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不考虑负价值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建平 时间:2010-06-24

    现在,有学人在研究价值范畴时,总是会提到负价值的问题,诸如废品的价值、腐烂价值等等术语也屡现文端。

  然而,经济学是不考虑负价值的。

  这样讲的理由在于,经济学是以理性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是理性人的行为的集合。如果经济学不以理性人为对象,它就变成了研究非正常人的行为的精神病学,变为彻底不可把握的东西。

  理性人的行为特点就是有理性,而有理性的标志之一,就是趋利避害,就是不会去主动追求负价值的获得。在心上,理性人的行为属于“操作行为”,操作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就不可能是获取“负价值”的行为。当我们考察一个经济人的行为时,我们一定会认定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其自身有利的,即是获取正价值的,惟有这种认定才符合心理学对正常人的界定。

  可以认为负价值并非不存在,但不是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以理性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而理性人行为终止于效用最大,在负价值区域理性人没有行为,如果经济学研究负价值问题,就变成了动物学家研究人是如何飞翔的一样。

  所以,讨论负价值问题,是在对理性人假设的认识上有偏差的表现。

  效用理论在这方面也是有点认识的,比如效用曲线有一个最高点,即好处最大点。但是,效用理论到无差异分析之后,就基本上放弃或者说遗忘、回避了这个正确的观念,把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看作是可以无限可变的量了,而不是看作一个有限常量了。事实上,你在所有经济学书籍中所能看到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不符合效用曲线的形状,或者说都不是效用曲面的等高截形。只要坚持理性人假定,就知道理性人不会去获得负价值,即效用最大点之后就没有供经济学研究的行为存在了,就会得出需求量有限的结论。进而,我们也就知道,如果存在无差异曲线的话(不论是凸是凹是直),它一定是有边界(即有长度)的,而不是你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种无限向两边延伸的曲线。

  Edgeworth's box是一个被主流广泛接受的分析工具,但是,这个工具中就完全无视理性人行为有一个终点这个基本前提了。无论禀赋的量是多少,它总是为两个需求者所接受,也就是盒子的边长总是等于商品的存有量。它所考虑的情况是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总是相等的,都等于商品的量。为何不论多少总是为需求者所正好需求呢?这种认识显然是滑稽可笑的,虽然没有出现考虑负价值的问题,但是却认为正价值量是无限的。(关于禀赋量超出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即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和少于需求量的各种情况的讨论,请参阅《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第七章。)

  价值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是人赋予事物的、外在于事物的东西。万物本无价值可言,价值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人对事物的关系的表现。人类认识的就表明,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逐步深化的,因此,价值是因人而异、随时而变的。这就是价值的主观特性,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是一个存量。

  对于本无价值可言的事物来说,如果我们判断它有价值,只是说明它的某些属性可以为我们所利用而已。我们有理由认为,事物中同样包含着对我们有害的、不能为我们所利用的东西。这就是说,事物的中性可以看作是有利和有害的对等。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是这样论述“负价值”问题的:
  “的古老告诉人们:利害相随,有一利则有一弊,有用性和有害性是相对而言的。”

  “在价值判断过程中,人们只取对自己有用的一面。利用不了,就视为无用,如果妨碍自己对需求的满足,就视为有害。其实,自然物本来就无所谓有用无用,无为才叫做‘自然'。对人的有用或有害,都是物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差异仅仅在于人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

  “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自然的中性,有用性我们用‘+1'表示,有害性对应地用‘-1'表示。用数学方式表示就是:0=(+1)+(-1)。对于自然物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赋予其价值判断的话,就相当于要从“0”中取出个‘+1'来,那么必然留下一个‘-1'。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要保持自身的‘自然'状态,必然会是这样。”

    “所以,‘有害'的本质是失去了平衡,在平衡中每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不断地打破自然的平衡,从其中抽取“好处”,坏处也就是随之而来,有些是浅而易见的,有些是随时间的推移才渐渐显现出来,但是它肯定存在。”

  “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变量来表示使用价值量的话,这个变量究竟应该反映物的哪种属性,是反映物的有用性还是有害性?还是全面表达?如果全面反映对象物,如前所述,这个变量的值注定是零,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客观的物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仅仅用这个变量表示在人的主观上认为有用的一面,那么显然,有用的东西总量越多越好,价值量就与总量有关了。”

    “也就是说,在表示有用性的价值概念中,不应该有负值出现,价值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变量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如果物在价值判断阶段被定性为“有害”,人就不会需求它,更不会去换取它,因为需求、交换都是主动行为,按照趋利避害的生物学和心原理,主动行为对行为人来说不可能是有害的,也就没必要考虑其负价值与量的关系。被动获得有害物的问题,不在学的范畴之内。”

    “负价值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需求量是有上限的。家具的实用性是正价值,而它的体积占据室内空间,是负价值。因此,人们不会把家里摆满家具;食物可以充饥,但也占据胃的空间使人产生饱涨的感觉,所以人们不会一直吃下去;消费可以带来快感,但是也消耗着消费者的财富和另一种资源——时间。”

    “传统经济学类似的观点是环境经济学中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近的“物质平衡原理”:丢弃到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近似地等于从环境中取出的用于货物的生产的资源。但是,这个原理仅局限于物质量的平衡,表述的思想远不如古典全面和准确。”

“从有‘用'和有‘害'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用',其实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好处',对人无益,人就说它无用或有害。这就对经济学经常性的话题‘经济学不讲好和坏的问题'作出了回答:经济学其实恰恰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好和坏的判断之上的,价值判断就是好和坏的判断,价值大小就是‘好'的程度。”

    “有用性是对人而言的,归根结底就是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结合我们前面的需求两分法,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延长人的生命的长度'的意义,而非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表现在‘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的意义。因此,将价值归结为‘命价'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当然,价值判断是一个主观个人的过程,这个好和坏是对判断者而言的,并不具有普遍的标准。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和公众伦理观念符合的价值判断,就说它对判断者也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经济学不讲好和坏即价值判断的说法是不符合经济学的现实的:经济学一直都在研究好和坏(有用无用)、好处(有用物品)的生产和积累、以及好处(利益)的分配等等问题。”

    价值,本意就是好处的意思。如果说“负价值”,其实就像说“坏的好处”、“长的短棒”、“黑色的白布”一样,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术语,不如直言“有害性”、“害处”恰当。

    理性人不会追求负价值的获取,这在深层次上就意味着用经济的指标来衡量一个社会是片面的,经济指标表明经济越是发达,只能说明人类从界中攫取的自以为是“好处”的东西越多,打破的自然平衡也越多,同时产生的害处仅仅是我们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地视而无睹罢了。

    经济行为仅仅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P36,图2-6)。经济学应该放弃霸权,企图在所有领域发挥经济学作用的霸权作风早晚会无果而终,甚至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