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理论”何以风行
科斯认为,新古典学或者不说明现实,或者说明不了现实,所以称之为“黑板经济学”。这样的经济学现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不再风行了。但是,在我国有种非常类似于“黑板经济学” 的理论,它远离现实问题,却充斥了报刊讲坛,它丝毫不解决问题却仍然风行无阻。我把它叫做“黑板理论”,本文分析“黑板理论”的产生及风行的原因。
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实中,科技、管理人员收入过低的问题非常突出,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深化认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近两年来深化认识的结果是什么,解决问题了没有?近两年来经济学家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肯定科技、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应当肯定,经济学家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劳动,在近两年时间内有成百上千人写了成千上万篇文章说明科技、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如果在经济研究的范围内做一个流行话语统计的话,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肯定是能上榜的。但是,问题在于,它针对的问题是什么,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认为,肯定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没有针对性,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解决不了科技、管理人员收入过低的问题。要解决他们收入过低的问题就要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否则解决不了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你怎么能解决他们收入过低的问题呢?比如说,某一普通车工月工资收入1000元,同一单位的一个科技人员月工资收入1001元。在这里,人们实际上并没有否认科技人员是创造价值的,要不然怎么会给他支付工资,甚至比普通工人还多1元呢?这个事例有些极端,科技人员的收入仅仅多1元,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你说科技人员收入低不符合事实,但是多得非常有限,微乎其微,远没有反映他们付出的劳动。这里的问题在于给他们的过低,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他们的劳动创不创造价值,甚至也不在于创造的多不多,而在于多多少,在于数量的计量问题。如果仅仅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而无法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那么按照他们的认识还是无法解决科技、管理人员收入过低的问题。比如说,汽车厂的某个车工、某一经营者或科技人员都创造了价值,但是他们分别创造了多少?他们个人不能独立地生产产品,他们创造的价值都凝结到汽车里面去了,从汽车当中计量出某一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办不到的,你可以说科技劳动创造了价值,甚至可以说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究竟创造了多少,你却无法知道。你不知道他创造的价值,怎么能体现出他个人的利益,怎么能解决他们收入过低的问题呢?当然,我们不是说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有什么错误,它是符合事实的,因而是正确的,但它没有任何针对性,对于解决现实问题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当然,专利产品是科技人员独立生产出来的,对于专利产品的价值是能够计量的,但是对于专利产品只能说它包含了价值或具有价值,而不能说它创造价值。
现在,经济学家们是一边倒,众口一词,都说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就好象有人在说科技、管理劳动不创造价值似的。实际上,现实中并没有人说科技、管理劳动不创造价值,可以说一个这样说的也没有了。在没有人说科技、管理劳动不创造价值的条件下成千上万遍地说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好象大家都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相对于地球的自转),它肯定没有错,但是没有任何针对性,它不过是阐述了大家都认知了的事实而已,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有一个人说太阳是从西方升起的,那么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够纠正错误认识,确立正确认识。但是,现在一个说太阳从西方升起的也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说从东方升起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这是无的放矢。
当然,否认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事确实有过,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有过的事情不能否认,我们确实贬低过知识分子的劳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夫子,他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是贬低知识分子劳动的。后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经济统计方法的影响,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价值这一点曾经被否定过。再后来,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知识分子被贬得一文不值了。但是,现如今还哪有人否认知识分子的劳动创造价值了?否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如今已经没有人否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了,这时候成千上万遍地说知识分子的劳动创造价值有什么意义呢?我看,这好象有点打死老虎的意思。
另外,仅仅这样简单地认定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甚至创造很多价值,好象也没有什么说服力,很难叫人相信。我们的理论家们似乎以为,只要反复说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以往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大家都说在分配方面要向一线倾斜,后来真的就向一线倾斜了。但是,这样的结论是靠不住的。因为你昨天说一线工作岗位又苦又脏又累,工资应当向一线岗位倾斜,今天又说向二线的科技、管理人员倾斜了,其原因可能是他们操劳、费心、艰难等等,也有一番道理,但是它们之间自相矛盾。一时一个理,究竟应当向几线倾斜,还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了?这里的理由是可以随意说明的,完全没有一个客观性的标准,这样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不可靠的,所以今天你能向一线倾斜,同时也就意味着明天又可以向二线倾斜。今天向你倾斜过去,明天再向我倾斜过来,结果是轮番倾斜,翻来覆去,反复无常。这就象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今天可以偏向老大,明天又可以偏向老二,偏向谁完全是主观随意的。你可以随意偏向,谁还能信你说的了,这样的说明还能叫做的理论说明?我看这不能叫做科学理论,而只能叫做不负责任的主观想象而已。
在市场体制下,劳动是具有价值的。当我们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以后就能够知道,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这样工资就能反映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了。通过市场形成工资,这一点在私营、外资企业当中已经实现,在真正实行了企业制度的企业中也已经开始实现,在这些地方科技、管理人员收入过低的问题已经趋近于解决了。在这里,不管是一线的,还是二线的,普通工人也好,科技、管理人员也好,都能各得其所,个人所得都能与其付出的劳动相对等。其奥妙何在,这里的基本经验就在于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之间都是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各类劳动者根据自己付出的或能达到的绩效提出工资要求,企业则根据对各类劳动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提供福利条件,双方通过谈判确定工资,这样工资就和劳动联系起来了。这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实,其要点是各类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是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工资通过谈判确定,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行政部门决定工资的分配制度是根本不同的。简单一点说,就是承认劳动具有价值,通过市场实现劳动的价值,从而就能使工资和劳动挂起钩来。承认劳动具有价值,这是一种理论创新,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家们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现实出发,对劳动交换过程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从而推动理论认识的深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否则,抛开市场经济的实际,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长官形象自居,主观地说向一线倾斜,或二线倾斜,都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在这里,作为理论工作者不仅要说明自己的基本结论,而且还要说明得出这种结论的理论根据,说明它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按照这样的结论指导实践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它们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特别要说明实现目标的具体形式,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约束条件,如果不出现预期的结果将会说明理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怎么矫正理论的问题,总之应当使之能够操作和检验,这样才能使理论具有实用性,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要点是,理论本身应当具有检验程序,是可以接受检验的。如果有了一个检验程序的话,“黑板理论”立即就会显现原形。真正的研究都应当有这样一个程序,甚至可以说只有具备了检验程序的理论才能算是结构完整的理论。但是,我们现在好象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规范和习惯,理章还象“文革”大字报那样,既无需检验,也不需负责。
张五常先生在说明《佃农理论》的成书过程时特别强调了理论的检验问题,他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现在看来,张五常先生在理论研究中设置检验程序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样的理论是能够切实说明问题的。否则,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说向一线倾斜时振振有词,说向二线倾斜时也是有理有据。这样的理论有什么科学性可言,怎么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呢?
肯定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既不想解决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它脱离实际又拒绝检验,你说他是不是“黑板理论”?
那么,它何以能够风行呢?
本来,理论应当为现实服务,现实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制定政策,进行决策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有了科学的理论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只有有了科学的理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现在的理论研究远离现实和政策,和决策过程也搭不上街。搞科研的只要发表文章就行,好象根本就没有“检验”那样一个环节,文章一经发表,科研项目就算结项了。人们写文章主要的目的是用于评职称,是评奖获利,至于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只有老天知道。社会科学评奖、颁奖也很省事,没人问你质量好坏,也没人问你能否解决问题,只要是在某一个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的,就给你发奖金。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些“黑板理论”自然就会风光流行了。现在的行政决策多数都是领导主观决定的,主要精力是在追求“政绩”,而非解决现实问题,所以也就不在意理论研究,如果有了问题,只要采取一些“倾斜”性办法应付一下就行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怎么可能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呢?在革命战争年代,国内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外部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理论正确与否马上就可以做出检验,而且是血腥残酷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那些真正反映实际的文章才能风行,而那些“黑板理论”是没有存身之地的!但是,现在的条件不同了,现在是天下太平,领导决策并不在意有什么科学根据,科学研究似乎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实践效果的好坏都有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有人为之负责,也不会有那么多主观的偏离实际的决策,决策者就会要求理论解决问题,在那样的条件下“黑板理论”恐怕也就没有安身之所了。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好象还不是这样,所以“黑板理论”就可以风行无阻了。
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涉及到整个社会激励制度的设计问题,是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其意义将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全社会都弥漫着理论脱离实际和实际脱离理论的氛围中要有所作为恐怕也是很难的。
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理论研究本身的问题。我想,如果决策程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理论研究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那些“黑板理论”就有可能还会照旧风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