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树林 李廷翰 时间:2010-06-25
 [摘 要]本文在对价值链理论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剖析了价值链分工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东道国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从东道国政府与角度分别提出了应对方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 全球价值链 效应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探讨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项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皆可用价值链表示。企业各环节的价值活动既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也是形成成本与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以及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企业价值链并非简单孤立,而是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1]价值链所表现的总体价值是由各种价值活动和利润所构成,比较竞争者的价值链,就能从其中的差异看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此,企业需要在拟合企业定位与策略的基础上,分配资产与成本至各价值活动,界定调适价值链,创造差异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
  从产业角度看,任何产业都是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耦合,这些价值活动在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成本,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价值活动项目的选择,反映出其策略性意图,进而引致产业价值链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价值链分析不仅是一种将企业分割成多个策略性价值活动以便于了解成本动因和产品差异化的各项冲突的方法,而且可以将价值链理念运用于整个产业发展分析。
  客观上,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与产业的竞争力。有鉴于价值链涵盖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各项活动,而产业链从产业角度出发却包括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种中的不同生产环节,将其置于斯密-马克思-杨小凯的分工分析框架看,价值链与产业链联系非常紧密。客观上,随着市场竞争深化,为了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势必将那些辅助或非专业化环节进行切片外包,或将非专用性资产出售,企业只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环节。如果那些切片环节或处理的资产仍在原企业周围,从原料采购到最终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都由不同企业来独立运作,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由不同企业分工协作完成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产品价值链在表面上被切片分割,实际上通过集群和更加细化的分工,诞生了更加灵活、精细、更有生命力的价值链。如果这条产业链集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且相对完整,就形成本地产业链,产业簇群成为该价值链的载体。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专业化产业簇群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古典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切片分解过程,将原来古典企业内部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不断地外包,自己只专注核心价值活动环节,让那些专业化生产或服务公司去做其他环节,体现为分工的企业专业化和产业迂回化演进,尽管价值创造环节增加,但效率成倍提升。
  如果这条产业链的切片价值活动环节跨越国界并伸展到全球,就会形成全球产业链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品从概念、设计、生产、销售直至消费全部价值不断增值过程的全球价值链。此时,跨国公司便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载体。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与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将价值链的各活动环节设立在投入产出比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与市场整合。这是因为,在企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把增值活动的每个生产点都集中布局在该增值活动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产生了巨大影响,跨国公司全力抢占产业中的高技术与高附加价值的价值活动环节,而将低技术与低附加价值活动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跨国公司就专注于核心主业的发展,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活动环节切片外包,以求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得以迅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今跨国公司的经营全球化过程正是其通过全球价值链切片分工、分散其经济活动区位的过程。在这种价值链分工区位分散的情况下,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架构重组与区位调适,推行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这就可能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价值链垂直地域分工格局,而这种分工格局又将强化跨国公司各种经济活动区位的全球价值链分散化。显然,跨国公司内部这种价值链垂直专业化分工格局势必对东道国带来影响。
  与传统的国际分工比较,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具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最终产品表现出来的行业间与行业内的分工,其全部价值活动环节在一国范围内完成,而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是在全球范围按照价值链上不同价值活动环节进行的国际分工,在这种分工体系下,单从原产地或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例已经无法判断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与所获利益,一国关注的重点是其在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中承担的角色与功能的重要程度以及能否通过分工角色与功能的转换来实现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升级。[3]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当前,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等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和迂回生产的强化延伸。对于后发东道国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一方面有助于利用全球市场来赚取更多外汇、多元化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将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之下。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积极推动效应
  1.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将后发东道国的部分企业纳入其垂直专业化产业链中,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吸收经验、积累学习效应的良好机遇。通过看中学与干中学效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提高后发东道国国内的人力资本、改善国内企业的知识诀窍与管理技能,从而为后发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人力资本基础。随着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不断向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延伸,后发东道国企业会因该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的增加而促使原有产品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转变,产生要素逆转效应,促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2.对外贸易创造效应
  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价值链分工所产生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贸易已经占据国际贸易的较大比例,而传统的国家间的产品贸易则呈不断萎缩之势,这表明国际贸易的层次已由终端产品转移到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本质已从为了贸易而贸易转变为为了生产而贸易。全球贸易供求链从地缘时代“区域性分割的分工式结构”朝着网络时代“全球化枢纽的互动式结构”的演化说明,在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中,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跨国公司将其供销渠道、产品研发、市场和信贷关系等经济联系带进后发东道国,创造了该国外资企业及其国内配套企业产品进出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这种对外贸易创造效应在为后发东道国赚取外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流向、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了后发东道国的制度变迁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国民增长效应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跨国公司因价值链分工在东道国进行的投资可以视为东道国生产要素存量的增加,与国内生产要素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在短期内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引入知识与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新增长理论体系中,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也会在东道国通过人力资本、公共基础设施、创新激励和技术扩散等机制在短期与长期皆能促进后发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此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可以被认为是资本存量、技术诀窍和相关技术的有机组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大量的重要制度都可以写成经济增长函数的变量,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从更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和供给对东道国的制度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东道国的制度变迁效应,如果这种制度变迁卓有成效,则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负面阻碍效应
  1.人才流动挤出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充分利用各国的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来提高其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看中东道国的技术管理人才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的熟练劳动力,运用相对较高的工资的示范效应,产生东道国大量的人力资本与熟练劳动力流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设的下属机构的集聚效果,在对东道国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的同时,引致东道国企业严重的人才挤出效应。对于东道国而言,尽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有利于东道国享有技术扩散效益,但却可能导致大量的科技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由本国的企业、科研机构向跨国公司的下属机构流失。
  2.技术核心外围效应
  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尽管跨国公司带来了相对领先的生产设备、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以及效率较高的管理经验而有利于后发东道国企业积累“经验效应”进而推进产品更新与技术进步,但跨国公司往往对东道国采取有选择有节制的技术战略,严格控制着关键的核心技术,因此东道国企业很难成功模仿或者通过模仿也受益不大,而东道国的下属工厂与下属机构只能够生产外围的低级的中间产品和零配件,无法触及更为复杂、更为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工艺流程。同时,由于大量的科技人才向跨国公司的当地研发机构流失,可能不仅无法带给东道国先进的扩散技术,反而可能带走先前积累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被跨国公司所利用而产生技术的逆溢出效应,[4]从而产生在技术上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核心-外围效应。
  3.要素价格收敛效应
  跨国公司在推进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资源与要素的整合配置。东道国比较丰裕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相对短缺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呈上扬趋势,东道国比较短缺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却相对丰裕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进口在东道国市场供给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东道国市场上,先前相对丰裕、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熟练劳动力的价格将上升;先前相对稀缺、价格较为高昂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资本等的价格,通过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他国进口增加供给而下降,由此产生较为强劲的要素价格收敛效应,进而进一步打压后发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市场空间。
  4.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跨国公司依据整条全球价值链最佳、非局部最佳的角度进行分工,从战略定位、产品及服务的设计与升级、制造方式、市场营销、增值服务、品牌、上下游企业集群、资源外包、产业依赖等几乎所有匹配因素都在其考虑之中,通过公司内部化战略来克服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以降低交易成本。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力图创造内部市场,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战略,使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化转移,既实现对东道国税收支出的最小化又强制占有与之合作的东道国企业的利益,从而导致后发东道国的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三、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启示
  目前,经济全球化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司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加深,从而呈现出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可以说,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仍然是后发东道国的现实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后发东道国的政府与企业应如何建立有效应对方略。
  (一)后发东道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首先,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职能。在引导企业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政府需要成为积极制度安排的供给者、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创造者与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者,而非直接参与者或干预者。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等调控手段来进行总体布局,研究产业前景与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关注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链条空间分层问题,促成产业聚落合作,结合本土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坚持有序招商引资,把握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其次,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政府需要遵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深入清理、完善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对国内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不符合公平与公正的侵权行为实施坚决打击。
  第三,完善人才培养与利用体系。在加大高等、职业技术培训以及海外留学人才引进等以增加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供给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四,深化技术创新机制改革,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一方面要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与科技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与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建设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把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扭转技术逆向溢出效应,抢占产品研发高端进而掌控价值链高端;另一方面,需要培育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挥竞争优势为其成为未来的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的领头羊,采取各种手段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发挥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并增强其成长性与竞争力。
  第五,加快公正、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与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已经成为经济主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沟通协调、信息服务、公正监督、行业自律等职能,既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提高各价值活动主体的协同效率,又可以应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价值分配的低端效应。
  (二)后发东道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首先,必须掌握价值链的变化趋势,优化策略以抢占先机。这要求东道国企业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角度去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评估企业价值链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吻合度,提高自己与跨国公司的谈判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达到知己知彼,避免出现忽略自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
  其次,必须善用知识链的整合优势,通过协同竞争结盟,创造加乘附加价值。这要求企业联合价值链下游各相关主体,注重协同竞争,发挥协同竞争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第三,必须重视合作伙伴的选择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李黎旭,国际价值链分工与我国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务,2004(1)
  [4]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