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济 学 正 义(二)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如果原料、设备是借贷购买的,那么原料、设备的价值即为企业的第一步纯收入,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分别为企业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纯收入,同时还应去掉捐税价值和还款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下,
纯收入 = c + m + 贸易掠夺价值 - 捐税价值 - 还款价值……(20)
在商品社会里,资本家的贫富是由企业的纯收入决定的,与赢亏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纯收入是由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共同决定的,赢利企业并不一定比亏损企业的纯收入高。例如,有一些已近暮年的大企业,工人多,它们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多,虽然在交换时亏了一些,但是纯收入仍然很高,资本家仍然很富;有一些新兴的小企业,工人少,它们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少,虽然在交换时赚了一些,但是纯收入仍然很低,资本家仍然很穷。
按照企业纯收入的多少,可把企业分为上、中、下三等。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很多,甚至还有些企业在商品交换时又从外界掠进了许多,这些企业就是上等企业,财大气粗,或者兴旺发达。这些企业有很多是生产新产品的企业,价格最虚假。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比较多,但在商品交换时又被其它企业掠走一小部分,或者剥削的剩余价值比较少,但在交换时能从外界掠进一小部分,这些企业就是中等企业,能安然度日。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本来就少,但在交换时又被其它企业掠走一大部分,甚至连原料成本都贴了进去,这些企业就是贫困的下等企业,油将尽、灯将熄。
有什么办法能挽救贫困破产的企业吗?没有。只要有竞争,就有赢有亏,有贫有富。在商品社会里,上面的三类企业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类都不能少。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哪怕企业被兼并得只剩下两家了,也是赢亏分明。这就象地上只要有高山,就必然有平原和大海一样。我们想消除贫困破产,就象我们又想保留高山,又想填平大海是一样地不可能,除非把海底架空或到月亮上取土;也象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赌博不败秘术,也不能让赌博的都赢钱一样。即使我们运用回春妙手救活了一些贫困破产的企业,也是道婆子驱鬼——兴一家、灭一家,或者说救了小羊,又饿死了狼,或者挖一个坑去填另一个坑,毫无意义。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内,如果谁要为“今年又有××家企业脱困”这样的消息欢欣鼓舞的话,就说明他不懂辩证法。
竞争是残酷的,贫困破产是必然的,任何的贫困破产都不能去同情。古人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优胜劣汰看起来很残酷,其实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再说,不管谁赢谁亏,反正是肉烂在锅里,只要不亏到外国去就行。所以,政府对待贫困破产的企业,最好的态度就是冷眼旁观,让它们自生自灭。政府只要做好残兵败将的安抚工作,以护好“赌场”的秩序,对得起自己提的抽头就行了。
下面举一个较实际的例子,对商品社会里的剥削、贸易掠夺、赢亏等作全面说明。已知在一个经济封闭的部落里,有若干户农民,平均每个工日产小麦两斤,售价为1圆/斤;有一个炼铁匠,平均每个工日炼铁十斤,原料自产,售价为1圆/斤;有一家铁匠铺,内有三名雇工,平均每个工日打造斧头两把,每把斧头耗铁一斤,售价为5圆/把,每日缴税5圆,每个雇工的日工资为1.5圆。假设某一天,铁匠卖掉六把斧头后,发去4.5圆的工资,缴了5圆的税,又买回六斤铁,14.5斤小麦;炼铁匠卖掉六斤铁后,买了一把斧头、一斤小麦;农民卖了15.5斤小麦后,买了三把斧头,手中还余0.5圆,试这一轮交换中各家的赢亏及纯收入。
解: 设每个工日的价值为1元。
⒈ 计算各种商品的价值:
小麦:因每个工日产小麦两斤,故小麦的价值=1/2=0.5元/斤;
铁: 因每个工日产铁十斤,故铁的价值=1/10=0.1元/斤;
斧头:因每个工日产斧头两把,故雇工在斧头上新创造的价值=1/2=0.5元/把,
又因每把斧头消耗的原料价值为0.1元,故由公式(1)得:
斧头的价值=0.1+0.5=0.6元/把。
⒉ 各家的赢亏及纯收入:
炼铁匠:卖了六斤铁,买了一把斧头、一斤小麦。
因一把斧头的价值为0.6元,一斤小麦的价值为0.5元,
故卖六斤铁的总收入=0.6+0.5=1.1元。
又因六斤铁的总价值为0.6元,故由公式(18)得:
赢利=1.1-0.6=0.5元;
又因炼铁匠投入的原料成本为0,故由公式(17)得:
纯收入=1.1-0=1.1元。(这1.1元的纯收入,包括自己创造的0.6元,掠夺来的0.5元。)
农民:共卖15.5斤小麦,买了三把斧头,还余0.5圆。
因三把斧头的价值为1.8元,余下的0.5圆钱的价值不能确定,
故卖15.5斤小麦的总收入可记为:1.8元+0.5圆;
又因15.5斤小麦的总价值为7.75元,故
赢利=(1.8元+0.5圆)-7.75元=-5.95元+0.5圆。
又因投入的原料成本为0,故
纯收入=(1.8元+0.5圆)-0=1.8元+0.5圆。
铁匠:卖了六把斧头,得30圆,发去4.5圆工资,缴了5圆税,买了六斤铁、14.5斤小麦。
由公式(7)得:工资价值=(4.5/5)×0.6=0.54元(0.9把斧头的价值),
因三名雇工在六把斧头上新创造的价值为3元,故
剩余价值=3-0.54=2.46元;
由公式(11)得:捐税价值=(5/5)×0.6=0.6元(一把斧头的价值);
由公式(12)得:净剩商品量=[30-(4.5+5)]/5=4.1把(铁匠用4.1把斧头换铁和小麦);
由公式(13)得:净剩商品的总价值=0.6×4.1=2.46元;
因六斤铁的价值为0.6元,14.5斤小麦的价值为7.25元,
故铁匠的总收入=0.6+7.25=7.85元;
由公式(18)得:赢利=7.85-2.46=5.39元;
因六把斧头共耗铁六斤,价值为0.6元,故由公式(17)得:
纯收入=7.85-0.6=7.25元(包括剩余价值2.46元、贸易掠夺价值5.39元,去掉捐税价值0.6元)。
因为农民还余下0.5圆,铁匠还欠外界0.1把斧头,所以这一轮交换还没有完全了结,因此总的赢亏不能正好相抵。从这个例子大家还应该看出,在全部参与交换的商品中,15.5斤小麦的价值是农民创造的,为7.75元;六斤铁的价值是炼铁匠创造的,为0.6元;六把斧头的新增价值是三名雇工创造的,为3元,但通过交换及付工资及缴税后,价值被重新分配,农民得到了(1.8元+0.5圆),炼铁匠得到了1.1元,铁匠得到了7.25元,三名雇工得到了0.54元(工资价值),政府得到了0.6元(捐税价值)。所以说,商品交换的过程,就是掠夺和被掠夺的过程,也就是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㈧ 商品的生产
第三节中已讲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比例最好由政府根据自己国家或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这样最有利于国家或社会的稳步。可是在商品社会里,政府是无权调节生产和消费的,生产和消费是由市场调节的。政府倒落个清闲,只要给打好场子,让它们安心厮杀,最后等着吃抽头就行了。
那么市场是如何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呢?
由于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交换其它商品,所以各种商品的产量必须协调,“孤阴独长”不行。也就是说,当一种商品的产量较高时,其它商品的产量就必须跟上来,否则,该种商品就必然有一部分找不到交换对象,造成过剩,被迫停产。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现在世界上只有两种商品:斧头和粮食,当斧头的产量很高而农民的余粮很少时,就要有一部分斧头积压,铁匠就要改行去务农;当农民的余粮很多而斧头很少时,就要有一部分粮食积压,农民就要改行去打斧头或减少种地面积。所以说,商品社会里的各行各业就象被链在一起的一大群男女老少,互相制约着,哪个如跑得太快,非被摔得鼻青脸肿不可,很符合“木桶理论”。
一种商品的产量不仅受其它商品产量的制约,而且还受具有消费它的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的制约。例如,在一个封闭的村庄里,有三十户农民和一户木匠,木匠专门打造马车,马车与小麦的交换比例是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三十户农民中有一户是地主,他们共有剩余的小麦两万斤,但其中地主占一万斤,请问木匠应该打造几辆马车才合适?虽然三十农民对马车的需要量是三十辆,但是因为他们只有两万斤小麦,所以木匠最多只能打造二十辆。但是二十辆就一定能全部卖出去吗?由于两万斤小麦被地主占了一半,其余的二十九户农民平均每户才有三百多斤,没有一户能换起,或许能有几户愿意凑起来换一辆,而地主最多需要两辆,所以木匠最多打造三辆就够了。在这个村庄里,地主和那几户凑起来换马车的农民是具有消费马车能力的消费群体,他们对马车的需要量是三辆,所以马车的产量不能超过三辆。这个例子说明,一种商品的产量虽然受其它商品产量的制约,但是因为存在着少数人(地主和资本家等)占有大量财富的现象,所以一种商品的产量最终是受具有消费它的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的制约的。所以市场要求:在一定的交换比例下(如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一把斧头换一尺布),任一种商品的产量均不能超过具有交换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7],这就是商品的生产规律。如果一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这个需要量,就是过剩,过剩就要降价,以增大具有交换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如果不降价或无降价余地,该种商品的生产马上就要受到抑制。因此,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是自动地相互制约的,这就是市场的调节作用。生产和消费之间这种自动地相互制约关系可用图四表示。图中容器E和C的容积分别表示生产原材料的和生产消费品的企业能承受的产品的最大积压量,当然也就分别表示了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缓冲能力。从该图可以看出,原材料的生产速度(泵1的流速)制约着消费品的生产速度(泵2的流速),消费品的生产速度制约着消费速度(管D处的流速);再反过来看,当管D处的流速小于泵2的流速时,容器C和E就会先后被充满,两台泵就会自动停止工作,所以消费速度也制约着生产速度。因此,只有三处的流速相等,整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地工作。
可是实际上,三处的流速是不可能正好相等的,通常D处的流速总是小于泵2的流速,也就是说,通常总是有过剩存在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各种商品的生产速度、消费周期以及社会对它们的需要量不可能完全相协调,所以在一定的交换比例下,各种商品不可能都正好交换完毕,总有剩余的,有不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上例中,假设木匠共打造二十辆马车,如果按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进行交换,就会有十七辆马车过剩,地主有八千斤小麦过剩;如果马车的价格降为一辆马车换三百斤小麦,那么每户农民都能换起,马车就会短缺十辆,小麦过剩,即使木匠又打造十辆补过来,地主仍有八千斤小麦过剩。总之,不管按怎样的比例交换,它们都不能正好交换完毕,所以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过剩有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之分。绝对过剩指的是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它的全体消费单位对它的需要量,造成有一部分卖不出去。绝对过剩极少出现,多数是相对过剩。相对过剩指的是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具有购买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但却低于它的全体消费单位对它的需要量。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想买的,买不起;能买起的,不想买。”还拿上例来说,所有的农民都想买马车,但买不起,地主虽然能买起十辆,但是买两辆就够了,造成木匠的二十辆马车有十几辆卖不掉。再拿当今社会来说,穷人需要住房、需要空调、需要轿车,但买不起;富人能买起住房、能买起空调、能买起轿车,但他们不买,因为早就买得很多很多了,什么都不缺,置厦万间,夜宿不过七尺;积粟千仓,顿餐仅止满腹,买那么多干什么,他们肯定要把钱存放起来,这也造成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因而某些生产无法继续,生产与销售陷入僵局。这就是马列主义所讲的“在利益驱使下生产的无限扩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除非又有新产品问世,或者原来的消费品需要更新,才能打破僵局。例如,在上例中,木匠打了二十辆马车有十七辆卖不掉,无法干下去,正在发愁;地主有八千斤小麦眼看要霉烂,也正打算停几年再种地,这时有一位农民鼓捣了一台什么仪出来,让地主很感兴趣,他就拿一千斤小麦换了过去。那位农民飞快地用这一千斤小麦到木匠那里换了一辆马车,使木匠看到了一丝亮光。后来,又有农民发明了什么,把地主的小麦逐渐换得一干二净,木匠的马车也一辆接一辆地被换走,原来地主的两辆已经坏了,又换了两辆过去,这样僵局就被打破了,生产开始恢复。木匠干得更欢了,地主种地的劲头也更大了。
由过剩引起的商品卖不出去,就是生产大于消费,它必然要使生产停止,阻碍人类共同致富。然而,因为当今社会商品的种类很多,所以如果只有几种商品过剩,不会给社会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当有很多种商品甚至所有的商品都过剩时,就会导致大量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这就是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由生产力和市场的缓冲能力共同决定,生产力越小,市场的缓冲能力越大,爆发经济危机的时间间隔就越长。经济危机爆发后,虽然一些商品的生产停止了或减少了,但是对它的消费却不停,过了一段时间,“容器C”就会腾出空来,生产就可以恢复了。
经济危机虽然是过剩引起的,但一般来说,过剩却是开发新产品(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和动力,因此可以说,没有过剩就没有商品社会的进步,这是它对商品社会的贡献。
经济危机对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由过剩引起的商品生产的停止,使社会生产从整体上看是个时断时续的过程。生意红火时,一窝蜂上马,重复投资;生意清淡时,大量的机器设备和人工又闲置起来,严重浪费了生产力并阻碍了它的,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弊病。不仅如此,经济危机还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记得上小学时,课本里曾讲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饿得死去活来,但资本家却把牛奶往大海里倒;穷人几代同挤在一间茅棚里,甚至露宿街头,但资本家却有一幢幢高楼大厦清闲着任凭风剥雨蚀,鸦居雀占。另外,商品经济还有一个弊病,就是技术被当作商品买卖,耽误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所以说,如果我们来个史海钩沉,套用马克思的一句话,说商品经济是腐朽没落的经济体制,看来一点都不过时。别看商品经济使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跟弓弦一样,天天都殚精竭虑,行色匆匆,好象效率怪高似的,可是实际上很多人都是为销售、投机而忙,真正忙于生产的并不多。而公有制社会就省了销售、投机这一套,所以人民就显得悠闲得多。
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人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刺激消费,即增大D处的流速,使容器C尽快腾出空来。于是就出现了“消费越多,贡献越大”“天灾人祸也有利”等等高论,真是有奇树,必结怪果。若论刺激消费,还是富人的潜力大,所以就有人手捧一碗碗诱人的饭菜,硬恳求富人吃下去,尽管富人的肚皮已快撑破了。但仅一墙之隔的一个饱一顿、饿三天的要饭花子,哪有人去管它。真应验了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句话了。可能有人会说,你不用着急,等富人把饭吃下去了,生产就可以恢复,自然就有要饭花子吃的了。但愿如此!
那么刺激消费能不能摆脱经济危机呢?能,多数都能。如果这边彻底停止生产,那边刺激消费,两边夹攻,更加灵验。不过,再灵验也只是扬汤止沸,不久还会光临的。有没有釜底抽薪的法?有,那就是废除私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建成图一的那种系统,就永远都不会有经济危机。使不得,万万使不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稍次一点的?好象还有几个。既然经济危机是由商品过剩引起的,而商品过剩多数又都是由财富过度集中引起的,那么如果对剥削和贸易掠夺加以限制,不让财富过度集中,就一定能推迟经济危机的到来,这是其一。不过,这个办法看起来很难行通,因为即使富人答应了,有些穷人也不一定答应,他们要翻本。当发现某种商品快要过剩时,立即限制它的产量,怎么样?这是其二。不行。请想想,谁能保证按倒葫芦不起来瓢?再说,悬崖上又焉能勒住快马?因为某种商品过剩,是由于缺少其它商品与之交换,所以当发现某种商品快要过剩时,立即增加其它商品的产量或开发新产品,怎么样?这是其三。这个办法和第二个其实是一个娘生的。增加其它商品的产量,又怎能保证这些商品不过剩?若处理不当,反而会积少成多,造成很多商品都过剩,爆发更大的经济危机。况且开发新产品是技术上的事,哪是说开发马上就能开发出来的。提高市场的缓冲能力,可以吗?这是其四。同样不可行。因为市场的缓冲能力是由人口数量、商品的种类及数量决定的,人力不能改变。让过剩的商品降价,应该可行了吧?这是其五。在刚开始降价时还比较灵,但很快就会出现新僵局,而价格又不能无限制地降,况且这种商品降价了,其它商品就会过剩,所以这个办法还不行。冲破经济封闭的圈子,到外国去找销路,行不行?真是要饭的要到叫花子家——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不过对发达的国家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可是,再有效也是暂时的,世界市场总有饱和的那一天,总不至于再推销到月亮上去吧!所以,对整个商品社会而言,经济危机还是虎视眈眈,蓄势待发。总之,在以上的诸方法中,选来选去,还是刺激消费最有效、最简便、最稳当,而刺激消费又只能苟且一时,因此说,对商品社会而言,经济危机就如同邪魔附体,永远都驱赶不走。根源还在于商品的生产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求太苛刻。
以上的一段,其实马列主义的理论早已就论述得很详尽了,只是由于它太深奥,所以不易被一般人理解。我这里只算是用大白话给它作个注解,以让它适合大众的口味,因此请大方之家们千万不要嫌我这一段太浮浅,或者说是拾人牙慧。
至此,商品的真面目大家应该能看得很清楚了吧!因它的要求商品的生产量不能超过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要量,所以商品经济不仅易引起经济危机,而且因为凡是具有购买能力的人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只要这一部分人不需要,不管穷人、国家或社会多么需要都不能生产,这还非常不利于共同富裕,不利于国家或社会致富。难怪在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人“粮食不够糠菜凑”的时候,国家却大叫“吃不了了!吃不了了!”“抓紧调整产业结构”“要想富得快,铲了粮食种蔬菜。”难怪在目前我国钢的年产量才有一亿吨的时候,国家就惊呼:“多了!多了!”可是,仔细想想,我国还有两三亿套住房要建,还有许多公路、铁路要铺,还有许多汽车、火车、轮船、农机要造,我们的枪炮、坦克也不太多,而且很多已都很陈旧了,我们至今还没有航空母舰……粗算起来,年产十亿吨都不敢说宽裕,何言一亿吨多乎哉?政府采取的无非是上面一、二两法。
七 计划经济
(读本节之前,请先读附文一 ——《幸福论》)
㈠ 什么叫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是由人的本能自发产生的,不要政府或社会的力量来控制,所以应把它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归为经济。商品经济对产品的分配原则是自由竞争,这样必然要产生贫富分化和剥削。打个比方来说,某一天,社会上生产了一万个馒头放在一堆,有一万个人来分。商品经济是让这一万个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去抢,谁抢到归谁,但不准到别人的手里去抢。在一声哨子响之后,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结果是有抢到几十个的,有抢到一两个的,有只拾到一点馒头渣的,有两手空握拳头的,于是就出现了贫富。这个过程就是掠夺。一无所有的人为了活命,不老实的人都当强盗去了,老实一点的良民不得不到富人的门下去讨口吃的。“我们已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您能不能施舍给我们一点?”穷人可怜巴巴地哀求。“可以,可以,我一向以慈悲为怀,四海皆兄弟嘛!不过,明天再抢馒头我就不亲自去了,你们替我去,抢来的要统统缴给我,我再分给你们,怎么样?”富人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和蔼可亲地说。“应当,应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穷人慷慨激昂地回答。于是又出现了剥削。剥削的出现,使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穷人的悲惨遭遇使一些仁人义士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们领着大家,揭竿而起,推翻了富人专政的政权,建立了穷人专政的政权,把私有制社会里原来对着强盗的枪口调转过来对着争抢正酣的芸芸众生,大喝一声:“住手!任何人都不准再抢,谁抢打死谁,由我们来分。大人一个半,小孩半个。”这就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是 在强权统治下的不自然的经济形式。凡是自然形成的,都高低不平、长短不一、混乱不堪,不经人力的强制,就没有平等和整齐。
计划经济包括计划生产和平均分配两个环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按计划生产消费品并对它平均分配的经济形式。计划生产是指政府根据国家资源的多少、人口的数量、生产力的大小等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平均分配是指相对的平均分配,不让人感到有差别就行,绝对平均是做不到的。平均分配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原则。虽然第一节中就说过“永远都没有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但这只是针对私有制社会来说的,在公有制社会里,政府是可以通过调节使很多种消费品“极大丰富”的,这样政府就可以对这些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所以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可以同时进行,并不一定非要等到“高级阶段”时才可以按需分配。是“按需分配”产生的“高级阶段”,而不是“高级阶段”产生的“按需分配”。
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意”,虽然计划使人人都平等了,但是是不是人人都拥护它呢?不是的。因为人的本性是争强好胜,而且几乎每个人又都有自不量力的毛病,所以几乎人人都想在商品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自由天地中博他一把,以求高人一等。而计划经济则是强制平等,眼见有钱就是不让赚,眼见有好生意就是不让做,这个滋味真是生不如死,所以计划经济是违背很多人或者说是多数人的意愿的,特别是那些自以为钻营能力还不小的人,对它更是痛恨入骨,分分秒秒都想复辟。这就好比是用一大块钢板硬压在众人的头上,那些个子高的尤其难受,最痛恨这块钢板,必欲掀之而后快,而且居然还有一些矮个子,但自以为也被压得受不了的人也趁机起哄,摩拳相助。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猜到,如果真要把公有制废除,实行商品经济,让大家自由竞争的话,这些人肯定是最先败下阵来的。只有他们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有可能感觉到原来还是公有制好。可是,当两个饱嗝一打之后,就有可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又跃跃欲试了。什么是人?这就是人,赌性不改的人。
㈡ 为什么要建立计划经济
自私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因为自私,就有了竞争。可是由于各个生物体的能力不一样,所以竞争的结果就产生了差别:一片树木,高矮不齐;一群禽兽,胖瘦不等;一乡人众,贫富不均。
穷人受够了贫富不均的苦头,时时刻刻都盼望平等。
要想平等,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消灭富人,分掉他们的财产,以达到共同贫穷;二是拼命劳动,赶上富人,以实现共同富裕。
陈胜、斯巴达克、马克思等造反者及晁盖等义匪走的是第一条路。
资本主义建立以后,资产阶级吸取了以往统治阶级的教训,他们不给社会成员在上划分等级,不限制穷人的自由,把政治平等这件漂亮的外衣抖得“啪啪”响,却只字不提经济平等;而且还一边向穷人灌迷魂汤:“你们不要看我们的财富眼红,我们是流过了血汗的。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大家发财的机会均等,任何人只要不怕流血流汗,幸福同样也会降临他的身上”,一边假惺惺地热情地鼓励、督促、引导、扶持穷人发财致富,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目的无非是诱惑穷人走第二条路。有付出定有回报,此计果然妙极。穷人开始由愤愤不平转成羡慕,幻想成为老板、富豪的人多起来了,即使一次次的破产、一次次的失败,最多也只是以头抢地,连骂自己无用、老祖不显灵,输得口服心服,绝不再喊:“等贵贱、均贫富”。如果偶尔有一两个侥幸成功的,则会立即被资产阶级树为典型:“瞧一瞧,看一看,事实胜过雄辩。谁说我们骗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尔·盖茨曾倾倒了多少人,最近才听说的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罗兆辉也曾一度成为香港青年学习的榜样。
那么富人真能带动穷人致富吗,穷人埋头苦干真能赶上富人吗?这都是哪儿的洋话!财富不是空气,任你去争,反正少不了我的。财富是有限的,你争多了,我剩得就少了;你争完了,就没有我的了,除非到你手里去抢。只要有竞争,就有多有少,有贫有富,这是千古不易、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万个人去抢一万个馒头,是不可能正好一人抢一个的。如果说富人能带动穷人致富,怎么带动?穷人能都跟着富人去当资本家吗?都当资本家,谁当工人?穷人能都跟着富人学着去掠夺去剥削吗?都想掠夺,都想剥削,去掠夺谁,去剥削谁?有人可能要说,社会财富是不断增加的,只要穷人肯干,看来要赶上富人还是不成问题的。说这话的人,可能没见过下雪,一场大雪过后,山还是山,井还是井;他可能也没见过火车跑,车厢想追车头,任你追到地老天荒。事实上,穷人追赶富人,一直追赶了几千年,到现在不依然是泾渭分明吗?而资产阶级向穷人宣扬的“大家的机会均等,都有成功的希望”等麻痹思想,虽不如封建统治阶级的“轮回报应”赤裸,其用意也是很明显的。就好象赶车的挑一把青草在驴嘴前面,引得驴目不斜视、心无二念地拼命往前跑,然而离幸福总是只差一步,到死都不知是个当。虽然我们也都看到过有不少穷人挤入了富人的行列,但是我们也应当能看到同时又有许多富人沦为乞丐。这就好比是站在金字塔下的人硬往上面挤,每有一个人挤上去,就必然要有一个人被挤下来。几千年来,私有制社会虽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换,但富人和穷人的比例却从来都没变过。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最先戳穿了资产阶级精心布置的这个骗局。他点化无产阶级说:“贫富分化是由剥削引起的,你们越想富,你们肯定就越要拼命劳动;你们越拼命劳动,你们为资本家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贫富差距就越大,第二条路的尽头只是个美丽的太虚境。因此所谓的勤劳致富,只是资产阶级欺骗你们的,为了让你们老老实实地、拼命地为他们创造财富罢了。只有你们联合起来,用暴力消灭剥削阶级,废除私有制,产平金字塔,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才有你们的出头之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富贫,只因为有了富,才有了贫;没有了富,就没有了贫,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马克思及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从来都没提过致富或勤劳致富。所以,人类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达到平等。而要想让一部分人富裕,很容易,只要把压在众人头上的那块钢板掀下来即可,余下皆不用问。那些“个子高”的,揉揉被压酸的脖子,缓过神来,自然很快就会富起来。毛泽东时代不是不能为此,而是不欲为此。所以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很容易的,只要政府撒手不管,自然就会有一部分人富起来。而不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倒是非常困难的,的公有制可是中国人民花了几千年的时间,牺牲了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的生命才换来的。这就好比管理花草。要想把一片花草修剪得很平整是非常困难的,越平整则越困难,但要想让原本修剪得很平整的一片花草中有一部分冒出尖来,园丁只要睡大觉就行,花草会自然地分个三六九等出来。这是天力,而非人力。而只要有了贫富分化,自然就产生了阶级。恕我眼拙,我怎么也看不出由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引起的社会主义的贫富分化与由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引起的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有什么区别。
㈢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什么?
因为穷人是不满资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不满资本主义的贫富不均才不惜以死相拼,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理所当然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保护穷人的利益,消灭剥削和掠夺,消除贫富分化。而且这个任务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与之相反,资本主义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产阶级唱赞歌。这是两种社会最根本的区别。对此,马列主义早已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然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变成生产力了。究竟哪个对呢?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的确很重要,但是能因为它很重要,就好象专门为美化社会主义似的,把发展生产力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吗?这样一说,似乎资本主义就不发展生产力了,可是事实上,资本主义也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还有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比中国的要大得多,这怎么解释?若说资本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生产力,那么两种社会还有没有区别?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的根本任务也不是发展生产力。那么发展生产力又属于哪一路呢?答: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本能。人要生存,要发展,不用你去督促,他就会自动地、尽力地发展生产力。比方说,老虎也会自动地、想尽办法尽力地多捕食,猴子也会自动地、甚至巧借工具尽力地多采果子。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与是没有关系的,不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会自动地、尽可能地发展生产力,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才知道发展生产力,只有社会主义才需要发展生产力。政治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贡献,而且它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好的政治也不过是使生产力畅通无阻的发展。政治就好比是河道,河道限制了水的流向,同时也就对水流产生了阻碍,又宽又直的河道只不过使水受的阻碍小一些。
虽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生产力发展了,产品增多了,怎样分配呢?每一个人、每一种社会最关注的就是这一点,于是才有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才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划分。这就和人在一起干活时不能产生矛盾,一到分东西时就产生矛盾是一样的。社会主义既有人类社会的一面,又有公有制社会的一面,所以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平均分配。请注意,这时发展生产力仍不是社会主义的任务,它仍是人类社会的本能,或者说是政府的任务;将产品平均分配才是社会主义的任务,或者说是共产党等公有制党的任务。如果社会主义只顾发展生产力,不顾产品如何分配,它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共产党也就不是共产党了。我们可把社会主义比作园丁,如果园丁只顾给花木浇水施肥,让其自然生长,参差不齐,这就是园丁的失职。再比如说警察如果看到生产劳动怪重要,就去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再乱也不管,这样的警察还能叫警察吗?同样,资本主义的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如果资本主义只顾搞生产,一不留神,让无产阶级专了政,就无脸向资产阶级交代。因此说,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身份,把它与人类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搞清楚,弄明白它的任务,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认为只要是重要的工作就是社会主义的任务,让它越俎代庖、分心走神。重要的工作太多了,例如保卫国家、社会治安都很重要,能说它们也是社会主义的任务吗?
㈣ 计划的经济基础
因为计划经济要把产品平均分配,所以计划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反过来,因为在公有制下私人都没有资本,不具备商品交换的条件,所以公有制下的经济形式也必然是计划经济。
又因为马克思曾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似乎计划经济还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作基础,如果生产力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且人类社会还必须按照上面的那个规律一步一步地发展,不经过商品经济,也不能实行计划经济,对不对?哪里,哪里!食古不化,太教条了!固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发展是对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生产关系非得生产力推动才能发展,也并不等于说生产关系发展必定要求生产力跟着发展。实际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五所示。在此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力水平,㈠㈡㈢分别表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关系。此图的意思是:同一级的生产关系和同一级的生产力相适应,除此之外,高级的生产关系也能和这一级的生产力相适应。这种关系用句时兴的话说,就是某一级的生产关系可以兼容比它低级的生产力,而某一级的生产力则不能兼容比它低级的生产关系。所以说,当生产力发展时,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也要跟上去,但当生产关系要发展时,却不必要求生产力跟上去,最高级的生产关系可以建立在任何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由于计划经济代表着最高级的生产关系,因此计划经济可以在人类社会的任一阶段实行。至于那个规律,要知道,任何规律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条件改变时,规律就要跟着改变。如果条件改变了,却不知规律也要跟着改变的,就是刻舟求剑的蠢货。例如,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从西往东转,如果地球从东往西转,那么太阳就要变成西升东落。再例如,番茄春生夏熟是它的生长规律,可是如果我们给它盖上温室,或者再喷上激素,那么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不必非等到夏天不可。同样,人类社会上面的那个发展规律也是在人类没有掌握它的条件下,人类社会完全在生产力推动下的自然发展规律,当人类发现这个规律后,就可以用人力代替生产力促使人类社会跳跃着发展,让人类提前跨入美好的社会,而不必拘泥于常规。否则马克思探索这个规律还有什么用,不如两眼一闭,任人类社会信马由缰算了。
然而,世界这么大,要使全世界都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是很困难的。但可在小范围内实现。不管外面是多么的风大浪急,还是多么的精彩多姿,我们只要垒起一圈围墙把我们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圈起来,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那么我们大家伙就能感到欢乐融融。因为幸福主要是与周围人相比产生的,不会有人比到外国去,除非你故意引诱挑拨。至于整个国家或整个区域能不能赶上外界,怎样去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㈤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公平地说,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优越,可是优越在哪里呢?把图一和图四相比较就可以看出来,计划经济里,不存在消费对生产的反制约,也不存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利于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能使国家和人民以最快的速度富起来,这是第一点;平均分配避免了贫富分化,犯罪的较少,社会较安定,这是第二点。这两点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也就只有这两点优越性,因为只有这两点资本主义做不到。其余的,象福利、慈善等公益行为,凡是社会主义能做到的,资本主义都能做到,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它们只是政府安抚社会的手段。平时不绝于耳的“某某人生病无钱医治,政府及人民热情相助,致使疾病得以及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节日前,某某市及时把救济金发到困难户,送去了党的温暖”等等新闻报导,都是斜眼的化妆师硬生生地想朝社会主义脸上贴金,却没贴到正地方去,不仅不能服人,反而是授人以柄,自讨其辱。请想想,给穷人施些小恩小惠,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是比我国做得还好么,如果有人凭此就说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我们岂不要张口结舌?
㈥ 管理措施
计划可分为计划生产和平均分配两个环节,故其管理包括生产管理和分配管理。
计划生产是指政府应根据资源状况、人口状况及生产力的大小,合理地安排生产,什么时候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至于具体怎样安排,则不属于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了,故到此为止。下面专谈谈分配的管理。
政府向消费者分配消费品,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发领条,上面注明名称、数量,让消费者到供销社去领,或者借用货币进行分配。货币分配和实物分配、领条分配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货币分配较灵活,消费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用货币分配最好。只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买卖”是供给,是政府向人民供物,商品买卖是生产者双方用物交换,本质不同。
政府若借用货币进行分配,对货币的制造、发行及回收要按下列原则和步骤进行:
⒈ 仿照商品的定价方法,先规定一个工日的价值。
⒉ 根据各种原材料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原材料定价。
⒊ 国家生产多少原材料,政府就应该根据定价制造多少货币。这就是国家的收入。
⒋ 需要多少原材料投产,政府就应该发行多少货币——直接拨给消费品生产厂。如果政府不把货币拨给消费品生产厂,而是直接把原材料拨给消费品生产厂,把货币发给最终消费者也可以。这就是国家的支出。
⒌ 消费品生产厂用货币到原材料生产厂购得原材料后,原材料生产厂应将货币全部上缴给政府。政府收回,待发给最终消费者。
⒍ 消费品生产出来后,给消费品定价。第五节内讲过,给消费品定价的原则有两个,若用前一个,则政府收回的那批货币不够用的,还要补造;若用后一个,则不需补造。最好用后一个。
⒎ 政府将收回的那批货币发到最终消费者手里。最终消费者用它购物.
⒏ 消费品生产厂将消费品售出后,应将得到的货币全部上缴给政府,政府将这批货币收回,销毁。这样,这批货币和它代表的那批原材料就共同走完了它们圆满的一生。当然,这批货币也可以不销毁,留作下次使用,但千万不能把它当成收入。
这里再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假设我国今年产钢铁一万吨,每吨价值一百圆(在公有制下,“圆”与“元”已无区别),则政府应制造一百万圆的货币,这就是国家今年的收入。如果今年国家打算生产一千辆汽车,每辆用钢铁两吨,则政府就应当拨给汽车厂二十万圆货币,让它购买钢铁,或直接把两千吨钢铁拨给汽车厂也可,这就是国家今年的支出。当汽车厂持币到钢铁厂购得钢铁后,钢铁厂应将卖得的这二十万圆如数缴给政府。政府然后再把它发到消费者手里,让消费者购买汽车。汽车厂把汽车造出来后,应给汽车定价。因每辆汽车耗钢铁两吨,故每辆应定为二百圆(此处忽略了其它种类的原材料,如玻璃、橡胶、电等)。当汽车厂把一千辆汽车卖完后,应将卖得的二十万圆货币缴给政府。这二十万圆已完成了使命,已是废货币,应由政府销毁或封存。这一整个过程可用图六表示。
图六的意思是:当原材料生产厂从大中取得资源生产出若干原材料后,政府应当制造出与之相当的货币;当有一批原材料投入消费品生产厂生产消费品时,政府应当把与之相当的货币通过工资或拨款的方式发到消费者手里;当消费者购得消费品后,消费品生产厂应当把卖得的货币上缴给政府,由政府销毁或再利用。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公有制下,仍存在剥削,即国家或社会对工人的剥削。与私有制下的剥削不同的是,公有制下国家或社会剥削的财富,最后还用到全体人民身上,任何私人都不能享受。其实,计划经济和所有都兼并到一个人手里的商品经济是相似的。
八 关于无业和失业
从表面上看,无业和失业好象是生产过剩直接引起的,可是实际上,单就生产领域来说,无业和失业率是由生产力的大小、生产资料的多少、消费品种类的多少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生产力越大,消费品的种类和生产资料越少,无业和失业的就越多。其中,由消费品的种类和生产资料少引起的无业和失业是不好的,由生产力的引起的无业和失业是好的,而且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而满足,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第一。不过,这个目标却是不能强求的,不能为了追求而刻意去追求国民生产总值要翻几番、要在世界排老几,而是应当按照我国的生产力、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而然地生产,最后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则更好,不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人民觉得幸福就行。当年秦始皇建造万里长城是因为需要,也不是想图个什么世界第一。当然,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把外国资本家的豪华生活展示给中国人民,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与外国的资本家去比富斗穷。穷人买不起巧克力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巧克力这种东西,更不要把巧克力诱人的广告拿给自己的孩子看,该“愚民”的时候还是得“愚民”的。
虽然在生活水平上我们可能甘拜下风,但是在武装上却绝对不能输给它们,宁为饿犀,不做肥猪。当然,这都是关起门来说的自家话,不可与外人道也!
[1] 注:如果考虑劳动强度、性质、条件等的差别,应把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量作为商品交换的依据。劳动量=(劳动强度系数+环境危害系数+艰苦系数)×劳动时间。
[2] 注:从注释[1]的角度考虑,也可把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当作价值。究竟是把劳动时间当作价值,还是把劳动量当作价值,应有全社会协商决定。为了简单起见,本学就暂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3] 注:a严格地说,在多家同生产一种商品,而且这些企业自己也需要这种商品的情况下,这种商品的价值应是在扣除了企业自己留用的以及堆在仓库里永远也卖不出去的数量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商品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例如:粮食的价值应是在扣除农民自留的之后,余下的粮食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b必须是原料的品种、数量相同的同种商品才能在一起取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例如:一斤重的铁斧只能与一斤重的铁斧在一起取平均劳动时间。
.[4] 注: 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所有的某种商品平均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具体的。而传统经济学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大多数某种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对的,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不利于后面对价值的定量处理。
.[5] 注:欲知商品的价值是多少,除了要知道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还得知道每个工日的价值是多少。但对每个工日的价值,至今还没有规定,所以就无人知道商品的价值。
.[6] 注: 织布的时间包括生产原料的时间。例如:若织一尺布要消耗棉花0.5斤,生产0.5斤棉花要用0.5个工日,把0.5斤棉花纺成线要用0.2个工日,把线织成布要用0.3个工日,则织一尺布共用1个工日。
[7] 注:这个需要量可用公式具体。假设在某一区域内共有N户人家,经过调查,需要摩托车的有M户(M≤N),能买起摩托车的有S户(S≤M),摩托车的消费周期为T年,则该区域内每年对摩托车的需要量=kS/T(k为影响销售的系数。例如,有人能买起,却舍不得买;有人买不起,借钱也要买)。当年产量高于此值时,即为相对过剩,需以降价来解决;当年产量高于M/T时,即为绝对过剩,降价也无用。
上一篇:经 济 学 正 义(一)
下一篇:农民进城动力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