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及发展路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英法 时间:2010-06-24

    [摘  要]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文化经济”概念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又深刻揭示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与观的要求相契合。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将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那么,文化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怎样,如何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经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文化经济”概念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又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契合。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将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那么,文化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怎样,如何发展?现对这些问题试作探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文化经济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基于上述历史背景,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经济”这一概念。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自此以后,文化经济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赞同,虽尚未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却有取代“知识经济”之势。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及其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一)“文化经济”的涵义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产业、健康产业、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二)“文化”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被众多政府当成了自己的战略,至今仍在学术界占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智能型经济,是一种区别于过去以传统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与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交融的文化经济相比,高度相似,但又有区别。其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第一,都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些传统经济都只重视物质因素的作用,是在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更大利润。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十分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在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化、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文环境等精神性资源,注重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价值。

  第二,资产投入都有无形化的特征。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自然资源,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它们也需要资金投入,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但若没有信息、知识、智力作为支撑,它们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

  第三,都蕴含着新的价值取向。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土地和劳动力的占有上;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对金钱和资源的占有上;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价值则体现在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配置和合理使用上,文化和知识成为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

  第四,都以创新作为灵魂。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虽然也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地位还不突出,而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则对创新有高度的依赖性,创新决定着其运转的顺顿和效益的高低。离开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观念创新,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就不能运转。

  但是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毕竟也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其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技术,高新技术是先决条件,一切依靠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高新技术来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它需要的是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并依靠这些人才运用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文化经济的侧重点在于人,在于包括各个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优势。文化作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使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无不融汇着文化的精华。以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文化经济必然要求努力开发具有本民族或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使其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性文化特色,通过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来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从而使文化在挖掘与承传、转型与发展、差异与交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需求等更广泛的领域与经济的运行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发展条件不同。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因而知识经济必须在高新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才能出现和发展。而文化经济虽然也要求高度发达的高新技术,但又不完全依赖高新技术,它强调的是以文化为发展经济的理念,依靠的是文化资源优势。它要求发展经济必须吸纳更多的文化因素,发展文化必须利用经济手段。发展文化经济,可以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以文化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事实上,自20世纪末以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使国际范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仅仅从这个领域追赶发达国家,发展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将会更加悬殊。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具有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即:悠久的文化、雄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先决的优势条件,也是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缩短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一条主要出路。因此,文化经济既可以在发达国家发展,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甚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涉及的范围不同。知识经济由于重点在于技术,强调更多的是精神,所以往往会囿于自然科学。而文化经济既重视自然科学也重视社会科学,既重视科技创新又重视思维创新,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能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文化经济的竞争力,根源在于文化力,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导向、凝聚和鼓舞上。因而文化经济更重视理论思维创新,强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新经验,指导新实践;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建设政治文明;通过文化创新,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公民和既体现民族精神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

  从两种经济类型的不同点可以看出,文化经济较之知识经济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应面也更加宽阔,尤其是切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而经济技术又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实际。它既承认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也能发挥缺少技术但有思想、有文化、德艺双馨人才的作用。在未来的社会里,一方面经济社会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经济的发展,它们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将共同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发展文化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三、怎样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文化经济树立正确的发展导向,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完善的服务体系、健全的制度、合理的利益机制、联动的产业链条、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树立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业绩和能力第一的人才观、注重长远和细节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核算体系、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激励机制,其总的目标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供产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产业、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 . 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3]邓碧泉. 文化经济≠知识经济[EB].南方网.[2005-2-1]. http://www.southcn.com/nflr/zhongxinzu/xxjl/200502010425.htm.
[4]谢名家,单世联,肖海鹏.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把握文化经济发展[EB].南方网.[2004-10-22] . http://www.southcn.com/nflr/nydkt/kandian/200410220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