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健 时间:2010-06-24
  【摘 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指导员的数量特征、年龄、学历及法制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对策,以便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供。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 对策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
  
  1.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
  截至2003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有325502名,其国家级2006名,一级29509名,二级103409名,三级190578名。日前我国总人口13亿,平均每3994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相对数呈现出区域的小均衡性,京、津、沪、辽、江、浙等处于领先地位。
  1.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及学历
  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提供的数字,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基本合理,但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男性占58.34%,其中41-50岁占31.43%,31-40岁占27.17%,高中非体育专业占36.1%;50岁以上占26.1%,初中以下占18.10%。女性占41.66%,其中61岁以上占9.23%,大专以上占13.87%;30岁以下占15.27%,体育专业占28.57%。
  2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队伍的文化程度结构偏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占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18.10%,而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平均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13.87%。学过体育专业的(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28.57%,比例较低,其中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更低。在各种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占比例最高的是高中非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达36.1%。所以,从总体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文化程度结构偏低,高学历及学过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太少。
  2.2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质量不高
  在群众体育活动高度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需要有很好的学识和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而且能正确把握人们的体育需求,做出适当的指导。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是获得等级资格的同时也结束了学习,没有建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期培训或进修制度。与发达国家在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对象在文化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异。日本体育运动指导员的培养一直是由大学或体育院校来负责培养,此外体育协会等民间体育团体也培养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知道员。美国社会健康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书面和实际两类的考,如果要提高职业资格评定标准,还必须参加包括“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涉及管理方面的内容,特别在实验和实习等方面和大学本科、研究生院的医学、健康学、运动的资格完全一致。
  2.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类型、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完善。首先,培养课程的设置还缺乏科学性。我国现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的设置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层次之分;缺乏培训课程结构具有的空间有序性和时间连续性,而且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同一套教材,在素质要求、知识能力结构方面难以体现不同等级的递进层次性。其次,培训方式单一。现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面授,虽然上级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提倡面授与自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员自学能力不强及缺乏要自我检查、督促机制,自学有名无实。第三,培训类型不够合理我国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四级,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由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一级、二级、三级分别由省、市、县三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认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不同体质人群锻炼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   3我国社会指导员对策
  3.1发挥体育院校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规范、课程选择空间大,资源优势明显,有条件和能力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所体育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每年有两千余名学生走向社会。按照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的要求,经过四年本科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较为系统、全而、扎实的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已符合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条件,经过专门培训,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是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突出、技能全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中坚力量。同时,其他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外,还将从中受到社会体育方面的教育,通过培训非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学生,也将成为我国社会体育的骨干力量,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保障。
  3.2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应包括基础理论课和技能指导课两部分,其中,技能指导课应占课时总数的50%以上。基础理论课既要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涵盖体育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现状,应加大其在基础理论课中的比例。在进行技能指导培训过程中,不但要向学员传授具体的专项技能,而且还要让学员掌握教法,科学地指导他人锻炼。在完善课程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第一,淡化系统性与理论性,突出针对性与应用性。第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的讲授应以高度概括性的结论为主,而体育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则要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第三,培训内容应尽量反映体育科学发展的新动态,让学员了解到国内外群众体育发展的新信息。第四,在进行技能指导培训时,要适应人们健身娱乐的要求,开设娱乐性强、健身效果好、技术难度低的体育项目。第五,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根据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改编成适合群众健身的体育项目或自创一些健身项目。第六,强化学员的运动处方能力,包括运动处方的拟定和运动处方实施的监控和调整两部分。
  3.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但能帮助锻炼者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向锻炼者传授科学健身的方法,直接增进群众的体质与健康,同时,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不会锻炼的人较多,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却不多。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科学锻炼的意识,使人们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功能和作用,知道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这样既加深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新兴职业的认识,进而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能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
  
  :
  [1]何敏学等.面向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的转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6,(1):39-41.
  [2]姜平.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5,(2):29-30.
  [3]肖莲花.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7-8.
  [4]陈立农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