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渝东古盐泉向人工井的演进
题要:井矿盐始于盐泉,由自然盐泉到人工浅井,再由人工浅井发展到人工深井,最后发展到机井,这已是公认的不争事实。然而,自然盐泉是如何演变、进化到人工井的,却不为人知。笔者对渝东地区400余口古盐井的长期观察、研究后发现:400余口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盐井,基本形态却只有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人工井四种。其井基本形态的形成,均由当地特定地理环境所致,而推动其演变、进化的动力却是洪水。
关键词:渝东 古盐泉 人工井 演进
引 子
井矿盐始于自然盐泉,由自然盐泉发展到人工浅井,再由人工浅井发展到人工深井,最后发展到现代机井,这已是公认的不争事实。然而,查遍渝东各地文史记载,却看不到自然盐泉与人工井之间有任何关系,更谈不上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了。从记载看,凡用自然盐泉产盐的地方都不需挖井,记载上从不讲挖井之事,因为卤水从盐泉里自己流出来,其成本最低,确实没有必要去投入人力、物力来挖井。而用人工井产盐的地方,都认为他们的是从挖井之时开始的,与盐泉没有关系。这样,前者与人工井无关,而后者又与盐泉无缘,史料将两者彻底分割开来。如巫溪盐厂,一直使用白鹿泉的卤水产盐,据《巫溪县志》载:“盐泉出自县北宁厂宝源山麓,古称大宁盐井或白鹿盐泉。”又据《四川盐业志编写大纲》载:“大宁自流卤水,发现于周慎靓王五年,即公元前316年。”《四川盐政史又载》:“大宁盐井始于汉,卤脉自宝源山麓,地属袁氏。相传猎者见白鹿往来山间,逐之入洞,不见踪迹,饮泉而咸,取以制盐,故名白鹿泉。”此泉一直使用至今,无盐井生产史,与人工井无关。我们再来看一看用人工井产盐的地方又是怎样记载其历史的呢?云阳盐厂是用最完全、最彻底的人工井产盐,据《云阳县志》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时汉王刘邦由将军樊哙陪同,从东乡(今宣汉县)入朐忍境募兵招贤。传说樊哙在今云安射猎,见一白兔,跟踪发现卤水,汉王即令当地隐士扶嘉掘井煮盐。嘉使民在渗出地表的自然盐泉周围以土石围筑井口,向下挖掘,直至卤水涌出,建成云安第一口盐井即白兔井(今大井)。嘉又对其卤脉进行初步探测,并嘱其女:‘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女依其嘱,掘井至9口(上温井、下温井、东井、南井、西井、北井、石渠井、浣纱井、土窝井)。”依此记载,云阳盐厂一开始就由人工掘井,掘出盐井后才开始起步制盐,无盐泉生产史,与盐泉无缘,其它地方亦如此,与云阳相似。如《忠县志》载:“旧有盐井溪,相传东汉关西夫子杨公伯超,见白兔饮泉,因而掘井,俗称?、涂两井。”开县温汤井位于温泉镇,当地民间传说“古时一猎者见白羊在河岸边舔食盐泉,尝而味咸,遂刨沙为坑,取其盐卤。”从以上记载的传说中,不难看出这样两个问题,其一,自然盐泉到人工井本是两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但史料记载却看不到两者的有机联系和发展过程,反映不出历史的全貌,即有泉者,不向井发展;有井者则起步于井。从而历史被割断,出现一个很大的历史断层,没有文字以前的历史被遗忘。其二,各地传说十分雷同,几乎是千篇一律,初听某一地传说,似觉可信,但将各地传说汇集到一起时,便发觉全是一个样,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其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渝东各地除传说雷同外,还有一些雷同的说法,也很有趣,如渝东生产规模最大的盐场在云阳,因此,各地都喜欢把自己与云阳联系在一起,且都说云阳的盐卤资源发自于本地,于是万县出现了打开八角井,饿死云阳人的说法。忠县也有打开万家井,饿死云阳人的说法。开县更有打开温汤井,饿死云阳人和打开花盐井,饿死云阳人的说法。意思是说,云阳盐场的卤水是从我这里流过去的,只要我这里把盐井打开,取卤制盐,云阳的卤水资源就被截断,没有卤源,云阳人就得饿死。事实上各地该打开的盐井都打开了,云阳人不但没饿死,反而越活越健壮,卤水资源不但没枯竭,生产规模却越来越大,因为各地卤水虽来自同一个含盐层位,但并不在同一地质构造之内。云阳和忠县虽同在一个地质构造,但却分别位居构造的两端,相距100余公里,并有几个次级构造相分割。况且渝东卤水浓度很低,属地表卤,卤水源头很短,又被众多河流切断、露头,远距离之间不可能直接连通,更不可能都流向云阳。因此,打开某某井,饿死某地人之说,实无根据。但就这样一句毫无根据的话,竞也流传得如此雷同,由此,传说的可信度之低,便可见一斑。
笔者为搞清渝东古盐泉到底是如何向人工井演变、进化的,以揭开蒙在历史上的这层神密面纱,而到处搜集有关史料,但所有史料都不谈及此事,没办法,只好借助天文学上通过观察群星来揭开星球演变过程的方法,历时数月,对全区各地的古盐井进行了全面考证。经过综合分析,全面研究,终于发现了这里从古盐泉发展到人工井的一些内在动力和客观。
据不完全统计,渝东各盐场共有不同类型、不同口径、不同深度、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古盐井400余口。其中云阳县195口,忠县96口,开县20口,奉节县5口,彭水县13口,万县明时有井72口(现能叫出井名的有16口,另有井址7处),巫溪1口,城口16口。通过对这400余口盐井的综合考证,发现其有同有异,有同即卤水性质相同,有异则指井况各异。经仔细研究后得知,卤水性质相同是由这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所致,而井况各异则与当地的具体环境有关,尤其与洪水的影响程度有关。不同程度的洪水影响,决定着各地不同的进化程度和盐井的不同形态。因此,研究这些盐井的具体差异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具体原因,就找到了解开这一难题的金钥匙。下面将从卤水性质的相同和井况的各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地质与地貌
先从卤水的性质相同说起,性质相同是因盐井位置都临近河畔,其卤水浓度都很接近,所含化学成分亦相同。可以说,渝东所有盐井,全部临近长江各支流的河畔,如云阳县云安诸井位于汤溪河畔,云阳县龙角、外郎及万县长滩诸井位于磨刀溪畔,忠县诸井位于涂井溪、?井溪、盐井沟、龙池沟、小井溪、臭水溪畔,开县诸井位于清江即东河畔,彭水县的郁山诸井位于郁江支流中井河畔和后灶河畔,巫溪县的白鹿泉即龙井位于后溪河畔,城口县的斑鸠井位于后河畔,只有奉节县的白盐碛位于长江边的碛石滩上。总之,没有一个不在河水的旁边,认识这一点,对于分析渝东盐泉的成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井分布在渝东的10多个县内,区域广大,散布面宽,但卤水浓度却很接近,都只有2—5Be°,且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呈周期性波动,即雨季浓度下降,旱季浓度升高。卤水中的化学成分,除氯化纳以外,主要杂质为钙,其次是镁和钾,其它元素极微,说明卤水的性质相同,进而说明卤水的成因亦相同。卤水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请参看云阳、巫溪卤水化学成分表。
表中数据来自四川省盐务管理局1973年至1974年对全省卤水普查时的分析报告,表中虽只列出两地的三口井,但却代表了全区卤水的基本情况。云阳、巫溪两地相距100多公里,地貌特征差异很大,但卤水浓度都很淡,化学成分也基本相同,这是因为两地地貌特征虽有差异,但含盐层位和卤水的成因都相同:卤水来自雨水对岩盐层的溶蚀,因岩层浅,卤源流程短,属石膏型地表卤,故卤水浓度低,化学成分简单。雨季渗入淡水多,卤水浓度降低,旱季淡水渗入量少,卤水浓度升高。两地情况相同,这不难理解,要回答10几个县的广大区域为什么也如此相近,就得从渝东地区的盐体构造和特殊的地貌特征说起。渝东最大的盐体构造是万县盐体,该盐体属海相泻湖蒸发沉积矿床,遍布于整个万县复向斜之中,大致呈南西——北东向,沿长江两岸展布,南西端起于忠县永丰场附近,北东端至云阳城西,长约100公里,宽约37公里,面积约3700平方公里。岩盐赋存于三叠系中部的嘉陵江组和巴东组,共六个含盐层位,最大矿层厚度达127.58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成分为石盐,共生矿主要有硬石膏,次为少量白云石、菱镁矿、天青石及泥质物等,与各井的卤水成分相吻合,属海相硬石膏——盐岩矿床。其它几个地质构造与万县构造既平行,又相似,如邻近北面,横跨云阳、开县等地的渠马构造和邻近南面的赶场构造,就与万县构造相平行。更为奇巧的是渝东地区的地貌特征与地质构造的巧妙结合,说它巧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地质构造的走向与长江在渝东段的流向相一致。重庆至巫山,长江基本上是由西南流向东北,而忠县至云阳的万县构造正好处于该江段的中央部位,万县构造的向斜轴线正好与长江流向一致,而长江两岸的高山山脉如北岸之铁峰山、南岸之方斗山、七跃山正好与万县构造的背斜轴线相一致,其它构造又与此相平行,十分巧合;其次是地质出露层位与地貌特征的巧合,渝东除盆周山区,即大巴山脉(城口、巫溪境内),地势高,地质、地形复杂,出露地层老而外,其余广大地区的地表层位是侏罗系和三叠系,即构造的背斜轴线所对应的较高山脉如铁峰山、方斗山、七跃山的出露层位是三叠系,地势较低的其它地区的出露层位是侏罗系,这样就把三叠系中部的含盐层上升到山上,雨水浸入盐层,溶蚀岩盐后又从山下的河流附近流出,途中又与地表淡水混合,形成浓度较低的盐泉,且遍布全区各地,成为我国独有的特殊地理景象。彭水郁山盐泉、城口明通盐泉虽来自寒武纪和奥陶纪,与万县构造有很大差异,但出露层位与地貌特征的巧合上,却与万县是一样的。这些巧合为这里的先民能够最早发现和利用盐泉资源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也是这里成为我国井矿盐发源地的必备条件。
环境与盐井
再说井况各异。从表象上看,渝东盐井可谓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差异极大。正是对这些差异进行的综合比较和分析研究,才有了两个发现。第一是对全区盐井进行归类排列后发现,不论盐井的形状如何,也不论形状的差异有多大,但其基本形态只有四种。按其难易程度和顺序可分为:第一种盐泉(简称原始井);第二种是具有萌芽状态的小围子井(简称雏形井);第三种是在盐泉四周用泥石砌筑成的烟囱井(简称过渡井);第四种是人工向地下挖出来的井(简称人工井)。即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人工井。四种盐井排列出来后,接着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此地的井是这种状态而彼地的井却是那种状态?各地盐井不同状态的形成,似乎是被当地的某种力量所支配。为找出这种支配力量,不得不对各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研究,以找出当地环境与当地盐井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确实有一种力量在支配当地盐井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力量就是洪水,这便是第二个发现。因为洪水的影响程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洪水影响的程度决定着盐井向前发展、进化的深度,两者成正比,即洪水影响越大,盐井的进化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无影响则不进化。概括地讲,盐泉在洪水位以上者,仍保留其盐泉状态;盐泉在洪水位以下,且又接近洪水位者,呈雏形井状态;盐泉在洪水位以下,枯水位以上,且洪水涨幅不大者,呈过渡井状态;盐泉在枯水位附近,且洪水涨幅较大,危害严重者,呈人工井状态。这就是盐泉向盐井进化的基本:即洪水影响制盐生产是促进盐泉转化的动因,而盐井的出现则是先民们长期与洪水抗争,排除洪水干挠的必然产物。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渝东盐井也一样,既有多样性的一面,又有统一性的一面。多样性是遵循“那里有危害,那里就有抗争;危害越大,抗争越强。”这个统一法则的具体体现和必然产物,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普遍之中必有特殊,奉节县的白盐碛就具有其特殊性。白盐碛位于长江岸边的碛石滩上,冬季露出水面,夏季淹没于滔滔长江之中,在当时的条件下,人力和技术都无法阻挡或隔开长江洪流,即使是现在,技术问题虽不在话下,但上的投入大、产出小,也是极不合算的,所以,这里只能被动地维持季节性的生产,一旦受到市场的冲击,便自生自灭,在洪水面前,显得有些无可奈何。这是渝东古盐井中唯一的特殊情况,虽然没有代表性,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洪水影响对渝东盐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巨大威胁。对于这种威胁要么战胜它,要么屈服它,当人们战胜了它,就开创出一个崭新的生产局面,并将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期。下面将从几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对形成四种井的关系,分别进行论述。
原始井的地理环境
在众多盐井中保留其盐泉状态的,只有巫溪县的宁厂和彭水县的郁山两处,其中,郁山盐厂长期使用的有鸡鸣井、老郁井、黄泥泉井。巫溪盐厂的白鹿泉,因人们用石料雕成龙头,安放在盐泉的出口,卤水从龙嘴流出,故又称龙井。龙井位于巫溪县城北30华里的宁厂镇,这里开发很早,黄帝时期,这里称巫咸国,在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巫咸国的国名上就能感受到盐的滋味,说明这里已经有了盐的生产。至虞、夏之际,这里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