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学的构建——对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
一、引言
关于增长原因的研究,古典经济学家非常重视。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国富论》,1776)中将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三个方面: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和新机器形式的技术进步,即“三大定理”。对于亚当·斯密而言,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时能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进步作用,三个方面是经济增长中缺一不可的。随后李嘉图(David Ricardo)、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等经济学家也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原因。然而,在19世纪下半叶,新古典经济学派出现以后,该学派就不再把经济增长的三个方面视为重要问题,而转而去描绘亚当·斯密的第一个思想(竞争市场的作用),并选择了效用函数、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这种最简单的数学工具(杨小凯,1996),而建立的这一模型却与斯密的第二个思想(劳动分工的作用)、第三个思想(技术进步的作用)是相冲突的。进入20世纪初,出现了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研究斯密的第二个思想和第三个思想。美国经济学家扬格(A,Young )和熊彼特(Joseph Schumpter)分别提出劳动分工、规模报酬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1928)和以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周期经济理论(1912),但是经济学的发展中,人们普遍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以至于在20世纪内,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占据统治地位。事实上,美国在20年代30年代后的经济增长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是相冲突的,这使许多经济学家大伤脑筋。这一矛盾不但使新古典经济学派修改原有的理论,也使以劳动分工与组织演进为基础的制度经济学派(发展为新制度经济学派)及技术创新学派迅速发展,经济学家又开始重新思考现实的经济增长原因。至今开始出现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趋势。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索洛模型
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为创始人,他在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的经济学体系以及均衡价格论、价值论、分配论、局部均衡论、需求弹性、供求弹性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从生产函数和利润最大化假定导出供给函数,从效用最大化导出需求函数,从供求相等条件导出协调个人利益的市场均衡,该理论最大的问题是生产函数。它在把市场竞争的功能形式化过程中,其生产函数效用函数理论框架使分工及专业化对生产率进步的作用变为与市场竞争不相容的东西了,同时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进步作用。如生产函数的公式为:Q=f(K,L),其中Q表示产出,K是资本,L是劳动。这里开始,新古典经济学派实际上只研究了斯密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的一个原因:市场竞争,而抛弃了斯密的另外两个思想。从此出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脱节。
二战后,为了研究经济的实际增长,经济学家索洛(R,Solow)出版《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索洛指出,增长理论应当描述或解释经济生活具有何种特征?它所作的描述究竟怎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基于“一个讲述得很好的模型必须能够再现发达经济增长的主要事实”(Solow,1957)的观点,索洛设计了一种总量生产函数:
Q=F(K,L,t)
其中K、L和t是资本、劳动和时间,这里考虑了技术进步因素,只是把技术进步作为“生产函数任意一种形式移动的缩语”。在分析中,他假定技术进步为中性,规模收益不变,对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进行了分析。其结论是,在此40年间每个工人每小时的产出几乎翻了一番,而与此同时,生产函数的累积向上移动约80%。所以,按照索洛的理论,总增长的大约八分之一归于人均每小时资本的增加,而剩下的总增长为“余数”,他将“余数”(增长的八分之七)归于技术进步。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矛盾,承认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无疑地是对早期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但是索洛的两个假设是不现实的,第一,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难以成立,因为劳动分工的演进与专业化的发展及组织制度的变革,使许多行业存在规模收益及经济激励递增的现象。第二,技术进步为中性的假设不现实,将技术进步看作是非体现的,即技术进步与资本和劳动无关;事实上,技术进步的一部分是体现在更高质量的机器和劳动中的,同时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
对于斯密的第二个思想,最早作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扬格(A,Young)。他在1928年发表《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一文,文中指出了一个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反的方向,但在扬格发表这篇经典后的几十年中,这个方向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80年代,扬格的理论才被经济学家所引用。扬格的主要思想为:生产率与劳动分工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劳动分工的演进,技术进步是这个演进过程的表面现象,这种技术进步是源于劳动分工的发展,这是一个经济组织与自我繁殖过程,技术进步不应该是外生的,它是生产率与劳动分工关系演进的结果。扬格的思想核心是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和规模报酬,而新古典经济理论核心是资源配置和比较利益,而杨小凯认为实际经济是二者的结合(杨小凯,1996)。舒尔茨也与扬格的思想一致(Schultz,1986),他认为经济增长应源自劳动分工和递增规模报酬。卢卡斯((Lucas)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来解释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Lucas,1986),施蒂格利茨(Stiglitz)也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解释为什么生产中的专业化和学习的专业化()能促进经济的增长(Stiglitz,1986)。杨小凯用分工的演进解释经济增长,并在机上作了大量模拟,建立了一个动态微观模型(Yang,1987)。所有这些模型,都是从不同侧面来论述劳动分工专业化、组织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该理论认识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为内生的,比新古典经济学派有进步,但是认为技术进步是分工演进的结果;并认为,技术进步是源于劳动分工的发展显然是不对的。事实是技术的进步推进劳动分工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专业化的步伐,并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分工与组织结构的演进与制度对科技进步有反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进步不是劳动分工演进的表面现象。
四、技术创新学派对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派及制度经济学派分别強調经济增长的原因,一为市场竞争,一为劳动分工与经济组织结构与制度的演进,却未将技术创新作为其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派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的,制度经济学派将其掩盖在劳动分工之内,而真正将技术创新直接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原因除斯密外,最早要算马克思(马克思,1887),往后要算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家抓住市场机会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并将技术创新归结为下列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产出新质量的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商品市场;(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了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他将影响经济的因素划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认为人口、欲望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动都是引起生产扩张的外在因素,而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Schumpeter,1912)。熊彼特从技术创新理论出发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一种创新通过扩散,会刺激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高涨;一旦投资机会消灭,便会转入经济衰退,由于创新的引进不是连续的、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这就形成了经济波动周期。熊彼特将经济周期分为长、中、短“三种周期”理论。“长波”也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历时50年或略长一点;“中波”约9至10年,又称“尤格拉周期”;“短波”为40个月(将近3年半),又称“基钦周期”。他认为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别是“长周期”的变动,同各个周期内的生产技术革命呈现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他以“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熊彼特的理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强调新技术、新产品能刺激增长的经济学家还有库滋涅茨(1930年,1953年)、丹尼森(1962年)、纳尔逊和温特(1974年)、库姆斯等(1987)。纳尔逊和温特基于熊彼特的理论,以厂商的行为为中心点,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分析。他认为,技术先进的厂商会不断投资于研究与技术开发。用这种方法,他们既领先于其他不太先进的厂商,又比其他厂商提高了工资率。所以,由于新技术更有效,更高的工资率会使旧技术相对效率较低,这刺激了不太先进的厂商去模仿新技术,这种竞争过程的结果是,行业状态从而经济状态随时变化。他们还从微观经济的假设出发,建立了经济增长的进化模型。
五、构建创新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派、技术创新学派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每一个学派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不够全面。对美国的“长波新经济”不能单独用以上三个学派的任一学派来全面解释,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作出解释。保罗·罗默(P.M.Romer)为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罗默于1986年在美国《经济学》杂志发表《收益递增与长期经济增长》一文,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人口增长),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的产物。先后设计了两个增长模型,第一个模型是对阿罗的“边干边学”模型的修正与扩展,第二个模型将知识赋予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认为,知识是经济主体利润极大化的投资决策行为的产物,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同步的。罗默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从美国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新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是经济的关键,而知识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开始增长至今,已有9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曲线迅猛上升,1987年道琼斯指数仅为2000点左右,到1995年道琼斯指数上升到4000点,而从1995年到1999年,仅用了4年时间,道琼斯指数突破了万点大关。与经济增长、股票市价高涨并存的是低失业和低通胀,其失业率于1999年降至90年代最低点,约4.2%,通胀率降至2.1%。美国90年代的经济增长呈现的特点与以往有显著的不同:(1)经济增长周期延长。美国自1854年有经济周期纪录以来,到现在146年中共经历了31个周期,扩张期超过了80个月的只有4次,其中最长的为1961年3月至1969年12月,共106个月,而“新经济”的经济周期从1991年4月—2000年10月,历时115个月。(2)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和通胀率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周期中,高增长与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上升并存;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时期,失业率上升,通胀率也上升;而90年代的经济增长时期,高增长与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90年代的美国经济的两个显著特点对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出现“长波新经济”现象呢?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是“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长”(刘树成等,2000)。我们认为,新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为技术创新,二为制度创新。正如前美国总统克林頓在2000年4月5日“白宫新经济会议”上所说,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其答案不是单一的,他归结为四条,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两条:一是新经济的性质,他以技术为动力,以创意(ideas)为引导,植根于创新和进取心;二是美国制度的力量。
第一、从技术创新层面分析。美国二战后,一直重视技术的创新,从而率先进行了以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等信息技术为主线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以新的供给创造了新的需求,又以新的需求推动了新的供给,促进了社会总供求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延长了经济扩张期,减少了经济波动的幅度。同时,美国在生物技术、机电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上有许多创新的成果和专利应用到了生产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产品。美国的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数量增多,企业产生了规模经济。
第二、从制度层面分析。美国有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主要制度和政策有:(1)引进科技人才制度。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保证每年有一大批国外的科技人才获得H1B签证,企业也为科技人才提供优惠待遇及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形成了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的长期制度。(2)科技创新的投资制度。长期以来,企业有技术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研究开发的制度,保证了科学研究的科技投入持续增长。(3)高科技产业化的制度。美国鼓励兴办高科技园,实行军事高科技民用化,在企业建立了技术入股、技术人员享受利润分配、股票期权等收入分配制度,这些制度能促进高科技迅速产业化。(4)专利制度。美国的专利制度有利于企业创新,企业通过获得技术和产品的专利而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垄断地位,同时,科技创新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泰勒尔,1988),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5)特许制度。美国的企业为使技术快速传播且能尽快获得经济效益,实行了特许制度。特许制度有利于新技术的扩散,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6)纵容垄断的制度。美国虽然有反托拉斯法令,但执行中却是纵容了垄断,使垄断加剧。垄断使企业获得国际垄断利润,使美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美国还制定一些有利于企业创新与发展的、财政等一系列制度,良好的制度是推动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经济增长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为逐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建立创新经济学,建立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
创新经济学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四个方面。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属于知识的生产,知识生产越多,经济才能发展越快,这是创新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管理创新应注重知识技术的管理,从而构成以知识为轴心的,包括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传播的体系和知识、技术、制度、管理为一体的创新经济学体系。
六、结论
1、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派。而新经济中,从美国实证分析可证明,创新是推动新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是核心,但技术创新需要从制度上給予保証,制度变革也成为新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在新的经济发展中,保持长时期的高速发展是可能的,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高科技产业化的速度、知识传播的速度迅速提高,使以知识(技术)为主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消费与需求。
3、新经济带来经济理论的创新,我们可以基于美国等国家的实证分析建立“创新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