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中美贸易顺差看中美贸易
摘 要: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由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性减弱,或许全球能够经受得住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震荡。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似乎表明如果美国的需求减弱的话,将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对中国而言,在过去多年的经验表明,美国的GDP增长对中国出口有教大的影响,大概美国GDP增长每下降1%,中国出口额会下降%6.5,但是有趣的是从去年初开始,这种相关性消失效。
关键词:贸易顺差;反补贴税;中美贸易关系
根据美国商务部2007年2月13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美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8,922.6美元,较2005年增长12%。其中,出口10,371.4亿元,增长6.6%。贸易逆差规模虽创5年来的新高,但增长率已从2004年的22.3%和2005年的17.9%下降为一位数。贸易逆差约占国内GDP的6.2%,较往年也有所下降。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数字,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幅为23.8%.其中,出口额为9,690.8亿美元,其增幅回落了1.2个百分点;进口额则达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了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分别增长24.8%、9.1%和30.4%)。相应的是,外贸顺差打破了去年创造的年度纪录,达1,774.7亿美元,增幅高达74%。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人民币升值的反向效应、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基本格局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维持。仅从数字来看,中美双方出现了对比明显的贸易环境,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互利双赢的,双方的利益分配大体是平衡的。
根据最新修正的统计数据,2006年美国经济实现了3.3%的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居于领先位置。内需的旺盛出事经济充满活力,2006年美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14.5%,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为31.7%。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及国际市场能源及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提高,2006年美国能源进口规模达到1.85万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墨西哥的进口增长率达到18.2%和16.6%。美国和西方煤体普遍认为,美国贸易逆差再冲高是基于两个原因的,其一是2006年世界石油价格高涨。其二是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长15.4%,达到2,325亿美元(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为1,443亿美元),同样创下新高,美中的贸易逆差在美国全部逆差中占到了30%。事实上,与过去两年两位数的增长相比,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幅明显放缓。美国2006年对外贸易数字出炉后,创下对单一国家贸易逆差水平之最的对华贸易逆差已经招致美国国会议员和部分利益集团的不满,其国内各方开始对布什政府施压,要求对华采取更强硬的贸易政策,此前美在WTO对华发起涉及钢铁、木材及信息技术产品的反补贴申诉仅是一个开始,目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已经超出单纯的经济范畴。更有甚者,近日参议院民主和共和党议员联合提出一份议案,要求撤消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2007年以来已经有数个针对中国贸易和人民币升值的议案提交到了国会。这将对中美贸易的前景很不利。
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从今夏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铜板(主要用于杂志)征收10.9%至23.5%的反补贴税。此举是对去年10月俄亥俄一家纸业制造商提出的补贴指控的回应。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此举表明美国政府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使用反补贴税的贸易政策出现重大转变。这也是2007年2月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2006年贸易状况以来首次针对中美巨大的贸易逆差所采取的巨大举措。中美间会否因此爆发贸易大战?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美国商务部面对巨大的国内压力做出的一个像样的案例予以回应。中国商务部对美方的做法表示强烈抗议,而且应该会应诉。但在发达国家间,贸易争端的解决的确是通过此种途径的。此次摩擦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充当减压阀。反补贴税对中美贸易额的影响非常有限,但将有助于美国制造业对中国出口愈演愈烈的紧张气氛。
如果这能得以阻止美国会对所有从中国进口产品立法进行限制或减少对人民币汇率的猛烈攻击,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然而在当前时点,反补贴税措施对于平息美国公众和国会的情绪而言可能显得过于技术化,还不够有分量。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由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性减弱,或许全球经济能够经受得住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震荡。中国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似乎表明如果美国的需求减弱的话,将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但IMF认为,许多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正在减弱,而且,正如很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美国以外的的强劲需求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弹性。此外美元贬值也将有助于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世界银行4月5日发表了《东亚经济半年报》,报告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将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监管层不必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其他经济过热的迹象感到过分担忧。
就中国自身的顺差太高问题而言,如果开始严格控制出口,会使中国内出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引发通过紧缩,因而还是要在扩大进口方面做工作,也就是对中国紧缺的能源物资加大进口,但这需要中国加快理顺能源产品的定价机制。我们看到由于定价机制中的问题,中石油从国外进口石油的价格与国内的石油价格相比贵很多。
美国经济变化将直接影响两国贸易层面的需求变化,进而影响两国投资状况的变化,但目前,美国的经济基础和势力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去年经济增长保持3%以上,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数据,并非像美国自己所讲的衰退或减速。虽然美国季度经济经济增长水平有较大的波动,但是其中不排除季节性因素、因素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
另有观点认为,其实美国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变化的影响更大,一方面是因为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美国高科技的创新发展决定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而中国处于市场经济、新经济的初级阶段,各行业都在经历积累、扩张。一个是质量型经济、一个是数量型经济,因此这个过程中,美国将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美国是需求经济型,中国是共给经济型。面对美国经济并没有实际的下滑,短期季度经济数据的波动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们应提防美国的经济战略和策略。
中国的出口与顺差问题更多需要从内部来改善,外部的影响是有的,但实质在于内部的给个效率与结果调整。虽然中美两国已经高度经济贸易一体化,但是两方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障碍,中国已经在全球经历、贸易和投资中扮演仅次于美国的重要角色,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势必引发其他方面的冲突,只能是“零和博弈”、“两败具伤”。
:
[1]何谦.拐点上的美国经济[N].经济观察报,2007-04-02.
[2]王志浩.美征收反补贴税是个重大信号[N].经济观察报,2007-04-09.
[3]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学鸿.有关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探析 [J].社会动态,1999,(06).
[5]王学鸿.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对策意义[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01).
[6]王学鸿.技术引进误区剖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2,(02).
[7]王学鸿.蛙跳理论与技术引进[J].科学技术与经济,1991,(01).
[8]王学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的对外开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9]陆亚琴.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云南的开放经济[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10]王学鸿.云南企业到东盟国家跨国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东盟,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