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贸易,大国,强国,转变路径
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到了高技术信息知识产业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也应从追求数量规模的扩张型转变为追求综合效益的国家福利贸易强国型,国家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也应从廉价劳动力优势扩展为体制、人才与技术综合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则从单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战略提高到劳动、知识、科技、服务等多层次战略。就是说,我国强国型的外贸发展战略应是在发挥现有的劳动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努力拓展和建立我国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效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基于这一原则,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实现贸易强国的发展目标。
一、立足本国优势,促进生产要素结构升级
根据资源禀赋,我国目前具有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虽然基于这些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就资源的利用来说,还可能有潜在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既是我国目前要素禀赋条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充分就业目标和加速资本积累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存在近千万城市失业人口,中还有三亿富余劳动力等待转移。从理论上讲,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意味着实际GDP低于潜在的水平。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也是经济缺乏效率的表现。从现实意义上看.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我国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在劳动力要素无法像资本要素一样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较为自由地流动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首选。因为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使占社会劳动力绝大多数的农业劳动力逐步从事非农业劳动。特别是我国农业劳动力技术素质偏低,只有在技术含量低的行业里才能找到工作,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让广大的劳动者可以从经济的增长中受益,是提高资源效率的要求,也符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从成功的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在内,二战后从一个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差不大的起点,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变为世界瞩目的新兴化经济国家。这些国家就是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着手,根据他们当时劳动力多、资本稀缺的要素禀赋结构,先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了资金和技术以后,才逐渐把已经失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同时提高自己的产业和技术水平,发展重工业、汽车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从我国的产业发展状况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业群体的外部经济性使我国发展高档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国现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渗透,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的开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增加其附加值,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拓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竞争优势体现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单纯地依赖静态的比较优势必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家实力增强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性战略产业具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主导性的产业往往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在一国的发展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不仅仅要获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更要借助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从长远看,我国能否最大程度地分享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关键取决于我国能否尽快提高外贸出口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对处于发展阶段、资金紧缺的我国来说,现应主要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技术进步这一点已取得共识,关键问题是如何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技术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根据日本通产省的调查,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日本研究和开发费用中有三分之一用于与引进技术有关的项目的研究,同时在消化吸收中培育自己的技术队伍,每引进一项工艺技术,都组织培训一支技术力量对这项技术进行消化使之产业化,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但在引进过程中长期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问题。2002年大中型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之比为1:1.01(就是拿1亿美元引进一套高技术设备,用1.01亿美元来消化吸收它),远远低于1:10的国际水平。所以在今后的技术引进中,我国要注意增加消化吸收的投入。
在强调引进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也要加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投入,加强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改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过分依赖外资企业的现状。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只能是成熟的或在国外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先进的核心的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获得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要素,其最终出路还是要依靠自主创新。虽然目前我国在资金和技术要素上处于劣势,但像我国这样的大国,政府的行政主导力量很强,完全有能力动员社会一部分资源来进行自主创新,发挥政府在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确定和扶持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业。从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宏观管理、加强协调服务,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领导,强化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确立一批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重点项目,在国家重点扶植基础上集中力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
三、规范出口行业管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
我国是贸易大国,进出口规模大,对世界市场价格影响大,应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改变无序竞争的状态。通过兼并和联合等方式,扩大我国外贸企业的规模,节约成本,形成规模经济,走规模经营之路,争取在出口时获得高价,进口时获取低价,改变我国的贸易条件。
宏观是由许多微观经济主体构成的,只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壮大,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才会强大。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以后,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数量剧增。在国内需求不足、产能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出口成了许多企业的救命稻草。由于出口定价基本上由企业自己制订,很多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在制定价格时往往根据主观意愿进行,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造成客户或利润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有着较大的同质性,国内厂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为了争夺客户,竞相压价销售,一方面造成国家整体利益的损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形象,造成出口数量的上升速度远远大于销售金额的上涨幅度,加剧贸易条件的恶化。这种无序竞争状态使企业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做强,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混乱状况。政府可以对出口企业进行协调管理,及时给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的出口行为,引导企业从数量增长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依靠质量取胜的集约式经营。
世界上的经济和贸易强国都拥有一批强大的跨国企业,将产品的生产线、链条、环节外延到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来整合生产要素及各种资源。如美国的微软、通用,日本的松下、丰田,德国的大众等。我国经济总量虽然进入世界前七名,进出口贸易总量进入世界前三名,堪称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但却不是经济强国、贸易强国。至今为止,我国只有海尔、联想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尚处于发展阶段;而零售企业没有一家能实现跨国经营,我国零售企业前100强的销售额总和尚不及美国沃尔玛公司的一半。培育和造就一批能够实现跨国经营的工商企业巨头,建立高效的跨国营销,增强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和全球化综合运作的能力,提高经营效率,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和赚取更高的利润,做大做强,成为我国跨向贸易强国的紧迫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利益所在。
四、加快发展一般贸易,实施加工贸易企业本土化策略
一般贸易是指从最初的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最终的产品生产加工都是在国内完成的,也就是整个产业链都在国内,其涉及和辐射的地区广泛。一般贸易出口额在一国出口比重反映了本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体现一国国内企业包括产品、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在内的综合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它的发展通过带动整个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迫使相关企业加强管理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技术革新,推动产业主动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标准的制订、成本和质量的控制等,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其他世界贸易强国的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的出口比重都在70%以上,在出口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改革以后,国内生产企业才开始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出口的不长,缺乏国际贸易的经验和国际营销渠道,加上本身的产品在质量、品牌等方面不占优势,一般贸易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一般贸易所占份额低于加工贸易,自1995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比重一直都超过了50%。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出口创汇不再是主要目标,而应更多地考虑贸易利益及贸易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因此,应大力培育以内资企业为主的出口主体。
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在国内主要利用人力资源进行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进口和成品销售都在国外。从投资的主体上看,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大多是外资企业。在目前,由于技术资金缺乏,发展加工贸易仍然存在着促进增长、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及技术溢出等效应。但是,以简单的加工和组装为特征的传统加工贸易对我国的结构升级帮助不大,对经济的贡献有限,对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作用不显著,而且由于加工贸易的大量出口容易造成贸易摩擦。现阶段应转变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加工附加值,提高和扩展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延长加工链条,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实施加工企业本土化策略,让外来产业逐步成为植根于本地的产业,以此加速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五、加快发展服务产业,以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升级
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中服务产业滞后,我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发挥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服务业竞争能力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提供政策支持,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或处于幼稚期的服务业实施适当的保护性产业政策。我国政府在对有关服务业进行适当保护的同时,更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体系,完善管理规则,提高市场交易的可靠性,限制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为服务业在竞争中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社会生产的价值链中,服务业产业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业的附加值。发达国家在依托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不断向全球延伸其服务链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价值链的控制和自身附加值的最大化。对我国来说,第一,很多生产型服务业,如产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是推动制造业走向高加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化的基础。在目前国内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服务贸易进口可以促进制造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第二,通过我国的服务或制造业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建立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初期可以通过与国际上大的贸易公司合资、合作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货物贸易的扩大,而且可以使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增值空间和内部化收益。第三,高效率的国际通讯、国际运输和国际保险服务,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保障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高科技产品的贸易顺利进行。第四,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和技术含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服务完全附属于有形的商品价值实体之中,而且服务已经成为产品增值的主要来源,如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检验、设备维修等服务。这类产品的出口需要服务贸易出口给予必要的支持。
协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关系,拓展对外贸易的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传统与服务业,已成为提高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效益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提高服务产业的竞争能力,改变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落后的状态,尤其要研究制定加快机信息服务、金融、电信、技术咨询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策略,带动服务贸易由传统服务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的升级,提高我国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改变服务贸易短腿的状况,提升我国总体贸易水平,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六、结语
能否成为贸易强国,在于贸易结构能否实现从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未来的贸易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主要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科技和创新、市场竞争、制度等因素。如果我国能够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把重点从充分利用现有比较优势转到推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上来,则就有希望较快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