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完善我国企业创新机制
摘 要: 创新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必须以相应的机制为基础。本文在阐述企业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价值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论述了完善企业创新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企业创新,创新机制,经营管理
一、回顾
美籍奥地利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理论》(1912)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随后在《经济周期》(1939年)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年)中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熊彼特不仅注意到技术创新,还注意到了制度创新。
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自主技术创新理论的三个流派。以经济学家阿罗、索洛为代表的是技术创新新古典学派。该派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和数学技巧,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以曼斯菲尔德、卡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新熊彼特学派坚持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认为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主体,侧重研究企业的组织行为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主要解释了一项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后,究竟需要用多久才能被该行业的多数企业所采用。客观上讲,曼斯菲尔德的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技术创新、模仿和推广的解释,但因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太大,从而对现实经济的解释能力有限。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斯(G.MneSCh)在其代表作《技术的僵局》中,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利用统计资料证实了技术长波论,把创新分为基础创新、改进型创新和虚假创新三种类型。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罗森堡等认为科技创新过程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制造--扩散与销售的传统线性模型,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科学与经济的互动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以弗里曼和纳尔逊为代表的是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英国学者弗里曼1987年在考察日本时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者包括工人、管理者、政府等。由此,弗里曼于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纳尔逊则是以美国为例,分析国家支持技术进步的一般制度结构。他归纳出的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是:国家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政府对创新的直接投入很少,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国家创新体系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某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级机构。
而新经济增长理论代表人物明尼苏达大学的雅各布·施穆克勒认为,自主创新研究性活动的比率和方向深深地受到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市场需求涨落的影响,而不是像索洛等人认为的那样,技术创新不会直接受到经济体系的影响,而是影响经济体系。
在我国,我国对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教授对企业自主创新作出了深刻的论述,他从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技术方面、管理体系、制度构建、人员配备及职责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地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清华大学著名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傅家骥教授所著的《技术创新学》(1998年)是国内该领域较完整的权威文献,他从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转换成本、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技术积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激励、技术创新扩散等多方面、多视角详尽、深刻地论述了相关理论;浙江大学温瑞甜等学者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重点在模型构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量化分析的进程作出了努力;福州大学邓晓岚等学者对企业自主创新和其核心技术的关系,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和改进为主线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上的创新理论研究揭示了企业创新的机理,以及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企业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性地位。但是,这些理论研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过于强调创新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对经济转轨条件下创新的生成和运作机理没有详细研究;没有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对创新机制的影响等等。
二、问题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波特的价值链最为流行,不过寇伽特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却更为重要。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经营环境更是加速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向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仅凭单个企业的能力和实力已无法应对。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之间合作的出现,使价值增值活动不一定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而是跨越了组织的界限。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整合获得竞争优势,价值链向外部扩展,组成了动态价值链或称为价值网、价值群,特别是先进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对不同企业价值链上相同价值活动的整合或者不同价值活动的共享来实现企业新价值链的极大化。
20世纪末发生的全球商业革命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在跨国公司重组并购浪潮中所形成的高度的产业集中趋势;二是由核心公司对其所在价值链进行的“系统集成”的管理手段;三是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价值链各个层面的巨大的集约压力,即所谓的“瀑布效应”。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比表面看起来要严峻得多。产业集约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是拥有强大技术或品牌的著名公司,它们是价值链的“系统集成者”或“组织头脑”。系统集成者层面的产业高度集中只是看得见的“冰山一角”。同样重要的是表面上看不见的、“冰山”在水下部分的变化,那就是发生在价值链其余部分的集约过程。随着系统集成者们在全球市场中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它们给整个供应链施加了巨大压力,从而降低成本并激发技术进步。由于瀑布效应的作用,除了在系统集成者层面的产业高度集中,产业集约也在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中快速地进行着。因此,全球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也正被源于发达国家的公司占领。
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比表面看来的更艰难,他们不仅面临着要赶超系统集成者的巨大困难(这只是看得见的“冰山”一角),而且要赶超价值链中每个层面的强大供应商也是异常艰巨的(即隐藏在水面下的、看不见的“冰山”部分)。在21世纪,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瀑布效应”所产生的在各个层次的产业集约给正在步入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和政策制定者们在企业创新方面提出了全面挑战。
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
(一)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全球价值链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在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中,已经意识到或经历了全球价值链对企业创新成败的重要影响,清楚企业创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必须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来考虑企业的创新问题。只有有利于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正确定位或攀升的创新,才能证明创新是成功的。但是这种观念可能只被企业的高层或者创新组织的某些人员认识到,并没有将这种观念注入企业的决策系统、企业文化和其他员工的价值观中,这样做的后果将使企业全体员工不能更好地沟通协作,从而不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形成最大的合力。
(二)企业研发能力和投入不足。虽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创新对于企业长远的、良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创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极高,需要引进高端的各类人才或者需要对现有人才进行严格的选拔并进行长期深入的培训,才有可能达到其对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同时,这种企业创新的技术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相对较大,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当中去。有可能使企业虽有主观创新的愿望,但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在关键方面选择引进现成的技术,长期以来会导致企业研发能力和投入不足。
(三)企业注重单项技术的突破能力,却对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技术链的整体突破重视不够。企业往往希望通过单项技术成果的研发成功而迅速在市场上推广,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然而,产业技术基于全球价值链通常呈现技术链形态,单项技术创新很难取得明显效益,需要技术链的整体突破。要进行系统的技术开发,对很多企业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企业创新成败与否往往不是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能力,而是取决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技术链的整体突破,这就使企业整个创新系统夭折的可能性加大。
(四)基于全球价值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形成的是以纵向关系为主,横向相互封闭的企业组织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地进行优化,但是集中度较高、集约化较强,能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企业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一方面,是大企业的集约化组织程度低,缺少跨产业、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综合实力强的大公司,许多企业的创新资源由于企业的改组滞后得不到更高程度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是小企业“小而全”,资源利用率低,不少小企业专业化水平低,不善于采用大企业更新转移出来而又适用实惠的技术设备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发挥自身创新灵活快速的优点,在总体上形成不了自主创新的梯度转移结构,造成相当的技术浪费,资源配置不合理。
(五)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且申请的专利水平较低。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营者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企业高层认为申请专利不利于技术保密,不愿申请专利,没有把专利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范畴。即使在那些申请了专利的创新中,也以外围设计、工艺创新和局部改造为主,缺乏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一)基于内部活动的创新机制
1、动力机制。企业创新的动力既有内部动力,又有外部动力。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利益驱动力;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引导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和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技术推动力,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之间具有互补性,外部动力只有转化为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推动作用,而内部动力也离不开外部动力的支持。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的动力源泉。其中应强调两点:
(1)政府政策引导力。政府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那样:“政府有两大显著特性,第一,政府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在国家的管辖范围内,全体社会成员是强制性地隶属于某个国家的,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赋予国家一种强制力。”政府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同时本身又通过组织基础研究、实施政府采购等行为成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可以说,政府对待技术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的决策。“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政策措施,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作为重要目标,这对企业开发自主创新起到较好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
(2)关注企业长期利益驱动力。企业创新是一种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利润,以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竞争优势,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能否转化为创新动力主要受到企业的盈利目标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的影响。在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情况下,对其他企业赢利能力强的产品直接进行模仿或维持现有生产技术和产品格局,挖掘现有技术、管理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潜力,使用各种促销手段、挖掘现有市场潜力成为企业可能采用的有效手段,企业不可能产生以创新来追求利润的要求。而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着眼于未来,将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开发新产品,大力改进生产工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只有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时,企业才会产生创新的要求,利润驱动才成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而完善企业创新机制。
2、运行机制。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应使企业创新活动能够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运行。
企业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资金投入、精心的技术管理、人才保障都只是创新实现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与人才、管理、资金同样重要的是企业的制度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持续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进行企业重组,是制度创新内容的主要体现。而通过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的公司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
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竞争力取决于其内部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对外部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综观国际上最能赚钱的企业,都能由其内部的创新活力来应付外界的复杂性,同时还可使内部差异的各个环节统一为一个整体,既能增强每个细胞的活力,又能发挥整体优势。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管理层次制,每个管理层次都有其明确的职能,国际上知名的企业集团大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投资层(总部或母公司),为决策中心,主要负责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第二个层次是经营层(事业部或子公司),为利润中心,主要负责利润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第三个层次是生产层(生产企业),为成本中心,主要负责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每一个管理层次的主要职能又可作为其评价指标,并且其中一个是定量的、一个是定性的,两者相互制约。发展速度、利润增长率和成本为定量考核指标,而发展方向、市场占有率、质量为定性考核指标。各事业部各自为战,但不允许各自为政,在集团内部是高度的计划经济,在集团外部则是高度的市场经济。这种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发挥集团的整体运营能力和综合优势,又便于实施一系列成功的兼并,对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的竞争实力。
3、发展机制。企业的创新发展机制是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加强人才、信息、技术资源的获取能力,不断谋求持续创新的机制。企业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特别应强调加强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储备及获取能力和建立能够吸纳外部资源的机制。就技术方面而言,企业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解决一批生产技术问题,并且要预研一批较长期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二)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外部创新机制
1、鼓励国内大中小企业形成完整的合作型生产环节,利用跨国公司价值链整合的机会,参与价值链的整合。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层次,一级网络之间是合作关系,二级网络之间是合作竞争关系,而在外围则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对于合作者采取不同的策略,建立竞合程度不同的网络组织,在组织架构的构建中处于主动地位。应鼓励国内大中小企业形成完整的合作型生产环节,嵌入国内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企业创新。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在企业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形成强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小企业的“小而专”和大企业的“大而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企业创新方面呈现一种正反馈作用。
我国企业必须尽快通过企业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尽可能地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从而形成我国企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2、合理利用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的研究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而做的,经济全球化的任何新变化、新动向都会影响到动力机制的内部运作规则。从根本上讲,动力机制实际上就是要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如何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新的分工体系中攫取更多利润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通过企业创新完成产业升级,最终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我国企业创新过程中,如果该产业参与的是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条,那么以增强核心技术能力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合乎全球竞争规则的正确路径。例如,Intel、海尔和丰田等企业强调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生产能力和相关产业的垂直整合,以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能力;相反,如果这些企业把核心竞争能力或产业重心放在销售渠道的拓展和水平一体化等方面,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些企业过硬的技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那些参与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就更应强调“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拓展,来获取经济的竞争优势。不难想象,如果沃尔玛采取Intel的发展策略,那么,其结果会多么糟糕。
五、结语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一个融合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来重新全面审视全球化下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新兴理论。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我们必须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企业创新使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品牌产品,以此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的升级,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培育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因此,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平稳、快速进行,我们应在合理制订创新计划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机制建设,以此推动自主创新的稳定进行,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