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到“人本经济”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字:非均衡性 科学发展观 投资过热 人本经济
一、 现实引发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走过了长达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其间虽然经历过93-96年的通货膨胀,97年的亚洲危机,以及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但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见表-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见表-2)
表-1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1978——2003)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总量(亿元) 3624.1 4038.2 4517.8 4862.4 5294.7 5934.5 7171.0 8964.4 10202.2 11962.5 14928.3
增长率(%) 11.7 7.6 7.8 5.2 9.1 10.9 15.2 13.5 8.8 11.6 11.3
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量(亿元) 16909.2 18547.9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462.6 78345.2 82067.5
增长率(%) 4.1 3.8 9.2 14.2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总量(亿元) 89468.1 97314.8 104790.6 116694.0
增长率(%) 8.0 7.5 8.0 9.1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及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
表中增长率按照可比价格。
表-2 中国的经济总量(GNP)在世界中的排位(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0 1995 1998 2000
总量 3878 7002 9462 10798
排位 11 8 7 6
注: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
但与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极不协调的另一现象——贫富差距,也在我国不断加剧。(见表-3)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深层隐患。基尼系数是用来测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统计指标。我国的这一指标从1978年的0.16,迅速上升至2000年的0.458,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见表-4)并且收入不均衡对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已在现实中得到了显性表现。(各种因贫富差距悬殊引发的矛盾激化事件,媒体时有报道)
表-3 我国近二十年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年份(1985-2003)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绝对数(元) 397.6 601.5 686.3 708.6 784.0 921.6 1221.0 1577.7
年均增长率(%) 15.8% 10.9% 14.1% 3.2% 10.6% 17.6% 32.5% 29.2%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年份(1985-2003)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绝对数(元) 1926.1 2090.1 2162.0 2210.3 2253.4 2366.4 2475.6 2622.0
年均增长率(%) 22.1% 8.5% 3.4% 2.2% 1.9% 5% 4.6% 5.9%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1985-2003)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绝对数(元) 739.1 1373.9 1510.2 1700.6 2026.6 2577.4 3496.2 4283.0
年均增长率(%) 9.1% 16.8% 9.9% 12.6% 19.2% 27.2% 35.6% 22.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1985-2003)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绝对数(元) 4838.9 5160.3 5425.1 5854.0 6280.0 6859.6 7702.8 8472.0
年均增长率(%) 13.0% 6.6% 5.1% 7.9% 7.3% 9.2% 12.3% 10.0%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及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
表中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未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仅供。
表-4 我国部分年份基尼系数
年份 1996 1998 1999 2000
基尼系数 0.424 0.456 0.457 0.458
注:资料来源:《从基尼系数看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黄继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这两大焦点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是与“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相悖的。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含义来考察。经济发展,不同于仅仅偏重于数量方面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实际人均产出水平的提高或人均实际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西方经济学教程》,P280)。它是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内涵较广的概念。比如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以及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经济学大辞典》,P313)可见,备受国人推崇的GDP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量度指标,却无法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程度。而以基尼系数的节节攀升为标志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则表明了当前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严重弊端。这无疑会影响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从深层次上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来关注这种“悖论”的表现。最直接可感的就是经济的名义增长与相当部分国民实际生活的无惠。当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时,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的人们还看不上电视,喝不到自来水,更不必说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和服务。这种让人尴尬的现实,暴露出我国发展的成果还没有惠及到全体人民。由于原因,我国曾经长期奉行“以农养工”的产业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为的发展筹集资金,提供廉价原料;在城乡发展政策上也倾向于城市。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便造成了近年来日益凸现的城乡畸形发展背景下的贫富差距问题。二、观的提出
从更加抽象的层次上考察上述问题,不难发现:发展的非健康因素集中体现为“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发展的不均衡。具体讲就是城镇居民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协调。
2、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一般概括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也可以区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差异。
3、时期发展的不均衡。即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取向上的不合理。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两高一低”的特征——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很多人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GDP数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取得的。有限的资源储备注定不能长久地支持这种高投低产的增长模式。
在这些矛盾日益加剧之际,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从战略的高度上于2003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现实问题,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强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容概括地表述为“五个统筹”,即在经济建设中,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下面,我们对这五个方面逐一进行简要解读。
1、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农村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两者之间又存在紧密联系。作为资金、人才和信息的中心,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农村为城市的、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的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也是后者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但现实是我国典型的二元城乡结构:不仅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距明显,而且诸如户籍制度,劳动力就业保障制度,居民观念等一系列体制、意识障碍的存在,还正在加大这种差距。要改变此种局面,必须统筹兼顾——将农村和城市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尽快转变二元结构,协调两者之间各种资源交互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城乡一体、彼此促进的发展格局。
2、统筹区域发展。从上文中城镇、农村居民收入的比较(表-3)能够认识到,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发展战略的负面影响之一。然而,从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观(沿海~内地),到1999年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标志的区域发展政策的转变,表明决策层对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今后的工作是:要结合各地方具体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人力特点,充分发挥地区间的协作分工优势;在政策导向上,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予以更多的财政倾斜;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为沿海省市和国外到内陆投资创造条件。同时,鼓励东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化。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存在重视经济发展却忽视社会发展的片面性问题。在持续高速的GDP增长下,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健全,政府机构的效率低下,国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淡薄。这些说明,需要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清楚的认识。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程度又是社会整体发展阶段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这层意义上讲,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或者也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导向。为此,要努力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文明的协调进步。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合理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却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及近枯竭和生态系统失衡。所有这些不仅将威胁后代人的生存权利与发展条件,而且也已经损害到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尽管我国早在90年代初就肯定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要贯彻这种发展观,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今后,要切实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把增强发展能力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相结合,把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社会效益的创造相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好的例证就是,前两年当我国内需严重不足时,逐年扩大的出口为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不过,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当前60%的对外依存度除了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融合的程度在加深,也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对经济发展安全性的考虑。亚洲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毁灭性冲击是要引以为诫的。因此,应该始终坚持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将积极争取国际市场定位为辅助的外部动力;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过程中,始终以增强自身实力为前提;全面建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扫除资源流通障碍,完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同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各种挑战,积极扶植名牌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理念,促进自身的强大。
五个统筹,表述的是发展中的不同方面。但应该看到,这些方面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它们共同体现着对矛盾原理和全面观点的运用,体现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依据。通过归纳,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人本、全面、协调、持续”四个原则,并且“发展”的思想贯穿始终。四、观的运用——对当前投资过热的分析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现实中的很多现象。下面我们就把当前投资过热的问题,置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简要分析。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已屡见报端。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以投资需求过旺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为标志的经济过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已处于过热状态,目前的问题不是争论过热的问题,而是采取何种政策来调整经济的问题。”(吴敬琏,2004—4)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我国终于走出了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的困境,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目前不能轻言过热,必须保护和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采取措施克服伴随高增长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继续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笔者认为,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为局部过热而非全面过热。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1978年到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9.4%,平均物价上涨幅度是5.6%。将2003年及2004年一季度的数据与之相比较,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物价涨幅,2003年及2004年一季度的数据都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值。(见表-5)
表-5 近两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
2002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指数值 99 100 99.2 98.7 99.2 99.2 99.1 99.3 99.2 99.2 99.2 99.6
2003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指数值 100.4 100.3 100.9 101.0 100.7 100.6 100.6 100.9 101.1 101.8 103 103.2
2004年 1 2 3 4
指数值 103.2 102.6 102.8 103
注: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
指数值的以上年同期为100。
其次,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还相当严峻,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地步。
第三,消费领域刚刚有所升温。
最后,商务部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有138种,占23%;供过于求的商品却达462种,占77%。
应认识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当前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2004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799亿元,同比增长了43%,增长速度令人吃惊。从统计数字来看,2003年投资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部门: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29.7%;二是汽车,投资增长87.2%;三是建材、钢铁投资增长96.5%,电解铝增长92.5%,水泥增长121.9%。(见表-6)因此,判断经济全面过热为时过早,现在需要做的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局部过热、投资过热。
表-6 我国近二十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及增长速度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投资额(亿元) 2543.2 3120.6 3791.7 4753.8 4410.4 4517.0 5594.5 8080.1 13072.3
增速(%) 38.8% 22.7% 21.5% 25.4% -7.2% 2.4% 23.9% 44.4% 61.8%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投资额(亿元) 17042.1 20019.3 22913.5 24941.1 28406.2 29854.7 32917.7 37213.5 43499.9
增速(%) 30.4% 17.5% 14.8% 8.8% 13.9% 5.1% 10.3% 13.1% 16.9%
年份 2003 2004
投资额(亿元) 55118.0 11047.4
增速(%) 26.7% 42.8%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及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网上数据;
2004年的数据统计的是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额。
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导致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和油电煤运供求关系紧张。“瓶颈”制约作用的加剧,强化了居民对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预期,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
其次,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显然难以持续,一旦大幅回落,很容易导致经济大落。再者,投资在即期是需求,在下期却是供给。过快增长的投资加大了未来的供给能力,很可能使未来的供给能力出现过剩,使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泥坑。
最后,造成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我国目前的投资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而消费率却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规模偏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各行业发展思路上的不合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首先,部分地方还没有完全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互相攀比的现象仍很严重,都把增加投资作为提高GDP的主要手段;其次,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尤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最为突出;再次,相当数量的地方领导在政绩观上存在严重偏差,不顾人民利益而只考虑个人升迁,大搞各种形象工程,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增速过猛的趋势。
对此,吴敬琏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出现过热是投资效率太低的结果。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要借助于大量的投资来维持。2002年,中国全部投资占GDP总量的42%;2003年这一指标达到46%。而美国一般为10%,和我们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只有24%。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很差。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提高投资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投资效率?更进一步说,如何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一条既持续高速,又健康合理的轨道?我们认为,选择只有一个。这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循环经济”为手段,最终实现“人本经济”。五、“人本”、“循环经济”——经济的必由之路
“人本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在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种特殊的国情和现实的矛盾,决定我国的长期发展必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化道路,走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的发展道路。实现科技进步,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依靠人力资源,要求实现“人本经济”。“人本经济”是目的,“循环经济”是手段。
应该说,人本经济、循环经济都不是科学发展观的首创。但是,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则是科学发展观的一大理论贡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既是发展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一切经济行为的发生,根本上讲都是经济行为主体从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考虑出发的——不论表层的目的是买房还是购车。作为宏观经济行为体的国家,只是而且也应该是人民利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所有经济成就的取得,最终都要以人民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的生存质量是否有所提高为根本判断标准。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则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的。
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人本经济”定义为:以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整体生存质量的提高为根本取向,以建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为手段,以“人本效应”作为经济发展的评判标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
要通过建设“循环经济”来实现“人本经济”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要求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首先,要保证人民基本人权的实现。只有最基本的人权(如生存权)得到了保障,才有资格谈其他权利。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实现社会的高度法治化,建立人本、人道、宽容、民主的“绿色文明”。
其次,应保证多数人能享用基本的公共产品。例如,市场至今调动不起来,首要的原因是因为农民收入过低,此外还有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因素。国家应该多在这些方面努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
再次,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让拥有属于自己资产的人得到保护。当今权利受到侵害最大的是农民。至今为止,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保障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现行的制度,只承认农民对土地的债权关系,而不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物权关系,这样就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换句话说农民还不是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因此,改革不但要使人们获得财产,而且获得的财产要得到制度的保护。
最后,要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健全各种利益主体的表达机制。有知情权才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包括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等。如果既没有弱势群体表达利益的机制,也没有一个良性的谈判与协商对话机制,人民的要求就无法顺利传达,就容易发生各种极端行为。
第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要求走依靠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
在发展战略上,注重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始终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合理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量。
在规模上,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占用物质资本较少,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优势。
在人才机制上,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在人才流动体系上,鼓励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消除各种体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的企业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参与分配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最后,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第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要求建立“人本政绩观”。
长期以来,我们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和成绩,以及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是看其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总是看几个主要的经济指标的增长。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影响下,不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只重视眼前和短期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后代人的利益。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关心收入、财富、经济的增长;追求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被放在首位。但经济增长不是目的,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物质、精神、价值的总体满足程度和全面发展水平,才是社会发展与否的根本标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的,这就要求政府官员的政绩观需要实现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变。必须放弃“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和观念,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现阶段,政府的转型绝不仅仅是其经济职能转变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府同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到执政党工作方式转变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想将科学的发展观落到实处,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按照现代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应由“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医疗、保险、教育体系的建设,使得包括广大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要重视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支持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要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实现增长方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
企业要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劳动力,实现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盈利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策略;增加科研投入和技术开发力度,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最终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效率的转变;既重视经济效益,又关注社会效益,在促进利润增长的同时注意增加职工福利,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最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还要求国民实现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广大人民要树立自己是经济发展中心的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和市场竞争观念;强化维权意识,时刻监督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经济行为,通过、舆论、社会仲裁组织等各种手段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培养对环境、资源、社会整体的正确认识,促进“循环经济”、“人本经济”的实现。
资料:
1.《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世界年鉴-2002/2003》,谈世中主编,经济出版社,2003;
3.《经济学大辞典》,张卓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勋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解析观视角下的“五个统筹”》,潘利,《理论前沿》,2004-1;
6.《从基尼系数看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黄继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7. 《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解振华,《人民日报》,2004-1-29;
8.《温家宝: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华网,2004-2-22;
9.《要让多数人分享改革成果》,迟福林,《中国经济时报》,2004-3-22;
10.《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郑志国,《广州日报》,2004-4-30;
11.《走中国循环经济之路》,肖勤福,《中国青年报》,2004-3-21;
12.《中国社科院: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姜辉,《光明日报》,2004-5-26;
13.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