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优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 创新
1 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现状
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东湖大学科技园)聚集了23所大学(其中部直属重点院校7所),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2001年5月11日,东湖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评定为全国B类大学科技园。东湖大学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为534万m2,主体位于东湖高新区汤逊湖产业新区内。按“一园多校”的模式,东湖大学科技园,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以及综合大学科技园组成。
东湖大学科技园自1999年批准成立以来,已初步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园区。东湖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以及光谷重要的增长级。东湖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领域涉及信息、环境保护、激光、通讯、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制药、医疗器械、基因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其中有若干企业在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形成一批效益良好的企业群。同时,创立了“华工科技”、“华工高理”、“华工图像”、“华工激光”、“开目软件”、“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同济医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目前,东湖大学科技园已形成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光谷高科技板块”,并培育了以3G技术为特色的移动通信产业、半导体照明及太阳能光伏产业、数字传媒、汽车电子产业等优势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将有力地促进东湖大学科技园的再次腾飞。
2 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而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特征更加明显。目前,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也往往对这种基于知识或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给予大力支持。例如,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集群。世界各地的大小企业密集在这里,产生了惊人的综合集聚效应,相互之间进行频繁交流、沟通,发生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智慧火花和创意。企业在集群中使专业基础设施、、和其他的专业服务得以发展。集群有利于知识外溢,有利于创新。硅谷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交流和最发达的技术扩散机制。有的研究人员将“开放流动的学习氛围”为硅谷成功的重要制度原因之一。这其实就是产业集群及其产生的制度安排和效应。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最终成为创新的中心。在一个地域内,企业之间关联性越强,集中程度越高,发生在集群内的竞争压力、追赶效应、模仿效应等使创新发生频率上升,创新要素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创新绩效。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能够给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创新所需要的竞争和学习环境。产业集群是促进企业提高学习能力、竞争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理想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相互接近,它们会时常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从而迫使它们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这些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接近,能够密切合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新经济时代的产业布局不再像经济时代那样,只是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地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显性知识在它们之间的传播与扩散加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第三,产业集群能够降低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3 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指的是集群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特有的环境因素。创新环境目前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提出来的,他们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在产业集群内创新所必须的条件和机制。创新是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创新要素互相整合的动态过程。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需要与其他的组织,如其他的公司、投资银行、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等等发生联系,以便获得更多更新的发展资源。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与这些组织形成了一个个网络,同时这些网络也影响着创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资源依赖性。创新环境强调一个大学科技园区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怎么与影响创新过程的企业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园区内的企业在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
目前东湖大学科技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但是它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研发的内部力量弱小。之间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武汉的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捏合,将许多企业半强制性地从外部“植入”,因而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效果。入园企业非集群化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房地产项目的过分开发。虽然硬环境得到改善,但是这使园区用地紧张,土地与劳动成本上升,地价上涨,导致大批生产性企业被迫迁移到低成本区域。而且租金过高、拥挤等不利因素还将影响营销等活动,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科技园区产业的发展。
缺乏良好的创新的本土竞争环境,导致落地无根。“落地无根”指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的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社会发展难以融合,一旦出现成本上升等现象,外资企业会大量外逃,从而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根植性被用于描述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关系的影响。如果产业文化与产业集群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能够得以融合,产业集群就在该地域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为了促进东湖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就需要加强东湖大学科技园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六大园区的合作,共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既与武大科技园、华软软件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农大学科技园及综合大学科技园共同构成东湖大学科技园有机整体,又与东湖高新区现有的工业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相互呼应,共同构筑科技新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巩固发展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光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争取在光电子信息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产业规模和特色产业链。同时应继续加快东湖高新区的建设,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努力把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中心。依托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国家光电子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基础,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
依托优势学科,发展支柱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两大支柱产业”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推进以华工科技、华工创投、天喻信息、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华中数控、同济保洁、华中科大纳米药业等7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同行业相关联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引领创新、服务创新的产业集群。
为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应注重营造一个明确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重要的也是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容忍失败,要努力创造环境,把知识变成财富。应该鼓励创新文化的生长与根植:敢冒风险、富于进取的企业家精神;重视信任与合作的文化等。此外,还要培养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的观念、促进人员的流动、淡化等级观念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等。
健全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产业集群。要重视园区配套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根据创新创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产业集群是源于高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关联性和外部性发展而形成的。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机构,如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作、测试和市场检验;后期还需要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等,其中牵涉众多环节,众多专业,经常需要跨企业的合作,这就要求在聚群区内,在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培训、、以及财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来为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产业集群的发展保驾护航。
1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李钟文.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郑胜利.论我国开展集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2(9)
4 钟书华,许顽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