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所得税差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提要】完整的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规定组成。所得税准则是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与现行的应付税款法相比.该准则的理念有重大变化。参照IAS12的规定,强调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若干项目后求得所得税费用的基础(按资产负债表观调整利润总额)。对新旧会计准则的所得税差异进行详尽探讨.对于做好新旧准则下所得税核算和列报的衔接以及准确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将具有一定意义。

 
我公司多年以来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一样,一直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按照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衔接相关规定,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日,应首先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然后计算确定计税基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实际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其最大的难点是分项确认因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规定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现探讨并列示如下。
1.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
(1)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和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期间予以注销,当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需要按新的税率对资产负债表中递延税款余额进行调整,客观反映税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所得税付款义务或收款权利。其特点是注重暂时性差异;强调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为着眼点,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和处理,我国大多数企业一般采用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在会计报表上不反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利润表债务法的特点是注重时间性差异;强调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债务或资产。
(3)利润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可计算当期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如果是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那么与企业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相关的项目往往在同一或不同的会计期间直接计人权益,因此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也应当直接计人权益。
2.差异的定义不同
(1)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定义了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从资产和负债看,是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随时间推移将会消除。该项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金额。
(2)原准则规定了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额,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其成因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上存在差异。
(3)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但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时间性差异。以下情况将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没有向母公司分配全部利润;重估资产而在计税时不予调整;购买法企业合并的购买成本,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而在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
(4)有些暂时性差异并不是时间性差异,例如:作为报告企业整体组成部分的国外经营主体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以汇率折算;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的账面金额不同于其初始计税基础。
3.对差异的分类不同
(1)新企业会计准则仅定义了暂时性差异,并将暂时性差异进一步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2)原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差异分类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4.新准则明确提出了对计税基础的定义
(1)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利益中抵扣金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如果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无需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负债的清偿不会影响到损益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但某些情况下如果构成负债的金额全部或部分能够税前扣除,则构成会计与税收的差异。
(2)原企业会计准则中无计税基础的明确规定。
5.对递延资产计提减值损失的规定
(1)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计提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2)原企业会计准则中无相关规定。
6.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1)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新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2)原企业会计准则中无相关规定。
7.科目设置及主要账务处理差异
(1)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类科目中设置“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在“6801所得税”科目下增设“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和“所得税一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在实际核算时,企业还应设置“递延税款备查登记簿”,分类别分明细对各递延项目及递延转回情况进行备查登记。会计处理复杂、工作量大,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增加了会计处理的成本。1)在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等。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存在差异,应按上述账务处理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或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减少)。2)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所得税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等;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在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借:所得税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等;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存在差异,应按上述账务处理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或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4)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计算确定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时:借: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所得税科目应无余额。
(2)原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应付税款法下不设置“递延税款”账户,会计处理简单、工作量小,简化所得税会计核算,会计处理的成本较低。
8.50报及附注披露
(1)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强调从资产,负债角度进行列报和披露,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其他相关信息在附注中披露。
(2)原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强调从收入,费用观角度进行列示,应付税款法下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仅在利润表中列示所得税费用。