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市垃圾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城市垃圾;产业化;法治化;科技政策;经济手段
目前,各地城市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远远满足不了垃圾处理的社会需要。因此,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目前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人们对城市垃圾处理认识上的陈旧观念、城市垃圾处理未能产业化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落后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和不具备完整的城市垃圾处理政策支持体系有关。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宏观对策
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使城市垃圾处理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为企业营造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
二、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 依法管理垃圾,实现垃圾管理法治化。垃圾是一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低品质资源,致使处理成本尤其是资源化利用成本较高,其管理需要统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只有依靠和政策的强制与引导作用,垃圾处理产业化才可能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需要垃圾管理法治化保驾护航。
垃圾具有“产之于民”的鲜明特点,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改变生产与消费习惯,保护资源环境,少产垃圾,并协助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全体公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都是垃圾管理的主体。公民具有支配资源环境和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享有过上健康、安全与舒适生活的权利。当然,公民享有权利的基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垃圾管理法治化的目的是规范法治主体的行为,保障公民分享资源环境、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求公民尽到保护环境资源、减少浪费和回收资源等义务。
垃圾管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四项原则,统筹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原则,污染者依法负责原则和依法惩罚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防止以罚代刑原则。同时,中国法律还规定了垃圾管理必须坚持的制度,主要制度有:公众参与制度、经营性服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标准制度及行政强制与经济激励制度。
目前,垃圾管理以行政强制为主,而疏忽了行政引导。采取强制性执法手段的同时,应重视行政引导的作用。制定周详的行政引导措施,公告禁止性、处罚性和奖励性措施,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垃圾管理法治化进程。有机结合强制和引导两种执法手段,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2 制定产业化科技政策,实现垃圾处理科技化。垃圾管理存在两种指导思想:垃圾作为废物处理和垃圾作为资源处理,两种指导思想引出两种不同的垃圾管理方式。也导致两种不同的科技政策。前者将首选全量填埋或全量焚烧加填埋的末端处理处置方式,这类粗放型处理处置方式不仅处理费高,而且导致资源环境损失,并导致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成为典型的邻避设施;值得反省的是,因目前混合垃圾热值低、发电效率低和炉渣、飞灰和烟气处理难度大,垃圾全量焚烧发电还是一种低效高耗高排的垃圾作为废物的热处理方式,而不是资源利用方式;相应的技术政策便是片面扶持填埋或焚烧新工艺的开发研究,试图解决填埋或焚烧引发的种种问题,致使垃圾处理产业链及相应的技术链被人为割断。后者将要求组建闭环式垃圾处理产业链,遵循“垃圾减量、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最终处置”的优先顺序,制定面向垃圾利用的产业与科技政策,均衡发展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和填埋处置,并将垃圾管理责任延伸到生产领域,要求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优先选用回收物质作为原料,甚至要求企业根据回收物质的特性逆向组织生产过程,最大可能地使废物回到经济循环并少产垃圾。 垃圾处理系统具有地域性、时效性、多层性、多元性、相关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等多种特性,科技政策必须是开放的才能支撑起这样的处理系统。建议强化政府在研究开发中的宏观协调作用,建立技术进步的促进机制,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政府税收政策来推动研究开发,完善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并使研究经费的扩充呈现良性循环;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定垃圾处理系统评价体系和促进垃圾处理系统升级的科技计划;鼓励垃圾综合处理模式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系统比较全过程管理型与末端处理型、混合垃圾处理型与分类垃圾处理型、集中布置型与分散布局型、多元组合型与功能拓展型、系统封闭型与系统开放型及其相关技术的优缺点;垃圾处理生态园产业链研究;重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
3 运用手段,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实行按类计量收费(税),推动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
按类计量收费(税)就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别计量并按不同的收费(税)标准进行收费(税)。计量收费可以减少垃圾产量和增加资源回收量,对不同类废物制定不同的收费(税)标准将提高垃圾分类率,而且,把按类计量收费(税)应用到垃圾生产者和垃圾处理者,以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率和垃圾分类处理率。
重启抵押金制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对于回收后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品,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等,要求购买者支付一定押金,当退回包装品时领回押金,这种做法其实早已有之;重启抵押金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包装品的回收率。还可改变生产和消费习惯。让和消费者少用一次性包装品,转而使用更有利于环保的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品。德国在实施抵押金制度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实施垃圾许可交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把垃圾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许可交易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经济手段。政府根据辖区内的垃圾管理目标,综合考量各区域垃圾处理设施的消纳量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每个区域垃圾的最大排放量;然后,通过发放垃圾排放许可证的办法实现排放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分配;最后,通过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市场,使排放权能够合法合理买卖。许可交易采用排污许可证形式量化垃圾生产者的垃圾排放权,并容许排放权像商品那样自由买卖,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或区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垃圾排放,剩余的排放权则转让给垃圾处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或区域,实现处理量与处理成本挂钩,从而使总的协调成本最低。而且,垃圾生产者不再像垃圾收费(税)制那样只是价格接受者,而是在交易过程中获得了叫价的机会。更能直接感受垃圾交易市场的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与消费战略。可以期待,许可交易应用于垃圾处理,将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推进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
垃圾处理是微利行业,有些环节甚至还是无利的,需要政府出台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予以扶持,尽快培育出拥有竞争力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这关系到垃圾处理产业化能否取得成功。
4 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活动,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环境技术进步,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们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方面还很落后。只有通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运用到自身的各个领域,才能推动中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跳跃式的发展。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修正”的实践过程,科技政策、经济手段和法规都可以不断完善,但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政策重心不可动摇。垃圾处理产业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必将带来丰硕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上一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