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产业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建材产业 节能减排 可持续
建材生产需求形势及耗能分析
宏观分析。在国家继续坚持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针作用下,建材行业运行承接“十五”以来产销转旺的好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对建材的需求属于引致需求,其来源于人们对住宅及房地产的需求。拉动建材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将有大幅增长;住宅产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住房的改善,对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以及工厂化系统集成住宅产品的需求将有较快增长。
主要产品需求分析。传统建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主要产品需求将有较大增长。在各种建材中,只有粘土砖的产量是逐年下降的,这是由于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了很多新型墙体材料,并使其逐步地替代粘土砖。在建材生产中,耗能较显著且用量较大的是钢材、水泥和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及亟待淘汰的粘土砖的生产。
主要建材生产耗能分析。在通常的统计中,并未将建筑钢材的生产耗能列入建材耗能,但由于建筑钢材的需求在建材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且耗能巨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结构调整,能源需求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趋缓。能源及煤炭需求趋势是: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增长速度加快,居民生活用能向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方面转变,用煤量将逐步减少,因此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煤炭消费量将变化不大,但建材行业依旧会将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因而随着建材生产的持续大幅增长,其耗煤的比重会增大。
建材生产耗能的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建材生产基本上是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因此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污染性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废水和废渣的排放。若要做到实际排放量不增加,除非所有的建材生产都能节能50%,而这是不现实的。并且即便做到了,维持现有的年排放量不变,这个排放量仍然超过界对CO2等气体的吸收量。仅仅考虑建材生产,要自然吸收其每年排放的CO2,就需要1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若考虑全国总排放量,则需要5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
(一)节能与减排的经济分析
对于建材生产的节能改造已开展多时,并且投资额还在逐年增加。我国的建材生产起步较低,与国外差距较大。由于建材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投资一旦增加,市场需求就有较大波动,因此几乎每一种产品的投资回报并不高。国家政策对此也很矛盾,希望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又担心过度投资造成价格下跌。而对于企业来说,仅仅投资于技改而不增产是无利可图的。事实上,对建材企业的节能改造,与建一个新厂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与以前已经有所不同了。国家应当并且也只能作为宏观信息提供者,而不是投资决策人。企业有自由选择是继续竞争,也可能是所谓恶性竞争,或撤资离开该行业。从这几年的投资形势分析,绝大多数企业是投资于技改或高技术含量的一步到位式投资。
随时间延续,投资与节能数量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的投资额,如果不允许企业通过采取能同时扩大产量的技改投资形式,企业将不会有积极性。污染物减排的投资由于同样的原因,也呈递减趋势。不考虑累计效果,仍然可将2001年数据作为标准值。可以看到,减排的投资是巨大的。若仅依据2001年数据,CO2的减排费用甚至高于碳封存的费用。但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改进产品质量而收回该投资,因此与碳封存的费用有所不同,不是纯耗损。
(二)国家政策取得的成效
对于建材生产的耗能问题,国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建材工业围绕“两个转变”,正确处理了发展与淘汰、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关系。
科技进步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开展了新型干法预分解窑(以下简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优化设计、低投资、国产化”工作,新型干法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企业在节能方面具有了明显的优势。通过建设示范线,“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主开发了年产7500吨池窑拉丝技术装备,建设了万吨级池窑拉丝生产线,为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环保达标。目前,主要建材产品的平均能耗降低了20%。
(三)存在的问题
企业规模小且生产集中度低。建材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个数仅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10.8%。大中型骨干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有相当大的差距。7000多家水泥企业中,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仅为5%。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为33%,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有20多家,而作为世界平板玻璃生产第二大国的美国,仅有6家玻璃公司。与美国相比,我国玻璃钢企业平均规模相差25倍,玻璃纤维企业平均规模相差200多倍。陶瓷、砖瓦、水泥制品等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也相当低。
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导致工艺落后的传统建材产品严重过剩,过度竞争造成行业总体效益低下。先进生产能力增长缓慢,部分优质、高档产品结构性短缺。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0%。
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科研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开发与生产相互脱节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影响了建材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经济行为与政策的匹配
建材产业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有一定代表性。目前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这是造成这个行业投资过度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其他很多行业还存在一定的投资管制,民间资本不能自由进入,于是纷纷涌入这个低门槛的行业。简单地评价建材行业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容易让人理解为我国的民间资本过剩了,而这绝不是事实。
另外,建材行业的门槛是否真应该这样低。这原本与国家政策无关,应由市场决定建材的质量与技术含量。然而这个市场中的购买者并非建材的最终使用者,而是开发商和承包商。房屋的购买者对建材的信息掌握有限,建房者自然就没有动力购买优质的建材,因此优秀的建材企业会受到打击。在建材市场中确实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某些领域中已经发生了市场的逆向选择,即劣货驱逐好货。针对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优质企业加强营销沟通,增强市场信号,但问题是作为直接购买者的建房者没有择优购买的意愿,与非专业的最终购房者的营销沟通,成本巨大,旷日持久,一些投资者在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后,难免不会将资本转移至回报更高的领域。 在这种市场部分失灵的情况下,国家应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质量标准,以规范市场,但我国的质量标准与世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标准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抬高行业门槛后,很多资本会撤出,而那些找不到出路的资本会引发社会问题,包括低程度人员就业问题;二是担心建材成本增加,影响整体运行。
问题的真正解决不能仅靠建材行业自身,要等到其他行业放宽了投资管制后,才能根本解决。在目前,适度地提高标准,在排除一部分低技术投资的同时,还会吸纳很多高技术投资,而在这之前,他们是没有兴趣进入这个行业的,或者根本就是以前被逆向选择所挤走的。至于成本的增加,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我国的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国际水平,主要原因是设计、施工及建材质量差。至于就业问题,与其让劳动力停留在低水平行业就业,不如投资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后转岗。由此而得以进入该行业的优秀,其所上缴的税金足以弥补这个成本。
当然,由于我国资金的贴现率较高,人们更愿意短期获利,这无疑增加了投资于生产节能改造的资本的机会成本,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种种远期问题的正确思索和决策,包括对优质建材的购买,从而也影响了建材生产节能的改进。基于这个原因,国家政策将具有更深远的影响。
(二)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建材生产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是解决建材产业可持续的根本途径。与所有其他行业一样,最大的困难是很难确定并量化其外部成本。
虽然不能准确量化,但外部成本的存在是肯定的。是采用辟古税,还是采用排放标准或配额许可。我国现在实行的实际上是混合政策,通过控制建材企业的生产耗能率,减少能源消耗而减少废物排放,针对某些排放物,直接制定排放标准和一定收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还不很完善,经济主体的产权建立还不完全。
但是如何使企业自主地节能减排是一个新课题。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即便是国有企业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国家通常的做法是对建材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如税收优惠等,但这会给政府财政带来一定损失。相反,如果对某些领域的建材生产燃煤制定合理的税收,使节能企业与非节能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则资本要求获得最大利润的天性自会指挥企业走上节能之路。
如果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减排某些废物,如CO2,则可制定CO2排放税,这样做可以使企业根据成本自己选择,是通过节能减排,还是通过碳封存减排。
当然,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价格还未反映其完全成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即使碳封存技术成熟了,成本下降了,也还是应该继续节能,而不是可以无节制地耗能。
(三)对经济增长的思索
建材的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我国是人口大国,假如某年达到了现在的美国人均GDP水平,即4万美元/人,假设各行业的节能措施已极其完善,按现在耗能率的50%,全国每年耗能折合标准煤为327亿吨,相当于现在总能耗的30倍,每年所排放的CO2将使其浓度增加10ppm。即便能实行有效且低成本的碳封存,但能源供给的负担也似乎过重了。而且所有发展家与我国具有共同的理想。欧美等国家也不愿意发生能源耗尽的情况,但是欧美等国家不计外部成本、超速发展、超前享受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世界能源的影响和损失是巨大的。
: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年鉴[M].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08
2.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摘要[M].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08
3.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建筑业年鉴[M].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08
4.国家统计局.2007中国工业年鉴[M].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