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技术进步、制度、信仰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发展 技术进步 制度 信仰
发展是世界性难题,没有发展,整个社会将停滞不前,但畸形的发展也将导致不可测的后果。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规划;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或家庭要强大,就得靠发展拉动才能保证过去、现在、未来的阶梯状的上升趋势。尽管有周期性的影响,经济衰退在某个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能确保、经济、社会等进步的总后劲,在总体上可以避免系统性的短腿现象。
发展的丰富内涵实质上是可持续发展,不是我们片面理解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互融度和开放度的大小、行政体系的运转效率、制度的合适性与否、创新空间的大小、环境的保护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国面临很多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继续加快经济发展而不顾其它的问题还是减缓经济发展转而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呢?彻底改变现有的政治格局加入到民主化和自由化的可预见的世界潮流中来还是继续维持现有的极权统治方式呢?采取制度性的反腐败还是运动式的反腐败呢?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在庞大的官僚体系的运转中到底谁是他们心目中的第一要务?高等的改革方向是体制内修补还是革命性变革?公平和效率两者的位置该怎样摆?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从我们国家发展的来看,这些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实际上片面发展观的结果。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精确和智慧的提炼,他们敏锐地看到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经济、环境、制度的综合、动态、均衡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应该让一切形式的人力资本在各种发展变化的结构化过程中都可能有一些提高自己效率和质量的机会。当人在发展中受益时,人力资本这部强大的机器开始在提高自己效率和质量的机会中对获得的“智力原材料”进行加工和生产,结果是大批量的“知识产品”向“物质产品”的内核渗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以及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知识产品”向“物质产品”的内核渗透必然引发产品的结构性重组,结构性重组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进一步诱发制度安排的重构,而制度安排的重构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这样一个不断良性循环的系统圈里反馈信息、知识、资源、文化等,则人的能动性在良性循环的系统圈的刺激下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如果人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即使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几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发展是不健康的、不理想的、不全面的。
然而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来推动的。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部门的资本积累远远低于部门和服务部门,由于部门功能性萎缩和农村市场交易条件的恶化,使得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投资在农业方向的资金流向了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悲惨性成长”而然地发生了。如果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大量地转移劳动力,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积累。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了农业分工,转向了非农部门参于分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动用财政支出和专利补贴来激励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边界向外推移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技术进步主要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可被人替代的自我防卫意识的内在冲动和响应知识集成的效应。知识集成一方面来自知识分散的重新整合的呼声,另一方面来自创新的动力。如果在劳动和资本两者生产要素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是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大量的资本从生产性领域退出转向研发部门,随着研发部门的投入日益加大,在一群各自掌握某些方面的核心知识的研发人员在团队的互相协作下,通过知识集成以达到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由于每个研发人员知识分散的特征,对一项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的推动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互相合作的话,那么这项技术的推进只能束之高阁。为了能有效地利用团队的协同效应来整合分散的知识,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组织(类似于一个中介机构且独立于人事部门)来为他们的工作福利和奖惩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然而这种制度的活力在信仰的层面是最高的,也是最具穿透力的。一个有共同愿景的团队才是学习型组织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减少团队内生交易费用(制度成本)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共同愿景是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团队研发人员的信仰是否一致性在考量制度的好坏,则制度的设计者一个重要命题是设计的制度是在促进还是在破坏信仰的一致性。这种制度的设计一半来自前人的制度中遗留下来优秀部分的模仿和改进,另一半是这个制度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互相讨价还价能力的博弈结果。
如果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在为了一个目标推动而非信仰的构建,那么这样的制度只是中间的一个平台,绝非最高层面的,建立在信仰层面的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中间这个平台来演进的,我们把中间平台的制度称为目标导向型的制度安排。在目标导向型的制度框架下讨价还价的能力是一种硬能力,而在信仰层面构建的制度下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是一种软能力。如果制度的构建要从硬能力向软能力迈进的话,政府是这个制度的构建的核心载体。政府的责任必须是对全体公民负责,而非向压力集团献力;政府的权利必须是选民赋予的,而非组织或权威施于;政府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机会均等、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丰富的诉求等环境,绝不能打着“正义的旗号”借机打压一切实质上的正义。全体公民信仰的一致性是耕植于后天优良环境的硕果,没有后天的优良环境,全体公民信仰的一致性是无法形成,只有极小部分的人坚持他们孜孜追求的信仰,小部分的人的信仰对社会的影响式微。现在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基础决定一切。但经验表明,很多社会现象的形成并非经济的力量在起作用,而是非经济的因素在暗暗地发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不一定是由经济的决定的,的国家文化从古到今都是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文化诞生之日起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文化来完全颠覆控制了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呢?为什么儒家文化一直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而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头脑里面从而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呢?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人的深思与研究。很多行为是意识形态的延续与实践,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文化价值的导向息息相关,文化价值的导向又与信仰的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度剖析我们国家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却发现它的皇权性极强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无法创造一个相对平等、至上的环境,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人的意志代替了法律的救济性功能,则全体公民信仰的一致性的形成的可能在这样的文化下被肢解了。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共同的信仰,对制度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有了共同的信仰才会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在共同的价值标准下的集体的前进步伐或反思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国际超级公司的文化的形成过程,发现惊人的地方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共同价值观的信仰,这种信仰影响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当我们把国家也看作一个超级公司,则这个公司的文化能不能形成自己的信仰呢?打造这个公司文化的任务是无比艰巨而伟大的。
上一篇:法制环境对信息安全培训市场的影响
下一篇:发展转型、制度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