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中国,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理论,产业内贸易
关于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争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对国民的贡献率逐步上升,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投资、需求一起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支重要力量。然而,探索出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思想显得十分紧迫。在这一过程中,围绕比较优势理论能否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应该以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第二,指出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合理的成份,中国可以借鉴其中的“合理内核”,但并不主张把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第三,有人认为比较优势理论长期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给这些国家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如果也照搬照抄,中国必将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中的劣势地位,因此不应该借鉴比较优势理论。
从理论的探索到形成共识是需要时间作为代价的,当人们对此莫衷一是,还没有形成新的共识之前,比较优势理论被经济学界所默认。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发展迅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成功。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人们对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深信不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削弱,外贸出口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外贸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减,出口贸易的后劲严重不足等问题凸现。严峻的形势又迫使经济学界重新思考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比较利益陷阱”论和“国际竞争优势”论。
“比较利益陷阱”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理论是不能指导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的。因为比较利益结构的本质是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按照这种格局来进行分工的结果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主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按照投入要素来区分的,但“比较成本”是相对于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的,它并不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就有竞争能力。所以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对外贸易虽然能获得利益,但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而且在现阶段,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通过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来发展国内经济,不仅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还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即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它进一步强化了该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该理论的实质是要告诉人们不要静止地看待比较利益理论,它并没有完全否定比较利益的思想,而是要求人们应当动态地看待比较利益理论,并不能以此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里所指的“国际竞争优势”是指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高度入手,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竞争已不仅仅是单独的企业行为,而是各个领域共同的力量才能实现。“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代表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更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进一步说,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
根据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创造“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过去参加国际竞争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现在则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二是有效地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争相采用高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其出口产品仍然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含量,因而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对以上两种理论的评述
“比较利益陷阱”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它是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更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它将市场竞争与产业发展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克服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扁平化倾向。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利益陷阱”理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划上等号。因此告诫家一定要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及时调整出口导向,优化和提升出口产业结构。它将人们研究的重点从比较优势理论向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上来,不仅是对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实践的经验,而且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
总之,为了打破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僵局,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求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思想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解脱出来。以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而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是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最佳途径。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必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产业内贸易对培养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的竞争优势上来,而产业的竞争优势最终表现为同一产业下的所有的整体竞争优势上面来。产业竞争力是指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它的落脚点要体现在某一国家生产的商品以同质低价或同价优质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曾国宁,2006)。因此,要培养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以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为前提。除了国内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外,对外贸易作用更明显。上文已经讨论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作用,那么以规模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否具有重要作用呢?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促进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崔日明,2003)。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产业内贸易强化了本产业内部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促进产业内部的整体升级。由于在封闭条件下,某一产业的内部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到本国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而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又要以国内整个市场环境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制约,因此,这种纯粹通过竞争关系而导致产业内部的分工向纵深推进是十分缓慢的,而且随着产业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产业内部的分工因市场生命周期的更替而逼迫中止,无法达到宏观调控所期望的目标。在开放条件下,由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不同国家相同产业之间既是竞争关系,也是互补关系。竞争关系表现某一产业均要以自己的优势去占领世界市场;而互补关系则体现为不同国家的同一产业,向世界市场和各自的国内市场互相提供某一方不能生产或生产没有优势的产品,以满足世界市场和对方国内市场的需求,使产业内贸易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逐步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内部不断提高对特定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不断地刺激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
通过产业内贸易延伸了产业价值链,促进企业更好实施价值链战略,培养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培育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必须以培育区域企业竞争优势为基础。而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首先必须明确企业所属的产业的竞争结构和在某一产业中的定位。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中,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中最有优势的“战略环节”,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优势的聚集。由于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部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分工,摆脱了由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对企业价值链的束缚,丰富了企业价值链的内容,为企业选择最有优势的“战略环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对于培养企业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刘可.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6(3)
2.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产业经济学.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