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的兴趣激发
摘要: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通过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习英语;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现行英语人教版教材,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材的编排与内容注重学生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多地获得为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英语教学中,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创造课堂教学氛围和环境
上课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安排好教学步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始至终地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平淡无奇、呆板无味的教学方法只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积极地发掘自我,尽情地、地、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能力。在组织教学中,恰当利用绘画、动作、实物、小品、游戏、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经验。坚持英语授课,增加学生听说的机会,使其身临其境,感受交际成功后的喜悦。坚持交际法教学,在课堂上扮演角色,通过表演给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在讲关于的内容时,可以准备教具,如溜溜球、扑克、风筝、溜冰鞋等,让学生上台来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抽象、枯燥的书本内容带到了现实生活中,学生记得特别牢,印象特别深,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多运用录音机创造英语语言环境。例如,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把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编成对话录制录音后,会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并产生说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又激起了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他“听众”则跃跃欲试,教师借机鼓励学生,以此增加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得到保持。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后进行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还可利用情景进行教学。课堂情景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使用情景教学法,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适合学生的理解程度,有些教材内容可以利用教具、图片、幻灯及动作来呈现。在语法教学中,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歌诀的形式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
教师还要以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要轻松,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学生对于轻松自在、快乐的教学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学习的效果就好。
二、重视情感,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为了学生学得有兴趣
教学不仅是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使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笔者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业务素质,做到品行情操为人师表,业务能力自如,教学过程引人入胜。
教师要放弃课堂上的权威,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双向共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应充满爱心。爱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师爱可有多种形式。教师不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以友爱之情施于他们,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消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维护班级的荣誉。
2.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3.教师应用晚辈式的“尊爱”去感化学生
真诚地向学生征求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主动地向学生检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过失;虚心地听取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等方法都能起到外塑形象、内化心灵的作用。每上完一节英语课,笔者都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有哪些不足,下一节课中去弥补,这既有利于教学相长,又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
由于当前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徒”关系已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那么,如何转变和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蹲下来和他交谈。只有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所看到的一样的天空;只有蹲下来,你们的心与心才会贴得更近。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中走出来,“蹲”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只有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要采用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差异造成了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不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激励,分层次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对于他们的提问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尽量地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回答更难的问题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好的学生可以做阅读性强、推理性强的练习。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难以继续时,适当地放慢进度,查漏补缺,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一步地赶上。对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也不能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再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乐此不休。我们应给学生留适合自己的作业,分成ABC三级,并让他们欣然接受,不管对那个层面的学生都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力求提高自己。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练习了句式,一举两得。
教师要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学生记忆、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领会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知道怎样学习,逐步由学会过渡到会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加深学习兴趣。
1.背诵记忆法。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对话练习和材料,对话练习和课文是有内容、有活力的材料,在课文情景中不但易记住单词,遗忘率较低,还能记住词组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和各种短语,也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归类记忆法。归类的方法很多,可按学习用品、工具、动物、植物、人物等分类;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归类;将基数词、序数词等归纳在一起。将单词归类记忆,学生记得清楚,记得牢。
3.对比记忆法。把同义词、反义词、同音异义词、形近词、字母组合,以及发音规则和不规则的词放在一起对比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辨析词义和读音的能力。
4.图表记忆法。针对学生对名词复数、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词尾变化易于混淆的情况,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简表。从词尾的变化规则、读音规则到用法,学生从表中一目了然,强化了对词汇的记忆。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力求让学生学一句用一句,做到学用统一。
例如有时上课故意迟到并向学生说:“I am sorry I am late. May I come in?”学生不约而同地大笑“Come in, please.”在特定的环境中,师生间的简单问答,既说明了学生对某些功能意念项目已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又体现了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为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展开打下了情感基础,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过程中,难免会出错、闹笑话,但只要脚师不断鼓励、及时订正,学生就会不断进步。有次笔者和一个女同学聊天,她笑着告诉我:“I like a boy.”笔者吃惊地问:“Which boy?” 她顿时哑口无言,从她莫名其妙的表情,笔者猜出她可能想表达“我像个男孩子。”于是,笔者给她讲解“like”作动词“喜欢”时,可单独充当句子谓语,但作介词“像……”时,必须与“be”或“look”搭配,所以应该说“I look like a boy.”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这样的笑话,学生怎会忘记?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及英语认知过程的,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出发,适当诱发学习动机,保持学生良好、持久的兴趣,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学生可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为今后开展更深层的教学作铺垫,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1]威尔金斯.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原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2]朱小曼.情景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s cultivating students’ 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confidence by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abilit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from four aspects, thu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