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蔡国沛 时间:2010-06-25
  【摘要】本文应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高等生产要素;扩大国内服务需求,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度。
  【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服务贸易在各国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趋于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世界其他国家服务贸易相比,我国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的数据显示,1982年至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在增长的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长期逆差。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趋势,2004年逆差达到95.5亿美元,虽然2005年逆差比2004年略有下降,但仍高达92.6亿美元,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中3个出现逆差的国家之一。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比较劣势。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和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而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进口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当今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要素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研究,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此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其行业、的竞争优势,而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二个辅助因素(机遇及政府)则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产业竞争力的发展。
  1、高级生产要素缺乏
  我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单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应该具有比较优势,但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中,技术人才却相当缺乏。目前,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运输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而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服务业和服务领域的比较优势仍依赖于传统要素。
  
  2、国内服务需求的水平不高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影响本国公司对产品或服务更新创造的速度及范围。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内市场对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本国服务业发展的水平,进而影响该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相对于发达国家还较低,而且由于收入分配不平衡,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对服务的需求。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产业支持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基础,决定着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不重视甚至压抑服务业,导致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截至2006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只占到39.3%。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印度的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却高于中国。1980年到2000年间, 印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6%增长为48.2%,比中国高15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比重的高低往往是一个国家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突破国内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4、国家对服务产业的管理效率较低
  我国的服务业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业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虽然近年来中国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处于法律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5、服务业整体开放度较低
  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我国目前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影响了整体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策略
  
  1、发展高等生产要素
  首先,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技术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重视教育投入,加强专门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要培育能够适应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对一些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技术和人才;二是加强国内人力资源的保护,防止人才的流失;三是要建立一个尊重人才、评估人才的机制。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我国的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国家和企业都应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通过直接引进外资高科技企业等方式获得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加快我国技术的发展,为服务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2、扩大国内服务需求,优化服务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于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而扩大内需、增加服务消费需求对于我国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具有重要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二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服务需求的发展提供空间;三是重视提高农民收入,培养潜在的服务需求;四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进社会福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对服务的需求。
  3、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一国服务贸易的基础,要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乃至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挖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使服务贸易真正享有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二是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服务业国际转移,从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中获益,并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三是重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与支持,发挥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4、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政府行为对要素条件、需求、相关产业以及战略这四个基本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要强化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和引导作用,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完善制度环境。设立服务业全国性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加快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管理并加强协调配合。同时,政府应对服务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为鼓励服务贸易的出口,政府给予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研究和。
  (2)完善服务贸易的法规。政府应加强对GATT、GATS、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规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加强为新兴产业立法,缩短其无法可依的经营时限。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滞后的法规,使其适应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
  5、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度
  市场开放度是服务贸易市场自由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反映一国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服务贸易自由化会推动一国服务贸易的专业化,而目前我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度还比较低,服务贸易的专业化程度也较低,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加大服务业中一些行业引进外资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又可以培育新的服务行业,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第二,打破行业垄断。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过度保护和行政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要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减少市场准入的限制,使我国的服务市场保持充分的竞争环境,增强服务领域的行业活力。
  
  【】
  [1] 修璇: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徐婧: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商场化,2007(10).
  [3] 史自力、谢倩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4] 张利平: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经济,2007(4).
  [5] 陶红: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J].中外企业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