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摘要: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教材评价标准。结合我国英语教材评价的大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评价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1.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2.英语课程标准;3.系统的语言知识;4.基本语言技能;5.教材内容的组织、分级与排列;6.语言教学评价;7.学习者差异;8.教师教学与职业;9.支持性教学材料;10.教学资源与条件限制。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材;评价;标准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English textbook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the textbook evaluation criteria should be created corresponding to China?s reality.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nglish textbook evaluation,we may evalua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glish textbooks in the following ten aspects.1.Advanc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ies;2.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3.Systematic language knowledge;4.Four basic language skills;5.Scientific organization,grade and sequence of contents;6.Language teaching evaluation;7.Learners? individual differences;8.Teachers?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9.Supportive teaching materials;10.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glish textbooks; evaluation; criteria
现有的教材评价理论或理论框架,主要是由西方学者依据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提出的。而他们的语言环境,在很多方面有别于我国的英语教材使用环境和教材评价背景。因此,要评价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就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我国实际的教材评价标准。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我国的教材评价背景,然后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语境的英语教材评价理论体系。
一、我国英语教材评价背景
我国英语教材的评价离不开我国整个教材评价的大背景,这一大背景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测试体系、教学相关资源和学习环境等。
●教学理论与实践。目前,我国学术界似乎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割裂开来。一方面,有的人非常擅长教学理论,但又往往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再加上全球范围语言教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他们基于以往教学经验而建立的教学理论,就不可避免地有不切合目前教学实际的地方。而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总是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沉重的教学负担使他们难以顾及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了解,就更不用说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和改进教学了。一些教师甚至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无关,而只是专家的事情。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外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并为教材开发提供指导方针,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教学要求和建议等。教材的设计正是在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教材能否反映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开展教材评价时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教师。就我国英语教师而言,绝大多数人的母语为汉语,尽管按照当地的标准,大多数已成为合格外语教师,但是其外语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好的教科书将能够为教师提供好的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教学,并提高他们自身的职业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者将是教材使用最大的受益者。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学习者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使用外语的机会严重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和外语教科书的使用。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语言学习的自信心。
●测试体系。我国英语教学还受到测试体系的重要影响。测试在我国被看作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只有在中获取好成绩的学生,才有可能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材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考试成绩在我国往往是一锤定音,或者说“一考定终身”,这种考试我们可以称之为“终结性评价”。另外,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取语言能力以取得好成绩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我国外语教学的相关资源(包括教学材料和教学设施)十分有限,这给语言教学实施带来了困难。另外,大纲或课标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社会期待日益攀升,教材的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教材能否满足上述需求受到相关教学资源的限制和制约。
另外,正如Williams和Burden讨论的那样,“既然学习绝不是孤立发生的事情,我们也要意识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1](43)学习环境包括整个环境,如社会氛围、学校风气、家庭环境、班级学风和课堂气氛等。
上述所有因素构成我国英语教材评价的大背景,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教材评价,下面将简要讨论我国英语教材评价的总的理论框架,并重点提出我国英语教材评价的十大主要标准。
二、我国英语教材评价总的理论框架
依据对我国的英语教材评价的大背景分析,在教材评价中,我们绝不可忽视下列因素:现行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大纲或课标的要求、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教学评价、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环境(见图)等。
首先,教材应该反映先进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包括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因为现行的教学理论和思潮极大地影响并最终决定着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订。而大纲或课程标准又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具体体现,并提供明确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另外,它们还可以为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任务和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提供鲜明的指导性意见。而教材作为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媒体,是严格按照国家大纲或课标的要求编写的。它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内容。教材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语言教育的质量。
其次,学习者因素总是英语语言教学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些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现有语言水平、兴趣、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同样,教师因素也是很有意义的。教材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教材能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推理和决策能力、情景知识的发展?[2](1)教材能否使教师最大限度地投入并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这些也是教材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学评价被看作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绩的重要工具。其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再次,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语言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教学资源(如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等)、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待等。其中,课堂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的大部分活动和任务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外活动和作业布置对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有力的补充。所有这些都是教材评价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下面,笔者从10个方面探讨我国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三、我国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一)教材应反映先进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
●教材内容应该与教材编写者主张一致。在评价教材时,首先要看教材编写者的理念和主张与教材本身所呈现的内容是否一致,这是教材评价的出发点。这些主张和理念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对语言属性、学习属性和教学属性的认识、看法和观点。通过对教材编写者观点的评估,我们可以判断教材所试图实现的教育理念是否具有先进性。然后再通过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对比,可以预测教材编写者所主张的目标在教材上的体现情况。
●教材应该根据语言的属性来评价。语言属性观对教材设计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对语言属性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材内容的呈现。如果说教材编写者认为“语言是一个知识系统”的话,那么,教材中就很可能会设计和安排系统的知识内容,如,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等。在教材评价时,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评价教材的设计是否与语言的属性(即本质特征)相一致。为此,探讨语言的属性成为一个关键。
●教材应该根据语言学习的属性来评价。以讨论各种学习理论及学习模式的确立为基础,Hutchinson和Waters扩展了他们的语言学习理论模式,并罗列了学习中心论教学法的一些基本语言学习原则。[3](128-130)近年来,Roberts认为,学习,依赖于外部影响,是由人的个性特征来实现的,人通过社会交流来学习,而学习又是一个认知过程。[4](4)
●教材应该根据语言教学的属性来评价。对于教学属性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语言学习属性的理解之上的。Brown了如下的相互关系:“离开了学习就无法给教学下定义。…… 教学指导并促进学习,为学习创设了环境,使学生能够开展学习。教师的学生学习观,将决定他的教育、教学风格、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5](7-8)
(二)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创新总是伴随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定。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新的课程标准除了重视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非常重视情感因素、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并将素质教育看作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内容。新课标还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如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模式、指导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给予了重新界定。新课标已经并必将对外语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设计、教师教育和课堂教学实践、评价与测试等。它将是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就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来说,国家课程标准充当了语言政策的代言人。新课程体现的新的理论和哲学,常常要求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有特长的人,能够设计出与新课程观一致的新的教材。Dubin和Olshtain指出:“教材与大纲是否兼容?大纲中所有要点都应该找到兼容的证据。与此相似,教学程序、教学技巧、内容呈现都必须与大纲的说明协调一致。”[6](29)
另外,教学方法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交际语言教学法就已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同时,也出现了其他一些时髦词语,如“学生中心论教学”“合作教学”“互动学习”“整体语言教育”“内容中心教育”和“任务型学习”。所有这些词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了语言教学的发展。
但是,应该看到,各种教学方法的产生都是由其背景决定的,都有其科学的一面可供借鉴,很难说某一种教学方法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某一种方法好。另外,具体教学中也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正如俗话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教材中通过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话,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然也要受到很大影响。
(三) 教材应包括系统的语言知识
根据课程的要求,英语语言的系统知识是教育的基础。教材没有系统的语言知识的安排,就谈不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把握是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课程要求保持一致,教材应包括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而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层面上的、句法层面上的、语义层面上的和语用层面上的)、篇章知识(话语层面上的)、词汇知识、概念和功能、交际情景、活动和任务、学习策略和文化因素。
此外,Hutchinson 和 Waters也从教材的实际编写的角度,明确了教材应该包括不同方面的英语语言知识。[3]主要有:有趣的课文、愉快的活动、语言学习的套路;新的教学技巧和语言运用的正确范例等。
但是任何知识都不能是杂乱的或支离破碎的,因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知识的系统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四)教材应平衡发展四项基本语言技能
教材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听和读是接受能力,而说和写是产出能力。根据Krashen的监控理论,输入为输出的基础。因此,这些技能在教材中应该很好地编排并注意四项技能的综合平衡,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Hutchinson 和 Waters提倡采取综合的方法来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堂上使用各项技能大力增加可能的活动范围,这样更易于循环复现和强化,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3](41)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材中应该提供尽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活动的丰富多彩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如,篇章、磁带、图片、演讲等各种媒介;全班、双人、个体、小组等各种课堂活动;呈现者、评价者、接收者、思维者、协商者等各种学习者角色;各种练习、活动和任务;读、听、写、说、书写各种技能;各种话题;准确、流利、话语、结构、发音等各种焦点。[3](40)
(五)教材内容应该地组织、分级和排列
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如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该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分级,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排列。
教材的入口应该适合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教材的出口应该适合于大纲或课标的要求。同时,词汇和语法的选择和排序是教材的基本部分。但是,Nunan认为,“即使是决定语法的难易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直来直去”。[7](97)尽管如此,在评价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时,我们可以Richards的选取标准。[8](8-12)即词汇选取标准:可教性、类似性、实用性、覆盖面、定义能力;语法选取标准:简单和集中、出现频率、可学性等。
以适当的教材入口和出口为基础,教材覆盖面的宽度和深度有待确定下来,而且内容的确定要科学。Breen 和 Candlin十分关注教材内容的排列、组织和衔接等。他们认为“这种选择和组织过程的一个普通标准就是这样的一种信念:教材应该引导学生从简单、熟悉的东西到更为复杂、陌生的东西”。[9](22)这与我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
近年来,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Richards提出了6个标准:由简到繁、事件发生的顺序、需求、学习的前提条件、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螺旋式排列。[8](150-151)其中,就“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而论,Richards 举例说“技能的排列可以按照正常获取的顺序:即听、说、读、写”。[8](150)关于“学习的前提条件”,Richards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前面内容的安排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内容的复现,认为内容安排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
(六)教材应提供语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容
我国的和测试体系对外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有重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于他们对获得接受高一级机会的期待和渴望。获得高一级的教育机会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他们英语学习的真正原因是想通过高一级教育机构的入学考试。在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和测试体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再加上教材几乎被认为是学生唯一可及的教学资源。教材能否满足学生入学考试的需要便成为教材评价的一个焦点。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教材要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项目,如练习、任务、活动和测试等。就测试而言,我国学者提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说,这两种评价形式是具有互补性的。一方面,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随时检查学生急于成功的愿望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制订进一步的目标,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这与近年来语言学习中强调过程的理论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想通过高一级的入学考试,进而获得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但要获得这一机会,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最终的考试中(我们不妨认为是终结性评价)取得好成绩。而好成绩的取得又离不开平时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
在我国,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并不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就读,实际上执行的是一种选拔式的考试制度。既然要选拔,优胜劣汰就是必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学竞争的压力的确为学生语言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材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命运。这就要求教材要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测试,包括形成性评价测试和终结性评价测试,以满足学生渴求成功的需求。同时,教材还应该能够鼓励和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七)教材应考虑学习者个性差异
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包括语言水平、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先前的学习经历等,在语言学习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趣、动机和自信被看作是与学习者成功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因素。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具有极强学习动机的学生将能够激活自己的语言学习潜能,从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将对语言学习充满自信。而自信将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勇气,并使他们克服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Dudley-Evans和John认为,“教材将能够考虑到不同的学习风格,允许探索型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思路探索,允许翻阅型学习者任意地挑选翻阅,允许分类型学习者井然有序地学习”。[10](172)从这一点看,教材应该鼓励学生探讨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推断、演绎和创造思维,以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教材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并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如视觉型和听觉型),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
为了达到此目的,教材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信息共享,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借助于各自的情感和认知参与,鼓励自我时间投入,以努力搞好语言学习。Prabhu将课堂活动分为3类:信息差活动、推理差活动、观点差活动。[11](46-47)Hutchinson和Waters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补充了四种活动类型,即媒介差活动、记忆差活动、拼图差活动和确信差活动。他们认为:“正是这些差异、空洞和缺少的东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一双剪刀,用它制造出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3](140)同时,教材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合作学习。
(八)教材应考虑教师教学和职业的需要
教材应该有利于教师教学和自我职业发展。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标准,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教材在教学和教师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剖析。
就教师知识结构而言,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学者们的观点大同小异。Strevens认为教学的所有方面几乎都与教师密切相关,合格的语言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和条件是:“具有鼓舞人的个性、对语言讲授有足够的课堂把握和教师应有的足够的课堂技能。”[12](16)Brown认为,教师是教学变革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师而已,其中他所指的变革是“变竞争为合作、变无能为力为完全胜任、变冲突为和解、变偏见为理解”。[13](430)我国有学者认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应该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2)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3)优秀的个人品格;(4)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5)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6)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14]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材对教师职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这个问题在西方是有争议的。但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教材在教学和教师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这是因为新教材与教师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Strevens认为:“教材除了具有提供教学任务的作用外,在某些情况下,它起到教师培训的作用。”[12](18)Hutchinson和Torres则指出教材创新对教师教育的补充作用,并强调了职业发展中二者之间的是相得益彰的关系。[15](315)
(九)教材应具备支持性教学材料
在我国的语言环境下,没有教材的支持,英语语言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英语教材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正如Hutchinson和Torres评论的那样:“学生将教材看作是帮助他们组织课堂内外学习的框架和向导,而这些课堂内外学习包括课堂讨论、活动和练习、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准备应试。教材能够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快、更清楚、更容易。”[15](318)
但仅仅依靠教材还很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开展有效的语言教学。应该提供其他的教学辅助资源材料,包括练习册、教师资源包、配套读物、配套录音带和其他辅助媒介。这是因为,学习者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而要满足这些不同的需要,就必须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因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信息,从而促进整个外语学习。
(十)教材应该考虑教学资源和条件限制
教材应该考虑到时间的安排、班级的大小、具体的教学设备支持、资金投入等。
不同大小的班级对实施课堂教学任务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班级人数超过60人,就很难开展分组讨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参加教学活动或任务的学生人数,并能够为不同大小的班级提供可以选择的活动和任务。
课堂环境和现有教学设施也是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教学设施包括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机房或机中心、阅览室、图书馆等。Dubin和Olshtain认为现有的教学工具在具体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327)这些教学工具包括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投影胶片、教学图片、张贴画和其他视听工具等。
另外,教材的价格,尤其是对没有来源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之,班级大小、现行教学设施和教材资金投入将是教材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教材评价中不应忽视的内容。
四、结论
本文论述了我国英语教材的一般评价标准。然而,廓清这些标准相对来说还算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但在具体实施教材评价中如何使用好这些标准则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事情。
此外,这些标准涉及众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都是相当复杂的,这给评价增加了难度。尽管本文论及许多相关因素,但这些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如此,这些标准至少可作为探索此类问题的出发点,而不应该看作是一种定论的东西。欢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提出批评和意见。
参考:
[1]Williams M,R L 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Richards J C.Beyond Trai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Hutchinson T,A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Roberts J.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London:Arnold.1998.
[5]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a.
[6]Dubin F,E Olshtain.Course Design:Developing Programs and Materials for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7]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8]Richards J C.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9]Breen M,C N Candlin.Which Materials:A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Guide[A].L Sheldon(ed.).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Problems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ELT Document 126.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1987.
[10]Dudley?Evans J,M J S 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1]Prabhu N 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Strevens P D.The Nature of Language Teaching[A].M H Long & J C Richards(eds.).Methodology in TESOL[C].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7.
[13]Brown H 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b.
[14]王蔷,罗少茜,王蕾.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科素质教育问题初探(下)[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11):1—4.
[15]Hutchinson T,E Torres.The Textbook as Agent of Change[J].ELT Journal 1994,(48/4):3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