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因素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发展的原因与动力
是什么支撑我国经济有这样高速度的发展和重要跨越呢?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四力合聚。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不断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基础巩固;国际化水平加深,经济发展领域拓宽。
(一)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年代里,工业化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首要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生质变、从不发达阶段向发达阶段演进的最关键的、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依据人均GDP收入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个等级。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在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快增长拉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指出要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都完全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和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前提。由于不同产业部门中资源具有不同的边际生产力,劳动、资本等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可以显著地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由于资源转移和再配置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余地和潜力,所以结构转变对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更为重要。根据标准模式,工业化阶段是经济结构变化最为剧烈的阶段。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则将经济起飞状态时的主导行业分为初级品工业、消费品制造业、重型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5大类,起飞阶段因主导产业演进分为5个阶段。我国经济兼具后3个阶段某些特征,正处在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时期。
1.三次产业结构渐趋高度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渐次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直到第三次产业移动。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以通讯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业人员从一产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与配第—克拉克趋势大致相符合。
2.工业内部结构快速提升
需求是生产的动力。收入增长使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质量提高又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正在从衣食温饱型消费向住、行及、保健、娱乐主导消费转变,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全面展开。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主要动力,工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从轻化工业向重化工业快速转换,一批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支柱行业快速增长,这些行业进而通过产业传动效应带动为其提供中间产品的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形成“汽车族”、“日常消费品族”等一批高增长产业群。被称为新增长三驾马车的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工业化进程中,上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先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而后是劳动力流动到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大量的人口转入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使得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消费市场的发育,拉动了经济增长。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劳动力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为 1.5个百分点。
(二)城市化步伐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某些优势地区的优先发展,必然促成一些大、中型城市的产生,发挥中心城市的引导、带动作用,城市化也是涉及几亿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1992年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8年以来,国家一方面为启动内需而对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启动住房消费信贷,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作为城市化最重要标志的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的主导逐步从中央积极财政的推动转向地方政府推动。目前,可以说,中国正处在世界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总产出水平。城市化步伐加快,首先,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步伐;其次,加大对住宅、、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发展。从全球发展的进程看,结构变革,特别是伴随着非农就业增加的变革始终是发展的主线。非农就业不仅包含了工业化就业,更有城市中服务业就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非农就业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
(三)市场化不断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基础巩固
以市场经济制度的创设、实施和完善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的保障力量。我国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由浅入深,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奠定了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营体系,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居民消费、民间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等市场化的力量集中释放,巩固了经济内生性自主增长的基础。基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基本单一的分配形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加上公有制实行多种实现形式,刺激了微观经济效率,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生机和活力。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积极转变,计划、和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确立,间接调控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
(四)国际化水平加深,经济发展领域拓宽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会受到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接受国外援助等途径获得外部资源,以缓解国内储蓄不足、外汇短缺、资本品稀缺等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均显著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已经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初步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对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引进国际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形成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制造业基地,推动机电产品和部分加工工业快速增长,我国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大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并通过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和外资投资设备进口增加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加速了国内技术的升级换代。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认同。
发展中的问题
不论是从世界范围来比较,还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经济关系大变动时期,处于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同时,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新问题又在不断产生。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与发达国家单一的现代经济不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占优势地位的农业部门与刚刚开始起步的现代的工业部门。从地域上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一般位于城市。发展中国家这种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并存,就是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要实现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从全国范围来说,“三农”问题的困扰、城市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
1.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入学、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甚至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这些因素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由1985年的1.86:1扩大到 2005年的3.22: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但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农民生产性投入和消费水平低,直接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障都很落后,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还很不健全。农业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瓶颈。 2.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地理上的二元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的差别性,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存在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要素收益差异吸引而发生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产生缪尔达尔所说的“回波效应”,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化和城市化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止。
3.城市化进程滞后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工业化国家的水平,亦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改革开放后的 20多年中, 由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农业劳动力每转移一个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经济结构转换滞后
1.产业总体层次不够高
我国经济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而就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三次产业构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与印度、巴西等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也有明显差距。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费品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其比重明显高于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发展家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接近,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2.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偏差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就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较慢,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最具吸纳劳动力能力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就业比重偏低,造成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较低。
3.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动不够适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从过去几十年的短缺进入到需求不足即过剩阶段,造成需求约束显著增强,生产结构和服务业的发展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复杂
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很多国家都面临增长利益分配不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挑战。中国在新型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经济效率,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活力。
1.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据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而社会发展却排名世界第104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和卫生事业为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区域及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较大。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在“财务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为第188名。随着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中国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不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就业再就业任务繁重。社会保障领域面临人口老龄化、失业以及城镇贫困人口的压力,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2.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
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经济越发达,人均GDP水平越高,收入越均等。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轨迹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表现,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再分配体系和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手段还很不健全。利益格局变化过程中的失业及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和少数畸高收入者的奢侈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存在不合理甚至非法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30上升到1989年的0.35、1995年的0.415。另据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已有的社会矛盾, 以利益矛盾为主要表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3.部分群体在改革中利益受损
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在改革中,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影响,如兼并重组过程中形成的下岗工人,城镇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失地农民等。城市务工农民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来保障其工资、劳保、中介、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的正当权益。
发展经济学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远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上述对我国发展面临问题的初步分析表明,国家发展起来了比不发展遇到的问题要多得多。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远没有完成,实现发展、和谐发展尚任重道远。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考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发展得好,就可以跨入新的阶段,继续迈上新台阶;反之,则会徘徊不前甚至倒退,造成经济和社会动荡。大量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个国家只有资源型、依附型和创新型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资源型,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二是依附型,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三是创新型,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把握: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国建立初等工业化体系过程中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是科学技术。当今时代,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呈递减趋势,国民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的根本出路。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建设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花更大力气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优化体制完善机制。一个好的体制就如同一台高效的发动机,能够自发而长久地发挥作用,并起到倍增效用。反之,如果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即使人员再勤劳,工作再努力,设备再先进,也只能是本末倒置,于事无补。因此,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更要着眼于从制度上优化设计,有针对性地优化体制完善机制,在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大功夫,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长久繁荣。
上一篇: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
下一篇:新新古典综合理论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