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贝洁 时间:2010-06-25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全球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入WTO之后,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世界经济,我国的商品、技术、人员等将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我国的将更加直接地面对全球企业的残酷竞争。加入WTO后,必须严格遵守WTO的有关规定,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尤为严重。

  一、WTO/TBT简介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协定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世界贸易组织各缔约国政府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当共同遵守WTO/TBT,即《标准守则》。

  WTO/TBT协定的宗旨是为便利国际贸易,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方面开展国际协调,遏制新形势下以带有歧视性的技术要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为经济全球化服务。

  TBT协定是一个综合协定,覆盖所有的产品,包括产品和农业产品。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技术法规、标准和符合性(合格)评定程序。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是TBT特有的原则。WTO/TBT协定共有六部分、十五条、一百二十九款和三个附件。基本内容包括:

  1、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和实施;

  2、标准的制定、采用和实施;

  3、符合性评定程序的制定、采用和实施;

  4、包装、标签和标志要求;

  5、标准的制定、采用和实施的良好行为准则。

  二、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

  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化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贸易发展的技术纽带。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在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经有国家标准20906项,行业标准32000多项,地方标准11000多项,企业标准约有110多万项。这些标准对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市场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145个技术委员会和356个分技术委员会的积极(P)成员,49个技术委员会和238个分技术委员会的观察(O)成员,承担了ISO的1个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

  加入WTO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凸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制定周期长,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高新技术领域国家标准严重缺乏,受制于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偏低。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产品档次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2、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的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标准化管理薄弱,标准的实施状况差。

  3、工业标准老化,农业标准尚未形成,服务业标准刚刚起步,满足不了我国经济、技术、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

  (二)WTO/TBT与标准

  在WTO/TBT协定中,技术法规是指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而标准是指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文件。标准规定了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技术法规是强制性标准,在WTO/TBT协议中要求成员确保其技术法规符合如下规定: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适用于所有来源的货物;进口产品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本国产品享受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制定和实施的形式不应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应以资料和证据为基础。标准是自愿性标准,为了防止各成员之间自愿标准差距过大而给国际贸易带来麻烦,要求各成员国的标准化机构在制定和实施标准是要做到:以国际标准作为其国家标准的基础;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全面参与国际产品标准的制定。

  三、WTO/TBT协定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影响

  国际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国际贸易也不例外。国际标准化为国际贸易创造了公平、合理、透明的环境,维持国际市场的正常秩序;国际标准化是协调国家利益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需要。在加入WTO之后,标准化工作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广泛。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标准体系、标准内容等方面有着浓厚的计划色彩,许多规定和管理制度与TBT协定不相符合。因此,WTO/TBT协定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WTO/TBT协定促进贸易快速,使得标准化市场需求扩大

  制定WTO/TBT协定的目的,是消除国际间由于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不一致所形成的国际间技术壁垒,从而使商品自由流通。从出口贸易来看,加入WTO后,我国自动获得了在134个缔约国享受长期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我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时,可享受相应的“利益、优待、特权和豁免”,而且发达国家不能随意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单方面限制,出口贸易必然增长。在进口方面,加入WTO之后,我国对进口产品的限制必将放宽,进口贸易亦将随之增加。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既可用来消除贸易的技术壁垒,开拓市场,又可用来筑起贸易的技术壁垒,保护国内市场。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国际活动中,TBT协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标准化工作也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推动我国标准体系与攻击标准体系的接轨

  国际标准是世界上通用的标准,而WTO/TBT协定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就要按照WTO/TBT协定和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文件规定搞好标准化工作,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等各行业都要尽量采用世界上通用的标准,实现与全球产业的互通,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各行各业中制定的标准,如果与国际标准相抵触或者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都要尽快做出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在世界上取得通行证,从而扩大出口,扩大销售,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三)要求加快我国标准化建设

  我国加入WTO后,在工业、农业、、外贸、保险、证券、医疗卫生、科技和信息等行业都要尽快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标准化组织和机构尽快把我国之前制定的标准和管理条例与国际标准相对比,制定和修改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标准和条例,尽快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运输、包装标准以及商业外贸运行规则,推动我国标准化的进程。

  (四)WTO/TBT协定给我国标准化工作带来的冲击

  在指导思想方面,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未真正落实到为市场服务、对外贸易服务之中去。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还不十分紧密,对促进经济工作发展的有效性体现得还不是十分明显。

  在产品标准方面,我国现在的产品标准基本是内向型的,而不是贸易型产品标准。过分强调标准是组织生产的依据,因而造成标准内容多而全,严且细,只考虑生产水平不考虑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标准使用周期长、更新速度慢,致使相当多的产品很难与国外产品抗衡,甚至无法与之竞争。

  在标准化人员的素质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对象是工业产品,面对的是国内市场,入世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世界市场,过去的一些做法在市场经济面前已行不通。标准人员将面临许多过去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遇到的新问题会很多,这将对标准化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当前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

  1、要转变标准化工作观念。我们要把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主要为国内产品自产自销服务转为主要为国际贸易服务。在标准的内容上,要由生产性向贸易型转化。

  2、要加快我国技术法规体系、标准化体系、合格评定体系等的建设和探讨。我们必须按照WTO/TBT协定的规则,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标准化体系、合格评定体系。

  3、大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现在,我们的产品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冲破贸易壁垒,使更多更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做出贡献。

  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标准的竞争实质上反映的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较量,可以说,标准已经成为争夺产业最高点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有力措施,所以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实质性参与能力很弱。因此,要大力提高我国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5、加强标准化人员素质的培养。标准

化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有关WTO/TBT协定的内容,尽快熟悉和掌握标准化方面的国际规范和管理,要积极开展对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外市场准入程序的研究,掌握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动向,做到知己知彼,沉着应对。

  五、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中,我国在不断的适应新变化,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前面的路还很长,任重道远,必须奋起直追。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用以规范和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及时制定相应的先进标准,以提高我国产品的整体水平,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
  1、蔡四青.国际技术标准化与限制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1(4).
  2、李晓琴.加入WTO与标准化[J].林业企业,2002(2).
  3、丁晓东.标准化的经济效果[J].企业标准化,2002(12).
  4、金明新.加入WTO后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动态与分析.标准化,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