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娜 时间:2010-06-24
 摘要:循环是一种生态经济,而绿色GDP核算可作为循环经济的切入点。绿色GDP核算,既是经济全球化催生的结果,又是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净增长的需要,也是树立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通过完善核算方法、建立科学的政绩考体系、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确保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GDP,核算体系,生态环境

  一、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一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生态经济。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它克服了现行GDP的缺陷,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保证经济增长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它是我国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根本变革,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

  1、经济全球化催生绿色GDP。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化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也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在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为GDP、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主要围绕资本、技术、劳动效率等因素展开经济理论研究并指导经济发展,客观上鼓励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不考虑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负面影响。而当代经济将知识、环境、资源纳入经济理论研究范畴,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协调发展作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使工业经济时代朝着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知识经济时代转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一些有识之士、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适应这种潮流的变化,先后开展了以绿色GDP为代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从1997年开始,世界银行采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新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与此同时,欧洲统计局开发了“欧洲环境经济信息收集体系”即SERIEE体系,开展环境支出核算工作,扩展了SNA。荷兰建立了“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NAMEA),全面考察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指标的变化状况。开展绿色GDP的核算,注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国作为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紧跟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潮流,还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状况、真实的国民财富等方面的国际比较,我国都必须加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工作。

  2、绿色GDP核算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净增长。按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出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并未考虑环境因素。治理环境污染所发生的费用只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扣除项,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坏损失及环境收益则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反之亦然。我国近几年GDP每年增长约8%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位居第二。然而,扣除GDP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即环境污染负债、生态赤字和资源损耗等,据统计,至少有18%是依赖资源和生态的“透支”获得的,调整后的GDP增长速度将下降约3-4个百分点。这种差异说明了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稀缺资源的高消耗换来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能只看到发展、繁荣的一面,还要看到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所以要反映经济的净增长,就必需在GDP核算中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建立真正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核算体系。

  3、构建绿色GDP,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生态与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未根本改变,我们现在每增加一份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的利益,借贷将来的资本为代价的。从而造成对资源的惊人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仅就淮河水污染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酿造是污染淮河的主要行业,创造的产值约为30亿元,可要恢复到原来水体环境质量,治理投入需要150亿—200亿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生产力难以为继,不能向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无法消纳入类弃人的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这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现行经济体系难以通过内部调整来解决的,必须通过构建新的经济体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从根本上解决。为此,构建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新国民经济统计模式绿色GDP,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GDP的基本增长方式,有利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绿色GDP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能使人们懂得资源有价,环境有价,并从中清醒地看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看到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而引导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自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走科学发展之路。

  4、绿色GDP将有效减少企业发展外部不经济现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外部不经济性是一种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把自身有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目前很多企业的盈利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忽略了未来的环境支出而低估了当前成本,对企业来讲,由于未考虑生产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事实上是减少了内部损耗,把费用转嫁给社会。而从当前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环境问题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更加愿意选择各种绿色产品。因此,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对自身发展的行为已做了规范,使企业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树立企业起形象,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而会在未来的竞争中符合消费人群众的要求,从而占据明显的优势。绿色GDP正是从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这一角度出发,使企业公平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政府也可以根据绿色提供的信息来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减少企业外部的不经济性,继而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二、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

  1、完善核算技术和方法。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绿色国民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也是中国家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尝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包括耕地、矿物、森林、水、渔业五项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项环境退化成本。此次核算未包含资源和生态破坏成本,仅了部分环境污染损失,还有多项未能核算,如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还没扣除人文社会部分如烟草行业、吸毒、犯罪等。为此,我们需要完善核算技术和方法,逐步将这些缺项纳人核算范围之中,不断提升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水平,为最终建立起可行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绿色观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观代替经济增长观,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转变过去那种以“增长第一”为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观。遵循自然生态,合理有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循环发展,使整个经济的发展纳入到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动态化、生态化的经济活动。强调资源的清洁高效使用,尽量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量,对于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就预防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多种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及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构成一个“资源开采一产品生产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模式,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少消耗、最小污染、最优发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治理模式,倡导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环境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3、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来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要建立和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因为技术手段总是在不断完善的,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许多环境因素很难纳入货币核算。公众评估纳入SEEA是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重要补充。围绕一些公共项目,环境专家们往往要诉诸于公众的主观评价,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公众咨询与调整,请公众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公共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因为公众都会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会有真实的表述。所以,在强调下大力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公众参与,发动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4、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都是考核单纯的经济增长,GDP增长在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中的极端重要性使得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屡禁不止。发展经济往往压倒一切,环境和生态保护只能为经济建设让路,结果造成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力以及环保型得不到重视。绿色核算体系中将一些忽视的指标补充进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使他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思想采取科学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措施,去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因此,绿色GDP能够使得我们在制定政绩考核体系时,把地方领导班子是否兼顾短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的考核内容,从而全面反映地方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

  5、建立环境补偿机制。遵循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立环境补偿机制,以利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公平竞争。加快对绿色GDP核算系统的建立,争取尽快将其写进,落到实处。我国于1995年初步进入绿色GDP段,在现阶段,国家制定的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生态补偿规则等都要以绿色基本制度为依据。同时,在执法方面,做到执法必严,对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和惩治。进行排污收费,生态补偿,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6、绿色GDP核算与GDP核算紧密结合。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没有对GDP的准确核算也就没有绿色GDP的准确测度。同时,GDP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仍有其重要作用,GDP可以用于判断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衰退之中,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国际社会事务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另外,只有将GDP与绿色GDP进行比较,才能清楚地看出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我们要避免这样一种不良倾向:只要一提到可持续发展核算就否定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一提到绿色GDP就把GDP说得一无是处。相对于可持续发展核算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成熟体系;相对于绿色GDP来说,GDP是一种稳健的核算和分析指标。正因为如此,在联合国核算专家所构建的宏观统计框架中,SEEA只是SNA的一个附属体系,其宗旨在于补充和调整SNA,而不是否定或取代SNA。实现绿色GDP核算与GDP核算的互补、递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利用各种资源与经济的循环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