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石家庄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内容摘要:本文以产业学主导产业理论为依托,在传统的经济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的基础上融入经济可持续理念,选取了经济、资源、环境三方面有代表性指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的22个工业部门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指出了石家庄市目前应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五大行业及其发展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主导产业 可持续发展 工业部门
主导产业,通常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其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地区产业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在主导产业的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石家庄市目前“二三一”的产值格局显示:第二产业已经成为三次产业之首;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及京津都市圈的重要地位又同时提出更高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步。因此,有必要对其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思考、准确定位。
主导产业模型构造
(一)工业部门的选取
根据《石家庄统计年鉴2006》,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本文删减了一些处于明显劣势的产业部门,将重新组合的产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2个部门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依据主导产业概念的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以及石家庄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构建了产业关联指标、产业成长潜力指标、产业经济效益指标、产业总量优势指标、产业技术水平指标、主导产业比较优势指标和环境能源持续能力指标七个一级指标,并分别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总资产利润、资金利税率、行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劳动生产率、区位商、物耗产出率、三废治理率作为各一级指标的子指标进行数据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计量分析结果
利用Spss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对表1中指标数据值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得出前四个公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78.782%,基本上反映了这11个指标的信息,因而可以用来描述石家庄市22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还要求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第一公因子在行业增加值、利税总额、感应度系数和产值区位商四个变量上有较大载荷,主要表现的是产业的规模效应,因此将其定义为“规模效应因子”;第二公因子在资金利税率、总资产利润率和影响力系数上有很大载荷,体现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定义为“经济效益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物耗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变量上有很大载荷,反映了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将其命名为“技术进步因子”;而第四个公因子则在弹性系数和就业区位商上有较高载荷,反映了产业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定义为“社会效用因子”。这四个公因子的性质及顺序较好地体现了其代表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地位,也完全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及发展,即区域主导产业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其次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要兼具先进技术和较高社会效用等系列要求。
在此,本文用F1、F2、F3、F4分别表示以上四个公因子,F则为综合评价得分值(F=γ1F1+γ2F2+γ3F3+γ4F4= 0.378F1+0.283F2+0.176F3+0.164F4,其中,γ为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通过计算继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表,见表3所示。
由表3中结果可知,综合排名在前十名的为:化学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
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与模式
上文中排名前十名的10个产业都是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的结果,而主导产业的选择还需要结合石家庄市的具体市情如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产业政策等情况来合理确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尤其是医药制造业是石家庄市的特色产业。目前石家庄全市共拥有制药287家,化学原料药产量居全国第一,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实力强、管理好的大型医药企业。其中华药、石药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医药工业前3位;神威药业进入全国中药企业50强,软胶囊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到2005年,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实现了156.68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了16.96亿元,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和8.1%,其经济地位毋庸置疑。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区位商值意味着以制药业为主的化学工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石家庄市首要的支柱产业。
(二)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
石家庄市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在第一公因子上得分很高,而在第三公因子F3上得分较低,说明该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了规模效应,但还存在着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有碍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该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依靠先进技术和设计创新能力,解决易存在于该产业的环境污染、劳动生产率低等不利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
(三)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在F1和F2上有较高得分,说明该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可以看出,石家庄市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比较大,均在1.13以上,说明该产业在具有规模效应的同时还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对其他相关产业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具备了作为主导产业的重要因素。
(四)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虽然具有较高的区位商值,但是由于该产业的产业关联、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和物耗等原因,所以该类产业不应该成为石家庄市工业的主导产业。
(五)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该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带给其他行业最多的是其制约作用而非推动作用,从而不符合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应该作为基础产业来发展和对待。
2005年,石家庄市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28.7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4%。不仅如此,从因子分析结果中也可以看到,石家庄市钢铁业的产业关联度、产值区位商和就业区位商指标也居于前列。目前,石钢、敬业、佳正、澳森等特种钢材改造项目、焦炭项目也已列入《石家庄市国民和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之中。因此,钢铁业不仅是石家庄市的基础产业,也同时应该是其主导产业。
(七)纺织业
石家庄市纺织工业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以棉纺织、印染为主,兼有化工化纤、毛纺、针织、服装及纺织、机械器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拥有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河北鸣鹿服装集团、石家庄装饰集团、晋州纺织厂和赵州纺织集团等大型纺织,具有了成为主导产业的规模潜力和市政府全力支持的政策优势,并且由于该产业较高的产业关联和就业吸纳率,从而也应该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和培育。
(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非金属矿采选业
这两个行业均属于资源及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虽具有较高的综合因子得分,但其物耗产出率偏低,只有4.6668和1.9818,说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较大,且缺乏经济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只有河北曲寨集团有限公司、鹿泉东方鼎新水泥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排头兵企业。目前这两个行业尚存在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鉴于此,笔者认为该行业不应当成为石家庄市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要想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水平,同时要大力建设矿产加工与出口或出口替代产品加工基地,以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全面发展。
结论
综上可知,将化学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食物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钢铁业和纺织业作为石家庄市工业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是实证分析和综合考虑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通过分析又可以发现,类似于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通信设备、机及其他设备这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水平低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得分都普遍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产业虽然在环境和科技指标上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对于石家庄市本身来说,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短期内其规模优势尚难以形成,对经济的推动力相对较小,因此目前还不能列入主导产业行列。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必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石家庄市的产业政策在鼓励现有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潜在的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其对传统主导产业的技术渗透,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最终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新阶段。
:
1.胡琦.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学研究,2004(5)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3.蒋贤孝.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J].生态经济,2007(9)
4.石家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5.Lai Pingya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Recent trends and patterns [D]. China & World Economy,2002(4)
6.Keller William W. Crisis and Innovation in Asian Technology [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