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企业风险管理中运用的价值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倩 时间:2010-06-25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现状,分别从经营和财务风险管理两方面讨论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运用的价值性。文中从出口信用保险可能会增加企业风险成本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风险管理
  
  一、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及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1.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风险
  2002年入世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度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社会冲突、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出口企业的坏账率却一直高居不下,收汇风险高。在一项对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中,近68%的企业曾因贸易方信用缺失而受损,超过半数企业遭遇过“应收账款延迟支付。”
  除了收汇风险这一风险外,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还不得不面对由于或物理原因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造成的自然风险;由于文化冲突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例如反倾销诉讼,所导致的社会风险;以及因出口跨国贸易的交易时间长、资本性转移的手续复杂,而买方所在国有可能发生限制汇兑、实施进口管制等买方、卖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导致买方无力支付款项,卖方无法收汇的风险。
  2.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出口企业应如何有效的规避出口所带来的风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但是“风险意识缺乏、管理效率低”已成为对我国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真实评价。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多数即便是具有风险意识的出口企业,他们的风险观还停留在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上。企业的管理层片面地认为风险多是一种损失,并过多地强调这种损失的结果或者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严重缺乏化的风险管理方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近70%~80%的出口商采用L/C方式交易,导致大量的商机丧失,并且存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出口信用保险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性
  
  出口企业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现状促使我国的企业应尽快改善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然而在风险管理中,保险是其基础,它是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是不可预期损失的转嫁和重新分配。由此,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国家为推动外贸出口,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的非营利政策性保险业务,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技术。
  它的特点除了非营利性与政策性以外,在国际贸易中与商业性保险的承保对象和风险范围也不同。它以应收款项为对象,承保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及政治风险。而商业信用风险、政治风险又是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它们无法预计又难以发生的概率。
  出口信用保险向出口企业提供短期、中长期信用保险以及保单融资、担保业务、商账追收等业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收益:
  1.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方面讲
  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因此商品价格低廉。为了能够迅速的占有市场,很多企业都采取低成本战略,与同行企业不惜血本“抢夺”销售订单。然而,这种低成本、低价格的销售策略并没有使外贸企业尝到甜头,反而大量的反倾销、外国本土企业联名声讨频繁发生,国外政府也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实施禁令。而中国企业对于国外反倾销诉讼通常束手无策,放任这些风险因素成为风险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我们深思上述现象后,我们会发现:
  (1)成本上
  如果企业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那么他们的风险管理会得到全面的信息支持,企业可以通过投保机构了解投资对象的市场运行规则,税收制度,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交往客户的信用和偿付能力。所以,当出口企业跨进另一经济制度背景下的国外市场时,贸易阻碍会相对减少。出口商能够在贸易谈判前充分了解对方的经营实力与行业背景,以规避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赋税成本和代理成本。
  (2)销售上
  出口信用保险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信用保证,使外国公司在与我国企业交易时少了后顾之忧。它有利于投保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它提供的风险保障,可以使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获取更多的客户,并更大胆地开拓新市场,为打开、扩大国外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讲
  (1)融资上
  资金是具有稀缺性的,所以融通和使用长期资金必然付出代价。但不同的融资方式其风险必然不同。对于现行的出口企业,他们多以银行信贷资金这一狭窄的融资渠道为主。但很多出口商有因为自身的情况无法满足取得银行借款的条件,造成资金的短缺,严重影响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可以使企业容易得到银行的信贷资金,以便其在扩张生产规模时解决资金需求,及时、经济的融通资金,保持一定量的现金流量和资金运动内部的平衡协调性,起到稳定企业的作用。
  (2)投资上
  随着我国企业贸易的发展和实力的逐步提升,许多出口商希望能够在海外建立自己的营销点,利用当地的资源以便更好的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动态,发挥各种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缺少风险管理机制的支持,政府、经济、社会风险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不得不慎之又慎,因此企业难免会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相反,有些外贸企业又由于资金的缺乏希望能够在短期内收回资金,盲目投资,难于把握投资方向,这可能给他们带来较高风险甚至是严重的损失。但是,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支持,减少管理者的忧虑心理,降低风险,为出口企业的稳定和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出口信用保险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不足
  
  虽然出口信用保险能够提供短期、中长期信用保险以及保单融资等业务,但是承办这些业务需按程序逐一落实。就以中长期保险为例,从提出申请,提交相应的文件到信保对投保项目进行初步审评,最后对全部合同文件进行审定,核定保险费率,要层层审批,耗时较长,不利于及时地应对突发状况,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这增加了风险管理的时间成本、人力和物力成本。
  并且现今我国远高于发达国家2%的平均保费率会使企业在投保的同时加大风险管理成本。另外,在保险合同中,中国信保还规定了许多免责条款例如被保险人违约汇率变更引起的损失;进口方拒付或迟付引起的罚息等等,保险公司都不予以赔偿。
  因此从成本角度考虑,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控制成本,使出口企业在使用出口信用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手段时不得不仔细权衡成本、收益,它增加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出口信用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中的推行。
  
  四、改善的对策
  
  对出口信用保险运用的价值性和它会增加企业风险控制成本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要使出口信保成为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还需要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改善。
  1.出口企业
  出口企业应该转变陈旧的传统风险管理观念,充分认识风险在带来风险损失的另一方面也
  有带来风险受益的可能性。企业应建立一套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从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三方面入手对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便被动接受风险为主动地对风险实施全方位控制。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加强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了解,结合企业自身的规模和水平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险种。
  2.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自2003年国家调整出口政策和制度以来,我国便把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支持出口的主要政策,
  为对外贸易撑起保护伞,鼓励出口企业要学会利用政策优惠,享受出口信用保险带来的好处。但是出口信用保险投保的办理程序复杂化。它尚处于发展初期,投保机构目前只在全国重点城市分布有分支机构或管理部门,这使部分有意投保的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所以,笔者认为出口信保的业务办理流程可以简化,机构网点应逐步扩大。
  此外,降低保险费率势在必行。高额的保费会使对大量处于保本点或者已经亏损经营的外贸企业不堪重负。出口信保公司可以将投保企业的类型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等级即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实行弹性的收费制度,同时拓展信用保险的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并以整体保险业务经营风险的分散达到降低个别业务保险费率,从而实现投保企业风险控制成本降低的目的。
  出口信用保险——一种不可预期损失的转嫁和重新分配方式——是风险管理体系中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技术,它具有在风险管理中被合理的运用的价值性。但是出口信用保险这把双刃剑在给企业风险管理带来风险收益的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损失。因此,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具有缺陷。但无论如何,相信在我国出口贸易保险不断发展和出口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将来,出口信保会成为出口企业风险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夏庆军:《出口信用保险:“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06
  [3]《时报》,2006年1月10日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