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欣 时间:2010-06-24
  【摘要】文章利用国际贸易的要素比较优势理论对贸易技术壁垒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术标准;环保条件;贸易优势;劳工条件
 
  
   一、研究背景
  
  2002年以来,对外进出口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对外贸易帮助中国充分实现了比较优势,大大提高了中国增长的效率,外贸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西方大国为阻止中国外贸,频频使用环保条件、劳工条件等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打击,中国出口贸易优势产业发展受阻。国内由于受到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改革等问题影响,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物价整体水平下降,国内通货紧缩,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前景堪忧。
  
  二、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而实行的专门限制措施。它依据有关环保标准和规定,要求进口商品不但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从设计、制造、包装到消费处置等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到目前为止,它已逐步渗透到从产品初始原料准备到生产流程、包装销售、消费者使用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有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绿色壁垒以其名义上的合理性、提法上的巧妙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和手段上的隐蔽性迅速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
  
  (二)劳工条件贸易壁垒
  国际劳工标准,实际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经济意义,一个是道德意义。前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和工资标准危害到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和工资标准侵犯了人权。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解释,劳工标准是指所谓的“核心劳工标准”或称“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一概念是在1995年召开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首先被提出来的。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基本劳工权利宣言》将其确定为四个方面的权利,即结社自由并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有效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但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还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每周最多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要求等。
  
  三、西方国家使用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要理论,因此,我们首先对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发展、变化情况加以研究,并找出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各个国家由于要素禀赋状况的差异而产生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发展中要素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就暗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例如他把绝对优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优势,包括气候、土地、矿产和其它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另一类是获得性优势,包括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条件,如资金、技术等。在不同的时期,国际贸易的优势要素内容是变化的。
  当代,随着物质生产过程由简单到复杂、从狭小状态到规模经济的变化,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要素种类不断增加。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国际比较优势主要建立在劳动、土地资源相对丰裕的基础之上。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的进步,不仅资本、技术等新的生产要素出现,而且劳动、土地等原有的生产要素在质与量上也有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和科技又有了新的发展,组织、制度等成为生产非常重要的要素。目前,国际比较优势的要素范围和种类更进一步得到了扩展和细分,信息、知识、、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以及国际销售渠道、国际经营管理和全球等等也成为生产上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随着不同要素在生产中地位与作用的变化,要素被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传统要素与新型要素之分,低位要素与高位要素之分,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之分等。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分析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之生产要素状况时,就认为要素是分等级的。他把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以及一般要素和特殊要素。“基本要素”是自然赋予的,例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人口等,它们不需要人力发展或仅需相对很少的投资。“高级要素”如尖端设备、高级人才、管理经验等,通常需要大量并持续的投资才能创造出来。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各种要素的拥有量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通常,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裕的劳动力等传统的要素,而发达国家拥有着雄厚的资本、技术,并在极大程度上垄断了知识、技术、专利、信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这些相对重要的要素。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的发明占世界发明总数的99%、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数的94%,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所申请的专利中 84%来自发达国家。在知识要素方面,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例如1985 - 1995年统计中按百分比算美国为2.5、日本为2.9、英国为2.2 、法国和德国均为2.4,而发展中国家中除韩国为2.8,新加坡为1.1外,其余均低于1。这种资源要素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经济学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的不稳定、贸易条件恶化已做出了种种解释。有的从产品的收入弹性方面着手,有的从国际市场的供需求方面着手,还有的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等等。这些解释都与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有关。而初级产品的生产无非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要素来进行的。
  全球性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源不断地被人造资源所替代、劳动力逐渐被机器所替代,生产同质同量产品所需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断被节约,这使得这样的中国家基于劳动力和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被不断削弱。国际上针对这些产品的贸易壁垒增加,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比较优势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难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世界性的贸易格局中,中国拥有的也是唯一的优势要素是劳动力,中国正是凭借着低价值的人力实现了出口商品的低价格,在世界贸易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为国内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西方发达国家设置了大量贸易壁垒,并且用相关手段变相提高中国商品的成本,使中国唯一的劳动力相对优势变为劣势,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发展之初人们并未注意到劳工标准,但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由于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所引起的“不公平”贸易,并且认为这是一种社会倾销。因此,它们提出在贸易协议中制定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并对达不到标准国家的贸易进行制裁。统一的劳工标准并不合理,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的民族习惯决定了每个国家不同的比较优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既是、经济、文化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另外各国存在比较优势差异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不小的好处,一味地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会减缓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他们更贫穷,从根本上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高的劳工标准也损害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来说增加了开支,降低了生活水平。
  

 近几年,在中国生活日用品及农产品出口领域,不断遭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和打击,使中国出口商损失巨大。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目的在于打击中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维护西方国家自身利益。各国为了实施绿色贸易壁垒,需要出台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进行技术研究。从名义上推进了技术进步,但这种技术贸易标准实施的目的是有效地限制别国商品的进入,保护本国竞争产业。发达国家将会实施比较严格或者高等级的技术贸易标准或者规范,而发展中国家将会实施相对宽松的低等级的技术贸易标准。发达国家商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时,将不会受到技术贸易措施的限制;而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时,将会遇到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绿色贸易壁垒,这对中国产品出口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处于市场资源双约束条件下,价格持续低迷,绿色贸易壁垒会引起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下跌,并影响农民收入。
  
  四、对策分析
  
  加强技术创新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开创和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总是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这种比较优势可以是劳动力成本低为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可以是资本充足导致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还可以是其他自然禀赋充足带来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对于中国而言具有现实的局限性。寻找持久性的新型比较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技术创新可以为经济创造出持久性的新型比较优势。技术创新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技术创新能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即能改变产品的生产函数来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中对于技术创新创造比较优势的理论主要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有一个和资金等其他资源不同的地方,其他资源由于存量不足导致的落后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而技术创新则具有“后发优势”和“边际效用递增”,落后国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等多方面的途径迅速弥补存量不足的缺陷并反超,将原来的技术劣势变为技术优势,进而形成贸易资源优势。
  目前中国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考虑当代人,而且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清洁,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结合为一体,形成优化的生态体系,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目前,国际上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最有效的武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ISO14000标志认证,现己有20多个国家直接将它作为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通过ISO14000认证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通行证。另外,要深入研究GATT和WTO有关环保争端的案例和贸易伙伴国的环保法规、标准,学会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来保护自己。
  中国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充分发挥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作用,在劳工标准谈判中,据理力争,争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安排。另外,要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和对的社会认证,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中国所面临的贸易壁垒是国内历史原因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
  保持中国良好的贸易形式、维护国内的经济繁荣,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困难,苦练内功,据理力争,争取在短时间内改善贸易环境,实现良好的贸易局面。
  
  []
  [1]赵学清,曾国平.WTO典型案例精析 [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徐二. 国际贸易与国际教学案例精选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宋明顺.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则、实践及对策 [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4]付娟. 论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 [ J].沈阳大学学报,2004,( 2).
  [5]邓莉.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SWOT分析与营销战略选择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6]马光霞.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门贸易分析(上) [J].世界农业,2004,( 3).
  [7]张文兵,葛永波. 绿色壁垒: 进入WT()以来部分农产品出门问题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