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瓶颈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思远 胡树华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制造业 自主创新 瓶颈重点 产业对策 
 
  论文摘要:一个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该国化程度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具备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自主创新投入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制造业自主创新力的提升。本文对阻碍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种种瓶颈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对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点产业中自主创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1.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自主创新水平不仅决定了该国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更影响着其综合国力的强弱。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间,制造已逐渐发展壮大,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开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自主品牌廉价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国外技术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种种制约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制造业认清自身问题,推动其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通信设备、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IT产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产业)是OECD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同时也是能够支撑、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IT、汽车两大产业在刺激科技进步、提高效率的同时,形成获取巨大利润和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1],对拉动国家GDP增长、解决就业、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两大重点产业却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发展呈“空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两大产业在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为整个制造业之最。因此,着重分析IT、汽车这两大出现矛盾的高技术重点产业,得出的结论将比分析一般产业更具代表性。 
   
  2.技术创新瓶颈分析 
   
  2.1 技术改造力环节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是衡量产业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及二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2006年制造业平均技术引进吸收比为14.9%,在制造业29个产业技术引进吸收比的排序中,中低技术产业占据了前两位,医药制造业是排名前五位中唯一的高技术产业,而我国制造业两大重点产业IT和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比分别是9.9%和10.2%,比制造业平均水平低了近5个百分点。 
  世界发达国家对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过程极为重视,而我国制造业整体低下的技术引进吸收比恰恰说明其在技术上不思进取,对国外技术过于依赖,甚至不愿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变为自有技术,导致在技术环节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并每年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医药制造业虽是高技术产业且在该项排名中位列前五,但其对国家经济、科技的影响显然不及重点产业,而最接近技术引进吸收比1:1的两个产业既不是重工业也不是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整体发展的影响更为微弱。反观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技术引进吸收比说明这两大产业过于轻视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过程。而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国外技术的本土化进程,还会令我国在技术环节处于被动,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困境[4]。另外,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是有限的,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而不注重消化吸收转化为自有技术,只会大量地消耗科技经费,削减企业自主研发技术的资金,严重滞缓我国企业自有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 
  反观日本和韩国,其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正是取决于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大幅度增加消化吸收的投入,这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的水平,而我国制造业约1:0.15的平均水平与其较之相去甚远,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比甚至还低于我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重引进、轻消化,没有或很少有二次开发,缺乏对引进技术的“再设计”,不仅令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其“空心化”的发展也将严重阻碍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2 技术本土化环节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之比是衡量国内技术竞争力以及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其中,2006年制造业29个产业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的平均水平为19.87%,在该项排名前五位的产业中,除排名第一的医药制造业为高技术产业,其余均为中低技术产业。而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分别为2.75%、15.65%,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IT产业2.75%的比值更是在29个产业中排名最后一位。 
  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但制造业平均19.87:100的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仍折射出我国制造业自主技术竞争力的孱弱。除个别如医药、家具、石油加工等产业外,在技术上普遍对外依赖程度高。其中,汽车产业15.65%的水平更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始终没有摆脱外资控制的发展现状——尽管与外资合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在技术上以依靠进口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力,为外资汽车做“品牌加工”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此外,IT产业在该项排名中位列全制造业最后一位更说明了其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而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容易使国内IT产业陷入“技术陷阱”——所谓“技术陷阱”,是指中国缺乏自有先进技术,不得不以高价从国外引进;而在努力制定国有标准的道路上,却面临着别的国家不接受中国标准,导致中国标准走上孤立的危险。 
  3.创新效率瓶颈分析 
   
  在2004至2006年我国各行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分布情况中[5],采矿业和能源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均不超过200个,而制造业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却高达13,372个;采矿业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导致中止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到了51.5%,为最高,能源业企业中止创新影响因素最高的是“出现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或产品”,占到了39.4%,在制造业中,影响因素最高的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占到了40.5%。    采矿业由于行业自身受国家宏观控制和影响较大,行业规模极为有限,平稳是其主要行业特征,而该行业自身对自主创新的需求一般,因此由于技术原因导致其中止创新活动属正常现象。而能源业同样也受国家控制,其情况与采矿业基本相似,因此技术问题同样是其企业中止创新的主要原因。反观制造业,由于其行业规模较采矿业、能源业不可同日而语,并且时刻面临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因此其参与创新的企业基数极大,从而导致中止创新的企业数也相对较多。其中止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这即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尽管制造业多数企业已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并已着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但由于创新速度过于缓慢,使得企业对创新的规划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多数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原因而中止自主创新活动。 
   
  4.创新环境瓶颈分析 
   
  对研究院所和高校支出与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之比是从侧面反映“产学研”联盟中“产”与“学”、“研”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其中,2006年制造业29个产业的平均水平为31.34%,在排名前五位的产业中,唯一的高技术产业是医药制造业,其余均为中低技术的轻产业,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的比值分别是6.60%、20.7%,排名最后两位。 
  “产学研”联盟是使“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达到共赢的载体,其中“产”与“学”、“研”联系的紧密程度往往决定了该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如果“产”与“学”、“研”分割,会使得成果评价标准分割,甚至在应用研究的技术成果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急于出让“成果”。而企业作为技术受让方,限于人、财、物和能力,在没有完成实验开发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接受“成果”。“产学研”的脱节,在目前产业自身尚未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效率的低下。而我国制造业31.34%的平均水平,也恰恰表明了其与研究院所、高校联系的不紧密。而排名前五位的产业的规模都极为有限,其“产学研”相对较紧密的联系也无力影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格局。反观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排名全制造业最后两位的比值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科研、制造各自为战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产业对国内研究院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不信任。 

  5.对策与建议 
  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IT、汽车两大重点产业,其相对较短的产业和贫乏的技术积累使得缺乏自主创新力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观中低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由于悠久的产业历史和长期的技术积淀,其无论在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上都强于重点产业,但由于行业规模所限,其较高的自主创新水平却无力改变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力孱弱的现状。技术环节重引进、轻消化,依赖国外技术,“产学研”各方联系松散,创新速度缓慢等一系列瓶颈严重阻碍制造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令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隐患重重。 
  综合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如下: 
  (一)加大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投入,将国外先进技术转化为自有技术。应匹配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加大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力度,尽快将引进技术转化为自有技术,避免长期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 
  (二)加大自主研发技术力度。高度依赖国外技术不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只有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才能培养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从而摆脱外资的钳制并与之竞争。 
  (三)充分利用“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产”与“学”、“研”之间应充分沟通、互信互利,尽快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四)加快自主创新速度。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多开展一些具有市场导向性的自主创新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加快重点自主创新项目的建设,必要时应寻求国家政策支持。只有通过个体、集体、政策多方施力保证自主创新活动的及时有效开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制造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