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童文俊 时间:2010-06-27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面对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国际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与趋势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其中,伴随借贷行为产生的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收益分布的可偏性、信用风险数据获取的困难性以及信用风险非系统性等特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以来就是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其目标是要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信贷决策的“6C”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等。“6C”模型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y)(指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包括借款的经营状况、投资项目的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中的经营环境及趋势)、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而信用评分模型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比较,低于该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国际银行业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同时金融理论的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KMV模型等四类。
(一)Credit Metrics模型。该模型是由J.P.摩根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二)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Credit 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a structur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 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三)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该模型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Credit Metrics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而不象在Credit Metrics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四)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首先,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帐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default exercise point,为企业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帐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通过对上述国际银行业流行模型的考察,不难发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的发展趋势:(1)从过去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的趋势;(2)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的转化或二者结合的趋势;(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的分析的趋势;(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的趋势;(5)对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的转化趋势;(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的趋势;(7)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的转化。(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9)VAR技术将构成现代主流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的趋势;(10)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经济计量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11)运用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化技术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大银行在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都在着手自己的模型研究和建立工作,我国央行也正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如何有效借鉴国际上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还很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信用评分法,该方法通过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其它定性指标,并通过专家判断或其它方法设定每一指标的权重,由评级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打分表对每一个指标分别打分,再根据总分确定其对应的信用级别。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事实表明这一管理方法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陷:
  1、管理的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一般来讲,我国商业银行是根据三年的财务数据和相应指标作为打分的基础,同时根据一些定性指标对打分结果进行修正。过去的情况可以作为分析的起点,但并不能反映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对将来较长的时期进行预测时,过去的数据与将来的情况相关性较小,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可靠性较低。
  2、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由于影响受管理对象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单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加总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确定影响受管理对象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系数,以剔除重复计分的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只能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指标和确定权重,使标准的可行性大为降低。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每一个受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受管理对象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受管理对象的信用风险。
  3、缺乏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充分的现金流量是受管理对象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是分析未来偿付能力的核心因素。现在,我国银行的采用的信用评级方法基本上没有对现金流量充足性的分析和预测,因而难以反映受管理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
  4、行业分析和研究明显不足。受管理对象所处行业及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是影响其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将评级对象按行业作出一定的分类,但总体来看,对不同行业的分析和比较明显不足,评级标准不能体现行业的不同特点,评级结果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二)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根据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
  (三)缺乏信用文化基础,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由于我国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缺乏,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小,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
   由于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其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我们作出仔细的考虑和完整的计划。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和商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风险共同对银行的资产构成威胁,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所以说,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既需要有领导支持,也要求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保障,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来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二)学习和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揭示风险。、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正如前述,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先进、成熟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借鉴这些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我国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中国实际的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三)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信用风险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因此,我国银行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受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信贷流程和信贷组织架构。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完善与否,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我们知道,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可用监测信用风险的构成,制定各类客户的总体风险水平和贷款限额,监测客户评级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准备金规模,贷款定价,分析利润,分配资本等。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涉及银行许多部门的工作,新的信贷管理流程要与内部评级系统相匹配。在信贷组织架构上,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由总行风险控制部直接管理,如实行高级审贷官制度。此外,这种管理组织架构还要求风险控制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具体风险管理对策和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且将市场销售部和操作系统部门分开设置,健全内部的制约机制,同时把信贷人员的薪酬和放贷业绩相挂钩。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起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第三,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 Michel, C., G., Dan and M., Rober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24, pp.59-117, 2000.
    (2)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价的新方法与其它范式》,机械出版社2001年版本。
(3)段兵,《信用风险管理的工程化趋势及应用》,《国际研究》2002年第6期32-34页。
(4)张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6期56-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