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经济波动的多因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经济系统;经济波动;多因性
宏观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运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研究经济波动现象需要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国民经济增长与波动是具有特殊复杂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探究经济波动规律新的视角与思路。
一、经济系统的特点与复杂性分析
自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1949年和1955年出版了《关于一般系统论》及《一般系统论》,1957年古德(H.Good)和麦克尔(R.E.Maeh01)出版了《系统工程学》之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有了很大的丰富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构成了系统工程科学的基本框架;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复杂性研究是近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认识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性,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关于系统类型有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等划分;有物理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等划分;有工程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划分。钱学森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了类概念性系统分类,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和完备的系统科学分类。上述系统分类方法揭示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这些分类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确。如果从系统要素运动规律的基本特点或基本规律出发来认识系统,则可以更为简单明了地从总体上认识各类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系统的划分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从构成系统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物质系统和观念系统,基于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的观念性系统分类,以及关于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的分类,可以看出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以系统是否存在人类活动为标准,客观世界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没有人类活动存在构成的系统即物理系统;一是有人类活动存在的社会系统。这两类系统可作为最基本的系统。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动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而系统运动规律的稳定性是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两类系统的主要区别。
物理系统中要素构成的属性是确定的,其运动规律也是稳定的,系统必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物理系统是有规律的和可以重复试验的,人们可以对系统的运动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并予以控制。而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则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是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该系统的行为总是经过信息的收集,并按照某种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进行了的。因此,人的主观意志和偏好对该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较多地运用到经济系统研究中,使得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描述还不精确,许多概念和定义的模糊性以及众多不同的学术流派的普遍存在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正是由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的。 (二)系统的特点
1 经济系统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经济系统的主体要素是人,是人的一切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凡有人参与的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经济系统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由于人的思维、判断、决策、偏好各有差异,因此,有人参与的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等特点,从而造成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巨系统的困难。因此,经济系统的受人的主观意志和决策环节的影响甚大。
2 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国民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平衡系统:从空间角度来看,产业与产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从时间序列来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均匀的,有规则的经济波动和元规则的随机扰动相叠加,造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涨落现象。经济系统中的非平衡现象是经常和普遍的。
3 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的综合体。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就决定了经济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凭经验和定性分析方法难以相互协调。因此,如何使多变量和非线性的关系协同最优则是经济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经济系统受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经济系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形成的,它必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脱离开双重制约来考察任何层次的经济系统都是毫无意义的。
5 经济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功能性。认识和发现由宏观经济系统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所形成的固有的反馈系统机制,就是所谓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系统的行为总是在经过信息收集,并按照某个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出现的。所以说,经济系统是由非生命和生命系统构成的总体动力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的基本特点是自律性和非线性。所谓自律性就是自己做主进行决策,自己管理、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特性。维纳在“控制论”中申明,从生物体到工程系统乃至经济系统,它们具有的共同结构是存在着反馈控制机构。
(三)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
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对复杂性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界定与认识。麻省理工学院的seth LIovd列出了至少31种复杂性的定义。多样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固有的内涵,如:复杂性是系统某种动态行为,常常伴随着涨落,是动态的、开放的、远离平衡的;是系统、组织的内在属性而不是个体、单元固有的属性,来自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组织和适应能力,经济系统尤其如此。
复杂性原因主要源于系统的多变量特性、非线性特性、时空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层次系统的异质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等。复杂性使人们获取系统的完备信息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对系统的运动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进行准确描述与解释。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济活动的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处理的是社会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表现为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等,如宏观经济运行的不规则涨落、波动等。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由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使经济系统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解释有较大的局限性。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自亚当。斯密至今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历经数次革命,仍然习惯于用单一的因果关系,用均衡、理性、稳定和最优化等范畴,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确定性的研究、论证、解释和预测,认为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是线性的,没有间断、混沌和突变的世界。因此,主流经济学一定程度上都是牛顿经典科学思想在经济学的应用,都是在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确定性分析的框架体系内对经济现象的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了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并遵从负熵定律。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使人们认识到,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经济现象不再是市场稳定与供求均衡的反映,而是相互作用的许多个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不断调整关系的结果。经济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其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再是单一和线性的,而是耦合的与相互非线性作用的,经济系统因此会突现不稳定、不均衡的运行和不确定性的涨落、波动。
因此,研究者必须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应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范畴,研究复杂的经济系统及其复杂的运行,探索研究、分析、论证和解释经济系统演化形态和处理经济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因素。
二、经济波动的多因性分析
前人对经济波动原因的研究,表明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从表l列出的引起经济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分类中可以看出,除自然因素外,其它因素都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相关。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由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多样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与影响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波动;加之人类行为方式具有的随机性和自然影响的突发性,经济波动还表现为意外冲击。
表1表明了可能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经济系统特殊的复杂性,经济波动也必然表现出很高的复杂性。研究表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每一次经济波动都是不同的,人们还没有找到特定的经济波动周期,或引起波动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经济波动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波动的多因性。表1表明经济波动的因素不仅很多,而且相互关联,无法确定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因素、外界冲击、内部涨落、因素、经济因素等等。第二,经济变量量化的模糊性。经济系统变量的测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对系统中价值等变量的测度是不准确的。第三,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即一定的原因,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特定的结果。如自然灾害、政策调整、技术创新等等,必然会对经济系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是一定的,还与其他已知的和未知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们的自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第四,经济波动的不规则性或随机性。尽管人们提出了各种周期说,如所谓基钦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等,但主观性都很强。每一次经济波动在时间和幅度上都不尽相同;经济波动有时表现为较长的周期,有时表现为较短的周期。对已经出现的波动周期和幅度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却很难预测未来的波动周期和幅度。
此,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经济波动周期原因认识的多样性和多学派共存。
三、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原因
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以及其他与经济波动相关的因素等,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原因所起的作用大小也经常发生变化。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引发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有诸多的理论流派。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以发现,一些因素是系统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并持久存在的,另一些因素则具有某种偶然性或来自系统外部。由系统内部要素及其自身运动规律所决定的经济波动被称为“系统性原因”,是由人们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律决定的,如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行为主体的趋利特性以及市场的竞争特性等等。这些原因是经济波动产生的内在动力,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波动称为系统的内生波动。内生波动是由一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系统内部主体活动规律所决定的,它无法通过政策等有意识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尽管适当的经济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波动。
与系统性原因相对应的是“非系统性原因”。自然因素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地震等。来自外部其他经济系统的冲击也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国际商品和资本流动的冲击、政策法规等人为因素的变化以及各种和财政政策变化、文化冲突、政治变动等等。这些原因虽然产生于系统内部,但由于其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具体分析时可以视为非系统性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性原因虽然与内部原因密切相关,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比如,SARS与1998年的洪水都在经济系统内部,但并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因此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图2是系统性原因和非系统性原因的分类。两类原因不是绝对的,二者存在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分析。
表1和图2说明了可能引起经济波动的多种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否能够造成与何时造成经济波动,还有系统的其他相关状态的影响。如外部冲击,但外部冲击在什么时候能够引起多大规模的波动并不是一定的。因此,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由经济系统本身结构和运行状态决定的。
总之,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使得经济系统具有特殊的复杂性,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即表现为经济波动的多因性和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从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波动及成因,有助于认识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可能在复杂的变量中把握最重要的特征变量和最有效的控制变量。
上一篇: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下一篇: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