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纺织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欧盟东扩;中欧纺织品贸易;对策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额逐年递增,特别是欧盟东扩后中、欧纺织品贸易有了大幅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欧盟国家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第一大供应国,也是欧盟诸国纺织品服装原料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5年是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的第一年,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得到短期释放。据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05年,中国对欧盟二十五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为1932377万美元,其中,中国对欧盟二十五国出口金额为1832320万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94.8%,同比增长56.9%,中国对欧盟十五国出口金额为1746298万美元,同比增长66.2%。2006年,中国对欧盟二十五国纺织品进出口总额为654791万美元,其中出口金额为561292万美元,同比增长19.6%,中国对欧盟十五国出口金额为525855万美元,同比增长为18.7%。2006年中国对欧盟二十五国服装出口金额为1667908万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我国对欧盟15国出口金额为1602920万美元,同比增长23%。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随着中、欧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尤为突出。欧盟东扩及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以来,欧盟频繁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如,2005年4月,欧委会对九种中国纺织品展开调查,5月欧盟要求中国限制纺织品出口,否则将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在中国对出口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欧盟仍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引发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虽然随后6月份中国和欧盟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达成协议,但由于部分商品出口很快达到配额,引起中国纺织品大量在欧盟港口积压,等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指标选取。本文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及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两个指标对中、欧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计量分析,第一个指标用于分析中、欧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与新加入欧盟十国产品相似度没有与原十五国相似度高,但仍与近半数国家的相似度超过了70%,可喜的是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似度指数大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与十个新成员国的竞争性也在逐步降低,互补性增强。
综合上述内容,我国纺织品与欧盟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与此同时我国与这些国家产品的竞争性也很强,产品相似度指数极高,超过十个国家的产品相似度指数都超过了70%。之所以出现这么高的指数,可能是由于本文在选取纺织品分类时选取的类别偏少,只选取了SITC REV.3项下分类号为65的类别,类别选取集中导致产品相似度结果有点偏高,尽管如此,这也不能改变我国与欧盟纺织品相似度较高竞争性强的事实。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我国纺织品出口与欧盟国家相比拥有极强的竞争力,我国应继续发挥纺织品的竞争优势,增强对欧纺织品出口能力。但我国不能仅依靠劳动力价格低廉这一优势,因为许多家如印度、东南亚诸国等也拥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甚至有些国家比我国劳动力成本还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在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技术含量,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二)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处于贸易摩擦多发期,要促进我国纺织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纺织品贸易环境。贸易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纺织品行业的发展,且关系到其它与该行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需要政府、纺织品行业协会及各类纺织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以减少纺织品贸易摩擦,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我国纺织品国际品牌。当今国际贸易竞争已不仅是数量和价格的竞争,更多的是品牌竞争,而我国纺织品出口目前仍停留在通过大量出口来保持市场份额的阶段。只有大力培育我国纺织品自有品牌,才能树立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促进我国纺织品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我国就只能停留在基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之上的低端加工阶段,没有多少附加值,虽然出口量很大,但创造的价值与出口量相比小得多。
(四)实施对外投资战略,鼓励我国纺织品企业积极地“走出去”。我们应选择欧盟国家中政局稳定、政策优惠、成本低廉的国家作为投资对象国。结合我国纺织业的特点及目前遭遇的贸易壁垒,我国应积极选择适合我国纺织品企业的投资方式,以期绕过欧盟设置的层层障碍,促进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