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白晶 肖勇 陈春 时间:2010-06-24
[摘要] 文章主要梳理并概括了我国当前学术界对西方学中“经济人”假设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4种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评价。最后概括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核心假设,被视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根基所在。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作为经济主体人的如下基本涵义: 第一, 经济人是自私自利的;第二, 经济人只在乎经济利益或者说物质利益;第三,经济人是理性的。
  在我国,“经济人”假设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关于人的行为动力的理论基础,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这种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本文梳理了关于“经济人”假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适用性的四种观点。在创建适合自己的经济学的背景下,梳理和评价我国理论界针对“经济人”问题的研究成果,探索进一步研究的趋向,对于理论创新和而言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第一种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
  
  这种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人的本质分析为出发点,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批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人”假设把“利己”绝对化、永恒化和一般化,并不能地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说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经济人”假设的主题是个人主义的,与集体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如果承认并接受它,将会意味着放弃集体主义,将导致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形。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也是批判的重点。“经济人”分析具有的合理性是针对单个经济主体和市场竞争机制来说的,只局限于微观经济领域和市场机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行为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能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导向。并且,“经济人”假设具有在理论上片面、不合理,在结果上不能出现公平社会,并且导致外部性等问题等重大缺陷,因此在我国的发展中,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经济人假设理论。
  在所掌握的文章材料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反对“经济人”假设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多是和社会学学者,因而对这一假设的批判大多始于意识形态,也终于意识形态。即使有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展开论述,也仅仅停留在评述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片面性上,缺少对两种经济体制下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差异的深入探究。
  
  二、第二种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沿用“经济人”假设
  
  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经济人”假设既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断言,也不是对人的一种伦理期望,而是对一定条件下的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界定,这种假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的趋利动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只有承认“经济人”性质并有效地激发和规范人(组织)的趋利行为,才能建立起高效率的市场制度。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经济人”假设符合现阶段我国所有行为主体统计特征,可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行为分析基础。而且,在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国有还要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使之成为制定一系列制度的基本前提。
  从意识形态来说,“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主义伦理基础也没有根本性冲突,相反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应具备的伦理价值观念有着相当的一致性,有助于我国的经济研究从阶级层面转向个人层面,并解决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主义。
  认为“经济人”假设可以沿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观点大都抛开了意识形态之争,着眼于现实的经济意义。结合了当前的时代背景,抽象出市场经济这个重要因素,认为“经济人”假设符合了时代需要。
  
  三、第三种观点:“人”假设经过修正,仍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核仍然是合理的,只要克服这个概念的某些缺陷,并对其做出必要的补充,就可供经济学借鉴。我们并不能否定原有“经济人”假设合理性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这一假设的全部内容,在建立中国自己的经济学时要持批判创新的态度。
  “经济人”假设具有客观性,利己属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人的一个基本权利,但是假设又忽视了现实中的人,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前提,看不到社会矛盾、冲突的一面。因此,无限理性的“经济人”应该让位于“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抽象的“经济人”必须代之以现实的社会人。
  从主体范围来说,“经济人”可以等同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运行主体,但并不是一切都要以经济人作为社会生活的衡量指标。如果进一步明确,我国目前社会中人属于“经济人”范畴,以营利为目标的也可视为“经济人”,但公有制企业与集体制企业除外。
  从掌握的数量来看,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最多的。在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是一条最为便捷和可操作的路。但是这种调整和发展在加强了假设的解释力的同时,也使概念向宽泛和模糊的方向发展,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四、第四种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自己的“新经济人”假设
  
  如何用的和逻辑严密的包含集体主义思想的“新经济人”命题代替现在包含个人主义思想的“经济人”命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大厦的一项重要使命。很多学者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其中,最为著名完整的观点当数以程恩富为代表的海派经济学派提出的“新经济人”论。其“新经济人”假说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第一,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第二,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第三,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另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公有人”设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种种内在矛盾决定了新时期的“经济人”不仅应具有法制观念,还应具有道德情操。因此要引导“经济人”走向更高的形态的“公有人”。
  黄福宁提出了泛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经济利益及由此带来的效用享受和心理效用之间的均衡考虑的最大化。其效用的变量包括经济利益的获得,道德、伦理等约束下的心理效用,个人的习惯依赖等八个变量。
  另外的一些观点还有:“自由人”——在社会三大形态的依次更替和展开中呈现出自己的自由本性的人,是对化的产物“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扬弃。“经济人—文化人”——重视经济人的道德性。“科学经济人”——包含利他人、非理性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五大因素。“知识人”——以“知识人”假设为基本硬核,重构我国经济学研究范式。“异质性有限理性经济人”——对我国目前的分配理论尤为适用。
  重建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人”假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浩大工程。从引用的文献来看,不难发现很多的新观点实际上脱胎于西方“经济人”假设,只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从方法论角度看,创设新经济人假设的一条可行之路是脱离预设前提,充分重视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为基点透视社会秩序的形成以及此秩序下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
  
  五、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毋庸讳言,我国理论界对于“经济人”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体现出对理论的创新和现实的关注。但是,对问题的探索仍需深化:
  首先,系统研究较为缺乏。上述四种观点的分歧在表面上看是源于对“经济人”理解的差异,实质上却是源于经济问题本身的复杂特征。这种复杂特征体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动态演化性。随着改革的不断调整和深入,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应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人”假设,还处于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中,但目前的研究中尚未能体现出这一点。
  其次,没有建立完整的行为动力研究系统。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一观念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个人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对这种行为模式作怎样的价值判断?个人具有多大的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我们的研究都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对社会主义与西方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到底有何本质上的不同,还没有很清楚的认识。
  最后,经济理论不仅要寻求经济主体在制度化的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普遍的行为模式,而且还要追问这种普遍性存在的深层基础。什么样的框架和竞争规则才能实现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效结合呢?制度化结构不仅是经济行为的界限——个体行为选择的边界,而且也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实体,它为我们提供了判别恰当或可预期行为的标准,尽管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正是基于此,经济理论才成为可能,它对人们经济行为的确定的解释或预期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