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还是“占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乐夫 时间:2010-06-24
  [摘 要] 我国制造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业内成熟民企为突破微利瓶颈实施的同心多元化战略,其结果都是从一个制造业进入 另一个制造业,大多难免再陷微利状态。的市场不成熟的状况,使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 非相关多元化更适合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形态,是制造业成熟民企突破瓶颈、成功扩张的适应性选择。中国重化 进程将使上游资源性行业的吸引力显得日臻突出。占位即增值,对资源性行业的战略投资将使企业在未来的竞 争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
  [关键词] 行业选择;扩张;多元化   
  一、微利时代制造业成熟民企的战略困境
  
  1.微利瓶颈制约制造业成熟民企的。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后,大多面临着如何扩张的问题。一方面,现有业务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和最佳配置,并随着行业的增长而增长。加大现有业务的投入并不能对企业行业地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业务的增量投资所产生的边际效益递减;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大量资金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金的效率成为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每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摊薄的过程。企业即使能够在初始阶段取得超额利润,但随着新进入者的加入,价格竞争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持续下降。
  由于缺乏原创的研发技术,众多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着高度同质化的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制造业还受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终端消费者的双重挤压: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不断上涨,终端产品的价格无法相应的提高,企业只能通过成本控制的努力在内部消化生产成本的上涨。制造业的利润有着越来越薄的趋势。据统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远低于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的增幅,这导致企业成本显著增加。尽管近年来全国企业利润有所提高,但80%以上的新增利润集中在石油、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5大行业,其他30多个行业只分享了不到20%的利润,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其实是处在微利、亏损的边缘。
  2.同心多元化的困境。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有些企业倾向于选择同心多元化,既利用企业自身在研发、装备、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开发与原主营业务相关度较大的业务,充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设备和市场营销,实现资源平台共享。例如,一些制造商早期只是生产彩电、冰箱等少数耐用家电消费品。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这些家电企业充分地利用其已有的资源,逐步进入了个人电脑、空调、洗衣机、手机等消费品行业。这些企业在进入每一个领域的初期,几乎无一例外地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明显地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新业务的利润率逐渐下滑,由最初的暴利逐渐退化至平均利润水平、微利甚至亏损。企业只是从一个制造业进入了另一个制造业,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的微利状态。
  中国成熟民企遇到的上述问题,在西方国家却很少存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有着完备的保障和社会文化基础。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效率,其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平和效率基础上的有序竞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行业的发展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淘汰弱小的竞争对手,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使行业呈现高集中度(行业前几名竞争者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在寡头垄断的行业中,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领先的竞争者共同分享行业的利润,寡头之间提高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性能、质量等方面,而不是仅限于价格的竞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度市场竞争而导致的行业利润率低下的弊端。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文化,出于对自身的利益考虑,个体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适应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高效协作精神,缺乏维持大型企业高效运作的外部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效率。这种文化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一方面,当企业处于初创期和早期成长期时,这种文化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帮助创业者凝聚宝贵的而又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家族型小企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需要越来越细的分工合作,个体之间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内耗,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急剧增高,运营效率显著下降。所以,中国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综合运营成本不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而是相反。这就造成了企业规模难以扩张,即使勉强扩张,也无法做强的现状。这种现象在整个行业的表现就是:行业的集中度低,存在着众多的竞争者,行业竞争过度,行业利润率普遍存在逐步降低的趋势。
  
  二、非相关多元化——制造业成熟民企的适应性选择
  
  1.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是家庭资本扩张的自然路径。家族企业的主要产权特征是“一股独大”,它与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一股独大”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相似之处是都具有产权单一的弊端,不同之处是家族企业所有权“一股独大”使家族企业资本具有无限扩张的产权功能,而国有企业却有着“所有者虚位”的局限。作为典型的人格化的资本,家庭资本是不能忍受“微利”的。近年来,嗅觉敏锐、四处扩张游动的温州资本,基本上是家族企业发展所形成的资本。资本的趋利性使其深入到国家各个行业与领域,投资房产、煤矿、棉花、金属矿……。家族企业在家族血缘关系内往往具有一种极为强大的聚合功能,是一种天赋性的合力功能,这种功能被称之为内聚功能,其排他性很强。在温州,几乎看不到外资的踪影。原因很简单,因为民间资本的体内循环和企业之间的血缘关系构成了一致对外的钢铁长城,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内部合力,家族企业就是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这种内聚功能来有效解决由于我国的企业外部资金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等制度弊端所带来的问题,从而为多元化的成功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现金支持。因此,实施以非相关多元化为主的发展战略,是家庭资本扩张的自然路径。
  来自麦肯锡的彼得· 汉斯曾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家族制企业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有利因素作了研究。他说:“我们调查的所有家族制企业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而不是经营单项业务的公司。尽管有些公司拥有一大批互不相关的业务,但大多数企业还是集中在两到四个主要行业。它们都寻求既有高风险高回报业务又有可能产生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业务的组合。很多家族企业除了拥有一组核心业务外,还把10-20%的资产投资到风险基金和私募基金作为补充。公司要想生存,就必须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关注,而不能对某些单独的业务感情用事。在我们研究的这些公司中,有很多已经放弃了它们最初创业的核心业务,尽管这常常是个痛苦的决定。对于进入我们调查样本的这些公司来说,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保持对公司的强势掌控:代代相传的对价值观的有力承诺,和对企业所有权意义的清醒认识。”(摘自《21世纪商业评论》)印度的Birla集团和TaTa集团、中国香港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中国内地的温州资本,也许能够为彼得· 汉斯的说法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   2.非相关多元化更适合新兴市场例如的形态。一般来说,采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适用于下述情况:原来的相关领域已不能容纳企业的进一步成长,或者已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企业在原领域已不能维持优势地位;新的非相关目标领域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具有足够的成长性,一般处于产业形成的初始阶段;目标领域中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对手,企业能有效地越过壁垒,建立起优势,因此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中国,基于市场不成熟的状况,这类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新的非相关目标领域很多。难怪哈佛商学院的诸多教授都认为,专业化战略比较适合纽约、伦敦这样的成熟市场环境,但多元化更适合新兴市场例如中国、印度的企业形态。
  为什么摩托罗拉等相当一批跨国公司在其他区域市场或苦苦挣扎或表现平平,却往往在中国市场春风得意?为什么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李书福能造得出汽车?为什么原本做饲料的希望集团能够进入领域?为什么做实业的柳传志能够做得了投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市场机会太多了,人们现在不抓住它,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等在门口的机会了。为什么说中国的机会多,仅仅对比产业的细分程度,以及每个细分市场的企业数量就知道。以最早实现化的英国和现在才正在进入工业化的中国相比,仅仅60多万人口的牛津城,其企业的数量几乎相对于北京1000多万人口的企业容量,可见中国市场的“空旷”,因此才会出现某些在欧美竞争不力的企业,到了中国市场便有机会呼风唤雨的情况。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的手机市场和国内游市场,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市场和家电市场,全球第三大的广告市场,全球第五大的证券市场。可中国的政策制订者和全世界的经济智囊们最苦恼的问题却是如何才能“拉动内需”,说服老百姓掏出更多的钱来进行消费。他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组数据,中国的GDP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在成长,可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却从1995年的47%跌至2005年的37%。拥有20%世界人口的中国,如果按购买力均价,占世界GDP的总量已经接近20%,但占世界消费总量却只有区区3%。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的现有市场很大,但市场的空旷可能更大。
  这种“空旷”为我国制造业成熟民企的扩张带来了多元的选择机会。在这方面,重起炉灶,然后爆炸性地成长的案例并不鲜见。2007年5月31日登陆纽交所IPO融资4.69亿美元的江西新余赛维LDK,原来是生产劳动保护用品的专业厂商。其放弃原来的主业另辟蹊径进入新能源行业后,创下中国光伏产业成长最快的纪录。这家以生产多晶体硅铸锭为主的中国企业于前年11月进行项目立项,2006年投产,一期项目投资7250万美元。转产后不到一年就形成300兆瓦生产能力,不到两年就成功上市,预计产值达150亿元;并逐步将产能提高到3000兆瓦。同以往上市的无锡尚德等6家光伏企业不同,赛维LDK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它生产的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及多晶硅片可以成为这6家企业生产光伏电池的原料,其战略地位非常优越。随着清洁能源的日益推广,太阳能行业的年增长速度达到30%左右,其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不可限量。假如它还在原传统的制造业中苦守,其与等死又有何异。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如已在海外上市的太阳能企业——河北保定天威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原来是做化妆品的,其进入能源行业可谓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又比方说联想最早是做贸易的,虽然从中赚得第一桶金,但考虑到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太多,柳传志果断放弃,改做联想汉卡,结果迅速起来,由此建立了自己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势。
  
  三、资源性行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颇佳选项
  
  1.中国重化工业进程将使上游资源性行业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突出。软件/芯片/互联网持续两年独占中国市场最具潜力与投资价值的行业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三五年中国市场比较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是什么?时下,被业界、专家推荐甚至追捧的多为生物制药、金融业(银行业)、房地产业。笔者认为,这些行业固然颇具投资价值,但当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当泛滥的热钱在寻找投资“洼地”,当昂贵的能源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就不难发现:能源、零售业,金融保险,已经或正在成为眼下中国市场更具增长潜力的行业。然而,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和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来看,包含能源在内的资源性行业最具增长潜力与投资价值,是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现实选择。
  自2002年以来,由于住宅、汽车、通讯和基础设施等行业需求大增,迅速拉抬了市场对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需求,最终这两方面又带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的需求增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重化工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阶段,这样的特征并不是随机和短期的,而具有中长期意义。同国际经验显示的一样,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密切相关,典型形态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上世纪80年代起主导作用的轻工、纺织等行业,90年代初中期,高增长行业转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的家电及房地产等行业。1997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实际上就是90年代初期起来的高增长行业开始乏力,而新的主导行业又没有出现,形成了主导产业的“断档期”。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下半年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或者“制造业加工基地”,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带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由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并为以后升级到高新技术工业做好准备。所以,我国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的必然。
  重化工业阶段一般都会有两个问题:一是资源消耗比较大,下游企业对能源、矿产资源等上游资源性行业产品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二是工业向城市聚集造成城市的畸形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重化工业进程将使得上游资源性行业的行业吸引力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资源性行业的投资价值也将逐步被企业所认同。资源性行业的战略投资将使投资者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2.资源及其行业的特点。资源性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利用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作为第一经济要素,通过与其配套的加工能力生产出供下游企业生产所必须的基本原材料。稀缺型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港口、石油资源、煤炭资源、金属资源、其他矿产资源等。资源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同其他下游行业相比,资源性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如原油、煤炭、金属矿产等;
  (2)区域垄断性:如城市的土地资源和港口;
  (3)资源性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定价主导性;
  (4)资源本身的价值具有保值和增值性;
  (5)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简单成熟;
  (6)资源性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获得资源的竞争,而非技术、市场、价格的竞争;
  (7)资源性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监管,但在管理体制上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格局,行业内部竞争不充分。
  在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行为。尽管存在较严厉的国家管制,地方政府在资源处置上仍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符合(或变相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国土资源部就无法干涉地方政府处置资源的行为。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增加税收,发展当地经济,通常会给外来的投资者相当优惠的政策,包括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或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或勘探权)。而这些作为优惠的政策出让的资源极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内转化成投资者的巨大商业利益。
  资源性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有:土地运营和地下矿产的占有和勘探。土地运营是指利用项目开发的名义,圈占具有战略价值的土地资源。用于圈占土地资源的项目包括物流园地、环保基地、综合市场、园、基地、形象工程等。这些项目大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够带动地方的,满足地方政府的发展经济的诉求。地方政府通常在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资源。地下矿产资源通常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地方政府希望引入外来的投资者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增加税收,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在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过程中,民营应重点抓两头:一头是地方政府,另一头是大型国有矿产资源的加工企业。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拿到一手的具有可靠资源的区块,进行预查、普查和精查以及相应的包装工作,然后根据自身资金状况,或自行建矿生产,或将包装的区块转卖给大型国有企业。
  资源性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获得资源的竞争,而非技术、市场、价格的竞争。因此,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打理政府关系以获取资源的特殊能力。就拿长江与和黄来说,其基本业务范围貌似广阔繁杂,但仔细观察都或多或少与打理政府关系有解不开的渊源,从航运码头、房地产开发到能源通讯,都需要政府牌照才行。因此,其“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径可循的。
  3.占位即增值。的很多行业发展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比如汽车、房地产,看起来很拥挤,竞争很激烈,但是企业间的竞争往往只有价格竞争一种方式,实际上所有人还都有很大的利润可赚,这还是在这些企业管理运营成本很高的情况下的利润。所以,如果进入这些行业,占住了一个市场位置,就能够获得培养起自己的竞争优势,或者获得其他的机会。比如当年美国在线(AOL)与联想FM365的合作,原因并非联想的网站做得有多好,而主要是因为联想占住了一定的市场位置。因此,跑马圈地、抢占战略位置应该成为多元化战略的考虑因素之一。为什么雅虎花1亿美金买下3721?是因为3721是先行者,占据了市场上的一块位置,雅虎为节省自己的市场开拓费用和时间,避免市场过度拥挤,所以买下了这家竞争对手。收购3721后,雅虎市值大幅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也大为提高。
  占住了有利位置,占有了稀缺资源,就占领了战略制高点,赢得了先机,使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宽广无虞。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把“占位”发挥到了极致,堪称经典。作为整个复星体系的多元投资平台,复星集团以抢占战略位置为主要目标,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判断哪些行业处于上升期,哪些行业属于下降期,哪些正受到资本的冷落,通过研究资本的“反周期”理论,观察并发现投资价值。复星集团的核心业务横跨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服务、矿产及战略投资等各个领域,其掌控的资源类和高成长性企业备受关注。最近的市场消息透露,复星国际(0656.HK)已在成功IPO,融资额达132.7亿港元,其上市后的总市值扩容至390亿美元,这一数字有望使其锤炼为“上海和黄概念股”。
  占位即增值。以矿产资源的特殊上市融资模式为例,优质资源的巨大占有价值可见一斑。传统的上市融资模式中,企业近期的盈利状况或营业纪录是最核心的融资指标之一。境内外的的证券交易所均对企业近期的盈利状况或营业纪录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些规定还仅是上市融资的最低要求,在实务中要实现成功运作,在盈利状况或营业纪录方面对企业将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国外的证券市场对矿业能源类企业的要求却十分特殊,其主板及创业板对矿业能源类企业在盈利状况或营业纪录方面基本没有硬性的规定,除了必要的营运资金外,其上市融资关键性指标可为:勘探或开发权和资源储量。明科矿业及金属公司(下称明科矿业,minco mining)及关联公司明科银矿的资本运作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明科矿业1996年成立,是一家总部设在温哥华的加拿大矿业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勘探开发。 1997年在TSX(即作为全球第三大上市融资地的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代码MMM),并依托在TSX的表现,于2005年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成立至今,明科矿业并未急于将存量矿产付诸开采以牟取收益,而是凭借其最初拥有金银矿项目的勘探或开采权,10年来不断通过TSX融资,并进一步并购占有新的资源项目,从而获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明科矿业拥有勘探或开发权的重点项目众多,包括在中国内蒙古境内的BYC黄金项目、戈壁黄金项目及最近在广东省富湾长坑金银矿等项目。截至2006年9月底,其发行普通股4200万股,按照9月股价约每股1.67加元,其普通股市值达7000多万加元(约5亿元人民币)。
  同样,其关联公司明科银矿成立以来,矿产类财务也没有收入,公司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然而,凭借其拥有银矿的开采权,于2005年12月,在 TSX挂牌上市。明科银矿目前拥有的项目包括中国甘肃省白银小铁山矿、广东富海长坑项目等银矿部分。截至2006年9月,该公司发行的普通股约2527万股,股价已上升到3~4加元左右,普通股市值约8000多万加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6亿元。
  依托于资本运作的强大推动力,如此循环,明科矿业有望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工业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