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逆差原因探析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美国经济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而且,美国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不见收敛。为什么美国会出现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本文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状况和形成原因作如下的分析。
一、美国贸易逆差现状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已持续了30多年。美国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2004年全部贸易逆差为6177亿美元,创下新高,比2003年增加24.4%,占美国 GDP的比重为5.3%。美国早就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那么,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源之于何处呢?
1.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论地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太平洋地区,其次是西欧,再次是北美。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中南美洲和石油输出国。论国别,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是中国、加拿大和日本。
表1 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与国别分布(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分析局。
2.商品结构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来自于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6661.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7%;服务贸易则是顺差,其顺差额48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在美国的货物贸易中,呈现贸易逆差的最主要的货物有以下几种(见表2)。
表2 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货物(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分析局。
3.贸易统计方法分析
美国对贸易的统计有两个不合理的地方。其一,美国衡量进口商品额与出口商品额的标准不一致。美国对出口的统计按照FAS(船边交货)价来,而对进口则按照CIF(成本加运保费)价来计算。FAS价不计算装卸费、保险费和运费,而CIF价则计入这些费用。因而,对于同一笔商品交易来说,CIF价要比FAS高出许多。美国对出口采用低额计算标准,对进口采用高额计算标准,这当然会加大贸易逆差。可以说,美国夸大了其贸易逆差额。实际上,进出口计算标准不一致使进出口失去了可比性。其二,美国对进口采用CIF价来计算,不符合商品贸易统计的基本要求。商品贸易统计要求反映商品贸易收支。CIF价中包含的运费和保险费,并不是商品销售方的贸易收入。美国在出口统计中不用CIF价而用FAS,说明也是明白其中原因的。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额应作修正。按照运费和保险费在CIF价格中占的比例把美国的进口额下调,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当然,纠正美国贸易统计方法的偏差并不足以消除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之所以长期存在并呈不断扩大趋势,既有美国自身的原因,也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通过深入的分析,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
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看有四个方面。
1.美国的经济政策与美国贸易逆差
美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国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对美国的经济政策与贸易逆差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查:国内的利率、财政政策和对外的出口管制经济政策。
(1)低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导致贸易逆差的增加。美国为了保持经济的繁荣和避免经济的衰退,不断地加大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力度。为此,美国利用利率和财政两个方面的政策,双管齐下地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不断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降低利率会减少储蓄,从而增加消费;降低利率也意味着减少了投资成本,从而刺激投资的增加。从下表中可以发现,近年来,美国的年利率持续下调(见表3)。以财政部1年期债券利率为例,2000年高达6.11%,但到2003年,迅速降低为1.24%。
表3 2000~2004年美国财政部债券年利率(%)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站。
另一方面,近几年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赤字。据统计,2004年的美国财政赤字高达到4120亿美元,比2003年的3740亿美元又增加了10.16%。
由于利率的降低和财政赤字的扩大,美国国内的储蓄大大降低,国内投资则大幅度增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经济要实现均衡。内部经济失衡必然要通过外部经济变化来调节以到达均衡。这个原理可以用宏观经济衡等式来加以说明。由于,总需求=C+I+C+X;总供给=C+S+T+M。因而,国民收入均衡意味着:C+I+G+X=C+S+T+M。该等式经过整理可得:(X-M)=(S-I)+(T-G)。其中,I和C加大,及S和 T减小后,这意味着等式右边的负值会加大。为了保持等式两边平衡,等式左边也要呈现相应的负值。而等式左边的负值就是贸易逆差。因此,根据宏观经济衡等式的原理可知,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的结果。
(2)出口管制政策加大了贸易逆差。美国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上占有较大比较优势,多年来美国在此类产品的出口上一直拥有较大顺差。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协会的报道,1998年美国航空航天产品外贸顺差高达370亿美元,居外贸盈余行业之首,对缓解美国贸易赤字起了重要作用。但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加强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使得2003年高技术产品出现268.22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这一数额扩大到370.24亿美元,增加 38%。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束缚了美国的出口能力。如果放松出口管制,美国的出口额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贸易逆差就会随之下降。从中美贸易来看,中国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美国放松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那么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就可得到大幅度的缓解。
2.美国的经济特点与美国贸易逆差
近几年来美国贸易逆差激增也与美国国内的一些经济特点有关。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增加。
(1)国内消费支出不断膨胀。美国的2/3靠消费者支出来支撑,因而消费支出在美国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0年以后,美国消费在 GDP中占据的比重逐渐递增(同时也意味着储蓄在 GDP中比重的降低),4年的时间从68.6%增加到了 70.5%,增加了近两个百分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超出当期收入增长承受范围之内的消费,只能通过从国外借人资源的方式实现,表现在国际收支上,就是贸易逆差的增加。
2004年,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居民的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个人消费支出大幅上涨。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的进口额达1878亿美元,服装、电视机、家具、首饰等消费品的进口额达到2386亿美元,均创最高记录,仅美国的消费品进口一项就比2003年增加了 443亿美元。
(2)制造业不景气。美国最近一次的经济衰退对制造业的打击较严重,使美国制造业的产出下降幅度较大。最近几年来,美国制造业逐步复苏,制造业活动指数逐渐上升。自2003年6月以来,制造业活动指数超过了50,表明制造业处于升势。但美国制造业复苏的步伐相当缓慢。
制造业产品占全球货物贸易的3/4,占整个贸易的60%,因而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对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举足轻重。美国政府也开始认识到美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美国商务部已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制造业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应对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的整体战略,包括政府应该重视制造业的竞争、为经济增长和制造业投资创造条件、降低美国制造业成本等内容。只不过要把战略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服务贸易竞争力下降。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比重一直超过70%。服务业不仅是美国国内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美国对外贸易中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大国,并且是贸易顺差的大国,1999年服务贸易顺差达到了创记录的827.6亿美元。尽管美国货物贸易已经形成了长达几十年的巨额逆差,但美国服务贸易却一直保持大量顺差。
自2000年以来,由于美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逐步下降,2000~2004年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逐年减少,分别为770亿、645亿、612亿、510亿、485亿美元。美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在美国GDP的比重也不断下降,2000-2004年服务贸易占美国GDP的比重分别为0.8%、0.7%、0.5%、0.4%。
3.美国经济全球化与美国贸易逆差
美国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笔者仅分析与美国贸易逆差相关联的两个主要方面。
(1)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导致贸易逆差。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范围内一直在不断膨胀。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之势正如美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所说:美国公司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确定了世界的标准,领导各个行业的潮流,如软件方面的微软公司、快餐方面的麦当劳公司等,从而在微观领域充当了全球化的龙头。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的特点是在其他发达国家中对汽车、橡胶、化工、机、精密机械和仪器等行业大量投资,在家中对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钟表等轻,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水泥、塑料、石化等资源消耗型及污染严重型的夕阳产业进行大量投资。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的深化。
美国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战略的特点之一是交易内部化,其结果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发展。美国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产品转移占了美国总进出口额的1/3。由于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背景下,美国相当大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了国外,如 IBM的计算机70%以上的零部件在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美国轿车25%的部件由其海外子公司供应,半导体行业80%以上的组装工作在国外完成,波音飞机 28%的零部件到国外加工生产。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消费需求日益膨胀,美国已成为一个高消费的国家,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在 75%以上。因此,一方面,美国需要大量进口资源、原材料和其他制造业产品等生产消费品,如每年消费了世界市场26%的原油,23%的原煤,25%的铁矿石和26%的精铝。另一方面,美国还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鞋、玩具和箱包等生活消费品。而美国进口的产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视为美国的在国外生产的。例如,耐克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生产的运动鞋90%以上返销美国市场。因此,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局面,美国出现大量贸易逆差在所难免。
(2)资本流入使贸易逆差得以维持。美国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在美国商品跨国界的自由流动性较强,而且还表现为在美国资本跨国界的自由流动性也较强。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X-M)+(IE-Ii)=0。其中,X和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IE和Ii分别表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由该等式可知,国际贸易差额可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差额来抵消。美国的贸易逆差就是通过美国的净资本流入来弥补的。
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上净资本流入最大的国家。近年来,美国的净资本流入不断扩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3年美国的净资本流入为243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977亿美元。虽然,美国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是资本净流出国,但国际间接投资方面的净流入远远超过了直接投资的净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股市与美元不断走强,美国经济出现了长期高增长,美国的资本流入格局也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流入美国的证券投资资本超过了其他投资资本。其他投资项目包括其他国家的官方、机构持有的美元资产或与贸易有关的信贷资产等。只要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流入美国的资本也就不会发生突发性的反转。这也是美国能长时期维持大规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4.国际环境因素与美国贸易逆差
美国的外部环境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加速,达到了4.4%的增长率,高于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该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为2.4%,日本为3.5%。美国在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情况下,出口需求就不如进口需求,贸易逆差则随之加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为752亿美元,对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为658亿美元,对西欧贸易逆差为 114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9%、21%和 12.6%。虽然美国在不断加大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力度,但是就整个世界出口市场而言仍显疲软,美国商品出口依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布什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强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成为美国商品出口的一大障碍。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量约为1950万桶/天,也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150万桶/天。美国进口石油消费量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约60%。虽然美国国内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为了防备未来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美国政府通过实行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空气清洁法案等,限制石油的开采,鼓励大量进口原油和石油制品。因此,长期以来,进口石油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中最大的单项商品。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普遍上涨,美国进口原油价格由2003年l-9月平均每桶 27.08美元上涨到2004年1-9.月平均每桶32.66美元。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美国对进口原油及石油制品需求不但不缩减,反而是增加。2004年1-9月美国进口原油28.57亿桶,比2002年1-9月增加了1.17亿桶,增幅4.27%。而原油进口额从742亿美元上升到933亿美元,增幅为25.7%。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美国贸易逆差扩大。
(3)外国企业积极应对。不少外国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巩固市场份额,积极消化汇率变动成本,稳住对美出口产品价格。如果不计算燃料价格,美国进口价格的上升幅度是很小的,而且进口价格上升仅表现在原材料上,资本货物价格仍在下降。在大部分产品进口价格不升反降,而国内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进口大幅增加,贸易逆差必然会加大。
另外,一些向美国出口的主要国家改变贸易方式也增加了美国的进口,加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例如,日本曾长期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但自 1999年后,该“头衔”让给了中国。2004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逆差上升了13.9%。但是日本的全球贸易顺差却在增加。日本和一些亚洲的新工业化国家是通过中国、墨西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低工资的装配线)不断地将其产品出口到美国去的。目前,从中国的进口额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5.7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98%是制造业商品,其中增长最快的商品包括信息通讯技术设备(95亿美元),产品(1.07亿美元)和航空产品(2500万美元)。这些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的外资生产的。
(4)汇率因素的影响。汇率对进出口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考察造成贸易逆差的原因时,汇率无疑应该成为其首选因素。应该说,美元汇率与美国的贸易差额有一定的关联性。美元从1982-1985年经历了一次大幅度升值,随后从1986-1989年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贬值。考虑到J曲线效应的影响,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正好与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动相吻合。1982-1985年的美元升值导致了美国 1983~1987年的贸易逆差急剧扩大,而1986-1989年的美元贬值又导致了美国1987-1991年贸易逆差的缩小。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元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的关联性在减弱。1993年和1994年美元没有明显的升值,贸易逆差却突然大规模增加。欧元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从2003年的1。1321上升到2004年的1.2438,美元对欧元贬值8.97%,但美国与西欧的贸易逆差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2.6%。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欧元升值导致欧盟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欧盟经济增长乏力以致进口商品数量并没有大幅增长。可见,美元汇率并非影响贸易差额的惟一因素。另外,美元持续贬值没有起到改善美国贸易收支平衡的原因在于,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有当进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汇率贬值后贸易逆差才能得到改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是由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大小决定的。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近年来美元贬值政策为何效果不佳。
三、结束语
从对美国贸易逆差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形成美国的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些众多原因中,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特征导致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国际环境看似对美国贸易逆差推波助澜,实际上是缓冲美国国内经济失衡的“蓄水池”。由于美国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比较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商品和要素流动性比较强,因而,美国经济全球化是利用“蓄水池”缓冲美国国内经济失衡的方式和途径。换言之,美国贸易逆差是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调节美国经济失衡的结果。因此,美国贸易逆差并不阻碍美国经济的增长,而且,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可以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