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降温背后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今年前5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增长不到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项目投资增长40%以上。在31个省区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居全国前5位的,分别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8%;内蒙古、安徽、重庆、陕西、新疆等地的投资总额虽然不及沿海省市,但投资的增长率比沿海省市还高,达到60%以上。这条消息并非孤证,因为还有一条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消息作为佐证:中国经济当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或政府引导投资,在过热的行业中大多有地方政府和国有的影子,根子在地方政府。
不过,国土资源部这条消息有点只考虑自家损失,不他人利害的意思。因为事实证明,过热的行业中确实有地方政府的影子,但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受害」的主体却并非只有国有企业。
汽车行业雪崩,外商痛苦不已
这次调控的重点并非汽车行业,但汽车行业却在这次调控中最先露出败像。
就在去年,全世界各国的汽车生产商还将中国作为一个投资的理想国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国度的31个省区当中,有25个省区将汽车行业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对投资者鼓励有加,且有各种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汽车生产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只有中国汽车市场还是个获取高额利润的地方,有数据表明,2002年中国汽车业平均利润率为28.45%(业内估计在30%-35%之间)。
高额利润吸引之下,大批国际汽车制造商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更何况,中国汽车业获利的门道不止汽车本身,还有进口零部件费用,资本增值费用,知识产权转让费等,这些都是暴利的来源。就在三个月前,一些市场调查还喜滋滋地宣布: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已经突破400万大关,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国,第三大销售市场,而且,汽车年产销量仍在以两位数猛长。全国整车制造企业也从10多家剧增到120多家,汽车业已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反映到证券市场上,汽车股涨势喜人。
也就在两个多月以前,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还在为中国「自主品牌」(即中国产)的汽车在国内市场上没能切到一块蛋糕愤怒不已,他们指出一个事实,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街上,德国大众(Volkswagen)、奥迪(Audi),美国通用(GM),日本本田(Honda)、丰田(Toyota),法国雪铁龙(Citroen)等国际品牌的车型占据绝对优势,而曾经长期令中国人自豪的「红旗」、「上海」牌小汽车,不是被「边缘化」,屈居骥尾状态,就是从市场上彻底销声匿迹。
但从4月底开始,日本、德国、美国、南韩等国的汽车商却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中国汽车价格全线崩盘,中国车市低迷已成定局,刚刚过去的5月,被汽车业称之为「黑色的五月」。一方面,该月一份统计显示,轿车产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轿车生产增长速度25个月以来首次低于整个汽车业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销量也遭遇了「滑铁卢」,5月销量比4月份大幅减少19.4%。而同期的库存却节节攀升,开始接近去年最高的13万辆。其中,上海「大众」车库存最高约为3万辆,一汽「大众」车库存为1.5万辆,上海「通用」车库存为1万辆,三大巨头库存都超过1万辆。而整个行业库存积压占到总产量的10%以上。
在库存迅速增加,销售连续下滑的情况下,许多厂家都于5月开始酝酿价格战,而上海「通用」5月中旬的大幅降价行动的明显收效,无疑坚定了轿车行业降价的决心。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是佳美2.4L(日本),高达9万元,最低的为爱丽舍,也达1.2万元,大多降幅在两万元以上。
这个行业发生雪崩,受害者主要是外资企业。不过如果他们要将「雪崩」归因于中国政府,却有点所责非人。中国的宏观调控并非汽车行业雪崩的根本原因,但宏观调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却最先在这个大部份中国人无法光顾的「奢侈品行业」中反映出来。其原因非常简单:投资商的市场预测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泡沫的估计上的。对于熟悉中国汽车行业投资过度与中国公众购买力的人来说,汽车行业发生雪崩状况倒也并非意外,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投资商的投资预测是如何做出来的。
这些投资项目分析的具体背景笔者不清楚,但有些情况可聊做。笔者曾在德国碰到过一位来自汉诺弗某保险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向笔者谈到,他受命调查中国再保险市场状况好几年了,始终不觉得中国的再保险业务有好的前景。但他的老板却对他下了死命令,必须论证出中国市场的美好前景,否则就炒他的鱿鱼。类似于此的故事,笔者在美国也听到过两例。
如果其他外资公司的市场分析也服从于老板的压力,这样的投资报告自然就会带来汽车行业这样的结果。
房地产公司将大量淘汰出局
中国人至今对1993年的那次宏观调控心有余悸,因为那次宏观调控中,大砍项目,砍得一路鬼哭狼嚎,导致市场长期低迷。这次调控与那次调控的主要目标一样,仍然针对房地产业。政府与政府主导的市场不断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倒真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从未有过的现象。
据业内人士形容,过去5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井喷时代」 ,存在极为严重的「泡沫」化现象:第一,从199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超高速增长,仅2003年一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增速达到了29.7%,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更上一层楼,同比增长率达到了41.1%。第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过高,2003年高达23.7%,比国际通常水平10%~15%高出近10个百分点。有些大城市尤其高,如上海市为40.7%,北京市为60.5%。第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近三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平均以25.6%的高速增长,为GDP平均增速的3倍左右,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递增, 2003年高达8.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明显高出国际一般水平(5%左右)。
房地产之所以能够热起来,首先与银行过度放贷有关。据机构总体测算,2000年至200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约有45%来自银行贷款(2002年末,房地产贷款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49.76%),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已从各地狂热的房地产货币信贷增长中「嗅」出了房地产催生的「泡沫」及泡沫下隐含的金融风险。央行从1998年开始,相继发布了6个关于房地产信贷的文件,涉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开发商贷款与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但现在央行的权威性无法与以前相比,地方政府一直在强力干预银行的放贷业务,用各种办法迫使地方银行放款给房地产企业。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信贷业务一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急速放大至2003年9月末的21,327亿元。房贷业务的「疯狂」增长可以说已到了央行所无法忍受的地步,今年来,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央行及各大商业银行对房贷几度收口,使房地产市场波澜迭起,危机四伏。
其次则与中国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有关。据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提供的数字,2000年至2002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0多万件,其中乡级以上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为大违法事件的主角,而企事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又多与地方政府违法行为有关。国土资源部去年底以来公布的9起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中,8起为政府违 法。2003年一年,全国共查处了土地违法案件近13万件。这些土地交易当中充满了腐败,如2003年一季度,全国有偿出让土地53万亩,其中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比例只有26%,其他都是贩给了「有关系」的土地贩子。
这些土地贩子囤积了大量的地皮,进行「黑市」交易,谋取暴利。国土资源部还发布了一个数据:截至2003年,国家土地储备170万亩,囤积在开发商手中、没有开发的就有70万亩。每一个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致富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号称「第三轮新圈地运动」的房地产开发热造就了许多中国新富。
据预测,这次宏观调控以后,将有80%的房地产公司破产并消失。尽管近些年来中国「房价收入比」(即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目前仍高达8.34倍(实际数字肯定比这个官方数字要高),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诸国。一个只有供给,没有需求的市场绝对不会持久。目前,在不少城市上空的空气中似乎已散发著1993年房地产釜底抽薪的残酷味道,与房地产有关的人士都在战战兢兢地观望与担忧:中国房地产市场10年前的那一场「地产灾难」会否重演?
钢铁水泥等行业将形成新的银行坏帐
房地产是个产业链条相当长的行业,过去几年来,由于房地产的爆炸式增长,也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初就被「叫停」的钢铁、水泥、电解铝这三大行业的投资增速呈明显下降态势。据称,与这三个行业去年全年96.2%、113.4%和86.6%的增长速度相比,今年前5个月,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的投资分别只增长76.6%、55.3%和38%,算是标识「调控成功」。
不过上述数据玩了一个障眼法,因为这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而得出「增长速度有所降缓」的结论,其实整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还是非常惊人。人民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钢铁投资增长96.6%,钢铁产量首次超过了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钢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2004年年第一季度,钢铁投资又增长107.2%。该报告说,截至去年,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在钢铁生产的强劲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预计到2005年底,中国钢铁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钢铁行业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46%,据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截至2月末,电解铝、钢铁、水泥三大行业投资项目中,42%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其中30%直接来自银行贷款,另有12%通过自筹间接来自银行贷款。这三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45%以上。钢铁等三大行业与中国国有银行之间的这种借贷关系,预示著这轮宏观调控,必将导致银行形成新的坏帐。
民营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
正如笔者在以前的一篇分析中所谈的那样,在这一轮过热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成了推动过热的一个重要角色。去年中国完成的11.7万亿元的GDP总量中,私营资本贡献率为25%左右,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相当,其他30%以上是「混合经济」(各种股份公司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另有约20%是三资企业。
中国经济多年以来平均以9%的速度高速成长,其中非国有经济贡献了六七个百分点。这次宏观调控中,中国四大银行的政策是只支持国内8家国有钢铁企业,对民营钢铁企业采用的手段是只收不贷。
时论认为,钢铁投资过热,主要是来自于民营企业,民营钢铁企业成为中国舆论批判钢铁过热的靶子,南京「铁本」是宏观调控中受到清理整顿的第一个项目,据说总损失达50亿元以上。还有一些著名的民营企业,如宁波的建龙集团,上海的复星,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电解铝项目,以及新疆的德隆,目前都处在调控的冲击波下。这些民营企业充满苦涩地抱怨「资金链断裂」带来的可怕后果,申诉著「不能只有国有企业能用银行的钱,民营企业就不能借银行的钱」。
中央与地方政府,谁将成为赢家?
这一轮宏观调控的波及面远远不止这些,只不过是受需求弹性的影响,奢侈品行业及没有有效需求的行业发作得早,而生产必需品的行业发作得晚些而已。本来就已经萎靡不振的中国股市受到调控的影响,更是每下愈况。 有趣的是,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地与美国争论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这种宏观调控却真的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行为。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之一就是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20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面临著一个两难问题:一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迫使中央必须放权,而中央对地方政府绩效(亦即官员政绩)的评估,主要依据是地方政府经济的各种指标,最典型的就是GDP的增长数据。而另一个是放权之后,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势力的崛起。税收分享只是博弈的内容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无视中央的规定非法汲取资源,按照自身的短期利益去发展经济,这就导致中国出现所谓「经济过热」现象。
从中国已经有过的几次宏观调控来看,实施调控的原因都是中央政府对经济现状不满,想通过宏观调控来形成新的利益格局。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之一就是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20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面临著一个两难问题:一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迫使中央必须放权,而中央对地方政府绩效(亦即官员政绩)的评估,主要依据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最典型的就是GDP的增长数据。而另一个是放权之后,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势力的崛起。税收分享只是博弈的内容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无视中央的规定非法汲取资源,按照自身的短期利益去发展经济,这就导致中国出现所谓「经济过热」现象。
目前这一轮宏观调控的起因是过去几年来,地方政府、企业(包括民营在内)与银行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比如大量上马一些行业可以虚饰政绩,在土地交易与银行放贷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可以中饱私囊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央,导致中国一些产业投资过度,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上述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及资金来源多来自于银行贷款来看,中国政府无论实施宏观调控与否,最终都会形成大量的银行坏账呆帐。
区别只在于,中央政府不及时实施宏观调控,这些坏帐呆帐全部由中央银行「买单」——这种「单」中央银行已经买过好几次,从1998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政府就曾三次向中国、工商、建设、农业四大国有银行大规模注资,总数目约为2,400亿美元。但并未减少系统的呆帐烂帐,都是前清后欠;而实施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则几乎完全由地方与企业本身来承担。
可以说,这一轮中国的宏观调控,完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利益在展开博弈,而这一轮宏观调控有效与否,不仅要看调控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中央政府算计的「远期成本」与地方政府能够承受的「即期成本」谁高谁低。从中央投资减速,但地方投资却还在迅速增长这点来看,地方政府似乎没那么听话,对中央政令有点阳奉阴违。
目前中央投资收缩,地方投资还在增长这一趋势,只不过是这一轮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即期结果而已。在中国,这种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中国的体制不变,这种博弈还会继续下去。
为甚么到中国的投资者都容易「头脑发热」?
这次宏观调控显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无论是外资还是中国本土资本,投资风险都非常大。这种风险不仅仅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即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自政府的干预时时存在,还因为投资者本身的投资决策多少有点盲目「跟风」。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无须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缺乏投资理性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如今在中国的外国资本与民营资本为甚么也如此缺乏投资理性?如果说中国投资者(包括民营企业在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国有银行借贷,那么外资企业又为何趋之若鹜?
只有一个解释,中国政府在宣传自己的国家形象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而「宣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成一个让大家都相信的「既存事实」。笔者相信,所有去中国的投资者一定都认准一点,即中国是个淘金者的天堂。在欧洲与美国,笔者听到的与见到的说法,都是「经济成长在中国」。而相信这一神话的投资者们,也自有其利益考虑,至于能否实现利益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笔者相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是淘金者的天堂」这一神话,还会吸引著许多外商前仆后继。目前,中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只不过是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
至于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也不是自己坚持就能够算数。所谓市场经济应该有两条判别标准:其一,市场经济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而不是由政府配置资源。其二是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只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游戏的裁判者,但绝对不能下场参加游戏。
而中国政府这两条上的做法颇有「中国特色」,首先,中国政府至今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关键位置,任何资源包括土地在内,只要政府愿意,不管由谁拥有,政府一个文件下来,就可以对资源重新配置,哪怕将资源原来的拥有者弄得家破人亡亦在所不惜。其次,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充当「一身而三任」的角色:不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游戏的裁判者,同时还是主要的参赛者。而且只要有政治利益集团参赛,游戏规则随时会发生政策偏倚。
上一篇:论制度垄断竞争
下一篇:中国经济理论界价值偏好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