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表应该、也必须填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陆善民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美籍俄罗斯人瓦西里·列昂惕夫( W.Leontief )的首创。投入产出分析法通常分析国民几个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按说应该归属于宏观经济学,但是翻开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却没有这方面内容。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有一张投入产出表,有点像化学里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已经填补满了,甚至超额了。但投入产出表由于其理论基础缺欠,至今仍有四分之一象限空着。用这种投入产出表分析经济系统得到的结论往往与事实不符。本文把投入产出分析统一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从而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遗留问题,把投入产出表填满了。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何难,谁不会呀,但关键是第一个人提出来。

一.引言

    W.Leontief 的投入产出表如图1所示。一张表被分成四个象限,其中三个象限是有数据的,右下方的象限里空着。用这种投入产出表分析经济系统得到的结论往往与事实不符。有人觉得这张表应该是满的,但究竟应该在右下方的象限里填充些什么样的数据,实在也对应不起来。这件事一搁就是大半个世纪。与史上的许多例子相象,我们不能在Leontief划的框框里折腾,而是应该另辟蹊径。下面我们就运用十九世纪德国民间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解决这个其实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以上两种转换方式在实际经济内容上会有差别,但从理论上讲,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有关这方面更详细的论述请参阅《经济科学原理》[1]。

五.结束语

    上面就是我们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原理得到的投入产出表,这是一张满表。只有用这张满表及其转化矩阵研究系统,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经济结论。否则,用列昂惕夫原来的不满的投入产出表及中间产品消耗矩阵分析经济系统,那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经济结论,除非歪打正着、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现在联合国并许多国家都在编制投入产出表,不知哪一家福星高照,额角头碰到天花板。



[1] 陆善民,2003,《经济原理》,上海:立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