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4
“文化产业”是一个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热门词汇,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生产方式演变和产业转型的扩散,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俨然成为全球的宠儿。但是,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高呼“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的同时,来自一些人文社者们的批判声也不绝于耳,以致发出“文化到底怎么了”的质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声音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解读是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的,加上“文化”一词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就使得“文化产业”具有多重涵义。本文拟对关于文化产业的两种解读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诸位学界同仁。 
   
  一、文化化产业 
   
  首先,文化产业可以被放在一个共时性的语态中,即将其与产业、制造业、航天产业等其他门类的产业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应是一个形容词,意指“与文化相关的”、“加入了文化要素的”。它对应于的Cultural Industries,是一系列具有上述特征的产业类型的总称,是一个复数概念,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文化产品的产业,还包括许多被加入文化、创意要素,从而提升了产业结构和产业价值的传统产业。 
  在文化产业的概念尚未进入人们的中心视野时,文化相关产业仅仅是第三产业中归属于服务业的一个不怎么引人关注的部分。但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向外辐射,将影响扩展到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社会,产品的竞争实质上越来越倾向于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公众意识的迎合和引导,即通过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因为随着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变,产品之间在材料、功能等物质方面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这方面的同质性竞争已经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只有为产品注入特有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被认可度。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在食品包装袋上加一个小故事,或是一两句文化标语,将食品与某位名人联系起来,于是有了含着纪晓岚智慧的沧州小枣,刘三姐做豆腐失误而发明的豆腐乳,甚至小李飞刀的最爱——酒鬼花生等等。这些厂商在销售产品时,附带销售了一份文化概念,在产品质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会更加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再比如‘韩国近年文化产业势头强劲,在东南亚甚至世界范围内拥有一批影视、方面的忠实观众,他们由接受韩国文化,进而接受韩国的服装、饰品、数码产品等等。由此可见,市场竞争的关键已经是文化的竞争。人们认同了某种文化,容易认同这种文化下的各种产品。优秀产品的意义已经超出产品本身,变成了文化消费。 
  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和文化的结合物,自然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在美国、英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大国的身上有突出的体现。有人将美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方式的‘薯片’,代表美国文化特征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现代信息科技文明的硅谷‘芯片’”。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于是就有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区分,产生了不同文化间的渗透与反抗。强势文化总是借助于其强大的文化产业的力量,把它的价值观念推行到其他文化中。而其他国家自然而然地便会采取相应的国家文化政策来降低外来意识形态对本国意识形态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比如法国政府就采取了限制进口美国文化产品、补贴本国文化产品的政策;1994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所有法国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中至少有40%是法语音乐。无论是渗透或是反渗透,文化上的较量最终都会具体地体现于相关文化产业的程度上。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既实现了本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实现了本国、本民族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或者说至少是能够抵制他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化 
   
  由于文化产业是随着人类文化生产的发展不断嬗变的过程,我们也有必要从的层面对文化产业进行历时性的解读。这时,文化产业对应的是英文的Culture Industry,这一概念的使用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在1944年发表的《文化: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首次提出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其本意是,大众文化出现了文化单质化和一体化的问题,其原因是文化的商业化与工业化,大众文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有计划、受控制的工业生产部门,因此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生产的特征,他们所谴责的是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了一种彻底标准化了的、有组织的文化控制。所以在这里,industry(产业/工业)一词使用的是单数,culture(文化)也是使用了名词词性,这是一种对单一的工业化形态的比喻性说法。 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评及相关学者对此批评的批判已有诸多讨论,不再赘述。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文化生产市场化,它是文化生产的一种高级生产方式。正如布鲁诺·费莱在《当遇上经济》中所说:“其实正因为我们对市场运作模式有所误解才会促成‘市场机制制造出劣质艺术’这个普遍概念的产生,而从实证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市场机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艺术,甚至有可能是最高品质的艺术,若要了解这个论点,就一定要探讨‘市场’背后的本质。市场只是反映需求的机制:如果说对劣质艺术有需求,劣质艺术应然而生——若对优质艺术有需求,优质艺术则应运而生。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假定市场中对优质艺术的需求不存在。” 而从整个人类史的角度来考量,人类从诞生之初就进行着文化生产。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生产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精英到大众、从被动到主动直至产业化的历程。

  人类诞生以后,在和界进行艰苦顽强的斗争中不断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及其群体组织,实现人从猿人到智人的转变,从原始群到氏族部落公社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同时又是早期人类进行文化生产的过程,在文化生产的原始阶段,由当时原始********的生产方式和形态所决定,所有人都是文化生产的主体,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然而,剩余产品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主体发生了分化,文化生产与消费发生了错位,大部分的文化生产者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了统治阶级的特权。文化消费具有了精英化、小众化的特质。文化生产主体的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阶级分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生产的繁荣。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文化生产得以以较大规模进行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对于人类的文化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又使得文化消费迈出了走向大众的第一步。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革命把人类社会推进了工业化时代,现实对文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化使得社会能为更多的文化生产者提供生活资料,从而使文化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工业化的大生产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生产得到了工业化的物质生产之强有力的支持。文化生产的规模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产品可以大批量的复制,从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得以广泛的传播,这使得文化、科学和的普及成为可能。
  确实,文化成为产业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多样性,但这种负面因素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的产业化、文化成为商品是人类的伟大进步,是人类的精神属性对物质属性的阶段性胜利。
  人类天然的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要面对自然、面对生存,首先得到满足的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是被压抑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逐渐丰富,人类逐渐开始释放和关心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的文化生产规模的一步步扩大,正是人类精神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明证。而到了文化产业的时代,人类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超越了其他的物质需求,人类第一次如此重视自己的愉悦体验和精神享受。
  从前面的文化生产回溯中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是文化生产产业化的直接原因。首先,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产出,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求。其次,科技发展将人类从劳动生产中进一步解放出来。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人们可以工作较少的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出。这样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多。为了对闲暇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无所事事的白白浪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自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总之,人们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人类有时间来进行更大规模的文化消费,这两个主客观条件在科技发展下得到了满足。而科技恰恰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智力来支配运用物质,从而将自己被物质需求压抑的精神需求释放出来并满足它,这是人类精神的伟大的“自我解放”。
  
  三、结 语
  
  前面对文化产业的两种解读相当于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之横纵两个方向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位:即在其他产业中加入文化的因素和直接将文化变成产业。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产业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可分的,甚至于是无法区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