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趋向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自主创新能力 消化吸收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应在立足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国的贸易产品,使我国从开放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
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继续增强。2005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44019家,合同外资金额189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4.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1%,23.19%,19.42%。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达18976.7亿元,同比增长16.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83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42%。
外商直接投资在提高我国资产存量及质量方面也有较大贡献。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4442.10亿美元)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达到71.40%,为317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62;高新技术产品占43.21%,为1919.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8%。目前,国内围绕“引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一是有些地方政府重引资数量而忽视引资质量,从而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二是由于对外资实行了减免税收、设立保税区等政府配套帮助的超国民待遇,使得经营同类生意项目的民营经济处于不利地位,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更无从谈起。三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却极少是自己研发的,绝大部分都掌控在外资企业手中。
二、我国自主创新的国际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研发强度离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2004年的研发强度仅仅达到1.23%,而发达国家研发强度一般在2%以上。我国研发强度最高的2006年仅为1.43%,比发达国家最小值还要小。从企业层面来看,在2006年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十位的申请人中,有十八个来自美国,十四个来自日本,七个来自德国,三个来自韩国,我国只有华为一家企业入选,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屈指可数。这正说明我国企业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还相差较远。三四从专利结构来看,尽管我国国内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但大多数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相对较少。2005年,我国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比例为1∶0.677∶0.616;而国外申请比例为1∶53.9∶6.77,这表明我国专利结构与国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2005年发明专利授权与申请的比例仅为0.22,而国外的比例则达到了0.4以上,这也正说明了我国专利申请和授权离国外还有较大的距离。
因此,通过和发达国家对比分析,我国自主创新无论是从投入总量、结构、成果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表明我国在全球分工的产业价值链还处于劣势地位。
三、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1.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
首先,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要充分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动员社会力量,逐步转变基础研究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其次,提高具有市场前瞻性的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比重。目前我国大多数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于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的、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很不够。政府应利用税收杠杆,对企业开发此类产品给予一定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的发明创新,而不仅拘泥于简单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据统计,我国65%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超过80%。因此,要为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成长。要充分发挥高技术园区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从发达国家发展的来看,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都是依托创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而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还不适应发展需要,政府应制定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同时尽快推出国内创业板等,为其提供多渠道融资环境。
3.落实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政策
要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政策,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其次,由于我国大部分领域技术引进方和技术制造方是不同主体,分属不同系统,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统筹好两个系统之间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要改革地方政府引资考核标准。要取消引进外资数额增长指标,着重考核招商引资带来的能耗、土地资源消耗、技术含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
[1]杨剑波: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2
[2]马天毅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世界经济研究,2006,7
[3]尚涛等: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与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科技,2007
上一篇:欧盟农产品进口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