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要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晓亮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以国有为主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才能取得长期的决定性的胜利。
 
[关 键 词]西部大开发;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主导;主体

一、新时期的特点:各种经济成分相互参股共同

对于西部开发问题,我曾写过一篇《也谈西部开发新思路》的拙作,讲了七点意见:(一)西部开发必须走市场经济之路;(二)着眼点应是改善人民生活;(三)国家投资要以带动民间投资为目标;(四)西部的所有制结构应是民营经济为主;(五)把民间投资办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六)解放思想,改善投资环境是关键;(七)保护资源,治理污染是开发的首要条件。现在再写,就想着重谈谈民营经济或非国有经济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心意思是,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才能取得长期的决定性的胜利。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还得把有关概念讲清楚:民营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范围大体相等,但民营经济更宽一点,因为民营除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外,还包括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外资经济,以及国有民营企业。民营是相对国营说的。凡不是国有国营的,就都是民营。非国有是相对于国有说的,而非公有是相对于私有说的c非公有即私有。因此,凡国家投资办的经济,都是国有经济;而凡是民间投资办的经济,便都是民营经济。二者在概念上是对应的,可以分得清清楚楚,但在实践上却可以相互渗透,例如国有经济中可以有民间投资,外商参股;民营经济中,也可以有国有资本。这是市场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一个特点,不像以往在计划经济下那样,界限分明,互不搭界。而互相参股,联系合作,必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经济的优越性更多。它不仅可以办更大更多的事情,而且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西部开发中,应当特别强调各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合作,参股,双赢等原则。

二、西部开发为何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这是一个整体上的命题,是从总体上、战略上说的,并不是指每一个县市和地区都必须如此。

从总体上说,西部开发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首先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必须主要由国家来办。国家办,实际上就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来办。

其次,西部开发中一些重大的项目,基础性建设,在开始时只能主要由国家来办,或由国家出面,制定方案,加以规划,组织社会力量来办,才能办得起来。单纯依靠民间的力量是很难办起来的。例如西气东送,青藏铁路,以及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高速公路,石油开采,一些重大的科研课题,环保项目,事业,对西部的发展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远的、骨干性的作用,投资数量又十分巨大,那就只能由国家来办。国家财政肯定要拿钱,然后才能吸引民间投资,吸引外商参与。所谓国有经济为主导,其实就是由国家财政办的企业、事业,起引导、主动、带动、组织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由国家包起来。

再次,只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才能防止和避免在西部开发中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这是美国在它的西部大开发的教训之一。美国早年的西部开发,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完全是一种自发性的开发,由垦荒者、移民去开发,但不久就出现了过度的森林砍伐,使一些地方出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直到后来加强了国家的管理,设立了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管理的公司性机构,以及国民资源保护队等,统一指挥一些工程项目的建造,保护林带等等,才使情况大为好转。我国在西部开发中也得依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加上政府的管理,才能防止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自发件,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所以,西部开发中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既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由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也完全符合客观经济。西部开发是一项由共产党领导的巨大的世纪性工程,战略举措,必须首先明确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三、民营经济在西部开发中起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西部开发要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实质性进度,必须吸引和带动大量的民间投资进入,包括外资和东中部地区别司投资,当然也包括本地民间投资,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快外资经济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或者吸引它们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国家投资的领域,使这一部分经济成为主体,发挥作用。这是我们要特别强调和明确的。理由有如下几条:

第一,西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共同富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光有国家的投资是绝对不行的,远远不够的。必须主要地依靠民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办多种多样的经济事业。因为国家的财力十分有限,又只能用于一些重大项目上,它绝对不可能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平均分配到各个角落,各个方面,所有地区。那样做效果更不好。而大量的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经济事业,只能依靠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来办。何况国家投资办各种各样关系群众利益的企业和事业,其效益效果往往不及民间的投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比不上民营企业,就是生动的证明。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是改变地方面貌,发展地方经济,增强地方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藏富于民的最有效选择。即哪个地方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发展了,哪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就大为改善,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这是有大量的事实为根据的。现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改善程度上的较大差距。拿东部最高的省区在人均收入水平方面与西部较为落后的省区相Lb,可以差到一倍以上还多。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以私营经济来说,到2000年全国私企已经发展到176.18万户,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呈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例如广东有18万户,浙江17万8千户,江苏17万户,山东14万户,上海13万户。而西部十一个省区市,其私营企业加起来也不过23万户,占全国总户数比重的13.4%。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一般都比东部地区要高。这一情况说明,西部地区的开发,只有把发展非国有经济,民营企业作为支撑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让这部分经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主力军作用,才会收到实际的更好的效果。

第三,实现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更快更大发展,才能促使西部地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有效运转机制。因为民营经济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民营经济是直接依赖市场的,没有市场,它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不仅劳动力和一切生产要素都要从市场获得,而且产品、销售和服务也得依赖市场。所以,有市场才有民营经济,没有市场它得开拓市场,才能生存。另一方面,市场的培育、发展,又得直接依赖民营经济。这就是有市场必然会有民营经济,有民营经济必然兴起市场的道理所在。这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的原因所在。不信,大家可以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浙江绍兴、温州、义乌、江苏无锡等地看看。在它们的各种专业市场周围,都有大批的民营企业。所以,西部开发也得这样,用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市场来推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整个地区经济运行机制。

第四,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中的私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是现阶段最具有发展后劲的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中的佼佼者。这是因为它们产权关系清晰,经营机制灵活,又彻底面向国内外市场,又十分关心技术进步,经营管理的创新。这部分经济搞得好与不好,同它的当事人的利益、社会地位、名誉关系最直接。他们只能全身心地投入,把企业搞好,而不能搞坏。所以,这部分经济最有竞争力,最能锻炼出真正的企业家。当然,这部分经济由于在我国的情况下,重新起步较晚。一般来说,它们的实力不强,素质不高,还比较脆弱,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阶段,但它们最有发展前景,有一些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向外扩展,向规模化挺进。它们的某些弱点是可以在发展中克服的。它们绝不像国有企业那样,要靠外力的推动才能搞好。民营经济一般都有自我约束机制。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西部大开发,也得依靠吸引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依托,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西部地区,哪里民营经济发展得多,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哪里的开发步伐也就必然会多、快、好、省。

第五,从实践来看,各式各样的民营的,还是吸纳富余劳动力,城镇F岗职工的主渠道;是加快农村集镇化、城市化的主要依托和支撑点;更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必然选择。例如近二十来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还吸纳了许多中西部地区转移来的劳动力,当地卜岗职工的安置也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办起了许多新兴产业,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经济的这许多功能、作用,对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来说,应该说是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它也从一个个侧面,显示了和决定了西部开发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主体的地位。

民营经济是利用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民间的办法办起来的经济,是以民为本的经济。人民群众确实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民间又最有人才。民营经济最具有活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西部大开发的胜利,寄希望于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

四、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前面说的都是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好处、必要性。我想,这些好处和必要性,并不是大家不认识,也不是这些地区的领导不想发展,但为什么西部地区这部分最具活力的经济,比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滞后和缓慢呢?可见还是条件的制约。就是说,不是你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寄希望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时候,还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西部地区吸引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优势和劣势。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正好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5月14日《产经新闻》发表了陈耀先生的一篇研究报告《西部地区投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观点我都赞成,不妨扼要介绍如下。他说:西部地区现实中的投资存在“四多四少”:(一)投资增长多,占全国份额少;(二)国有投资多,民间投资少;(三)基础设施投入多,生产领域投入少;(四)外商考察关注多,实际投入少。非国有投资为何不足呢?他认为原因有三:(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包括设施密度低,缺少出海港口等;(二)软环境仍然不尽人意,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大,政府对干预多,对非国有投资尚有种种限制,融资难问题未解决,缺乏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办事效率低,乱收费、乱摊派严重;(三)政府投资的双重效应,包括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他还认为未来西部的投资优势为:(一)国内外环境有利于投资“西进”;(二)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需求巨大;(三)西部的优势资源和潜在市场对投资者富有吸引力;(四)国有投资为主,外资规模有限,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会越来越引起关注,逐渐改善。

这里我想补充和强调的两点是:在制约因素中,要敢承认,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较为落后,市场意识和改革意识确实比东部地区要差一大截,今后西部地区要在解放思想方面采取有利措施才行,否则民营经济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发展起来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在优势条件中,特别要强调多种丰富资源的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这种优势,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甚至成为东部投资者向西部进军的最具有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改善投资环境是政府的责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影响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制约外资和东部地区民间资本进入的基本因素是投资环境。而决不是缺乏资本和其他因素。现在全国民间储蓄几万亿元,即使拿出十分之一,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前面所说的外商到西北地区考察的人数很多,但真正投资者并不多,也说明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确实有待下决心改善。最近我还看到一个资料说,这两年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比重,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

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方面主要指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电信、银行、水、电、房屋、道路等等,包括全部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以及与外界的联系条件,甚至包括市场条件。这些对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必定关注的。这些条件好,人家会愿来投资,条件不好,人家何必非要到你这里来呢?软环境方面主要指政策法制环境,政府办事效率和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民风、民俗、治安条件,群众的友好态度等等。这些年来,我看到不少典型案例。有的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投资者十分友好,欢迎人家来;因为投资者来了,办起了企业事业,发展了地方经济,便使一方人的生活好了起来。但也有相反的例子,开初对投资采取友好态度,但是当人家把企业办起来,获得效益时,则发生“红眼病”,处处同人家过不去,甚至出现普遍性的卡、拿、要问题,或出现变故,要撕毁合同,打官司也得不到支持;这样人家就设法干了,不得不走人。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软环境比硬环境还重要,硬环境是物质环境,大的力面难以很快改善,小范围是容易治理的,而软环境是人的环境,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市场意识等环境,要转变是要做工作的,不大可能马上见效。

不论硬环境的改善,还是软环境的治理,都是政府的责任,都得有针对性地进行。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西部地区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必须认真地下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