场化进程仍在进行之中,中国出现的“离制造业”现象,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所以一方面,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千方百计进行制度创新,(1)进行创新机制创新,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进行科研体制创新,改变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状况,促进产学研相结合;(3)进行制度创新,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要合理引导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制定职业培训法规;(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要在分配制度上、科研资金上、用人制度上进行调整,使从事工业创新的科技人员真正享有相适应的物质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要瞄准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以需求结构变化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变“夕阳产业””为“朝阳产业”。在制度创新和产业优化过程中,为了促进新产业的顺利成长和旧产业的改造更新,政府需要在政策上给以倾斜:(1)财政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如实施特别短期折旧制度加速设备更新,发放科研津贴促进技术创新、对进口设备予以补助等;(2)政策支持。政府要对制造业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优先、优惠贷款、开发银行优先贷款,通过资本市场创新解决制造业及其技术改造融资渠道(3)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教育基础设施、企业技术中心、高等实验室等,向所有企业提供政府所属试验设施等。
    在避免“离制造业”现象,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舆论对社会大众的正确引导,要避免各种媒体完全为赢利目的玩弄各种新概念对社会大众价值观尤其是择业观的影响,逐渐改变社会大众对制造业是“夕阳产业”的不正确看法,树立现有制造业技术改造以及企业设备更新尤其是装备工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意义。


1、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1985年版。
2、 汝信,《2000年:我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1)各期,中国统计出版社。
4、《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各期。

TITLE: Alert The Phenomena Of Of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 of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npower capital ,social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