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负面效应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健词] 跨国公司 跨国并购 负面影响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按照东道国法规,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方式取得东道国现有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一种FDI投资方式。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利用外资政策的不断开放,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明显增多,并表现出一些新动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并购价值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屡见不鲜。
2.对公司的控制权要求不断提高,有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获得公司绝对和相对的控股权。
3.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范围更加广泛,除对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的并购之外,还将并购的领域扩大到业、服务业、零售业、钢铁制造业、运输辅助业、公用事业等领域。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系统性增强,从单一的、零散的并购逐渐走向系列并购,甚至是全行业并购。
5.跨国公司并购的主要是那些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强行业优势,以及较高资源价值的大中型企业,而且较多的集中在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等行业龙头身上。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通过并购国内企业可以迅速打入中国市场。一国企业要进入另一国市场时,往往会遇到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该国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或有一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很难获得期望的市场份额。但是采取跨国并购这种形式,可以省掉建厂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抓住市场机会迅速获得收益,并购方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当地企业的市场地位。第二,扩大市场空间。如果目标公司与并购公司产品相同,通过并购,可以在更大规模上进行规模生产,实现跨国规模经营,减少竞争对手,增加市场份额。如果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地产品相似,通过收购和兼并,可以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线。第三,获得特殊的公司利益。跨国公司采用并购方式有时是为了取得公司的特殊利益,如目标企业所在国拥有跨国公司所需要的资源。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一方面意味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十分看好,但另一方面,这种投资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行为将使到资产所有权与控制权从国内现有企业转移到跨国公司手中,由此会引发在不充分信息条件下的各种负面效应,本文接下来将对此展开分析。
1.国有经济战略性地位丧失的风险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地位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领域;关系国防安全的军事领域;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以及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领域。这些领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工业化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目前,在这些领域集中了大量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的趋势来看,涉及上述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避免的将成为跨国并购的目标。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并购获得这些行业的特许经营权,进而取得较高的垄断利润。而对于关系到国有经济战略性领域的企业来说,除了盈利还必须承担为国家研发高新科技、向社会提高公共产品、创建自主的民族品牌以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如果被并购的国有企业不能继续承担赋予的社会目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地位势必受到挑战。
2.并购带来的就业减少的风险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是对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快速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在完成了战略布局之后的重要任务就是协调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价值链网络关系。通过增持股份获得合资子公司的控制权,以便有利于他们重组在华业务,消除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对所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的调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出售非核心业务或者根据母公司效率对过剩的工作人员进行裁减。跨国并购不可回避的是消化问题,组织结构需要重组,重复岗位必须削减,多余环节需要裁员。
3.导致国有资产、国有品牌流失,国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
跨国公司在收购兼并国有时,一般会低估国有企业资产,这在国有企业处于经营困境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有些地区,为获取更多的外商投资,甚至对外商投资实施“超国民待遇”,并许诺给外商以丰厚的利润回报。跨国公司并购后也有可能在公司内部利用转移价格这种隐蔽性较强的方式提高成本,降低利润,导致合资企业连年亏损。而且,如果并购前没有对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往往更有可能会在并购中造成大量无形资产的流失。近年来,本土品牌在与跨国公司品牌竞争中日益处于一个不利地位,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国内企业的名牌、商标也逐渐消失,逐步被相关的外资品牌所替代,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国内企业健康成长。近来在国内一直被关注的徐工机械收购案便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国家安全、国有资产流失、民族品牌流失等等,如果被外资跨国公司收购并掌握企业的绝对控股权,将使我国机械行业多年的积累被外资以低廉的价格拿走,民族产业受到严重威胁。而据公认为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估算,徐工的品牌价值就有80亿元人民币,除去徐工机械本身的净资产,相当于外国投资者仅用1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就控制了价值80亿元的徐工品牌。
4.形成垄断,并对国内一些企业和相关产业产生“挤出效应”
拥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可以跨越歧视市场壁垒,保持稳定的加工市场集中度和寡头竞争稳定性,排斥中小规模厂商,一旦它控制市场就可能压制竞争,降低市场效率,破坏市场结构。跨国公司并购压制竞争主要表现在:一是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二是价格歧视;三是利用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在我国市场上拒绝交易。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不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直接进入的领域,还表现为对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的影响。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后,有可能打断国内运行已久的供应链,而转向跨国公司母国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配套生产企业。
三、应对跨国并购的策略
1.加快和组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的国有大型企业,应该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把国有资本向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向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以及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可以把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实现生产和研究结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把一些企业实行强强联合,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一些经营好的和施工好的同类型企业整合在一起,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业绩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为此,应鼓励国内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对内开放市场优于对外开放,给予国内企业以并购优先权。要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保护民族品牌,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尽量避免“恶意并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同时,增强我国的大公司、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与之抗衡。
2.完善法规体系,规范跨国并购行为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填补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和证券交易法的立法空白,以确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依法规范外资并购活动,减少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并对某些有可能导致垄断经营的并购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在制定利用外资政策过程中,要按照WTO有关投资协议的要求,逐步取消一切与国民待遇不一致的投资措施,尽量避免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加强对跨国并购的产业政策指导,明确跨国并购的产业导向,逐渐形成国家对产权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策指导。要保护和发展支柱产业,创造条件引导跨国公司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基础产业和设施工程投资,引导跨国公司进入国有经济退出后的产业空间,使其投向尽可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吻合,减少跨国公司对我国关键产业的冲击。
3.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并购的国内环境
一方面,要从全球跨国投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看待跨国并购投资的战略意义。在有准备的条件下适当放松对跨国并购投资的限制,以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规范的企业并购是企业制度下的“市场化”行为,它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同时落实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在我国,营造规范的企业并购环境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更多转向社会管理者职能。
另一方面,提高政府管制水平,规范跨国公司行为。在对跨国公司开放程度扩大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如:引入竞争、价格管制、资产评估、股权设置等限制和减少跨国公司并购所产生的垄断行为、低价收购、品牌流失,引导我国企业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
[1]范黎波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刘晓颖:论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北方经济,2006年第8期
[3]王中美:在华跨国并购的垄断影响及其规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4]王前超:跨国公司战略性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亚太经济,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