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一)发展前景较好,市场需求较大,大量产品需要进口
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工新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市场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如果再考虑到普通原材料价格、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趋势,以及市场上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会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可望得到更大扩展。由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起步晚、生产技术基础差,以及受体制的制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成熟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尤其是基本产品呈生产能力不足的局面,国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些产品国内供应缺口甚至超过50%,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二)数量众多,产能普遍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某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危险
由于市场扩展快,节节攀升的市场需求使化工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而相对于石油化工项目,化工新材料项目的装置投资规模要小得多,即进入的资金门槛低,因而大量企业争先恐后进入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领域,造成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基本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很低,企业相应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密集于低端市场,既难以形成规模,又无法提高技术水平,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由于许多企业纷纷准备进入,已经进入的企业准备扩大产能,以至于有机硅、环氧树脂等不少化工新材料产品已经存在短期内因盲目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的危险。
(三)企业形成三个梯队的格局,各梯队之间差距较大
第一梯队,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外资(包括台资)企业构成。其特点是,产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销售能力强、产品链较为匹配、战略清晰并运作规范,通常以较高质量的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占据着高、中端市场,因而往往是市场领导者,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第二梯队,是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有少量中石化集团所属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其特点是,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运作和管理规范但机制不灵活,多数产品进入中端市场,部分产品还处于低端,所获利润不够稳定,一些企业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困扰。第三梯队,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其基本特点是,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经营灵活多变、对市场变化灵敏、行为短期化、进入市场快,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这一梯队中一些企业投机性很强,利润高时快速进入市场,参与分享高额利润,利润低时立即退出;一些企业在地方政府政策保护下生存,利用低价资源或能源、忽视环保和质量、灵活营销等不规范行为和较低的劳动成本进行低成本价格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中也已成长起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运作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部分企业通过与第一梯队外资企业合资或组成战略联盟,快速成长的潜力很大。少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中、高端市场,正在实施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四)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我国企业虽然在技术水平上进步较快,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基本产品的总体差距在20—25年左右,有机硅、聚甲醛、PBT树脂等少数产品已经缩小至10年以内。差距既体现在产品层次上,也体现在生产工艺上。从产品上看,多数性能和质量不高,规格品种有限。我国企业往往只能生产满足低、中端应用产品需求的基础材料和基本产品,而市场急需的附加价值高的高端基本产品几乎不能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特种材料和改性材料也不多。在有机硅产品中,我国企业能够生产的基本产品主要是日用级、玩具级等相对低端的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和部分改型材料,以及部分级材料,能用于手表等精密仪器、汽车配件、医学用途的精密仪器级、汽车级和医药级高端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至今无法生产。化工新材料世界领先企业道康宁(DC)单单有机硅下游产品就能达到万余种,而我国企业总计还不到3000种。从生产过程上看,由于原料、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往往在耗能、耗材、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二、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的落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
技术上的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分工中往往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环节。如在聚甲醛行业中,我国企业基本只能生产供应低端市场的基础原料、基本产品和不多几种低端改性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纽扣、拉链、儿童玩具、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日用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而杜邦、道康宁等跨国公司则垄断着应用于汽车、手表等产品的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在耗费了能源和资源,损害了环境后,依然只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低端产品市场,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环保节能投入。据统计,化工产业巨头杜邦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接近销售额的10%,而我国大多数化工新材料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甚至连销售收入的1%都达不到。这固然与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和企业行为方式有关,但积累不足导致无能为力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运行常态。
(二)国外竞争对手的策略使我国企业始终处于产品链相对低端的不利地位
为打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外竞争者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我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我国企业通过研发在某些方面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垄断已被打破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我国企业,获得技术转移利润,同时把重点转向较高端的产品。我国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后,无论是在产能和成本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竞争对手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此时,国外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挤压这些新引进设备的公司的生存空间,使之难以积累起自我研发能力,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取得产品升级,而国外竞争对手得以保持在较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虽然中国也尝试采取积极的反倾销措施来应对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压,给我国企业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并且在有机硅、双酚A等很多行业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国外竞争对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规避中国的反倾销措施。
(三)产业组织落后导致产品间的匹配能力较弱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链较长,产品链越向下游延伸越宽广,不同产品之间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够分割,但产品之间相互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上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越高,下游产品的链条就越长,品种就越丰富,所适应的市场面就越宽广。同时,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并不是以单个产品利润最大化为原则,而是以整个产品链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通过价格转移,在产品链上上下游产品之间形成相互补贴和同一技术层面产品之间形成交叉补贴来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产业组织落后,产品间相互匹配能力较弱。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品匹配和营销,因而造成合理产品链的中断。企业之间也由于规模太小、各自为战,无法在产业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套关系和技术转移路径,在产品之间难以形成合理的上下游匹配关系。从企业布局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布局还是较为分散,许多企业既没有靠近原材料供应地,也没有靠近市场。落后的产业组织既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又无法从整条价值链的角度统筹定价,降低了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还难以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实现技术转移和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技术突破。 (四)管理的漏洞导致行业竞争秩序混乱
目前,国家在对化工新材料的行业管理上还存在漏洞。许多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就业和财政收入,放松对的环保节能要求。造成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将企业放到偏远地区,然后大幅度减少对环保节能的投入。相比之下,国有企业或者非国有上市公司等规范运行的大企业就遵规守法,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投入大大高于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的民营企业。其结果是,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或根本不投入的民营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如不加以治理,长期有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五)机制的僵化导致国有企业后劲不足
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中,骨干队伍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国有企业在机制上的天然缺陷一时难以弥补,集中体现在对人才的激励问题上,一个普通技术骨干在从国有企业跳槽到民营企业后,工资水平能够增长10倍以上。民营企业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可以采取各种潜规则从国有企业获得
研发成果,甚至是成套技术和项目方案。
三、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研发模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一是由过去的单个工厂分散研发转变为集团总部的集中研发。如果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起多层次的研发体系,对那些能够促进集团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能够大大提高研发效率。二是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学研合作中,要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真正围绕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并且要以市场效果来评价研发成果。
(二)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为有针对性的发展某些地区,国家可以在环保节能标准上采用不同的区域政策。但不同地区的节能环保标准必须是公平、透明的。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要公平对待,并且要增加执法力度,杜绝逃避监管的现象发生。另外,在行业管理方面国家还应当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三)坚持开放发展,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
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国外先进企业“走进来”。国外先进企业为保护自身的技术垄断地位会努力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同时,为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大利润,又积极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鼓励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尽可能扩大外方的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
(四)培养主导大企业,搞化工产业群
要改变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就必须要发展几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围绕大企业搞化工产业群。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关联性非常强,化工产业群的建立能够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匹配,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适当利用反倾销等手段,保护民族
国家在化工新材料产业中为保护民族工业而采用的反倾销手段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我国在有机硅行业中进行反倾销以后,民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有机硅行业已经基本具备了与国外竞争的能力。在未来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继续适当利用反倾销等手段,对民族工业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